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

第71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71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皱眉道,“斩草不除根,总会有麻烦。”

    赵致礼眼神也沉了一下,“只能慢慢再找了。只是,皇上,吴王和世子都已死,留下了个杨钦治,料想他也翻不起什么浪。他身上花太多人力物力倒是不值。”

    皇帝点了一下头,“君卿也是这个意思。现下朝廷中事情还多着呢,这事就先按下。”

    他说到这里,就又对赵致礼笑起来,“那江南一带之前依附吴王富商巨贾,事情处理好了吗。派去赵之翰,和季大人一起查处此事,现季大人还没有回来。”

    此事涉及到季衡父亲,赵致礼虽然以前一向是眼高于顶飞扬跋扈,心思却也细,他哪里不知道皇帝对季衡不一般,他虽然没把这个往爱慕这个词上去想,却也知道对待季家事情,就该慎重些。

    所以,他说道,“季大人老成持重,又做事老辣,行事果断,他一直刑部做事,对大雍律法十分清楚,江南一带,之前依附过吴王富商和官员,想来他都知道怎么办。”

    皇帝道,“朕是十分看重季大人,只是……”

    说到这里,他就没说了,赵致礼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他其实路上时就已经好好斟酌了此事,但至今没有一个完全之策,此时他也只好说道,“皇上,微臣江南时,也看出来了,赵大人和季大人,是面和心不和。”

    皇帝派了两个钦差处理江南一带后续事情,吴王江南经营多年,虽然这一仗打得很费钱,但他定然还有很多余钱,毕竟,他当初可是想打进京城,后一个月就兵败了,即使军费,也还剩了不少;除了吴王这里,还有就是江南一带依附过吴王官员和商贾,这些人,也都是要处置,军队一直驻守江南,也是要处理好这后续事务。

    这两个钦差,赵之翰是阁臣,而且是老臣,据皇帝所查,他之前并没有接受吴王收买,一向是兢兢业业,却又并不太出头;季大人季道恭,则是个实干派,而且妻子有份大嫁妆,倒不至于见钱眼开,而且,他自己也该知道,办好了此次事情,他回京就会得到加官进爵封赏,应该会大公无私地好好办这事。而且,赵大人和季大人,面上虽然平和,私底下却有些芥蒂,两人不至于同流合污一起欺瞒皇帝。

    杨钦显是将一切都算好了后才定下钦差,他觉得这是万无一失,但是,事情却并不像他想那样办得顺利。

    杨钦显虽然是皇帝,但一惯是穷,所以眼巴巴想着季大人从江南搜刮银钱回来充实他内库和朝廷府库,季大人倒是送了一些银钱回来了,却远远没有小皇帝想那么多,而且,赵大人又发回密函,说季大人有徇私之举。

    皇帝是不想季大人犯错,因为他是季衡父亲,而且,他确是非常需要仰仗他,但是,季大人要是真徇私枉法,他也不能完全不往心里去,只是暂时先将此事压下罢了。

    皇帝道,“等季大人回了京,看他如何对朕交代,也就是了。”

    按下此事,皇帝又问起赵致礼其他事情来,两人一聊,就是一两个时辰,季衡看两人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他本等,后来一想,也就不等了,同值守柳升说:“我想赵世子刚回来,皇上同他定然要彻夜长谈,我留这里也无事,就先回去了,要是皇上问起,你就帮忙说一声。”

    柳升现是皇帝跟前受信任大太监,已经升任了麒麟殿大总管,而且是皇帝随身总管大太监,风头一时无两,不过他倒是很懂得做人做事道理,并没有就骄矜起来,特别是季衡跟前时,还是和以前一样,总是笑呵呵,因为他深知皇帝待季衡非常不一般。

    柳升恭恭敬敬地说,“那奴婢去叫宫轿来送季公子您出宫吧。皇上那里,奴婢会好好回复。”

    季衡对他笑着摆摆手,“不必了,我走出去就行了,正好也想走走。”

    柳升道,“这天冷,看样子是要下雪,季公子您身子骨可不好,皇上一直交代奴才们不能让您受冷,奴婢可不敢放您走出去。”

    季衡有点错愕,后只好接受了柳升盛情,乘坐了宫轿出宫。

    宫轿走是丹凤门,丹凤门是大臣们走老带着两个大臣去找皇帝上奏紧要事情,看到宫轿迎面而来,因为正好是宫道上,宫道不是特别宽,李阁老同另外两位大人老作为首辅,即使是太后凤舆,遇到他,也是要停一下,没想到季衡乘坐宫轿直接就要从他旁边走过。

    李大人作为首辅这么多年,一直掌管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人还是太后,没想到现却要给人让路,对方还坦然受之了,李阁老心里该怎么想?

    季衡坐轿子里,是根本就不知道刚才李大人给他让了路,而引路小太监,是提上来,根本就不认识李阁老,刚才走路又没有特别注意,他倒是侧身给几位大人行了礼,然后就走了。

    季衡宫门口下了轿子,他是个十分知事人,亲自给了引路小太监和轿夫们辛苦赏银,这时候,一个轿夫才轻声说了一声,“季公子,方才宫道上,奴才似乎是看到了李阁老李大人。”

    季衡愣了一下,心里马上就明白了,他看向引路小太监,小太监脸则是一白,“确是有经过几个大人,奴婢是被调上来,之前没见过李大人,所以不识,这可怎么办。”

    季衡不知这引路太监到底是故意,还是真是无意,只好说道,“如此,确是我无礼了,之后自当给李大人赔罪,这不关你们事,不用担心。”

    他说完,也就出宫去了,季衡到了宫外马车驿,他家马车这里等他,坐马车里,他心里叹了口气,觉得下次进宫,确还是得带了抱琴一起,至少不会再出这次这样事情。

    季衡这边走了,那边李大人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沉得厉害。

    跟着他一个大人就说,“这轿子里坐是谁,竟然如此无礼。”

    另一个大人说,“要说,我就猜是季府那个长公子。”

    他说完,又讥讽地笑了一下。

    李大人没有发表看法,继续往前走,到勤政殿前,那个大人真就问了一个值守小太监,“方才乘轿出宫,是谁呢?”

    小太监倒是不好多说,只讲了一句,“是柳公公看天气冷,让送了季公子出去。”

    李大人听耳里,就皱了眉。

    柳升从殿里出来,对李大人道,“阁老还请到旁边殿里去等一等,皇上还忙呢。”

    刚才被季衡轿子冲撞了,现要见皇帝,竟然还要让等,李大人都要气出满腔火来了,面上却只是沉了脸,说,“老臣这是要事,可等不起。”

    柳升只好陪了笑脸,说,“那奴婢再进去通报一声。”

    d*^_^*

99第二卷() 
第八十一章

    皇帝正听赵致礼说着江南一带近情况;柳升就门外恭敬道;“皇上;李阁老李大人带着钦天监宋大人和礼部侍郎代大人求见。”

    皇帝一听;李阁老既然是带着这两个人;那就定然是说选后和大婚事。

    他看了赵致礼一眼,很想对柳升说;让他们等着,但终是压下了不耐,对赵致礼说道,“表哥;你这里候着,朕同他们说完就回来。”

    赵致礼虽然是去军队历练了;而且这些日子可谓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毕竟是贵公子出身,并没有带上军队里军人常有莽撞,他赶紧起身躬身说,“皇上,微臣先退出去好了。”

    他怎么好让皇帝离开,自己这里坐着。

    没想到皇帝却按了按他肩膀,很狡黠地道,“表哥,你就这里坐着,暖阁里暖和,朕去外间接见他们,外面比较冷,他们受着冷总会少说些话,朕也就少听些他们叨絮。”

    这种话,自然是对自己人才能说玩笑话加心里话,赵致礼小时候是偷奸耍滑加坏胚子典范,即使现长成人自然也是深谙这些道理,并且丝毫不死板,他也笑了起来,道,“那皇上,微臣这里等您。”

    皇帝这才出去了,出去坐外间龙椅上,拿着上面折子随意翻了翻,又觉得饿了,就问柳升,“君卿呢?”

    柳升道:“季公子觉得皇上您和赵世子要长谈,方才就回去了。”

    要是别人,皇帝肯定觉得此人无礼,或者不以为意,但是此人是季衡,他想到自己放着季衡外面等了这么久,不由心疼起来,说道:“外面看着天阴下来,冷了些,可是用宫轿送他。”

    柳升笑了一下,道:“正是用宫轿送了他。”

    皇帝神色这才松了下来,将手里折子又放桌子上,满意道:“你做事细致,不用朕提,你就明白,这是好。”

    柳升说,“奴婢皇上您跟前这么多年了,要是还不能办好事,那奴婢也是白活了。”

    皇帝点点头,“是啊,你是跟朕长久。”

    皇帝又让柳升去送了些点心进暖阁,自己也吃了几块,才让宣李阁老进来。

    十一月中旬,京里已经下过几场雪了,天气自然冷,皇帝坐龙椅上,端着热茶喝,李阁老带着宋柏和代肃岚进了殿里,跪下行了礼,皇帝让他们平身后,并没有及时赐坐,只是说道,“这个时辰了,天又这么冷,老师,你来是有什么要事。”

    李大人说,“之前礼部已经拟出了皇后人选,钦天监算了日子,说是必定要今年内定下才好。”

    李大人这么一说,钦天监宋大人就赶紧上前叨叨絮絮地讲了一大通必须这一年定下原因,主要是第二年不宜再算皇帝婚娶之事。

    皇帝根本就不想听这些,但是还是坐那里一言不发地听了,茶杯捂着手,宋大人说完之后,他就只简单说了一句,“朕已经将折子都送到太后宫里去了,一切事宜由太后定夺就好,你们去请示太后懿旨吧。”

    他声音和话语里带着些不满意,加上蹙着眉头,就是表示了他对此事拿不定,一切是太后说了算。

    李阁老一看皇帝这意思,就知道皇帝是根本不想和太后争,他说道,“皇上,也该看看您自己意思。”

    皇帝心想,反正又不是自己喜欢人,自然是谁,他都是不意,当然是要将利益大化,他看向李阁老,叹了口气,说,“此事就这样罢,朕会催促一番母后。你们先回去吧,这天这么冷,看样子,又要下雪了。”

    李阁老还想再说什么,皇帝已经不再听了。

    皇帝明白李阁老意思,他是想让他家女子入宫为后,虽然皇帝曾经许诺过他,但是,他现已经选择性遗忘了这件事。

    李阁老又带着宋大人和代大人出去了,出去后,李阁老就表达了强烈地不满,他冷哼了一声,又摔了一下袖子。

    代大人沉默没说话,宋大人则道,“皇上这还是什么都要看太后娘娘意思啊。”

    李阁老是只老狐狸,哪里没有看明白,皇帝这并不是依然受控于太后,而是故意将太后抬出来,这是要打压他意思了。

    李阁老看着要下雪天,咬了咬牙,步往外走了。

    季衡回了家,就让人去准备了一份礼,又写了一个签儿,让给李阁老府上送去了,签上并没有写今日乘轿子事情,只是晚辈对长辈问候话。

    他觉得李阁老要是收到,就该明白,毕竟他坐轿子里,可是看不到外面,也没有谁说李大人外面。

    要是李阁老要是要将这件事往心里去,他也就没办法了。人愿意原谅一个人时候,这么点事自然不会意,要是对方真意了,就恐怕并不是因为这么点事。

    赵致礼并没有连赶着去找季衡,而是好些天后,他才写了个请柬,请季衡到他别院去喝酒。

    夏锦并不出门,却是经常让家里仆人出门去打探赵致礼事情。

    赵致礼先回京事情并没有京里传开,赵致礼二哥赵致信带着属下回京时,夏锦才得到赵致礼也回京了消息。

    他虽然心中十分惦念,也没有表现得急切,只是好几日后,才给季衡去了一封信,询问赵致礼事情。

    季衡去赴赵致礼宴,就带上了这封信。

    许七郎也想跟着季衡一起去赵致礼别院,但季衡只是静静看着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许七郎就只好放弃了胡搅蛮缠做法,说:“早去早回。”

    季衡对他笑了一下,道:“赶紧回屋去吧。外面冷。”

    许七郎点点头应了,看着季衡马车从院子里驶出去了,他才转身回内院去。

    到了赵致礼别院,季衡下马车时候,赵致礼亲自来接,居然将正下马车季衡一把抱了下来,季衡十分惊诧,被赵致礼放地上后,他无奈地对他说:“嘿,你军中待了大半年,就学了这样无礼。”

    赵致礼一把搂住他肩膀,将他往里面院子带,撇了一下嘴,还是当年那个放纵又潇洒少年,“你还是这么没意思。”

    季衡笑了起来,说,“那要怎么才叫有意思。”

    赵致礼道:“说起来,我还没见你喝醉过酒,你到我这里来了,今日就不醉不归,说不得你醉了,就有意思了。”

    季衡道:“滚你。”

    赵致礼愣了一下就哈哈笑起来,挑眉揶揄他,“你也会骂人了?”

    季衡也对他挑了一下眉,没接话。

    赵致礼带着他进了内院正房里间,里面布置得精巧温暖,烧着三四个暖炉,十分温暖。

    其中一个暖炉上放着烤肉架子,旁边桌子上放着准备好烤肉,还有酒菜等。

    季衡一见到,就说,“你这还真是毫无风雅。”

    赵致礼道,“你就是面上是个雅人,骨子里有多俗,我是知道,咱们也不必装什么风雅了。”

    季衡放着烤肉架子暖炉旁椅子上去坐下了,伸手暖炉上烤火,对赵致礼笑道:“你说我俗,你倒要举个例子来,不然这可真是让我不解了。”

    赵致礼想了想,说,“你愿意和我这个人交朋友,就没有比这个俗。”

    季衡愣了一下,“好吧,你赢了。”

    赵致礼似乎对烤肉情有独钟,自己烤肉,季衡就温酒,但他不怎么喝,只说,“我身体不好,母亲是不让喝酒,不然回去了又要吃药。”

    既然如此,赵致礼虽然说得欢,也不会强迫他。

    赵致礼其实是有心对季衡提一提皇帝对他父亲芥蒂,但是全说他军中趣事,和江南一些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