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412章

极品帝王-第412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猝不提防之中,尚未搞清楚具体状况,就有不少人被生擒,许多人陷入包围之中。

    这会儿,许多人愕然发现,放火之人,与生擒他们的人,竟为同一波人,一时间似有所悟,燕军,一定是燕军!

    杀手,刺客,盯着面前穷凶极恶的大燕士兵,一个个直骂对方卑鄙无耻。

    可惜,却改变不了被生擒,被斩杀的结局。

    因为林枫与朝中大臣断臂自救,成功引蛇出洞,事情每一步,全部按照计划行事,因此,半天时间,取得了不小成效。

    城中火焰,从中午燃烧倒下午,火焰如预想中,全在可控范围之内,若有蔓延迹象,城中燕军与百姓会快速扑灭。

    小规模激战却延续至傍晚,潜伏进燕京城的刺客,杀手分布燕京城各地,全部收网需要花费时间,不过,并不影响计划产生的巨大效果。

    半天时间,燕京城内分布的贼子,多数全部被清除,少数人,察觉情况异常,就地潜伏,燕军很难揪出其踪迹。

    入夜,大火也全部被扑灭,燕京城依然发出零星战斗,不过,燕军这场自导自演的计划,基本拉下帷幕。

    被生擒的探子,并没有被交给刑部,由刑部官员亲自审理,而被燕军全部带进军中,在军营中受审。

    封赏仪式被这些人破坏,大多数燕军将领来不及从皇帝,兵马元帅手中接过勋章,仪式就发生中断,因此,军中将领对这些刺客,杀手,简直恨之入骨。

    当这些破坏者落到他们手里,岂会轻而易举放过对方。

    所以,这一宿,南北大营,苍岩山大营内,几乎没有平静过,为拷问出这些人具体身份,在大燕留下的同伴,以及发泄心中怒火。

    军中将领可谓计量百出,各种残酷手段全部施加在这些人身上,基本上,没有人能够承受燕军折磨。

    次日,大量文书被送进宫,放在林枫龙案前面。

    预览文书后,这些刺客杀手身份,他了如指掌,半数来自宋国,余下半数来自长江南面的蔡国和越国,少数为吴国之人。

    这次事件中,又出现宋国身影,即便忌惮燕国,也不该破坏燕国盛会,更重要,根据文书中汇报,这些杀手,刺客,许多人可直冲他而来,准备取他性命。

    多次被宋国欺凌,林枫觉得有必要对宋国采取措施了,让对方清楚大燕也不是好惹得,不然,若继续沉默不语,不把宋国当回事,对方却会把燕国当做白痴。

    不过,再次征战之前,林枫依然在金銮殿内,完成对文武百官封赏,

    封赏仪式被打断,文成武将却依然关心此事,毕竟会得到大量财物赏赐,拥有爵位,将是身份的象征,没有人不期盼。

    依照册封顺序,前军将领白易生,后军将军赵俊,中军将军冯异,左军将军恒邦昌,右军将军黄浦玄,分别为被册封为勇武侯,勇烈候,关内侯,忠勇侯,忠义候,黄金五千两,战马千匹,府邸一座,千户侯。

    李霖,阿史那,雷杰英,曹阿蛮,罗达等人,也先后受到封赏,皆为封为候。

    朝中文臣柳乘风,李孟昶,楚夫晏,简玉彦,计穷,亦封赏不少,皆被封为侯爵,黄金五千两,战马两百匹,府邸一座,千户侯。

    几乎花费半天时间,林枫在金銮殿,对受封的一百二十八位有功之臣,全部进行封赏。

    一时间,朝中公爵,侯爵遍地,出现大批新贵。

    很快,朝中对文臣武将封赏的消息,传到百姓之中,连续数日成为燕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称赞黄帝出手阔气,也意识到,为燕国效力,或许会实现封侯拜相的梦想。

    不久,消息通过南来北往商人之口,不断扩大,传到诸侯国中。

    几乎在很短时间内,宋国,及南方诸侯国,不少地方文士武人,都晓得大燕对朝中文臣武将进行了封赏,其赏赐之丰厚,远远超过他们所在诸侯国之封赏。

    特别在获悉受赏之人,多为寒门子弟,却在燕国受到重用,成为大燕举足轻重人物。

    一时间,不少文士武人,暗度长江北上,纷纷前往燕国,希望在大燕寻得差事,实现自己人生理想。

649。第649章 来自燕国的报复() 
这个时代信息闭塞,传递方法书信之外,最更大途经,依旧是口口相传,而走南闯北的商人,成为消息传递重要因素。

    此番,大燕重赏文成武将,寒门子弟在大燕有出人头地,封侯拜相机会,许多人动了心。

    而各国朝堂却不喜欢这种传言,即使寒门子弟在各诸侯国不受重用,难以入朝,但若形成气候,大批文士武人,纷纷北上前往燕国,势必会形成前往大燕求官的风潮。

    未必不会影响世家子弟,弃国家于不顾,而追求个人荣誉。

    更重要,大燕封赏太过厚重,引起诸侯国不少官员羡慕,更甚者,有官员上书建议,效仿燕国,封赏官员。

    建议被弹劾,不过,却有不少中下层将领,悄悄离队,北上前往大燕,希望得到功名。

    传言越来越多,诸侯国君王不得不出手处理,在各地强行设下关卡,查询来往之人,对军中逃兵,甚至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一旦查出,当场斩杀!

    南方文士武人,前往大燕途中。

    燕国,燕京城!

    林枫派人秘密处决了宋国刺客,杀手,派人列下名单,直接送往宋国。

    若非两地路途遥远,天气炎热,尸体不容易保存,林枫甚至会花费心思,派人把那些人的尸体,运回宋国,让林疏影亲眼瞧瞧,与他作对的下场。

    林枫动怒,对宋国惩罚绝不是简单杀些刺客就会平息。撤去令狐藏驻守在燕宋边境的部队,两日之内,二十万部队全部返回南大营!

    另外却秘密派遣冯石虎亲率十万铁甲骑兵,昼伏夜出,在令狐藏撤军之前,驻扎在苍岩山通往赵地山道内。

    此举,制造出令狐藏率军离开后,燕军放弃与宋军对峙假象,倘若宋军派出探子前往达州巡查,恐怕也探查不到冯石虎军团。

    此次,林枫对待宋国报复不可不谓不重,看到宋与陈两国素来交恶,唯有近年来抱团取暖,陈国稍稍打消对宋国仇恨,另外宋国攻伐郑国,两国更是宿敌,而宋国当前又接二连三损害燕国利益。

    宋虽大,却陷入三国包围中,林枫开始动心,试图联系陈郑两国,开始慢慢蚕食燕国!

    一经提出,郑国不但答应与燕国合作,更送来大量钱粮,证明郑国诚意。

    毕竟,此刻,大燕提出对付宋国,对郑国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化解郑国危机。

    而陈国在进攻郑国紧要关头,不想放弃郑国转而攻宋,却被李孟昶一句,宋国强大,北方永无宁日,陈国首当其冲成为宋吞并对象游说。

    宋国,开封,

    数日前,林疏影获悉大燕封赏三军之事,对林枫刮目相看,但想到林枫可能被刺杀,接下来很长时间内,必须处于蛰伏阶段,林疏影又暗暗欣喜。

    她暂时没有抹除林枫的想法,只觉得燕国强大速度太快,林枫行事太过高调,是该打击对方嚣张气焰。

    可惜,今日收到消息,林枫非但没有遇刺,相反以雷霆手段,迅速绞杀了宋国派往大燕的刺客,杀手,甚至把在燕地潜伏多年红粉会,也连根拔除。

    此一役,宋国没有获得半点收益不说,在燕京城情报机构,几乎损失殆尽,若欲重新组建,至少需要花费半年多时间!

    更可恶林枫杀人之后,不远万里,把杀人名单送来,林疏影觉得自己受到侮辱。

    威严受到挑衅,准备派人清除燕国在宋国的血刺成员,另外,准备撤回在燕国的财阀,禁止与燕国商业往来。

    何况,此一役,不但宋国有损失,南方其他诸侯国同样有损失,林疏影准备联合南方诸侯国,孤立燕国,对燕国施行经济封锁,许多燕国不能自产,或者缺少的东西,特别是战略物资,严禁与燕国发生交易,从而消弱燕国经济力量。

    奈何,计划来不及实施,林疏影就亲身体会到林枫的卑鄙。

    对方驻守在燕宋边境的二十万骑兵,燕宋两国边境处于毫无战事状态,情报系统被拔除之事,令林疏影很生气,获悉燕宋两国边境之事,却依然按捺住了怒火。

    发生宋国刺客扰乱大燕盛典之事,依照林枫性格,该是率大军南下亲征,再不济,也要派出主要将领带兵征战!

    岂料,燕**团从两国边境撤离后,竟然没有丁点征战意思,一时间,林疏影彻底疑惑了。

    沉默,不代表不反抗,有时候,往往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很显然,燕国选择了后者,燕军不曾南下,前线却传来郑军集结优势兵力,大肆反攻的消息,林疏影及帐下谋臣,皆惊慌失措。

    前日,林疏影担心刺客破坏燕京城失败,燕军会报复,准备派手下将领,带领部队,前往邙山地区,准备防备燕军。

    现在,南面郑军有发动反击,尽管没有直接联系,却似乎与燕国有千丝万缕联系。

    更重要,这些信息中表明一点,宋国的盟友陈国,似乎变得不像从前那么可靠起来。

    陈宋攻郑,郑军集结优势兵力反抗宋国,却对东面的陈国无所顾忌,无需猜测,林疏影也清楚,陈郑两国肯定在暗地里达成某种协议。

    这些协议,又全部在宋国得罪燕国之后。

    不久,林疏影意识到,燕国撤军,陈国罢兵,郑军反攻,事情绝对不会这么恰合。

    在昨日,郑国中的探子传回消息,称作李钊为速战速决,与燕国长期交好,不惜暗中向杨国送去大量银钱,粮食,换取燕国支持。

    恰逢宋国跑人暗杀林枫,彻底把林枫热闹了,双方一拍即合,形成联盟体,准备南北夹击宋国。

    情况似乎远比预料中糟糕,而且疾风暴雨似乎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若说从前,宋燕两国联盟时,林疏影不担心燕国,陈国,而今燕宋两国为敌,他不担心燕军从北方袭击,陈军在背后趁火打劫才怪。

    林疏影迅速召集大臣,把内心顾虑说出来,朝中不少大臣纷纷符合,觉得燕国早有预谋,一时间,林疏影赫然发现,燕国扫清北方诸侯势力后,开始南下时,不管东面陈国,南面郑国,及北面燕国,竟然全部与宋国有嫌隙。

    不知宋国人品不好,与其交恶,还是说,从当初陈宋燕联盟时,林枫便开始算计宋国。

    而今,三个诸侯国,似巨大包围圈把宋国紧紧包裹其中,若同时攻击,宋军在外作战肯定吃不消。

    更重要是,三个诸侯国同时反攻宋国,绝非林疏影杞人忧天,依照四国态势与关系,极有可能发生,燕陈两国交好,当前郑国又与燕国搭上关系,形势大大不妙!

    获悉宋国处境,丞相秦明当即献言道:“陛下,燕国处心积虑与郑国联合,说服陈国放弃眼前利益,形成三国联合态势,无非所图通往南方的通道,而陈国对郑国领土势在必得,唯有郑国,根本没有资格与燕陈平起平坐,更重要想是燕国这次勒索郑国,双方未必进行友好会谈,只要陛下答应割地;留给燕国南下通道,使得燕国势力渗透到南方,不但宋军会报复燕军,郑军也会报复燕军,倘若燕国强吞郑国,将来宋国南北夹击,断了燕国通往南方的通道,全力消灭燕国在南方势力,郑国旧地迟早会落入宋国之手,届时再与长江南岸的诸侯国联合,挥师北上,肯定会重创燕国。”

    秦明计划看似很好,却当场被柳灼崖否定了,对方直言道:“燕人狡诈,若势力渗透南方,肯定率先联合陈国,郑国,重创宋国力量,才会放心南下,毕竟,没有人喜欢自己国土之中,夹杂一个强大诸侯国,所以,割地肯定不妥,让燕国把势力渗透的南方,更是无稽之谈,那样非但不会灭掉燕国,宋国反而在自掘坟墓。”

    “没错,割地之事万万不可,宋国历代君王,即使局面再困难,也没有不战而降,割地保全,”简烨也不赞同秦明的建议,宋国还没有弱到需要用割地来延续,更何况,一旦割地,被诸侯国嘲笑不说,燕国势必变本加厉。

    更主要,割地会失去人心,燕国想方设法聚齐人心,宋国怎么能做摧毁人心的事情呢?

    一旦宋国百姓失去凝聚力,对宋国而言,将是场灾难,因此,纵然死战到底,也不能割地。

    林疏影把柳灼崖,简烨等人视为心腹,对两人意见尤为重视,另外,她的想法,也更靠近柳灼崖等人,宁死不屈,死战到底。

    宋军迟迟没有攻下郑国,非宋军战斗力不强,相反,宋军战斗力力压郑国,然而,郑国上下就有羞耻之心,遭遇外敌,君臣齐心,朝野共同面对,即使宋军军械强大,面对一群好不怕死的狂徒,前进的步伐,也受到阻挠。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面对燕国,宋军不能服软,没有丝毫犹豫,林疏影盯着柳灼崖,简烨,田胥三人问道:“柳灼崖,除了割地,说说你们的意见!”

650。第650章 无须示弱() 
作为林疏影智囊,且长期来受林疏影信任,柳灼崖,简烨,田胥自有过人之处。

    危机关头,他们妙计百出,常常会迎刃而解!

    当前,燕国联合其他两个诸侯国,要从北方杀来,且可能会从四面八方包围宋国。

    这危机局面,林疏影执政以来,从未发生过,这会儿,林疏影不免有点乱心,希望快速解决危机!

    唯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柳灼崖三位谋臣身上。

    另外,她察觉自己意志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获悉宋国面临危险时,内心依然闪过丝丝惊慌,从前,似乎未曾出现过。

    闻言,柳灼崖,简烨,田胥,相互对望一眼,纷纷倒吸口冷气,眼下局面,不割地,似乎唯有刀兵相向了。

    简烨上前,在大殿内徘徊,不久,拱手向林疏影率先进言,朗声道:“陛下,事情尚未到穷途末路,依照微臣猜测,燕国刚刚平定北方,既要渐渐收拢各地民心,又要安置俘获塞外的百万俘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