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道祖玉碟不见了 >

第89章

道祖玉碟不见了-第89章

小说: 道祖玉碟不见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钧惊讶纣王仅是通过残碎的梦境竟能拼凑出这么多信息来,同时又忍不住怀疑天道是否在其中做了手脚,毕竟这已经不仅仅是恢复记忆的问题了。

    纣王见他不说话,似笑非笑道:“若非你早已对孤表明忠心,孤亦要怀疑你是否也向着西岐了。”

    鸿钧目光深沉地看着纣王,道:“陛下,我永远不会跟你对立,你可以选择相信我。”

    纣王跟他对视良久,最后神色稍缓,淡笑道:“希望你记住自己的承诺。”

    鸿钧同样笑道:“当然。”

    纣王十七年,夏六月,北伯侯崇侯虎奉纣王之命征伐西岐,姜子牙深得文王信任,率领众将士迎战。崇侯虎手下大将黄元济与南宫适大战,未及三十回合便力不能支,欲要败走被南宫适斩杀于马下。崇侯虎之子崇应彪驾马迎战,阵继贞、金成、梅德等大战西岐四贤八俊,大势人马催动,战马相交,枪斧并举,只杀的惨惨征云,喊声不绝,鼓角齐鸣。混战半年有余,崇兵大败。崇侯虎大怒,亲自上阵杀敌,却力不敌众,欲逃走被擒住,崇应彪上前解救其父亦陷入围困之境。崇侯虎父子二人被俘虏,文王欲留其性命,姜子牙力劝文王斩草除根,文武俱无异议,文王遂下令将崇侯虎父子斩首示众。

    纣王十八年初,北伯侯败绩传入朝歌,闻太师上谏纣王,令汜水关韩荣兵探西岐事,后派青龙关张桂芳征伐西岐。张桂芳令手下先行官风林出战,姜子牙派文王第十二子姬叔乾迎战,不敌而战死。张桂芳身怀奇术,手下将士亦骁勇善战,且有汜水关韩荣相助,两军交战一载有余,西岐虽有四十万大军,然孤立无援,败势日渐明显。太乙真人命哪吒下山助阵,哪吒因与雷震子交情甚好,对阵颇有怠慢,堪堪稳住西岐,战事陷入僵持。

    姜子牙见势不妙,又思朝歌后有援兵,欲上昆仑求助,遂向文王辞别。文王年事已高,因战事焦灼操劳过度,病势日渐沉重,生命垂危之际向姜相托孤,令姬发拜其为亚父。时值纣王二十年仲冬,姬昌薨,亡年九十七岁,后谥为周文王。

    西伯文王薨,姜尚立世子姬发为武王,后暂辞别西岐上昆仑。汜水关总兵官韩荣修本差官往朝歌奏事,纣王见西岐顽强如斯,思觉战事不宜再久拖,遂命闻太师亲征伐西岐。

    且说纣王梦中晓事,预见西岐背后乃阐教助势,心中震怒,又不动声色暗中派人清查文武百官,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县镇官府无一幸免。继阐教之后,又发现截教教徒遍布大江南北,其势力根深蒂固让纣王闻之心惊。

    纣王静静坐在御书房,案前奏折成堆,却提不起半点精神,鸿钧则默默地陪在他身边。良久过后,纣王忽然轻笑出声,漫不经心道:“女娲欲让妖魅惑乱朝纲,孤未曾放在心上,姬昌有逆反之心,孤就斩草除根。如今妖魅不敢入宫,姬昌已薨,然西岐还有武王,后又阐教助兴,截教亦居心叵测。区区西岐孤还不放在眼里,只是疑惑阐教为何要帮助西岐,仅仅是因为那莫须有的成汤气数已尽而西周已生圣主?”

    纣王冷笑道:“孤倒是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出成汤气数已尽的!”

    鸿钧沉默片刻,叹道:“圣人打架凡人遭殃,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

    纣王幽幽地看着他,眯眼道:“你知道很多事情。”

    鸿钧坦然承认道:“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能记起我,我就把一切告诉你,甚至帮你保住天下。”

    纣王听罢,眸色微深,沉沉地看着他,半晌,忽然嗤笑道:“你想孤记起什么?莫非前世孤与你相识?人生百载,不过黄土一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且不说有没有转世,就算有转世,前尘往事不过云烟,新的人生新的开始,何必要记起前世,徒增烦恼?再者,天下如何当随孤之心意,孤可以让天下太平,亦能让天下覆灭,若是保不住……”纣王声音微顿,“孤不介意毁了它。”

    闻言,鸿钧无奈道:“陛下真是任性啊。”

    纣王伸了个懒腰,风轻云淡道:“所以阐教如何截教又如何,孤会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鸿钧叹道:“阐教相助西岐,截教站在陛下这边,两教相争势必会引起天下动荡。阐教人多势众,且气运偏颇,截教可能争不过,这就意味着陛下想要除掉西岐会很难。”

    纣王眸色加深,神色沉重道:“孤只想知道,阐教与截教的斗争为何拿孤的天下当牺牲品?”

    鸿钧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道:“陛下很快就会知道了。”

    纣王眯着眼,忽然传随侍官宣申公豹入宫觐见。

    鸿钧疑惑道:“怎么?”

    纣王勾唇,面色微冷道:“申公豹身为国师,又是阐教中人,该是为孤解忧的时候了。”

    且说姜子牙上昆仑山,元始天尊得知来意,叹道:“凡间之事,本尊怎管得你尽,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有何畏惧。事到危急之处,定有高人相助,此事不必再问我。今日你来得正好,命南极仙翁取‘封神榜’与你,然后往西岐造一封神台,台上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毕了。”

    姜子牙拿到封神榜与南极仙翁告别,南极仙翁临前道:“上天数定,终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回应。”

    姜子牙不明所以,拿着封神榜刚走到麒麟崖准备离去,果真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姜子牙听得南极仙翁嘱咐,不曾回头,岂知那声音一直不停,姜子牙忍不住回头,却见是申公豹,心里松了口气。

第131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喜欢看热闹的申公豹来说,他虽然很想看姜子牙的笑话,也乐得落井下石,但并不意味着他喜欢主动去挑拨。然而自从两只脚踏进朝歌后,除了嘲笑落魄的姜子牙时大快人心,其余时候都过的不太顺心,因为他得看纣王的脸色行事。申公豹自然不会怕区区一凡间帝王,然而诡谲的是每次面对对方都有一种被看穿的感觉,让他心里连小算盘都不敢打,气势强大的让他下意识选择退避三舍。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不久前纣王宣他入宫讨论攻打西岐之事,表面上是向自己征求意见,实则话里话外都在敲打自己。他最初未多想,后来才意识到,对方可能知道的比自己想象中还多,恐怕也猜到了他来朝歌的目的。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申公豹身为殷商国师尚无法轻易脱身,如今被迫跟纣王绑在一根绳子上,纣王要他干什么他根本无法违抗。战事持续两年有余,姬昌已薨,然而姬发自立武王,又有姜尚辅佐之,虽有败象,却仍然顽强抵抗,纣王已经感到不耐烦了。所以身为姜子牙的同门师兄,对付姜子牙的事情就落到他身上了。

    申公豹堵在姜子牙下山必经之地,见姜子牙一个人,手中拿着东西,笑问道:“师兄手里拿着是甚么东西?”

    姜子牙警惕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申公豹自顾笑道:“应该是‘封神榜’吧。师兄,你当真选择西岐而跟殷商作对?”

    姜子牙沉声道:“朝歌天子不容贤臣,虽未昏庸却已现败象,成汤气数将尽,西周已生圣主,况我如今身居相位,文王托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已得一分,正应上天垂象。”

    申公豹摇头叹道:“为何东南西北四大君侯,唯独西伯侯为纣王忌惮,你我心知肚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西伯侯自立文王,西岐已坐实反叛之罪,灭掉西岐亦是名正言顺,天下民心所归。西伯侯乃贤臣不假,犯臣亦为真,没人愿意为了西岐而得罪当今天子,你们早已陷入孤立无援、穷途末路的境地了。”

    姜子牙冷哼道:“你莫不是忘了我教站在西岐这边?”

    申公豹笑道:“话虽如此,但师兄忘了,站在哪边无所谓,关键是阐教、截教相争,哪方占上风,而纣王与西岐的较量只是给这场封神之战提供了一个斗法场地罢了,是纣王失了天下还是西周夺得天下,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

    姜子牙沉默,暗忖,当今天子修身德政,西岐反商确实名不正言不顺,西伯侯虽有贤名,亦有西岐百姓拥戴,然判臣之罪无法摆脱,如今兵火已起,若战火继续延绵,绝对会背负天下骂名。

    思及此,姜子牙心里叹了口气,到底时机未成熟,师尊虽让自己带回封神榜,却也不肯出手帮自己,毕竟这天下之乱不该由教派引起。然而事到如今又该如何是好?纣王明显已经容忍不下西岐,西岐也没有回头之路,若连他也放弃了,西岐将士肯定守不住,西岐就真的完了。

    申公豹见姜子牙神色动摇,又道:“成汤气数未尽,西周不是正统,教中同门不会轻易出手相助西岐,反观截教教徒早已渗入殷商王朝,随时可以应战,西岐毫无胜算。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其一。师兄,趁现在还来得及,跟我一同去朝歌吧。”

    姜子牙闭了闭眼,摇头叹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急功近利未能稳住西岐,如今西岐气数黯淡,终是不能辅佐武王夺取天下,亦不能完成毕生封神之事。罢,事已至此,不如放手一搏,能做多少是多少吧。”

    申公豹没想到姜子牙这么执拗,心里一阵气闷,道:“师兄冥顽不灵,我也不想多费口舌,且看你如何保那西岐,又如何成就封神大业!”说罢,拂袖而去。

    封神榜之事并非秘密,得知姜子牙为那封神之人,申公豹心里一直不服,被连累下山后更是对姜子牙不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谁又知道殷商依旧繁荣昌盛,而西周还未崛起却将覆灭?

    申公豹庆幸自己还能随时抽身,又叹师尊不靠谱,估计姜子牙未曾想到师尊关键时候撂骡子,把难题留给他自己去解决,然而师尊不出手,阐教其他人更不可能轻易出手相助西岐——除非西岐反商乃民心所归。

    申公豹一身轻松地回去复命了,虽然没能劝降姜子牙,但知道姜子牙无后援也算有所收获了。

    朝歌皇宫,纣王眯着眼,戏谑地看着鸿钧,似笑非笑道:“阐教似乎放弃了西岐。”

    鸿钧淡笑道:“这不是很好吗?陛下没有后顾之忧了。”

    纣王道:“孤想不明白。”

    鸿钧眸色深沉,若有所思地望向昆仑山玉虚宫,而后收回视线,低声笑道:“大概,怕了吧。”

    纣王不解地眨了眨眼:“恩?”

    鸿钧笑而不语。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似乎感受到鸿钧注视的目光,浑身一僵,身边童子察觉元始天尊异样,小心翼翼问道:“师尊,怎么了?”

    直到那道视线离去,元始天尊才松了口气,摸着砰砰跳的心脏,暗叹自己之前明智的决定,正了正色,起身道:“待本尊去找女娲娘娘一叙。”

    元始天尊为何拒绝姜子牙请求,这事要从不久前女娲娘娘突然造访昆仑山说起。且说女娲发现纣王身边有师父相助,顿时什么心思也没有了,本来不想再管那些糟心之事,然而元始天尊对此一无所知,天天盼着凡间乱起来。纣王是不是师伯转世尚未可知,但是师父的态度很明显,他就是站在纣王那边,显然跟纣王作对就是跟师父作对。眼见西岐处于危难之际,姜子牙必定会上昆仑山求助,同为道友,女娲实在看不得元始天尊作死的行为,这才匆匆去往昆仑山提醒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身为圣人,原本就不该插手凡间之事,因此虽然对女娲的话将信将疑,但还是将姜子牙打发下山了,结果没过多久就察觉到鸿钧探究的目光,惊得一身虚汗,当即就要去找女娲商议,按下不提。

    且说姜子牙一脸沮丧地回到西岐,迎向武王等人殷切关怀的眼神,心中苦笑,奈何又不能泄露一点心思,遂强打起精神,择一良辰吉日,起造封神台。

    适时张桂芳前来叫战,西岐将士疲惫应战,哪吒心中憋屈,早以不满师父为何叫自己来助西岐,在他看来西岐就是乱臣贼子,根本不值得相救,终于忍不住朝姜子牙气愤道:“西岐自立为王,乃反臣贼子,名不正言不顺,且看如今孤立无援便是报应。我奉师父之命护你西岐,并非赞同此举,如今我亦忍无可忍,且再战一回算仁至义尽,今后尔等便好自为之吧。”

    哪吒说罢,登风火轮,持火尖枪,正面应战张桂芳。两人曾交手数次,只因哪吒未尽全力而不相伯仲,这次张桂芳亦未认真,结果哪吒尽全力,趁其大意断其一条手臂,张桂芳又惊又怒,忍痛缠斗十来回合,差点命丧黄泉,顿时心生怯意,在手下掩护下撤退。哪吒打了胜仗,然后辞别姜子牙决然离去。

    姜子牙拦不住,望而泪下,武王姬发忧愁道:“相父,原本我西岐将士已穷途末路,哪吒再一走,又损失一名大将,简直是趁病要命啊,这可如何是好?”

    姜子牙镇定道:“大王莫要担心,待臣想想办法。”

    张桂芳失一条手臂,暂且休养,只待朝歌援兵至,西岐阴雾笼罩,众将士日渐绝望,姜子牙心知无法再拖延下去,孤注一掷离了西岐,欲找相熟道友相助。

    且说元始天尊找女娲相谈,女娲直言不插手此事,元始天尊无奈,在没弄清楚鸿钧想法之前只得遏令教中弟子不要随便插手西岐战事,然而西岐败象明显,若再拖下去只会落得覆灭的下场。

    元始天尊思及再三,决定去鸿钧那探探口风,然而鸿钧刻意收敛了气息,显然不想有人去打扰,元始天尊纠结了许久,还是心情忐忑地去了朝歌。

    夜幕降临,朝歌皇城逐渐亮起灯火,人声经过片刻的沉寂又逐渐开始热腾起来,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皇宫楼阁错落有致,宫殿恢宏,一层结界笼罩在上空,将元始天尊阻挡在外,结界中蕴含着无尽的威压,不用想也知道出自谁手,元始天尊不敢硬碰,掐灭了从天而降的想法,老老实实降落到地上,然后隐身进入朝歌城。

    一路畅通无阻,元始天尊轻易进入皇宫,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皇宫地形,脸突然有些绿,因为他不知道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