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212章

谋动三国-第212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明想了想,在头上空划了一道横线,然后双手平举道:“比如说我这头上有道杆的话,这个是什么字呢?”他心中暗自得意,要是阿丑说是个干字,自己就把脚尖悄悄勾起来,于是就成了个于字,这一招百试百灵,就连大人都要着了道的,何况是这么小的小孩。

    阿丑看了看秋明,眼珠一转道:“你难道要和我小孩子比识字么?”

    秋明一下子愣住,旁边的人都哄笑起来,似乎觉得他以大欺小,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秋明讪讪地道:“好吧,既然你认不出来……”。

    阿丑打断他道:“我是小孩,有些字不认识也很正常吧?而你是大人,要是不识字就是不学无术了。”她也不等秋明反驳,直接捡起根木滚就在地上画了起来:“刚才那个字认不出就算了,你再来看看,这个又是个什么字?”

    秋明探头看去,阿丑画出的图案中间是个带着尖耳朵的方块,方块下的竖线两侧还分布着四根横线,看上去就象……一只猫?

    秋明犯嘀咕了,远看象只猫,近看象只猫,难道这个字就是猫?不对,这小鬼狡猾得很,不会弄个这么容易的题目来考我。而且,这个字有些眼熟,好象在哪里见过,究竟是在哪里呢?

    搜肠刮肚了好一阵,秋明忽然记起来,去年在黄河河底见河伯之时,曾经仔细观察过轩辕九鼎之一的丰鼎,在鼎身上似乎见到过这个字的。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道:“这个字我倒认得,是个鼎字,对不对?”

第五百三十一章 故人() 
小女孩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转着,似乎在想着怎么搪塞秋明。这时围观人群中响起一阵大笑声:“秋兄果然学识渊博,在下服了。”

    随着笑声,从场外走进一名布衣儒者,竟是在新野曾见过的沔南名士黄承彦。秋明和郭嘉都是大喜,特别是郭嘉曾在黄石寨中照料甘宁有一两个月之久,着实承了黄承彦不少的人情,此刻见到故人,急忙迎了上去。

    黄承彦笑道:“你们两个来到荆州,不去我那里做客,却来欺负我的女儿,是何道理?”

    秋明大吃一惊:“你的女儿?你是说阿丑就是你的女儿?”

    黄承彦把阿丑抱到怀里,为她抹平额上的乱发:“这个就是小女黄硕,小名阿丑。”阿丑的眼珠还在骨碌碌地转着,却在父亲引导之下连着叫了两声叔叔。

    秋明的眼珠也在骨碌碌转个不停,以前玩三国杀的时候,他最爱用的角色之一就是黄月英,奇才集智再配一把诸葛连弩,爆发起来简直就是屠神灭魔。现在见到黄月英的真人了,他还真有点小激动呢。不过,这小丫头也太难看了点吧,眉毛隔得太开,嘴唇显得太薄,再加上一头黄毛,全身黑瘦,哪有半分她父亲的儒雅风度?

    几人寒暄过后,黄承彦便邀请二人到府上作客,秋明只得推说自己军务在身,不得其便。黄承彦想了想道:“本来国家大事我是不便多言的,不过赤壁乌林与此地隔湖对望,秋明你不妨遣一副将带部队先绕湖走过去,你们在我庄上留宿一夜,明日我用莲舫送你过湖,岂不是好?”

    秋明一想也是道理,便叫过廖化嘱咐几句,好在苏代金旋本就出身荆州,对这一带地形非常熟悉,周围的渔夫渔妇又被秋明的歌曲感动,纷纷热心地给他们指明道路,倒也不至于会迷路。

    送走了同伴之后,秋明郭嘉带着典韦一同前往黄承彦的庄子,一路上说起当年的情形和甘宁的近况,都是感叹不已。黄月英被黄家女眷抱在怀里,一下子看看这个,一下子看看那个,眼睛还是骨碌碌转个不停。

    刚刚看见庄子大门,早有几个庄丁从里面迎了出来,口中叫道:“主人怎么这时才出来?方才有个外来的少年来庄子问路,五郎与他争吵了几句,竟被他擒走了。”

    “什么?”黄承彦惊道:“五郎远来是客,你们怎么让他和人起了争执?他人呢?”

    “那少年擒了五郎,径往庄后的小山上去了,说要庄里出个能管事的人出来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几人都明白过来,定是五郎出言不逊,得罪了这不明来历的少年,所以受些皮肉之苦而已,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典韦虽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可是他这几天不是坐船就是行军,实在无聊透了,此刻见有架可打,立刻大叫起来:“哪来的小子如此胆大妄为,看我前去捉了他,救回五郎便是。”

第五百三十二章 龙虎斗() 
看见秋明点头,典韦催动千里一盏灯,如闪电一般赶到庄后的小山,大声叫道:“哪里来的蟊贼敢在此处撒野,下来吃爷爷一戟。”

    过了一会,山上飞下一骑笑道:“这黑厮口气不小,吃你一戟又如何?”

    典韦倒吃了一惊:“赵子龙?你怎么总是阴魂不散地跟着我们?难道是来追杀秋明的?”

    赵云道:“我奉师命……”,话没说完,典韦想起上次他埋伏在山崖后面偷袭自己,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刷的就是一戟刺了过去。赵云侧身闪过,与他枪来戟往战成一团。当秋明等人赶到的时候,两人已经战至酣处,都不能分神他顾的了。只见长枪短剑大戟小戟上下翻飞,劲气过处飞砂走石,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好一场厮杀。

    大人们看得目不转睛赞叹不已,黄月英却无聊地打起了哈欠。她眼珠一转,看见在小山的山冈上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立刻欣喜地招手:“五哥,我在这里。”

    少年还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这场比武,似乎有些不愿意下来,忽见黄承彦板起了脸,急忙一蹦三跳地跑下山冈,笑着对黄承彦道:“叔叔安好,侄儿一时没看见叔父,未能赶来迎接,请叔叔恕罪。”

    黄承彦问道:“方才听人说你被人拿了,是怎么回事?”

    “哈哈,没有的事,也就是我和赵将军较量些武艺,技不如人而已。叔叔你可千万别告诉我爹,不然他又要发火了。”

    黄承彦没理他,却转头对秋明道:“此子乃是我族兄黄祖的长子黄射,虽然顽劣不堪,但总算天性纯良,而且文武皆有可造之处,也算是我黄家的麒麟儿了。”

    秋明和郭嘉对视一眼,问道:“黄祖?江夏大豪黄祖?”

    黄射笑道:“这两位是叔叔的客人了?也认识我父亲吗?”

    秋明连忙摆手道:“只是久仰而已,谈不上认识,哈哈。”黄射见他这么说,也就回头再去看典韦赵云的争斗了。

    郭嘉向秋明以眼神示意,秋明微微摇头,郭嘉也就微笑着不说什么了。秋明看看黄射,普天之下,能够和祢衡那样的怪胎和平共处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个家伙了吧。不过若是没有他们两人的友谊,祢衡也就不会有《鹦鹉赋》那样的名篇,日后崔灏也写不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样的名句,可以说黄射还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小小一笔的。

    一阵暴喝将秋明的思绪拉了回来,只见典韦久战赵云不下,气得暴跳如雷连连怒吼,连岗边的石头都震裂了几块。从侧面看去,典韦须发怒张筋肉虬突,仿佛神话里的上古魔神似的,而赵云虽然一杆枪使得虎虎生风,脸上表情却是镇定自若,让秋明想起了一个曾经很火的词“打架发型不乱”。

    眼看典韦就要打出来真火,秋明连忙站出来叫停二人。赵云淡淡一笑飞快收起长枪,典韦凸着眼珠瞪了赵云一会,终于也双戟一合跳下马来。

第五百三十三章 鱼肠() 
虽然赵云有些语焉不详,可是秋明还是从他的话中大致分析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自赵云把蔡眉和庞统送回襄阳后,蔡眉就借着答谢救命之恩的由头老是到鹤鸣谷探望他。

    赵云的师父童渊和师娘颜雨都是老江湖了,哪里看不懂蔡眉的用意,便偷偷地询问赵云的意思。云哥羞得连脖子都红了,把头摇得好象拨浪鼓一样,大叫道:“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颜雨是真心想要玉成其事的,可是看赵云的态度如此坚决,也不能强迫于他,叹气道:“人家姑娘不避嫌来谷里找你,你倒还不情愿,让她面上如何过得去?况且蔡家在此地好大的势力,若是被她父兄知道,只怕会对你不利。”

    童渊捋着胡子道:“大丈夫以天下为念,本是英雄所为,不过这蔡家女子也是麻烦。我看不如这样吧,那个秋明去解围长沙本是义举,你不如暂且投入他军中,若能立下军功谋得一二功名,不但可以安身立命,就是在蔡讽面前也能昂首挺胸,至于娶不娶他的女儿可以到时候再说。

    赵云一向是奉师如父的,对于童渊自然无不听从,可是这个主意却瞒不过冰雪聪明的蔡眉。她一听之下立刻脸色惨白,对传话的颜雨道:“赵子龙可是讨厌我,不愿与我相见,才想出这个办法要逃出襄阳吗?如果是这样,我今后不再来烦他就是。”

    颜雨是过来人了,对这小儿女情态如何不知?她笑着宽慰蔡眉道:“小丫头想得太多了,你也不想想你家是什么门第,子龙不过是一介布衣,如何能登得了你家的门,你父亲不命人把他乱棍打出来才怪。”

    蔡眉立刻破涕为笑:“他敢?我去揪他的胡子。”

    颜雨哈哈笑道:“子龙心气高傲,绝对不肯这样委屈自己的。他此番南下长沙,若是能杀敌建功,于你面上也颇有光彩,岂不是好?”

    蔡眉认真地点了点头:“既然师娘这么说,想来定是极好的,正好我的马车里有把家传的宝剑,就委托师娘交于子龙吧。”

    颜雨抿嘴一笑:“既是你的家传宝物,自当由你亲手交给他,何必让我再转一次手呢?他就在谷后的练功石旁边,你快去寻他吧。”

    没人知道在那个冬日的午后,这一对少男少女在鹤鸣谷的练功石旁边到底说了些什么,一直躲在暗处观察此事的颜雨只看到蔡眉红着眼圈离开,而赵云的手中也多了一把名为鱼肠的短剑。

    “鱼肠?”秋明眼睛都直了,这可是十大名剑之一,自专诸刺吴僚后就不知所踪了的,谁知道居然被蔡家收着呢。他催促着赵云拔出鱼肠,只见剑身短小而花纹密布,曲折婉转又凹凸不平,迎风晃一晃,顿时寒光四射,令人不敢逼视。

    黄承彦笑着摇头道:“我也是蔡家的女婿,却从未听说蔡翁收藏了这柄剑,看来还真是亲疏有别呢。”

    黄月英大为不满:“原来外公这么偏心的,不止小姨会揪他的胡子,我也会揪,下次去襄阳我就要揪几根下来,看他还有没有藏着什么好东西只留给小姨的。”

第五百三十四章 熊猫() 
由于有了蔡眉这层关系,黄承彦对赵云的态度也颇为亲热,邀起一同到庄上留宿。

    黄承彦的庄子坐落在一处幽静的港湾,依山畔水,还有一条小溪穿庄而过。庄中竹林密布,清风徐来,吹得竹叶哗啦啦的响,如同弹奏起绵软悠长的小夜曲。众人流连其中,纷纷夸赞此地幽雅宁静,简直可以称为洞天福地了。

    黄承彦笑眯眯地接受了众人的恭维,又转头对秋明道:“秋兄如今才名闻世,所做诗文即使野叟村妇也多有诵读者,不如就以我这竹林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秋明一愣,写竹林的诗词,自己好象没背过几首,记忆中郑板桥似乎写过不少,可是完全没有印象哦,看来又要东拼西凑地应付了。他摇头晃脑地边走边吟道:“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叶影参差,苔痕浓淡。鸢飞戾天者,望竹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林忘返。”

    忽然,秋明的声音止住了,睁大了眼睛望着前方。黄承彦正在用心记忆秋明说出的每一个字,却不料他就此停住,连忙顺着秋明的目光往前看去,随即笑道:“这一对白罴本是黄祖看着好玩,从蜀地运过来的。谁知运到以后他又失去了兴趣,只好放养在我这里,幸好这些畜生喜食竹子,倒也可以相安无事。”

    秋明有些无语了,这分明是“鄂无熊猫,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弃之林中”。对于身为国宝的滚滚,秋明一直都是抱有强烈的民族感情的,以前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栏杆和玻璃远远望上一眼,现在看见活蹦乱跳近在咫尺的熊猫,立刻抛下一切跑了过去。可惜,两只滚滚完全不能理解秋明朴素的民族感情,见他侵入自己的领地,顿时低吼着冲了上来,肥厚的熊掌一起朝秋明身上狠狠拍去。

    典韦刚才比武没有能够尽兴,正是老大的不舒服,见到滚滚恶形恶状的样子,更是火冒三丈。他暴喝一声,如同半天云里迸出个炸雷,震得林中竹叶如同下雨一般纷纷坠下。

    这两只熊猫从前在山林中也是个王者,什么虎豹野猪闻见它们的味道都是望风远遁。可是典韦一声喝出,这两货马上吓得瑟瑟发抖,趴伏在地上用双掌捂住头脸,只从指缝中偷偷地探出查询的目光。

    在秋明的出声劝阻下,典韦改拍为抓,一手揪住一只熊猫的顶门皮毛把他们提了起来,然后再飞起两脚把它们踢回竹林之中。滚滚哼哼了两声,扭着肥大的屁股逃进林子深处去了。

    经过这么一打岔,秋明趁机装傻,似乎忘了方才的诗句。黄承彦本是豁达之人,见秋明不再提起,也就不了了之,只吩咐下人尽快安排晚宴,宾主尽欢。

    当天边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秋明就在客房中苏醒过来。他晃了晃脑袋,把宿醉带来的迟钝感略微减轻一些。今天好象有件重要的事情要一早就去做的,是什么呢?哦,对了,去看熊猫。

第五百三十五章 孙子兵法下册() 
在秋明看来,只要望着竹林走,准能找到那两只滚滚。可是他却忘了,天下所有的竹子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天知道滚滚躲在那一片呢。他在林中穿梭寻找,不觉迷失了方向,不但找不到滚滚,连出去的路都寻不出了。好在竹林幽静淡雅,徜徉其中也不会感到气闷,也就随遇而安,就当散步锻炼了。

    过了一会,秋明听见附近依稀传来说话声,连忙循着声音找了过去。转过一大片嫩竹新笋,前方出现一小块空地,空地上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