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294章

极品帝王-第294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曹阿蛮与罗达返回时,郭昌城中,十万梁军部队,足足三万人被歼灭,剩下七万梁军,部分随着赵充国逃离外,有三多万被生擒,在彪悍燕军面前,全弃械投降,被燕军重兵看押,等待招降收编。

    待天色微亮,东方鱼肚白时,郭昌城已经完全掌控在燕军手里,更换了燕国旗帜,并派出探马,开始继续北上,侦察梁军举动。

    同时,燕军将领,曹阿蛮,罗达,林虎,林石等,在战后,第一时间相继拜见林枫,把城内情况详细汇报给他。

    根据罗达诉说,这一战,燕军几乎全部夺取赵充国十万部队粮草军械,起初,梁军临时征收的财富,亦全落入燕军之手。

    庞大粮草物资,军械装备,足以供应十万人部队消耗月余。

    然而,郭昌城大战不久,投降的梁军与梁国子民未必归心,是故,黎明时,林枫已经命令林石率领部队转移粮草,军械。

    同时,林枫郑重其事对着诸将道:“燕军不得滋扰城中百姓,这些降兵,肯留下为燕国效力,皆为燕国子民,大军离去,依旧由他们驻防郭昌城,倘若不肯投降,全部化为百姓登记姓名、贯籍入册,以良民对待。”

    曹阿蛮、罗达微微点头,心中对林枫观点非常赞同,这也是,他们肯心甘情愿忠于林枫,死心塌地为燕国征战的原因之一。

    按照燕国律令,燕军所过之处,向来遵守对百姓秋毫不犯的原则,即使曾经为敌人,也不会采取其他准则,这也是燕军在征战中,容易获得各国百姓支持的原因。

    特别当前处于诸侯国混战年来,各郡经常易手,许多时候百姓苦不堪言,被杀,被抢,被糟蹋,然燕国士卒素有口碑,特别燕国新政时,朝堂颁布法令,道燕军所占之地,皆为燕国领土,凡犯燕国者死,杀燕国子民者死。

    当初,这句话几乎传遍诸侯国,不但燕国子民外出经商,游学,在诸侯国中地位大大提升,连许多诸侯国子民,也羡慕燕国肯为子民征战的气魄。

    或许,有人会觉得燕军故意夸大言语,实则根本不会为子民征战,然而,燕国确实做到了,至少北方东胡再也不敢肆意南下。

    是故,燕国号召诸侯国文人前往燕国时,当燕国曾经在诸侯国征兵时,那场面简直趋之若鹜,足以证明燕国对诸侯国百姓的吸引力,更重要,燕国赋税在诸侯国中极少,连年征战,全靠燕军攻城略地收获,对百姓影响不大,完全不像其他诸侯国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无端增加百姓负担。

    中午,林枫召集投降燕国的梁军,义正严词给对方进行演讲,其意也不过是场斗志昂扬,鼓舞人心的劝告罢了,旨在燕军离开后,由这些降将降兵为燕国效力。

    当时来看,似乎效果不错,是故,林枫稍稍放心,留下部分存粮后,大部分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被送往睢阳城。

    在他看来,但凡梁国降兵肯为燕国效力,乃燕国荣幸,至少有诸侯国已经训练成功的部队,无需燕国继续花费钱粮训练,同时,也不必在燕国征兵,自然不会减少燕国百姓伤亡,从而,减少燕国内部动荡。

    何况,燕国部队来源成分极其复杂,也没有影响燕国部队战斗力,同时,燕军占领梁地,刀锋战士乃燕军精锐,自是不可能留下来诸侯郭昌城,而由梁国部队治理梁国百姓,既不会与百信产生摩擦,又不会影响刀锋战士,简直,一举两得

第461章 困龙() 
清晨,前往临漳郡官道上,一支稀稀拉拉,神态极其狼狈的军队,无精打采前行着,这支部队,上至将领,下至劲卒,皆衣衫褴褛,面色憔悴,身上带着伤势,好像,一支乞讨队伍,在清晨,柔和阳光中徐徐前行。

    连夜逃离,急性百里,丢失军械,丧失粮草,半日前,还虎视眈眈,气势如虹的军队,一夜之间,仿佛穿过平民窟,遭遇最严重打劫似的。

    宽阔官道中,三万余人队伍,稀稀拉拉变得像条病怏怏的巨蛇,看起来萎靡,无精打采,彼此互相搀扶,依靠,脚底宛若有千斤重担,每前进半步,只让人觉得无比疲倦,浑身力气似乎用尽,好像下一步,都抬不起来双腿。

    队伍前方,赵充国手中抓着一柄长刀,作为柺杖扶着,身上铠甲不晓得何时已经遗失,仅仅穿着内衣,好在仲夏天气不冷。

    他双目中充满血丝,嘴唇干裂,面色铁青,疲倦面孔,仿佛倒地就可睡着似的。

    昨夜兵败,燕军紧追不舍,急行军数十里,燕军才停止追击,为彻底摆脱燕军追击,又急性数十里,当前,全军上下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简直疲倦到极点。

    由于当初梁军依城而守,身上既没有水袋,又没有干粮,急行军后,大家饥饿交困,却没有丁点东西果腹。

    赵充国作为主将,内心忧虑,汗颜,却无可奈何!

    昨夜之战,梁军大败,乃他军事生涯中的耻辱,即使从前也败北敌人,却不曾像昨夜,据城而守,梁军数倍燕军,依旧被燕军毫无章法战术,打得毫无头绪。

    丢失城池,丧失粮草,数万梁军宛若丧家之犬,狼狈之极逃出郭昌城。

    以他来看,燕军素有战力,可攻陷城高墙厚的郭昌城,没有像样攻城器械,燕军战斗力再强大,也休想破城。

    奈何,燕军不但凭借计谋破城,还不晓得采取什么方法,由北门杀入郭昌城。

    此战,梁军损失过半,与燕军优劣急速转变,当前,再向反攻郭昌城简直白日做梦。

    当前,他尽管晓得马武狼子野心,有分刮梁国北方九郡,吞并南赵,成为**诸侯的野心,可麾下梁军既无粮草,又无军械,继续前行迟早累瘫,彻底丧失斗志。

    是故,部队要延续下去,就必须继续北上,争取早日抵达临漳郡,与马武军团合并,再做图谋。

    毕竟马武空有野心,梁军数量锐减,北方九郡又易手,南赵尚未攻克,他要实现野心,依旧必须先击败燕军。

    前行中,后面忽然有梁军惊叫起来,接着,行军速度忽然加快,有人惊慌之中,凭借心中一口气,追上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道:“大将军,队伍后面出现不知名骑兵。”

    此刻,赵充国早已经变成惊弓之鸟,闻言,喝道:“查,快查清楚。”言毕,又急喝道:“全军打起精神,准备战斗。”

    不清楚来者何人,赵充国极其担心不久前甩掉的燕军,再次追上来,凭借梁军当前气势和状态,根本难以抵抗气势汹汹,装备精良的燕军。

    闻言,无精打采的梁军,强行打起精神,目光警惕望向远方,此刻,后面马蹄声滚滚,不知名军队迅速前行,在官道上卷起阵阵尘埃。

    远处骑兵越靠近,赵充国越紧张,呼吸越急促,身边梁军状况更糟糕,许多人手中抓着兵刃,牙齿却在战栗,双腿来回颤抖,生死关头,他们表现出忌惮,惊恐状态。

    然而,对面骑兵速度却分毫不减,同时,随着对方靠近,内心恐惧的赵充国却发现,对面骑兵并非黑衣燕军,倒像红衣宋军,与蓝衣梁军,心中忍不住悄悄松口气。

    再看四面梁军,也像泄气的皮球,似乎在一瞬间松懈下来。不过,谨慎起见,赵充国依旧面不改色的喝道:“全军轩打起精神,防止燕军瞒天过海。”

    他很清楚,在平山郡,郭昌城地区,不该出现赵军与梁军部队,因为,这里除了马武军团外,根本没有其他部队。

    此刻,莫名其妙出现支赵梁两国混合部队,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他极度怀疑乃燕军假扮,准备混淆视听。

    然而,前方行军部队,似乎察觉燕军放松警惕,速度越来越快。

    这支队伍,当真非燕国部队,乃赵军与梁军护送的赵帆部队,赵军自然在保护赵帆,数量更多的梁军,名义上保护赵帆安危,实则,负责监视赵帆举动,依照柳文龙暗中命令,没有抵达临漳郡,没有把赵帆交给马武,路上切莫掉以轻心。

    赵威锋自是清楚柳文龙用心,更清楚赵帆登上皇位,对梁国的重要性,是故,一路上,表面对赵帆恭恭敬敬,暗地里却把赵帆守的死死,可谓寸步不离。

    抵达平山郡时,赵威锋在探子口中了解到,赵充国带领梁军在郭昌城阻击燕军部队,起初,想要前往郭昌城拜访赵充国,与赵充国汇合同时北上。

    岂料,却不晓得燕军在夜里成功夺取郭昌城,五千人部队抵达郭昌城时,却遭到燕军狙杀,死伤近千人,被燕军追击十余里,才甩掉燕军。

    好不容易甩掉燕军,由官道前往临漳郡时,又遇到前方狼狈军队,赵威锋大概猜出对方身份,才迅速追上来。

    骑在战马上的赵帆,瞧见战败的梁军,心中最是无奈,先前赵威锋进入郭昌城,遭遇燕军射杀时,他自以为会逃离梁军监视,与林枫谋面。

    岂料,赵威锋狡猾,察觉情况不妙,就派人带着他转身逃离,让他与林枫会晤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北方诸侯国,他最喜欢林枫为人,即使不久前柳文龙与李钊准备谋杀诸侯国君王时,林枫临战抛弃他,他也非常理解,反倒欣赏对方在危难关头,保护林疏影与独孤远两个盟友。

    与他结盟,根本无需担心自己被暗中算计和陷害,林枫,在他看来,是值得把脊背交给的男人。

    是故,他宁愿落到燕军手里,由燕军保护自己前往北赵,也不肯与柳文龙合作,这个老匹夫仿佛条黑暗枯草中的毒蛇,根本不清楚何时会咬伤你一口。

    可惜,与林枫会面的愿望落空不说,现在又遭遇惨败的梁军,自己要再脱身,恐怕更困难了。

    旦夕之间,两军快速相遇,已经了解对方骑兵身份的赵充国,稍稍整理仪容,抓着长刀,踉跄着走上去。

    这支赵梁军队混合的部队出现在这里,那么,极有可能意味着赵梁两国联合,更意味着马武军团接下来改停止对南赵攻击,与赵军合并,南下阻击燕军。

    那么,马武坐拥北方九郡,吞并南赵,成为呼风唤雨诸侯的想法,将撤离瓦解,气势汹汹北上的燕军,遭遇赵梁两军阻击,其步伐极有可能止步。

    是故,赵充国带着无不期待,迅速靠近面前的骑兵。

    赵威锋策马来到梁军部队前,瞧见衣衫褴褛的梁军,微微皱皱眉头,却没有言语,数次与燕军作战,他太了解燕军了,赵充国战败,虽为在意料之内,却也非没有可能。

    “赵将军,可是准备北上!”赵威锋瞧了眼赵充国,没有因为他狼狈处境,而轻视赵充国,相反,依然恭恭敬敬,语气温和询问。

    “赵都统,也要北上?”赵充国问道,赵梁军队出现此地,该是南下,而非北上,获悉领军将领乃赵威锋时,赵充国心中越发变得疑惑,不清楚对方来此何意。

    “北上!”赵威锋干脆利索的道,随即目光转向骑在战马,面色冷凝又郁闷的赵帆,低声道:“皇上要求末将护送赵国皇帝前往临漳郡,由马武将军护送前往北赵,扶持其为皇上,从而形成南北赵统一,与梁国联合袭击燕国。”

    闻言,赵充国面色变得发杂,有种说不出的味道,抬头望了眼赵帆,心中又激动,又紧张,赵梁联合进击燕国,自是稳妥之策,可化解梁国燃眉之急。

    然而,马武狼子野心,若把赵帆交给他,极有可能正中下怀,对方率领麾下军团进入北赵,多半会让赵帆变成傀儡,从而执掌北赵大权。

    同时,他更不清楚,北赵皇帝乃赵柯,当前扶持赵帆登基,岂不要与赵柯撕破脸皮,赵梁两国不但不会联合,还有可能继续针锋相对。

    他不了解政治,也不参与政治,可从军事及当前局势而言,护送赵帆去北赵,并非什么好方法,当然,赵充国当前还不清楚会盟时发生的事情。

    瞥了眼赵威锋问道:“赵都统,北赵皇帝赵柯呢,皇上此举太过冒进,何况,有些事情你不了解,皇上也不了解,马武将军未必真心效忠梁国。”

    倘若赵威锋南下,极有可能避免马武军团脱离梁国,可继续北上,反而会促进马武军团加快脱离梁国,当前,赵国重没有掌握马武自立的具体证据,却依旧准备把心中猜想告诉赵威锋,阻止对方护送赵帆北上

第462章 反客为主() 
清晨,微微凉风,不像中午那般燥热,带着湿气的空气,让人可保持情形头脑。即使赵充国神色疲倦,衣衫褴褛,率领一群残兵败将,依然遮掩不住,他深邃眸子下面精明目光。

    赵威锋也不是笨人,能成为都统,绝非单单凭借军功积累,作为梁宫统领,又时常与柳文龙接触,若不懂得察言观色,岂不是玩笑。

    当他看到赵充国神色中忧虑,再听到他直言不讳的言语,赵威锋迈步靠近赵充国,扫了眼四面梁军,挥手示意对方远离,才低声问道:“大将军,何意,莫非马武将军不可靠,这些,你是怀疑,还是有直接证据。”

    马武乃梁国北方军团主帅,若心怀不轨,有叛逆自立之心,此刻,前往临漳郡,把赵帆交给他,由马武护送他去邯郸,或许当真会有麻烦。

    赵威锋接触不到梁国核心权力,更不清楚柳文龙是否了解马武心思和举动,不过,他觉得自己至少改把马武举动了解清楚,派人通知柳文龙,事情究竟改怎么做,全由他亲自抉择。

    此事,赵充国长期来没有直接证据,否则,他暗中向柳文龙上书,揭穿马武举动了,当前,他唯有苦涩的摇摇头,把事情经过告诉赵威锋,包括马武试探性询问军团诸将意图。

    赵威锋闻声也变的首鼠两端,拿不定主意,当前没有确定马武举动,冒然把消息传给柳文龙,马武多半会被贬职,那么,北方失去马武征战,多半会迅速被燕国攻克,若不告知,马武若趁机自立,情况更复杂。

    难以确定马武心思,两人目光瞬时不约而同转移到赵帆身上,倘若赵帆在北赵有地位,赵柯死后,他返回北赵,手握北赵兵权,马武未必会架空赵帆的权力,届时,南北赵统一,马武必须撤出南赵,反而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