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152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152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衡看着士兵用枪支射击靶子,又自己接到手里来要去试验,这时候赵致礼走上前来,将他肩膀按住了,说道,“你就不要去试了。”

    季衡看了他一眼,明白他意思,这毕竟还只是试验阶段火铳,要是又如上一次一般发生炸膛,季衡去试,就是十分危险之事。

    丁桐也说道,“大人,这短铳已经试射二百二十六发,虽然至今无事,但大人还是不要涉险了。”

    季衡便点了点头,不是非要试射不可,之后便说道,“这次火铳比之前射程要远了几丈,且易瞄准,重量上也轻了不少,辛苦你们了”

    他说完这话,又去同丁桐以及管理工坊参将说批量生产事,赵致礼便也就和季衡告辞要去看兵士操练了。

    要走之前,又问,“这个火铳,什么时候能够给我三百支呢?”

    季衡道,“过后才能答复你。”

    季衡从校场直接骑马去了总督府衙,身边带着丁桐,又有兵士带着这次做出来火铳同上一批火铳里几支跟旁边。

    汪秉直虽然受皇命要好好保护季衡,他当时也是十分干脆地答应了,不过因此也越发心里轻视季衡,以为他要下东南来,不过是前来积累军功,当然,重要一点,是以为季衡想前来保住季氏一派开埠派利益。

    季衡年纪尚轻,汪秉直对他自然不能看重,加上他刚来就和汪秉直闹了矛盾,虽然之后汪秉直表面上和季衡十分和睦,但是季衡也是知道他心里芥蒂。

    好之后季衡之后确是对东南海患十分有见解,汪秉直才对他稍稍刮目相看。

    季衡到了总督府,经过通报,汪秉直也不敢托大,就到了院子里来迎接他,两人都是面上带笑,互相寒暄,季衡说道,“汪大人,君卿前来,只盼没有打搅到你。”

    汪秉直说道,“请进,老夫正等着贤侄。”

    于是季衡被他迎进去了,坐下后,季衡也并不拐弯抹角,就说了工坊做出了一批火铳之事,要让汪秉直前去试验。

    汪秉直便应了,正要起身时,外面突然有人跑来,一进来跪下后就说,“报,大人,有倭寇从松江进犯苏州,苏州城镇抚杨铭礼杨大人已经战死,苏州知府刘炳刘大人派人前来求援。”

    他这话一出,汪秉直和季衡都站了起来,汪秉直问道,“什么时候事?”

    那人道,“正是昨日清晨之事。”

    季衡又问,“倭寇大约有多少人?”

    那人答道,“并不清楚具体,说有三千以上。”

    汪秉直看向季衡,说道,“贤侄,必须马上派兵救援苏州。这便让赵都指挥前去。”

    季衡却道,“汪大人,苏州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只怕倭寇攻苏州不下,要转而侵犯南北,且苏州周围河道密集,赵致礼善于陆战,不善于海战水战,恐怕还得再重考量后再派人。”

    他说着,就又对汪秉直道,“还请大人传唤几位指挥使和参将前来商议。”

    汪秉直不是不听进言之人,一想之后就点了头,让人马上去传人前来。

    而他和季衡便又到了书房里去,书房里墙上是东南沿海海防图,又有沙盘。

    留余杭各参将和指挥使前来之前,季衡已经指着东南沿海海防图和汪秉直讨论起来,季衡指着地图道,“倭寇来犯,非得斩杀绝,不然他们只会流窜到其他地方为祸,且让他们一旦入海,又有时间休养生息,就是力量绵延不绝了。”

    季衡如此说,便也是因为他下东南以来,发现倭寇海贼为患之时,各地卫所或者城镇守军,皆以将倭寇海贼抵挡住或者赶走为要,并不对他们进行追击赶杀绝。

    各地卫所和城镇守军如此作为,自然是有原因,便是官军驻守一地,便是只管自身这一地,并无追击敌寇思想和意图,且认为那也不该是自己事,所以即使倭寇被打退,向朝廷上报打了胜仗,但其实只是将倭寇赶走了而已,真正大胜仗,也就是季衡所想全歼敌寇,自季衡下东南以来,季衡还没有遇到过一次。

    季衡这个意思,汪秉直是明白,而且他也是季衡这个意思。

    只是他也才接任闽浙总督这个职务不到一年,这段时间里,第一便是查看各地情况,第二是造船和练兵,练兵又分练陆兵和水兵,第三,就是倭寇和海贼勾结,这一年里对东南沿海骚扰严重,他便是指挥各地征战,因为朝廷战力这短短时日里没有特别大提高,故而想要做到对敌寇全歼,也没能达到。

    作者有话要说:杨麒儿真是受欢迎呀,不过后面要写他不负责任娘亲一阵子了…………

    d*^_^*

208第四卷() 
第三章

    季衡这般说;汪秉直便点了头,“正是如此。”

    季衡便和汪大人商量起此次战术来,季衡道,“苏州乃是江南一等一繁华之地;倭寇定然早早就打起苏州主意;但是也当会知道苏州城墙坚固,守军不少,定然不是好进犯;他们这是第一次进犯苏州,只三千人,当知是不可能攻下苏州;且闽浙之兵;现有几万驻守余杭,余杭距离苏州极近,苏州前来求援,余杭之兵便能够驰援,他们进犯苏州,便不可能成功。如此看来,此次倭寇进犯苏州倒并不简单。”

    汪秉直虽然善于用兵,却没有季衡这样灵活心思,听他一说,也沉吟起来,道,“那以贤侄看,倭寇如此行事却是为何?”

    季衡盯着那地图看,过了一会儿才又说,“倭寇海贼之乱,近十年来一直都有,但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闹,朝廷也没有太过重视,是前两年开始才渐渐愈演愈烈了,是从今年福州之案后,海寇开始猖獗起来。其原因,已经十分明了,其一是倭国内乱,大批官军带着平民贼寇沦为海贼入侵我大雍,其二是吴王之前手下入海为寇,有两人力量为强大,便是徐铁虎与王启,两人之前是同僚,现却是分了开来,徐铁虎整合了沿海一带很多小股力量,且大肆从沿海招揽亡命之徒,力量壮大之后便肆无忌惮起来,大肆侵扰沿海内陆,多次劫掠尝到了甜头就加放肆,而王启带着吴王那逃脱第三子杨钦治,占领了好几个海岛,也是四处招揽人,打起旗号想要立杨钦治为王。海寇之祸,亟待杀一杀他们威风,不然之后恐怕会愈演愈烈。这次倭寇敢只带着三千人马侵犯苏州,定然是还有后招。苏州不易攻下,但是向北就有常熟和无锡,向南则是嘉兴和余杭,特别是西边太湖,太湖广阔,他们要是抢到了入太湖船只,就是可以无所顾忌,我方官兵就不易追捕。就怕这三千人马只是诱饵,将余杭之兵调去驰援苏州,之后又被分散往常熟无锡驰援,海寇便会有别力量前来攻打余杭,余杭现有火器厂和造船厂,就怕他们是打火器厂和造船厂主意。倭人一向是劫掠了就走,不该会考虑朝廷设火器厂和造船厂,会考虑火器厂和造船厂,只有海寇如徐铁虎和王启等,他们本意不仅是想要劫掠,想是攻回陆上来,图谋是长远,自然是想要摧毁朝廷火器厂和造船厂。这样也算是消减了朝廷力量,让我们没有入海力量。所以,这次该是倭寇和海贼联合起来了。”

    季衡这般一说,汪秉直也就反应过来了。

    他倒没想到季衡竟然有如此深思量,心里不由生出佩服,又见季衡面无表情眼神深沉,便又心里打了个突,心想如此之人,幸好他之前没有和他当面闹僵。

    汪秉直于是就道,“若真是如贤侄所说,此次倭寇施是调虎离山之计,那我们要做,便是将计就计了。”

    季衡点头,“正是如此。”

    两人商讨了一阵,几位参将和都指挥使便到了。

    前去传唤他们兵士,当已经将苏州被海寇进犯事情对他们说了,所以每个人都是神情严肃。

    参将刘毓玄是沉不住气,进门就说,“汪大人,季大人,倭寇进犯苏州,卑职愿带兵前往解苏州之围,此事宜早不宜迟,不然苏州就怕被攻下了。”

    另一参将欧阳樊也道,“正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军当立即前往苏州,正好趁着倭寇没有逃窜开,与苏州内守军里应外合,形成合围之势,将倭寇歼灭。”

    赵致礼倒是没有说话,发现季衡朝他看过来,他才说道,“从苏州往哪边都容易逃窜,苏州附近河道众多,是紧邻太湖,倭寇要是抢到船只,怕是不好追捕。这次恐怕不仅是兵贵速,还要想想如何形成合围之势。”

    季衡点了点头,便将他猜测说了出来,房中参将们平常都是杀敌之人,却是没有那种拐弯抹角心思,所以季衡提出来,他们开始甚至是面面相觑,然后想了一想,又觉得季衡所说有道理

    一向英明神武皇帝陛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甚至带上了一点傻相,“啊?”

    传教士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皇帝又问了一遍,“思念?”

    传教士道,“皇帝陛下,正是。”

    皇帝压下心中欢喜,给了传教士赏赐,并且询问他是否愿意宫中任教教授西语,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就让他出去了。

    皇帝跟着传教士刚才度过一遍语调低声念了两遍,“米三,米洒?思念!”

    他心里暗笑,甜得想要哼一首曲子才好,心想季衡居然所有密折都用带着思念纸写啊。

    ps。下午还有一。

    d*^_^*

209第四卷() 
第四章

    季衡手上人少;只有两千人,而且这两千人,有些还是一般民兵,又有些是火器厂和造船厂亦兵亦匠之人,季衡十分看重匠人,故而不会轻易让他们作战而死,且面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凶悍海寇,这些人也确是占不了上风。

    所以季衡只是要守城;并且等着赵军前来回援;将海寇合围歼灭。

    炮弹火药硝烟味道弥散开来,面对倭寇炮火轰击,城墙上官兵倒是没有慌乱,而且有序地开始反击。

    城楼上也早架了弗朗机炮和投石机;季衡下东南之后,他对带兵作战并无能力,作为巡抚,便是战略战术上给予指导,且引进和制造火器上面出了大力。

    他十分看重甚至倚仗火器,故而刚下东南,就让人找了不少方法,费力气先是从弗朗机人手里买下了几门弗朗机炮,又买了一批弗朗机人火铳,不过弗朗机人火铳亦没有倭人火铳先进好用,于是之后俘虏了十几倭人匠人,他才那般看重。

    虽然季衡有心赶紧仿制出自己火炮,但是因为时日较短,进展并不,火炮仿制品和改进品还试验阶段没有投入使用。火铳倒是制作了一些,但是因为匠人有限,生产出来也只有几百支样子。

    季衡是相信压倒性武力。

    所以并不让士兵出城门和海寇短兵相接,觉得没有胜算,只是用从弗朗机人手里买来那几架弗朗机炮和海寇对轰,因他们占据了地利,故而是有优势。

    只是因为火炮门数太少,配合以投石机投石,依然让季衡觉得火力不足。

    余杭城墙坚固,即使海寇用火炮轰击城墙,城墙也并不会轻易就被轰塌了,且海寇火炮也被城楼上火炮轰炸了两门,就减弱了海寇火力。

    一个多时辰之后,海寇进攻停了一下,季衡也让不再使用弗朗机炮,害怕炸膛。

    城门城墙边所有百姓住户全都被疏散,城门处是不允许任何非作战人员接近,怕会有奸细接近城门从里面打开城门。

    季衡城楼上督战,满头满脸烟熏火燎地全是灰尘,卞武作为他护卫之首,看海寇停了一下,就对季衡道,“大人,将这里交给吴将军,您下城楼去吧。”

    季衡看了敌方情况,就叫来吴霄商量了一番,担心海寇从另外城门突破,他便决定先去巡城一番。

    他刚走出城楼,就听到后面城楼一阵轰响,卞武赶紧将季衡护住了,季衡回头去看,只见城楼被轰塌了一部分,那里正好是季衡方才所地方。

    季衡愣了一下,心想对方可能是用望远镜观察到了他所,刚才那番停顿该是故意,他只是没想到对方有这么准确火炮,直接轰到了他所地方来了。

    季衡也没有感觉到后怕,人下了城墙,就要骑马要去看火器厂和造船厂。

    季衡还没有上马,突然愣了一下,让马上去传了守城千户苟诚星,苟诚星正带兵策应城北,骑马到季衡跟前,便道,“大人,有何吩咐。”

    季衡道,“这城里怕是有海寇奸细,马上就要天黑,你分派一部分人好好守住火器厂和造船厂,就怕会有奸细乘着天黑城中放火和城外海寇里应外合。”

    如此一番吩咐之后,季衡就回到了总督府去,让余杭知府前去安排之前组织起来巡逻队夜里对城中进行严密巡逻。

    余杭是富庶之地,虽然没有苏州扬州繁华,但是随着将火器厂和造船厂这里设立,这里便人口猛增,比起苏州扬州,也要不遑多让了。

    城中富户不少,几乎家家都有护院,季衡让知府前去让每家每户出了壮丁,又组织了城中一部分有志青年组成巡逻队和补给队,以此来补充城中守军不足。

    知府领命去了,季衡忙得一阵头晕,之后稍稍吃了点东西,又去城墙上查看情况,守军见巡抚季大人一直亲临战场,便十分感动,士气大振,倒一直没有让海寇突破攻进城来。

    夜□下来,城外海寇攻城节奏果真减缓,季衡太过疲惫,但卞武劝他去休息一阵也没有用,之后只好派人去请了翁太医前来。

    季衡离京时,皇帝不仅派了诸如卞武等武艺高强死士跟着季衡,又派了翁紫苏翁太医跟过来看顾季衡身体。

    只是翁太医跟着季衡下了东南来,之后就直接被季衡充做了军医,他甚至还带了好些徒弟,每日里忙得团团转。

    他虽然初本职就是专攻外伤一类,不过后来他明明专职去做妇科了,没想到现又转而医治外伤。

    翁太医前线城墙边上看顾伤兵,此时被叫来劝慰季衡,他脸上是灰,手上是血,跑到季衡跟前来,道,“大人,您找下官什么事?”

    季衡城墙上用望眼镜看城外情况,听了他这句话,不由一愣,“翁先生?我没找你。”

    卞武心里叹了口气,对翁太医使眼色,然后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