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57章

谋动三国-第57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家中兄弟的嘴脸,鲍出心里有些忐忑了,捏起嗓子道:“秋县丞,秋使君,秋大哥。”秋明正在转头和杨阿若说话,听到这几声只觉得身上麻痒,连忙问道:“什么事?”

    鲍出红着脸扭捏着道:“能不能先借我一些金钱,日后定会双倍奉还,放心,我鲍出绝非欠钱不还之人。”

    “什么?”杨阿若两只眼睛瞪得老大:“身为游侠,你居然会没钱?你真的是那个鲍出鲍文才吗?”

    鲍出悲愤莫名,他在周旌那里其实是赚了不少金子的,而且在离开沛国的时候也是全部带在身上了,可谁知道会在邓州失手被擒,所有家当一股脑都给搜走了,然后一直就没还回来。鲍出恶狠狠地想到,秋明或许是真的没想到这一层,那个郭嘉多半是故意装傻,要看自己的笑话。

    秋明当时叫孙乾取出一百金交与鲍出,同时奇怪地问道:“你刚才叫我大哥?你可比我大多了。”

    杨阿若笑道:“他欠了你这么多钱,又还不起,就叫你几声大哥让你过过干瘾。把你马屁拍足了,你自然就不好意思叫他还钱,是不是?”

    鲍出大怒:“杨阿若,出来打过。”

    杨阿若听说有架打,立刻神采飞扬:“好呀好呀。”刚走出几步,他又摇头道:“不对,你是要回家探母的,要是我把你打到连你阿母都不认识了怎么办?不打了不打了。”

    鲍出暴跳如雷,扑上来挥拳要打,杨阿若滑溜得好象只狸猫一般,左躲右闪还不停做着鬼脸。魏延拉住鲍出道:“没看出来吗,他就是个人来疯,你越是生气他越得瑟,只不理他就对了。”鲍出愤愤地瞪了杨阿若几眼,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杨阿若左顾右盼,忽然看见黄忠,眼睛一亮道:“老将军武艺高强,不如我们来打一场?”

    黄忠瞥了瞥他:“没兴趣。”

    杨阿若跳来跳去,好象刚从五行山下放出的猢狲:“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嘛,我难得见到象你这样的高手,怎么可以轻易放过,若是不痛痛快快吖一次,我只怕连饭都吃不下,觉都睡不着了。”

    黄忠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是你的事,和我没关系,我没兴趣。”

    杨阿若百般求恳,黄忠只是不理,秋明笑道:“你不是从酒泉一路打过来的么?难道还没过足瘾?”

    杨阿若道:“哪有过瘾呢?那些家伙都太弱,除了有个叫阎行的还能和我斗上几招,其他的都是一照面就跑了。”秋明哈哈大笑,现在马腾未反,马超还没长成,西凉诸将里面,还真没几个能和他打的。

    第二天,在李儒领路下,秋明一军继续往西而行,杨阿若撅着嘴跟在黄忠身后,不时在马上翻几个跟斗耍几下金鸡独立,引来一片采声。

    经过WG县时,秋明发现这里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时有身穿绛红色军服的轻骑兵呼啸而过,而豪强大户大多结成坞堡自守,手持棍棒的乡民们站在坞堡的石墙上,冷眼看着这支向西开去的小队骑兵,似乎并没有什么欢迎的意味。

    李儒道:“前几天武功附近发现了叛军的侦骑,所以这里也加大了巡逻的力度,则诚不用大惊小怪。”

    秋明笑道:“我是打过黄巾的,这样的气氛也算是熟悉,我奇怪的是”,他指着那些坞堡道:“我们是朝廷正规的官军,是来保护这些乡民的,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对我们一点也不友好,反而还有些敌视呢?”

    李儒脸上一红:“本来他们还是很友好的,自从上个月张济抢了邹家堡邹太公的二女儿做小妾后,这些坞堡就再不许我们进入了。”

    秋明翻了个白眼,赶紧换个话题:“张济将军就在附近吗?我与他侄儿张绣曾有一面之缘,要是方便的话倒可以前往一会。”

    李儒笑道:“张济惹了这桩风流官司,皇甫车骑大怒,把他作为偏师移到LY县去了,暂时你是见不着他们叔侄的。现今屯驻武功的是李榷李稚然,则诚可要见他?”

    秋明想了想道:“我与李将军不熟,日后再来拜会吧,今次还是尽早赶去车骑将军帐下交令。”李儒点头称是。

    继续前行,秋明越走越是心惊,武功李榷、周至郭汜、扶风胡轸和杨定,皇甫嵩把这些董卓的嫡系统统安排在侧后方,到底是什么用意?难道他现在就开始提防起董卓了吗?

    将到郿县,秋明令魏延先去城中报信,不一会,从城里驰出一队骑兵,典韦一马当先大叫道:“你个小子可总算来了,要是再不到,我都以为你要死在婆娘肚皮上了呢。”秋明被他噎得一口气几乎提不上来,自己又是一军之将不好和他互撕,只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典韦见秋明毫无还手之力,得意地咧嘴笑了起来。

第133章 李儒的绝户计() 
郿县城小墙低,简直就象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坞堡,低矮的城门处,许多侦骑忙着进进出出,仿佛连成了一张通向四面八方的蛛网,把各处的讯息尽可能快地送回到城中的某一点上。

    看见在城门处等候的张辽,秋明诧异道:“怎么这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不是才三万叛军吗?在广宗十几万黄巾面前也没这么着啊。”

    张辽略笑了笑,仍是一脸凝重地道:“一言难尽,这场仗不好打啊。”

    典韦不以为然地道:“有什么不好打的?要我说,直接冲杀过去,把那些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韩遂全部砍了,不就赢了么?”秋明张辽都是摇头苦笑,杨阿若却目光灼灼地看着典韦,显然对他的话颇为赞同。

    扎营已毕,秋明跟着李儒进了皇甫嵩的大帐。皇甫嵩正埋头查看着地图,在他身边,一个高大壮硕的胖子正在高谈阔论,却正是曾在广宗见过的董卓董仲颖。

    董卓大声道:“车骑将军如此布置,我却是看不懂了,为什么不堂堂正正的列阵于前,与叛军决一死战,反而把部队拆得七零八落的这一块那一块,这不是方便他们各个击破吗?”

    皇甫嵩抬头看见秋明,眼中现出一丝暖意,却问董卓道:“以你之见,若是临阵决战,我军有几成胜算?”

    董卓低头盘算了一下:“羌人马多,边章韩遂亦颇知军事,胜败应在五五之数。”

    皇甫嵩道:“护羌新败,朝廷在西线已无成建制的军队,若我军再败,三辅尽失帝陵尽没,吾恐函谷以西不复为国家所有!”

    董卓大声道:“那车骑将军这般布置,便可胜得叛军?”

    “虽未必能胜,却也未必能败,先维持个不胜不败之局,待其有变。”

    董卓怒气勃发,却又不敢当面顶撞皇甫嵩,一眼看见李儒进帐来,喜道:“文优来了?以你之见,我军这番布阵如何?”

    李儒笑道:“车骑将军兵法精通,这样布置必有深意,卑职岂敢置喙?”

    皇甫嵩道:“你但说无妨。”董卓也抹了抹脸:“这次要再战败,我老董肯定要被削职为民一撸到底,车骑将军也要大受牵连,你只管说,没人会怪罪你的。”

    李儒走到皇甫嵩的地图边仔细查看,秋明也悄眉搭眼地跟上来左看右看,只见满卷的笔痕记号,看得他头晕脑胀,几乎连方向都要找不出来了。

    李儒看了一会,出声道:“皇甫车骑此阵,似乎是要以退为进,逐次抵抗,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等把叛军引到WG县附近,再群起反攻,一战而定。”

    皇甫嵩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点头道:“不错,我意如此,你认为有几分把握?”

    李儒沉吟着道:“此阵诱敌深入,不给敌军一次歼灭我军的机会,可谓稳重,不过卑职有两个问题想请皇甫车骑解答。第一,此阵以武功为阵门,可是自张济强抢民女,武功乡民对我军多有抱怨,若是反过来勾结叛军,李榷未必能守住武功;第二,如今长安城米价一日三变,朝廷又始终只肯以半数支给粮草,若是放了叛军进来,我军无死战之心,反而是个引狼入室之局。”

    皇甫嵩眉头深锁,董卓却是面有得色:“文优既如此说,必有良策,但讲无妨。”

    李儒眼中精光一闪:“我有一计,可令凉州安靖,羌胡断根,百十年不敢东向而望。”

    皇甫嵩和董卓都是大喜,忙问计将安出,秋明也偷偷地询问身边的郭嘉,郭嘉想了想,说了一个字:“毒。”

    果然,李儒温和地笑道:“自永初年滇零起兵,羌胡作乱已近百年,虽有凉州三明恩威并施、剿抚共举,仍是降了复叛,叛了复降。何也,其人口太多,牛羊粮食不敷用度使然。即使我们这次能够打败叛军,过几年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周而复始,终成朝廷心腹之患。”

    “为今之计,我以为无须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给羌胡一个彻底的杀伤。武功还是太前,我们可以直接退到长安,把叛军全部放进来。”

    皇甫嵩目光闪烁道:“放进来之后呢?”

    “羌人用兵,多驱赶牛马随军而行,故不虞粮道被袭。牛马不可一日无水,我们可以收集疫死的牛羊投入渭水,只要有一牛一马染疫,则羌人全军尽废,剩下边章韩遂之辈碌碌不足道耳。”

    皇甫嵩和董卓都是大惊,一齐问道:“渭水乃关中之本,若是染了疫毒,奈我军民何?”

    李儒不慌不忙地道:“灞浐沣潏尽可饮用,即使有些荒山野民未及通知到,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此计若成,败退的羌人必将疫毒带回家乡,不出三年,凉州羌胡十去八九,再不能兴风作浪了。”

    皇甫嵩摇头不语,董卓目光闪烁,秋明却是惊得呆了,这不就是原始的细菌战吗?鞑靼人当年玩了这一招,几乎毁灭了大半个欧洲,不过要是现在李儒用出这一招来,估计历史上的鞑靼人还没出现就被灭了种了。

    皇甫嵩终究是读书人出身,不敢有伤天和,思虑良久还是没有采纳李儒的计策。李儒随意地笑笑,也不说话。皇甫嵩却望向秋明道:“我军形势不利,则诚有何良策?”

    看见董卓眼里的凶光,秋明摆手笑道:“我初来乍到,连地形都没搞清呢,哪敢乱出主意?”董卓看见秋明如此识相,总算收起了脸上的不满神情,笑道:“反正只是作为参考意见,不妨也说来听听。”

    秋明道:“金城以西,尚有酒泉、张掖、敦煌三郡未曾作乱,为何不传檄三郡令其袭扰金城,叛军根基有失必回军去救,我军再衔尾直追,应可大破羌胡。”

    董卓摇头道:“此法不可行,此去三郡路途遥远,若无向导引路多半要困死戈壁之中。而且叛军派出大量游骑进行战场遮蔽,我们曾经派出不少熟悉地形的使者,可是都在半路就被叛军截杀,白白送了许多人性命。”

    秋明道:“可是我营里现在就有个酒泉太守派出来的使者……”一言既出,皇甫嵩和董卓都是神色激动,一下子站了起来。

第134章 未曾开始便已流产的计谋() 
秋明带着皇甫嵩往回走,一路回答着皇甫嵩的问题,还没走到自己的营地,老远就听见很响亮的喧哗声和采声,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典韦和杨阿若正在比斗,吸引了附近将士齐来围观。

    只见典韦敞开胸襟,露出一巴掌来宽的护心毛,手中两把大戟上下挥舞,呼啸激荡仿佛塞上黑风暴。而杨阿若手持青锋短剑,如同随风摆柳一般飘扬来去,却始终不曾被风暴吞没。斗了一会,杨阿若纵身一跃,竟然跳在典韦左手戟尖上,挥剑向典韦右眼刺去。

    典韦右手戟被荡在外围,一时间无法抽回,一急之下吐气开声,将左手戟用力往天空抛去。杨阿若猝不及防,也被典韦甩了起来,不过他体态轻盈,用脚尖点了几下铁戟,竟如燕子抄水一样转折跳跃,依然是挥剑向典韦右眼刺来。典韦得此空隙,收戟回来护住脸面,不一会又接住空中落下的单戟,场面又再胶着起来。

    这几下兔起鹘落极是精彩,特别是杨阿若在空中那几下姿势优美,如同西域壁画中的飞天一般,赢得了不少人惊呼鼓掌。

    董卓也在热烈地鼓掌,当杨阿若跳起翻转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那娇嫩欲滴的桃花脸,那盈盈一握的小蛮腰,那长腿桃臀,简直把董卓的灵魂都要勾了出来,直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董卓本是西凉豪族,既爱美女也爱俊男,家中奉体小童数以百计。正所谓三扁不如一圆,董卓一想到那般销魂滋味,顿时心中荡漾,恨不得活吞了杨阿若。眼看着典韦戟招大开大阖,好几次杨阿若都是险险避过,董卓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大叫道:“住手,住手,不要打了。”

    典韦和杨阿若不明所以,同时停下手来,典韦是认识董卓的,却也无话可说,杨阿若却一脸愤怒地盯着董卓。他好不容易找到个不错的对手,还没分出胜负就被人叫停了,这算哪门子事呢?

    董卓看着杨阿若气鼓鼓的样子,越看越是喜爱,满脸堆笑道:“我是中郎将董卓,你叫什么名字呢?”

    杨阿若自幼仪容风流姿态潇洒,不知有多少人想收他为断袖之宠,却基本都已经被他当场格杀。如今看见董卓这色迷迷的表情,他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登时怒火中烧,几乎就要一剑刺出,李儒见他如此神情,连忙一步挡在董卓身前。

    董卓平日也是欺男霸女做惯了的,见对方似乎对自己中郎将的身份并不感冒,赶紧指向旁边道:“你就是酒泉过来的使者吧?这位便是左车骑将军,槐里侯皇甫嵩。”

    皇甫嵩名震宇内,即使是西凉荒僻之地也有童谣传诵:“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杨阿若大惊拜伏于地:“小民杨阿若,久闻皇甫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实大快平生。”

    董卓见杨阿若对自己如此倨傲对皇甫嵩如此恭敬,心中大为不悦,却也只能随到秋明帐中,与皇甫嵩一起详问三郡之事。杨阿若把酒泉太守黄衍的委托交代了一遍,皇甫嵩大喜道:“黄太守公忠体国,实乃朝廷之幸。有他首倡起事,想来敦煌、张掖不敢不从,聚三郡之力,足可得精兵万余。如今叛军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