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道祖玉碟不见了 >

第73章

道祖玉碟不见了-第73章

小说: 道祖玉碟不见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风波才得以罢休。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炎帝部落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部落发生了长时间的冲突。九黎部落乃残余巫族势力,以蚩尤为首,手下有八十一兄弟,勇悍善战。蚩尤把炎帝驱赶到逐鹿,炎帝只好向黄帝求援,双方在逐鹿大战一场,黄帝取得胜利,取下蚩尤首级。黄帝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最后打败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

    黄帝死后,其曾孙帝喾受禅继位,后传位于其子尧,开创“禅让制”的先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舜在位期间,河水泛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次击败三苗,成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后禹之子启,并沿用国名“夏”为姓。

    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信谗逐贤,而不能用,复归之于汤。后桀王日事荒淫,杀直臣关龙逢,众庶莫敢直言,汤使人哭之。桀王怒,囚汤于夏台。后汤得释而归国。桀恶日暴,民不聊生。伊尹乃相汤伐桀,放桀于南巢。诸侯大会,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毫,在位十三年而崩。

    享国六百四十年,三十一世传至殷商。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寿王自小天资聪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深得帝乙喜爱,后立寿王为太子。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遂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纣王在位,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恒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第三十三重天,灵泉冰棺养魂镇魂千年,棺中人从沉睡中醒来,鸿钧从冥想中睁开眼,欣喜地快步走到冰棺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棺盖,轻声叫着青演的名字。

    “青演”睁开眼,漆黑的瞳仁闪过一丝绿光,他缓缓坐起身,直愣愣地看着前方,脸上闪过一丝茫然。

    鸿钧皱着眉头,试探地叫道:“青演?”

    青演?

    “青演”偏过头看向鸿钧,混乱残缺的记忆在脑海里闪过,画面里有人喊他青演,也有人喊他路青云,而眼前这人叫……

    “鸿钧?”“青演”眨了眨眼睛,道出鸿钧名字时一股无形的威压袭来,震得他头痛欲裂,刚痊愈的灵魂再次面临被撕碎的后果。

    鸿钧听到他叫自己名字时松了口气,欣喜对方并没有忘记自己,然而当发现自己名字蕴含的力量竟然会对他造成伤害,顿时有些惊疑,连忙用镇魂之术安抚对方摇摇欲碎的魂魄。

    “青演”刚醒来就被震慑一番,这时又昏睡过去。

    鸿钧重新将“青演”放到冰棺中,皱着眉头沉思:红云身体里原本有两个魂魄碎片,方才醒来时却只感受到一个魂魄的气息,看来它们在温养过程中逐渐融合在一起了。魂魄融合过程中记忆可以互融,意识却只能存活一个,所以他不确定如今醒来的这个到底是红云还是青演。若是青演,就算是魂魄不纯,按理说名字所蕴含的力量也不会对他造成多大伤害,然而事实上方才“青演”的魂魄差点再次被震碎。

    方才的欣喜好像是在嘲笑他的无知,鸿钧脸色阴沉,深邃的眼底闪过一丝戾气。

    鸿钧喃喃自语道:“如果吾千辛万苦救的人不是你,那吾这一千年的等待又算什么?”

    ……

    “路青云。”

    “……谁?”“青演”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空间,脚下踩不到实地,身体轻盈无比,好像飘在空中似的,“你在叫谁?”

    “叫你。”

    “叫我?”“青演”面露疑惑,“我不叫青演?”

    虚无中传来一声轻笑:“你不叫青演,你叫路青云。”

    那声音刚落,“青演”感觉无数记忆蜂拥而至,涨得他头疼不已,记忆如电影般走马观花地闪过,画面最后停留在死亡的那一刻。

    青演,哦不,路青云惊愕地睁大眼睛,喃喃道:“我记起来了,我是路青云,我应该死了……”

    路青云下意识伸手摸向自己的身体,没摸到实物,顿时沮丧不已:“原来真的死了啊,这里是哪里?阴曹地府?你又是谁?”

    “你没死,还活着。是吾救了你。”

    “可是……”路青云还是没有搞清状况,看他现在的处境分明就是死了嘛。

    “你可知你脑海中多出的那部分记忆是谁的?”

    路青云下意识回答道:“青演。”他仔细看着那些记忆,而后发现一个秘密,“他居然也是穿越者?!为什么人比人气死人?要是我有他那么好的运气,肯定不会落到魂飞魄散的地步。”

    “你觉得你比他厉害?”

    “有鸿……”身体传来撕裂般钻心的疼痛,路青云的声音戛然而止,好不容易缓过神,突然想起之前似乎醒了一次,那次也是因为叫这个名字被一股无形的威压震昏过去。

    思及此,路青云语气颤抖地问道,“为什么我一叫那个名字就会这样?”

    “因为你没有资格叫。”

    路青云陷入沉默,半晌后自嘲地道:“那个叫青演的家伙就有资格了?不过是穿的时候运气比我好,除此之外,他有哪点比我强?”

    虚空中再次传来一声轻笑:“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能证明你比他强吗?”

    “什么机会?”路青云疑惑道。

    “吾帮你融合了青演的神魂碎片,你现在有他一部分记忆,你可以冒充他,鸿钧不会发现魂魄的异样。但是你要记住一点,魂魄不能离开身体,否则青演的神魂会从你的魂魄里分离出来,你就会魂飞魄散。”

    路青云闻言脸色微白,问道:“青演的魂魄不是已经和我的魂魄融合了吗?为什么还能分离出去?”

    “你的魂魄压不住他。如果他还尚存一点意识,你的魂魄便会成为他的养分。”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比不上他!路青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但是我不能直接叫那个人的名字,那个人还是会发现的。”

    “这个问题,吾可以帮你解决。你只要不离开红云的身体,没人能识破你的真实身份。但要如何骗过鸿钧,就看你自己了。”

    跟自己说话的是谁路青云心里有了底,能凌驾于鸿钧之上,也只有天道了,只是他没想到天道还有自我意识,他一直以为天道只是一种无生命的法则来着。

    “您如此帮我,需要我做什么?”

    没等到那个声音,突然一道亮光罩下来,路青云猛地闭上眼睛,再次睁开眼时发觉已经回到身体里了。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纣王七年,春三月。一日,纣王早朝登殿,端坐于金銮殿上,珠帘高卷,大殿祥光缭绕,白玉阶前设聚文武。

    纣王高居殿堂,如往常那般对文武百官说道:“有事起奏,无事散朝。”

    话音刚落,首相商容出列,高举牙笏,俯首跪伏在地,道:“启奏陛下,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上香,为黎明百姓祈福。”

    纣王挑眉,语含惊讶道:“不觉间竟是已到女王诞辰,准卿奏章。”

    朝散,纣王便回龙德殿处理奏章,用过午膳又继续批阅奏章,直至随侍掌灯才发现天色已暗。纣王放下笔砚,随侍见其眉间略有疲态,遂上前为其按摩两额穴位。

    “陛下,方才皇后来过了,奴才怕惊扰陛下,便让皇后先回去了。”

    纣王微微皱眉,沉声道:“又是关于侍寝之事?”

    随侍斟酌道:“应该是。”

    纣王不耐烦地摆摆手,遣退随侍,不悦道:“亏得皇后还是知书达理、温柔贤淑之人,成日催孤侍寝,莫是要让孤成为那色令智昏的暴君么?”

    随侍俯伏在地,静静听着纣王抱怨,心中暗暗为皇后喊冤。

    纣王虽有三宫后妃,却鲜少踏足后宫,当初册封元配皇后姜氏也只在新婚夜时住过中宫,其余妃子更是未曾得到纣王临幸。纣王勤政爱民为天下敬仰,皇后亦不愿做那色令智昏之人,奈何纣王无意后宫,其余妃子早已心生不满,若是传出去皇后怕是要被冠上独占后宫之罪——虽然皇后自己也被陛下冷落,但谁叫她早已为陛下生下两个儿子呢。

    可见,纣王或许是个性冷淡。

    是夜,纣王依旧没有临幸后宫,洗漱后便于寝宫安歇。

    次日,纣王乘辇驾出朝歌南门,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往女娲宫进香。

    女娲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香焚炉中,云雾缭绕;祥光普照,灯烛辉煌。

    纣王下辇,步行进殿,神色恭敬,行为举止却有些散漫。上完香,纣王抬头凝望高台,女娲像被一层幔帐遮掩,隐隐若现,看似旖旎之景,却让人无敢亵渎,神圣而威严。

    纣王收回目光,转身朝殿外走去,这时一阵狂风席卷,殿内香气弥散,幔帐飞舞,烛火遥遥欲灭。纣王似有所感,回身望向,只见高台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天姿国色,婉然如生。

    纣王注视良久,目光深邃,半晌,唇角微勾,露出一抹轻笑,道:“女娲实乃倾国之色,可惜不入孤眼。”说罢,便离了女娲宫。

    且言三月十五日诞辰,女娲前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归,刚下青鸾便听见纣王轻辱自己,心生不悦,便想给纣王难看,于是从殿中随手拾来一团香云迷惑纣王。

    却说纣王正欲离开,忽觉眼前一暗,几个姿容缥缈的女子环绕周围,娇然/欲/喘,呻/吟/酥/骨,媚/态/百生。

    迷雾之障看百生。女娲本意是想纣王沉陷美人色,变幻出的女子皆倾国倾城,若纣王心动,则丑态百出。然而这纣王实乃君子,面对数个勾/引自己的美女,面色沉静,神情自若,目不斜视,竟是丝毫不受影响。

    女娲讶异,心想难道是自己误会了,如此君子,或许那言语并无轻/辱自己之意。适时,纣王眼含嘲讽,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而后眉宇轻扬,朝随侍喊道:“取文房四宝来。”随即重回殿中。

    待随侍送来文房四宝,纣王拿起毫笔在行宫粉壁上气势凛然地写下一首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女娲勃然大怒,心想纣王看似翩翩君子,内心却如此不堪,自以为窥得纣王心思。恰逢玉清圣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女娲失了面子,再被推波助澜一番,怒道:“纣王不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日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他日就要翻天了!”

    随后取来一金葫芦,揭开葫芦盖,飞出一道白光,白光之上,悬出一首幡来,名曰“招妖幡”。不一会儿,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起。天下群妖俱来,女娲遣退众妖,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分别为: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命其惑乱君心,断送成汤六百年。

    彼时纣王勤政爱民,万民乐业,四时康泰,乃太平之世。

    事后,女娲思索玉清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心觉不妙,再者成汤虽气数已尽,然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今日这般鲁莽,怕是会沾染因果。女娲忽又想起封神榜一事,顿时大悔,她一时不察,竟是被牵连其中,如今怕是已脱不了干系。

    事已至此,女娲心愤之,匆匆上见鸿钧禀告此事,幸而鸿钧未有责备,当即松了口气。

    却说鸿钧得知女娲擅自插手下界之事,掐指一算,算出成汤应有此劫,便未再追究。自“青演”醒来,魂魄虚弱暂不得离身,鸿钧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事事亲力亲为,时至今日才关注下界之事,原来封神量劫已至。

    鸿钧观殷商国泰民安,心下疑惑,如此盛世何以有灭亡之象?再掐指一算,得知纣王轻慢女娲,这才祸起萧墙,心疑更甚,毕竟纣王在位不是第一次给女娲进香,何至今日才生出亵/渎之心?

    鸿钧好奇,遂开天眼观纣王。

    只一眼,鸿钧心神俱震,而后双眼微睁,仔细打量纣王,除却神态举止不同,容貌竟与青演一模一样,下意识掐指推演,纣王有功德加身,命魂却无特殊之处,想来是治理国家换来的功德气运罢了。

    鸿钧看着纣王愣神,也不知失望居多还是惊诧居多。

    这时,“青演”从寝宫出来,见鸿钧盯着远处发呆,眉头微皱,上前询问道:“在看什么?”

    “青演”无天眼,顺着鸿钧的目光望去,自然什么也看不到。他扯了扯鸿钧的衣袖,不满道:“你最近怎么了,总是心不在焉的,有心事也不跟我说。”

    鸿钧终于收回视线,目光停留在“青演”脸上,神色微敛,叹道:“我会想办法让你彻底恢复的。”

    “青演”紧抿着唇,低声道:“诛仙剑阵击碎我的魂魄,如今看似痊愈,却终是留下了后遗症……我与红云的魂魄融合,被禁锢在这具身体里,今后恐怕再也出不来了。”

    “……鸿钧,你是不是嫌弃我了?”

    鸿钧心情有些混乱,他并不在意皮相,可是自从对方醒来以后,面对红云这张脸,他心里始终有些疙瘩,可又看不得对方委屈,于是更加心烦意乱。当初他担心醒来的不是青演,可是后来种种行为又确实是青演无误,此后对方再叫他名字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