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7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7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谁管呀,我们家里就不少呢。”

    衡哥儿看他叨叨不绝,就道,“但是你家绣是龙吗?”

    许七郎笑了笑说,“当然不是。其实我刚才仔细看了,是绣三爪金龙,不是五爪。三爪只能算是蟒,也不算是逾矩了。”

    衡哥儿笑道,“你懂倒多。”

    许七郎目光灼灼地盯着衡哥儿,“那是当然了。这下,你也有佩服我地方了吧。”

    衡哥儿抿了抿唇,点头,“是啊。”

    两人回了家,许氏叫了管事去问了话,衡哥儿进了自己房里洗了澡换了衣裳才出来,许氏就说,“你大舅母说去她那里用饭,我们就过去吧。”

    衡哥儿不耐走来走去,但是也只好跟着母亲过去,大太太将午膳就摆她住正房里,许大舅居然也。

    许七郎就又把街上众人围观三色金绣屏风事情说了,许大舅很是淡定地说,“虽然我们这些人家,三色金绣这样东西常见,外面,倒不定是常见。”

    大太太也点头,“倒是这样。”

    许氏倒是注意力不一般,说,“这是谁送这种礼给首辅大人,不是故意惹来天家不么?”

    许大舅说,“这不是还没送出去,就来弄得人人皆知,恐怕是故意而为。不管是谁要去送,这都是故意不讨好。”

    衡哥儿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想着事情,他所处家庭,可算是大雍朝上等富贵之家了,所吃所穿所用无一不精,但他也知道,这个国家,吃不上饭人也还多着呢。

    说国事也没什么意思,大太太身边丫鬟又问可否上菜了,大太太就说上菜,大家也就收起了话题。

    晚上许大舅了大太太正房里留宿,这实难得,大太太还正高兴呢,许大舅就和她说,“让七郎跟着妹妹上京去,和衡哥儿作伴。”

    大太太当场就愣住了,“让七郎跟着明潇上京去?”

    许大舅点点头,“是这样。七郎家里上学,哪里学得到什么东西,他只服着衡哥儿管教,跟着衡哥儿时候,他才是向学。再说,去了京里,妹夫怎么也会给找好夫子,衡哥儿有什么,难道七郎还会没有?都放心吧。”

    大太太哪里乐意,七郎就是她心肝肉,“七郎家里怎么就学不好了,京里有什么好,让七郎跟着去。他我跟前,我看着才能安心呐。”

    许大舅已经定好了主意,“已经这么定下了,你这些天好好给七郎准备行李,到时候他就跟着妹妹一起走。”

    大太太又要闹,住抱夏里许七郎不知怎却来了正房,门口问候道,“母亲?”

    大太太听到他声音,就从罗汉榻上起了身来,“七郎,什么事,进来吧。”

    七郎只穿着中衣,笑着跑到她面前,又埋进她怀里,“母亲,我可以跟着衡弟他们进京去吗?”

    大太太看他这么高兴,就板了脸,道,“你怎么知道。”

    许七郎看了她一眼,又看许大舅,笑说,“难道不是。”

    许大舅说,“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让你上京去玩,是上京去好好读书。等你读得差不多了,还要回祖籍来考试。”

    许七郎根本没有看他母亲那难看脸色,就已经欢兴鼓舞,说道,“我还没去过京城呢,母亲,我去了京城,就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好吃,要是有,我就让人带回来给你。”

    大太太哭笑不得,又榻上坐下了,忍着一腔怒气看着许大舅,许大舅却只是说道,“无论怎么想,七郎跟着去京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老大老四都已经外做生意,家里现下只有他一个男丁,跟着一群内眷厮混,我看不出他能有什么出息,让他进京,他反而能够学好。”

    许七郎点头道,“父亲,母亲,我一定会刻苦学习。”

    大太太叹了口气,又把儿子揉怀里,“都说女大不中留,现儿大也不由娘了。”

    许大舅说,“慈母多败儿。”

    许七郎瞥了自己父亲一眼,就又笑着腻大太太怀里,“母亲,我一辈子都乎你,等我有出息了,就好好孝顺你。”

    总算是把大太太逗笑了。

    d*^_^*

10第十章 繁华京都(一)() 
第十章

    到六月,季大人派来接许氏和衡哥儿管事刘开到了扬州,不过六月正是天热时候,衡哥儿身子本就不算十分强壮,这时候坐船北上,显然不是好办法。

    所以就让人给京里带了信,说了这个情况,并且说八月天气凉下来了,再上京。

    许氏对上京准备工作做得十分积极,可见她十分想赶紧上京去,不过,这样拖到八月再出发,不仅是为了衡哥儿身体着想,也是为了让季大人知道,她许明潇也不是他季道恭说一句话就马上去执行人。

    桃花庄上比扬州城里要凉爽不少,夏天也不算难熬,八月初,天气已经稍稍凉爽了,而且运河两岸正好是秋收尾巴上,收秋税还没开始,运河里船,也不算特别繁忙,正好上京。

    许氏当初回扬州,没带多少东西,现下上京,东西却不少,许大舅家里就有大商船,之前已经给许氏载了不少东西上京了,此时依然给她派了一艘大船用,船里空间大,舱室里有床有桌椅,也没什么可挑剔地方。

    因为房间有限,衡哥儿倒没拒绝和七郎住一间,而且两人同床。

    衡哥儿已经七郎面前树立了威严,七郎断然不会轻佻地去和衡哥儿逗乐,做出突然扒掉衡哥儿裤子这种事。

    许氏虽然不大赞成衡哥儿和七郎睡一起,但看衡哥儿自己有主意,她之后也不好管,也就罢了。

    船行了十几二十天才到了通州码头,衡哥儿虽然不晕船,但是船上也不爱动,白天就翻看一下书,和七郎一起玩,晚上就早早睡觉。

    管事刘开许氏跟前不讨好,许氏不大喜欢他,所以船上事情,许氏还是让自己身边管事去做。

    许氏是商户人家出来女儿,生意头脑一级棒,一路从扬州到通州,途经各个码头,有特产,她都会让去买低价货,等拿到京城了,或者送人,或者送进自家铺子里去卖,都是可以。

    所以这一路,船上东西是只多不少。

    到通州码头时候正好是正午,京里已经有人码头上等,是府里管家亲自带着仆人,而且留守京里管家四姨娘也戴着帏帽旁边,迎了许氏下船,许氏也戴着帏帽,手里牵着衡哥儿,衡哥儿旁边跟着左顾右盼许七郎。

    四姨娘引着许氏上了轿子,先去了一家清静整洁酒家,要了后面**客院,一家人就用了午饭。

    四姨娘看到玉雪可爱又沉稳镇定衡哥儿,开始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衡哥儿对她行了个礼,她愣了好一愣才回了礼,眼里是抑制不住惊叹,对于当年太太许氏生了儿子,大老爷却和许氏闹了矛盾,并且让许氏回了扬州事情,她们至今是不知其中缘由,现看到衡哥儿长这么大这么好,哪里能不惊叹呢。

    四姨娘论年龄比许氏还要小好几岁,不过也许是北方天气干燥不易于保养,她要管家又辛苦,居然看起来要比许氏苍老很多,许氏还是一朵怒放风韵犹存鲜花,她则已经是一朵靠脂粉堆叠起来干瘪干花了。

    许氏即使回了扬州七八年没当家老爷跟前出入,但是她毕竟是当家主母,京城里开销,都是她送银钱上京,以季大人为了官声而做出清正廉明形象,想来他也没什么进账,每年俸禄,恐怕够不了一家人吃饭。

    所以许氏四姨娘面前,是一副十分倨傲神态,衡哥儿也不多话,只是静静坐母亲身边,许七郎则是笑嘻嘻,看起来像是没心没肺,实则他心里也通透得很。

    四姨娘许氏跟前说着京城家里情况,许氏既然进京,四姨娘自然就不能再管家了,一应权利都要转交到许氏手里。

    客院里用了午饭,由下人们运行李进京。

    许氏就带着衡哥儿和许七郎坐了清油马车,还有四姨娘,以及其他跟着一起走丫鬟们也坐了马车,往京里去。

    傍晚太阳要下山时候总算进了城门,又到季家小喜鹊胡同宅子,太阳就已经彻底下山了。

    许氏带着儿子进门,季大人也从衙门里回来。

    虽然季家人口不少,但是这些年,正房却是没有人敢住,依然是要留给许氏,所以许氏先前运进京来行李,已经正房偏房里放好了,正房屋子家具一应摆设家什也都是收拾好。

    许氏先洗澡收拾了自己,衡哥儿和许七郎也洗了澡,换了干净衣裳,然后用了些安神养气汤,许氏一边让丫鬟婆子安顿带来东西,一边已经让厨房里上了晚饭,又让去请了季大人。

    季大人是典型大男人,十分厌恶家事,所以虽然他很想去看看他儿子,但是想到许氏刚进京,正院里一切一定很忙乱,他就前院书房里没有迈步子。

    这下有人来相问了,他才迈了脚步往后面正房去。

    他到时候,正院里确还是忙忙碌碌,但是许氏调/教出来人,即使忙碌,也是忙碌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正房里已经点了好几盏大蜡烛,灯火通明。

    许氏穿着一身藕荷色缎袄裙,坐椅子上,衡哥儿和许七郎坐她下手,季大人一进次间,就看到了许氏。

    七八年过去了,江南水乡养人,许氏倒是和当年没什么变化,不过季大人,脸上倒是多了抬头纹和法令纹,两人乍然相见,都没说话。

    要说两人没有夫妻情,那定然不真,不过夫妻情也实没有多少。

    这样相对,两人一时居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还是许氏先开口,她叫了身边衡哥儿,“衡哥儿,这是你父亲,赶紧给你父亲磕头。”

    衡哥儿也看到了季大人,季大人是少年得志人,当年二十四岁中了进士,一路平步青云,现下四十有一就是侍郎了,他脸上也确有岁月刻下痕迹,一双眼睛十分深邃,面色沉肃,不过,他看到衡哥儿时候,依然免不得眼中起了波澜。

    衡哥儿实是个漂亮孩子,又太过稳重,让人无论是因为他漂亮,还是因为他稳重从容,都会对他侧目。

    这初相见,季大人对这个儿子已经存了好感。

    季大人坐到了上首另一把椅子上去,一个丫鬟拿了蒲团来放好,衡哥儿就跪下给季大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季大人脸上有了和蔼笑意,他看了许氏一眼,许氏眼里也是对衡哥儿慈爱,季大人就对衡哥儿说,“季衡,你过来。”

    衡哥儿起了身,走到了季大人跟前去,季大人抬手放到他肩膀上,将他打量了一番,道,“长这么大了。”眼神是十分温和。

    之后许七郎也拜见了季大人,季大人对他也十分慈爱,问了他父亲,又夸赞了他几句,对于别人家孩子,他是不吝夸赞。

    晚饭就正房里用了,季大人虽然很想考较一下衡哥儿学识,不过看衡哥儿和许七郎都露出疲倦之态,想来是路上辛苦,于是这考较也不急这一时,饭后季大人也就让两个孩子先下去休息了。

    衡哥儿和许七郎被安排住正房西翼房间,西翼只有三间房,按照衡哥儿生活习惯,一间做了净房,一间做了卧室,一间便是他书房,许七郎前两晚,也就和衡哥儿睡一处。

    季大人这一晚许氏卧室里留了宿,两人作为夫妻分别了七八年之久,都对对方有生疏之感,但要说话也不少,说了一大半夜话,才休息下了。

    第二天,正值三日一朝例行朝会,虽然朝会上十岁小皇帝只是坐那里摆设,大多数时候他还打瞌睡,但是朝会依然是按照惯例要开,季大人行事一向十分规范谨守规则,就像他刑部,什么都按照刑律来办一样。

    所以这一大早,他就起来去上早朝去了。

    许氏也没有多睡,季大人起床,她也就跟着起来了,伺候他穿衣,又陪着用了早膳,然后将他送到了二门,看着他上了马车离开。

    许氏精神不济,但刚回京城事务繁忙,也没有多睡,只是喝了参茶提神,就开始处理家务。

    她本想让衡哥儿和许七郎多睡一阵才让丫鬟去叫他们起床,没想到衡哥儿已经形成了习惯,还是早早起来了,许七郎也没有多睡,跟着起来了,两人早上洗漱收拾好,就过来给许氏请安。

    这时候太阳才刚升起来没多久,两人给许氏请了安,陆陆续续地,姨娘们和女儿们也就来了。

    大姨娘和二姨娘本都是许氏陪嫁丫鬟提拔上来,大姨娘是早年就过身了,二姨娘也是前几年病逝了,三姨娘生育有一女,正是长女大姐儿,已经十五岁了,也说了人家,许氏进了京,就要安排她出嫁事;四姨娘是良妾,老爷面前也比较说得上话,不过许氏一向治家严,又有娘家撑腰,四姨娘倒是从来不敢许氏跟前出什么幺蛾子,她生了两个女儿,就是三姐儿和四姐儿,两个也是十岁上下;五姨娘一向身子弱,是当年季大人纳了四姨娘做妾,许大舅怕妹妹失宠,所以就送了漂亮五姨娘来,五姨娘生了二姐,不过这孩子养到两岁上就没了;然后就是六姨娘,也是许大舅送来,许大舅送了两个,是因当时许氏回了扬州,许大舅怕是许氏惹恼了季大人,就送了两个漂亮姑娘来,一是让季大人消气,二是让人注意着管家姨娘,季大人留了两人中一个,另一个转送了,留下来这一个,很就怀了孩子,虽然生下来还是女儿,但也马上就被提了姨娘,她生就是五姐儿了。

    说起来,季大人妾虽不少,倒还没有许大舅那么风流。

    许氏坐上位,也让请安姨娘们都坐了,又拉了每一个女儿来仔细打量,大姐儿只是长相清秀,不过到了十五岁了,也是亭亭玉立温婉娴静,因是庶女,说人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是季大人亲自看上,就是他一个清客第二子,这个清客也不是一般清客,是季大人当年同窗,中过举人,只是一直考不上进士,就依附着季大人做了他手下第一员智囊,他这第二子是嫡出,且已经有秀才功名,以后自会上一层楼,也并不辱没了大姐儿。

    许氏夸赞了大姐儿几句,大姐儿笑盈盈地拜了谢,目光婉转地多看了站许氏旁边衡哥儿几眼,衡哥儿对着她笑了笑,她也抿嘴又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