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动三国 >

第6章

谋动三国-第6章

小说: 谋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明想想后世的黄巢李自成之辈,也认真起来:“那么他们到底打算做什么呢?”郭嘉看了看他,轻轻摇摇头。

    暮色如山,渐渐笼罩住了黄巾的营地,黄巾军师孙夏缓缓在营寨中漫步而行,不时出声指点一二,那些头裹黄巾的汉子便认真按照他的要求重新摆放鹿角安排岗哨。

    紧紧跟在他身边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默默在心里记着孙夏的布置,忽然叫道:“家主,我记不过来了。”

    孙夏看了看他,和蔼地笑笑:“要你全部记住确实有些难为了,不过这些知识对你父亲很有用处,你能记多少就记多少吧。”

    小男孩忽然仰起头道:“家主,现在程普韩当均已混入城中,何不趁此起兵攻下宛城,迟恐有变。”

    孙夏笑笑没有回答,却道:“伯符,你父亲何时可以动身?”

    这个小男孩姓孙名策字伯符,乃下邳丞孙坚长子,自幼英武不凡,又兼生得俊俏,颇受族中家老喜爱。此次孙夏趁乱起兵,邀天下兵圣后人共襄义举,吴郡旁支孙坚欣然响应,遣长子及家将先来追随。孙夏大喜,命孙策随侍左右,日夜传授其兵法要决。

    孙策抱拳肃立道:“父亲前日来信,言广陵大守张超屡次拖延,颇多诘难,需要此间势起,方有借口统军前来相会。”

    孙夏挥扇指着眼前的城池道:“宛城乃光武龙兴之地,皇亲国戚多出于此,当今皇后及大将军皆出于宛城,若是攻下此城,天下震动,到时你父亲自然可以潜龙出渊了。”

    孙策摩拳擦掌地道:“既然这样,那还等什么?小子只要一匹马一杆枪,定能斩将夺门,攻下此城。”

    孙夏看了看孙策,虽然比同龄的小孩高壮些,却也还不到自己的胸口,怎能放他去上阵?不过这小郎生得如粉雕玉琢一般,着实招人欢喜,相比之下,自己的几个儿子真是摆不上台面啊。

    不过孙策再好,也是人家的儿子,自家的小犬再无德无才,终归是血浓于水。自前岁祭祖,家中就异象不断,至圣公孙武、亚圣公孙膑接连显圣,雏鸡化彩凤,牝猪生螭龙,不一而足。使大巫观之,言:“此天子气也。”

    孙夏立杀大巫,闭门阖户不敢声张,却又梦见其祖执手泣曰:“孙氏权谋弄江东,五十二年帝王业,慎之,戒之。”孙夏于梦中惊醒,汗透重茵。转念又想,大丈夫立于天下,莫说五十二年帝王,就是只一年一月,也是做得的。

    从那以后,孙夏广交豪杰,阴结张角,欲借黄巾起势成其霸业。而今烽火遍地,汉室将倾,孙夏想着,是不是也该为自己的儿孙辈准备一些柱石之臣,比如眼前的孙策什么的。

第13章 内应开城() 
月光如水一般从营帐上的破洞照进来,魏延早已是鼾声如雷,甘宁不知道梦到什么,竟在睡梦中笑出声来,秋明却被郭嘉扰得无法安睡,他没好气地道:“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翻来翻去的做什么你?”

    郭嘉叹道:“睡不着啊,不知道城外的黄巾在搞什么名堂,却又如何睡得安稳?”

    “天塌下来也是有人去顶的,就算城破了,与你我也关系不大。”秋明可是知道这宛城是必定会丢的,所以也不大放在心上:“听说黄巾围了三面,只留南门出入,到时候我们就从那逃掉好了。”

    “你想得太美了,围三阙一乃是兵家故技,我可以保证,南门外必有重兵埋伏,走那边只有死路一条。”

    “唉,你们这些兵家,一天到晚的只知道取巧,打仗就打仗嘛,你一刀过去我一枪过来,多么痛快。”

    郭嘉笑道:“你懂什么?兵者,诡道也。”他忽然坐了起来,双眼亮如朗星:“你刚才说什么?取巧?对了,就是取巧。”

    秋明不解道:“什么取巧?”

    “孙夏现在虽然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可是他不屑也不会蚁附强攻,不然他兵家宗门的名声就全毁了。为了孙家的声名,他必须打个漂亮仗,比如说……”郭嘉兴奋地站起来:“他没那么多时间,火攻水攻地道都不可能,我看,很有可能是要内应开门献城。”

    “内应?”秋明想了想:“前一段刘太守不是专门清理过城中游侠吗?而且也分兵看住了各家大户,内应只怕很难到达城门吧?”

    “城里的很难,那么城外进来的呢?”

    “城外?怎么可能?”秋明猛然一拍大腿,很久以前,他看过一部电影叫做《伦敦上空的鹰》,其中的德国特务就是穿上英国阵亡士兵的制服堂而皇之地混进了伦敦。秋明叫了起来:“糟糕,前天城外退回的败兵混杂一处,根本就无从辩识,只怕混进了不少内应了。”

    天色将晓,城北土地庙里聚集了不少士兵,从服装上来看既有宛城兵也有江夏兵,却都谈笑风生融洽一堂。满脸精悍之色的韩当往面前的火堆里添了一轮柴火,笑着对程普道:“德谋,没想到你我自辽西起兵讨逆,今日却要屈身事贼。”

    跳动的火苗在程普身上投下阴晴不定的阴影:“为了主公基业,别说屈身事贼,就是屈身事魔又有何妨?只是少主如今身陷黄巾,切不可为外人所知,平白污了少主的声名。”

    韩当看看左右无人,凑到程普身前轻道:“孙夏造反作乱,必为朝廷所破,主公这次应该可以执掌孙家了吧?”

    “噤声,此事绝不可声张,你我只要把宛城事态扩大,让主公能抽兵西来即可。哼,孙氏权谋弄江东,五十二年帝王业,孙夏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吾家二公子即名孙权,这天子气,还不一定会应在谁身上呢。”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些响动,程普立刻问道:“什么事?”外面有人应声:“程将军,已经四更了。”

    程普顺手抄起铁脊蛇矛:“义公,时间差不多了,你我分头行事。你去冲击四门,不管哪个城门,只要能得手就马上开城迎大军进来。我去太守府制造骚乱,帮你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韩当握住程普的手,良久才道:“德谋,珍重。”

    很快,所有的士兵都消失在黑暗中,土地庙里又恢复了往常的幽静,只有地上一堆堆还带着余温的灰烬仿佛在昭示着什么。

    刘范斜睨着紧跟在身边的秋明,恨不得一把把他掐死。在这样微带凉意微带诗意的长夜里,最应该做的就是裹一床薄被,拥两个美人,在软玉温香中飘飘摇摇地进入黑甜乡。这才是生活啊!

    本来刘范已经把薄被准备好了,美人也已洗剥干净,正要做些大乐之事,这该死的杀才急匆匆闯进府来,大叫什么有黄巾细作混入城中。父亲居然也信以为真,把自己叫起来带着这货满城搜捕,却是人影皆无。

    秋明也在看着刘范,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这位刘大公子的怒气槽已经接近满值,下一秒就可以释放出恐怖的必杀奥义,就连跟着他的几个亲兵也都远远的避开,生怕被地图炮波及。

    秋明正在苦思着脱身的借口,眼角忽然瞥见几个江夏兵从不远处跑过,连忙叫道:“你们这样匆匆忙忙的是要去哪里?”

    那几人对望一眼,一个伶俐点的士兵道:“都尉大人令我等检查东门防务,不要被黄巾偷了城池。”

    刘范大怒:“昨日已经议定,秦家兵只管守护西城,东城由我辈负责,如何他今日又来插手东门,莫非信不过我刘家么?”

    伶俐士兵道:“实是都尉大人接得暗报,言东门守城军兵有人暗通城外,特令我等小心看护。”

    刘范皱眉道:“你也如此说,难道真有细作欲行内应之事。你且前头带路,我随你同去东门,如查无此事,我必要找秦都尉讨个公道。”

    几名江夏兵飞也似地跑向东门,离城门还有一箭之地,早被城门校尉拦住查问情况。伶俐士兵叫道:“刘范公子前日受辱,今欲提兵出城寻黄巾决一死战,特令我等先来开启城门。”

    校尉喝道:“胡说,外面黄巾漫山塞野,我家公子怎会……”话没说完,他已经看见刘范策马小跑着往东门而来,顿时心下疑惑,难道真的是大公子心智失常要出城送死?正恍惚间,那几名士兵已经从人丛中挤了过去,吱呀呀地开始转动门轴。

    刘范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秋明大惊道:“糟糕,那几人就是细作,他们要开城门。”

    刘范惊怒不已,扬鞭指道:“快抓住他们,不要放走了一个。”

    校尉连忙指挥手下围攻上去,可是门轴所在的空间本来就经过特殊设计,形状逼仄,易守难攻,他们分三四个人挡住口子,其他的人继续转动门轴,随着铁索不断拉紧,城门开始现出了一条小缝。

第14章 刘焉的决断() 
校尉骂骂咧咧地催促着进攻,刘范也大喊道:“就这么几个人,就是拿命去堆也能把他们堆死。大家的父母妻子都在城里,要是陷到黄巾手里可就糟糕了。”

    他这么一喊,这些宛城兵好象突然打过强心针一般,悍不畏死地直往前冲,站得远的就不停往圈内放着冷箭。

    挡在前头的几个士兵忽然一齐脱下身上江夏的号服,左手执刀右手擎盾,刀盾互相拍击发出金铁交鸣声。伴着刀盾拍击声,他们整齐地叫道:“有进无退,有敌无我,有死无生。万胜,万胜,万胜。”

    刘范惊得几乎从马上倒撞下来:“丹阳兵?”

    秋明也吓了一跳,丹阳兵是三国时代十大精锐兵种之一,在后世论坛上有喷子发贴称五百破十万毫无压力。可是,河南地区的黄巾军里怎么会混有安徽的丹阳兵?这不科学啊。

    突然,城中四处火起,八方喊杀,反声一片。伶俐士兵大笑道:“我家将军已趁乱取了宛城,尔等还不速逃,当死无葬身之地耳。”宛城兵人人色变,就有人丢了兵器向后跑。

    秋明取刀在手,一刀砍下此人首级,提头大叫道:“此为内应作乱,众兵将不必惊慌,速速拿下城门是正理。”又对刘范道:“甘宁魏延俱在城中巡视,万无如此快破城之理,我等只管稳住东门即是。”

    刘范恍然大悟道:“非汝,吾几误事。”喝令校尉不用理会其他各处,只管攻下城门门轴。校尉调来一批丈二长枪,隔着刀盾往里面乱捅,不一会就捅死两三个丹阳兵。

    眼看着四面火头渐渐平息,喊杀声也渐渐减弱,秋明心中大为得意,怎么说自己也读过张文远大破太史慈那一段的,怎么可能连这样的坑都会掉下去?

    正在兴奋不已,斜刺里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将手舞大刀高叫道:“韩当在此,挡我者死。”原来韩当坐镇中央应变,却见南北西三门火起即灭,惟有东门杀声不断,心知有异,马上领余部杀奔东门而来。

    城门校尉拍马上前迎敌,战不数合,被韩当一刀斩于马下,刘范大恐,连忙远远逃开。秋明心知此时绝不能退却,指挥剩下的兵丁拼死顶住韩当,可是那城门却越开越大,几乎可以看见从门缝里透出的一点熹光了。

    韩当正要麾军杀出一条血路,甘宁魏延严颜三将同时杀到,刚一照面,魏延一枪挑开韩当肩甲,严颜一箭射中韩当盔缨,甘宁隔开大刀,轻舒猿臂,将韩当生擒活捉。

    等到严颜把作乱的丹阳兵一个个射死,刘焉和秦颉都赶到了东门,七嘴八舌地呼喝着士兵要把城门重新关紧。这时城外的黄巾已经开始用撞木攻击城木,每撞一下,附近的土地都是一阵剧烈颤抖。

    郭嘉绕过现场狼籍的杂物走到秋明身前,笑道:“还好,要是被他们打开城门,真是后果不堪设想。”

    秋明一脸的思索之色:“没道理啊,韩当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应该跟着孙大侠吗?难道是同名之人?”

    在刘焉的默许下,刘范手执马鞭正在狠狠地抽打韩当:“说,你们还有多少同党藏在城里?”韩当暴跳如雷:“狗贼,有种就给爷爷一个痛快,如此折辱算什么好汉?”

    刘范冷笑道:“不过是个黄巾贼而已,也配叫好汉。”挥起马鞭又要当头甩下,忽然听得一个冷冷的声音道:“住手,放开他。”

    此时天色将晓未晓,红日将出未出,众人一齐回望,只见长街之上一骑孑然而立,手中铁脊蛇矛遥遥指住刘范,竟有一往无前之意。刘范大惊,丢下马鞭飞速逃至甘宁身后躲藏。

    甘宁翻身上马,喝道:“来将何人。”

    “某家程普,欲借此城一用。”

    众人都是一惊,马上却又大笑起来,笑这厮的不知死活。正笑着,从程普怀中传出一个声音:“父亲,救我”,紧接着马鞍上现出一张稚嫩的小脸,正是太守刘焉的幼子刘璋。

    “季玉!”刘焉惶急地大叫起来,虽然他子嗣众多,但是最中意的还是这个幼子,不但品貌行止酷肖自己,而且温仁宽厚颇为招人喜爱。刘焉曾请汝南许劭过府,许劭对其诸子皆摇头不语,看见刘璋却是不语摇头,良久才道:“此子贵不可言,不必再说。”

    刘焉大喜,请来宿儒匠师教其礼乐百艺,平日开府升堂也令其在侧后旁听,当真是视若珍宝。此刻眼见他被程普夹在肋下,气息奄奄,自己也不由得老泪纵横,高声道:“壮士手下留情,勿伤孺子。”

    魏延呸了一口道:“看这厮的皮相倒象是条汉子,居然以幼童为质,当真下作之极。”

    程普脸上一红,只当没有听见,却喝道:“休要罗嗦,速速把韩义公解过来。”

    刘范刚犹豫了一会,他老子已经急得跳脚:“孽障,马上放人,你想逼死你弟弟么?”刘范只好冷着脸解开韩当的捆缚,一把推了过去。

    刘焉抖着手道:“壮士,我已经按你的要求做了,你也可以放了我那可怜的孩儿吧。”

    程普检查一下韩当身上的伤势,点头道:“可以,只要你约束手下,半个时辰不得乱走乱动,我马上放人。”

    刘焉和秦颉都是脸色大变,回头看了看城门。刚才开的一道门缝还没完全合上,外面的黄巾又在死命撞击,眼看着缝隙是越来越大了,别说半个时辰,就连一盏茶的工夫都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

    秦颉大声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