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868章

极品帝王-第868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流凡轻笑,瞥了眼陈汉良。难怪你,参军二十载,到头来还是副将。

    情况危急,他不敢耽搁,忙起身道:“范将军,派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消息传回朝堂,提醒皇上,务必谨慎,迟则生变!“

    “遵命!“范中梁起身,快步离去。

    叶流凡来回徘徊在客厅内,默默祈祷,希望范中梁猜测失败,希望朝廷接到消息,不要浪费时间确认,辩论,在最短时间内,派精兵猛将前往吴国东部!

    毕竟,假使赵鸿儒,梁铭源领燕军成功登陆,对吴军而言,可能是无解!

    目睹叶流凡举止,陈汉良不安的询问道:“将军,咱们该怎样做,还要不要主动出击!“

    “暂且不要,静观其变!“叶流凡抬起手,否决陈汉良提议。

    近日,不管赵鸿儒,梁铭源是否前往吴国东部,都必须快速改变策略,免得事情发生,被打的措手不及。

    这时,海中金提醒道:“将军,末将入府前,探子传来情报,燕帝更换越军军械,越军水师配备大量连弩,铁甲,龙船内安装投石器,床弩。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前吴越水师作战,越军胜多败少,现在,这种局面有可能会被改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是什么,吴军难道没有变化吗?“叶流凡怒喝,范中梁猜测,让他内心七上八下,非常不平静!

    沉默少时,转身向干坐的陈汉良,海中金道:“陈将军,海将军,不管燕军有何阴谋诡计,你们必须打起精神,燕军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向本将汇报,另外,把我们的猜测想法设法通知王将军,云将军。“

    “将军放心,燕军敢来,末将拼死力战!“海中金道。

    “没错,均不让燕军跨过兴隆城!“陈汉良表态!

第1393章奇兵;什么是奇兵() 
??东海,海面辽阔,浪花起伏。

    海风卷起浪涛,撞击在船舷,数丈高龙船,在海风与海浪中来回摇曳。

    茫茫大海内,卷起半丈高浪涛,溅起的水花落在龙船甲板。

    赵鸿儒,梁铭源,韩先当,古乐枫,乘坐龙船,经半月航行,抵达吴国东部海域。

    三百艘龙船,在晚霞照耀中,好像从海底爬出的高大巨人,屹立在海浪摇曳海面。

    猎猎海风中,船帆哗啦啦作响。

    各艘龙船甲板,挤满水军,步兵,隔海相望,远方大陆在晚霞照耀中时隐时现。

    为首近六七丈首龙船甲板,赵鸿儒,韩先当,梁铭源,古乐枫四将,身穿铠甲,屹立甲板前方。

    举目远望海面尽头隐约出现的大怒,四面面孔情不自禁浮现出笑容。

    到了,终究是到了!

    狂猎海风中,四将披风猎猎招展,赵鸿儒前行两步,来到龙船最前方,遥望远方大陆。

    紧攥双拳,齐齐砸在船舷,兴高采烈道:“风高浪急,海面没有吴国渔船,更没有吴国战船,想来吴军该未察觉我们前来,韩将军,该趁晚霞照耀,风高浪急,派水师作战了。“

    东部战场,韩先当专门负责水师作战,梁铭源负责地面作战,赵鸿儒统领全军,是东部战场主帅。

    半月颠簸,他迫切希望踏上坚实泥土地。

    “赵将军,我们远洋而来,对吴国东部海岸地形不熟悉,龙船又高又大,非但不能直接行使吴国海岸,还容易暴露目标,唯有派小船前往侦查。

    某已吩咐探子,驾驶小船前往海岸侦查,争取在靠近吴国海岸地方停泊,登陆!“韩先当回答。

    道理是这个道理,然燕军冒险前来,必须出奇制胜,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龙船内所有战士登陆。

    韩先当派探子驾驶小船前去侦探太冒险,若探子不幸被发生,被捉拿,定引起吴国方面注意,不可避免暴露他们踪迹。

    似林枫曾经所言,韩先当谨慎有余,魄力不足,顶多守城之将。

    “韩将军,探查吴国海岸太危险,还浪费时间,若不趁海浪汹涌猛然攻击,假若错失良机,必计划败露,我们绕了大圈前来定功亏一篑。赵某提议趁吴军尚未察觉,快速杀向吴国,打对方个措手不及!“赵鸿儒提议,却语气强势。

    从前没有与韩先当共事,不清楚对方性格与作战策略,然经过半月相处,他摸清楚韩先当性格,有些优柔寡断。

    沙场作战,战机稍纵即逝,万万不可马虎!

    旁边,梁铭源也提醒道:“韩将军,良机稍纵即逝,你的做法太冒险,为何不与我们商量“

    奇兵,讲究掩其不备,出奇制胜。

    他们这支军队便是支奇兵,要在悄无声息中,狠狠打击吴国。

    韩先当面容尴尬,派人拿来行军地图,铺在甲板上,道:“赵将军,梁将军,直接杀向吴国,不是不可以,根据地图描述,该率先攻克城高墙厚,驻兵极多的流光城呢,还是夺取防御相对薄弱的临海城“

    “流光城!“赵鸿儒蹲下身子,指头点在地图中,朗声道:“流光城城高墙厚,防御强大,然燕军出其不意袭击,若能夺取城池,以流光城为核心,横扫吴国东部。“

    选择夺取流光城,还是临海城,无非是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的问题。

    赵鸿儒一介儒将,却喜欢啃硬骨头!

    “赵将军,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梁铭源询问,提议道:“某建议,兵分两路,分别夺取流光城,临海城,近二十万燕军,有能力两线作战!“

    他们要在吴国东部牵制吴军,必须在吴国扎根,吸引吴国东部甚至中部兵力,从而实现前来的目标。

    闻声,古乐枫符合道:“赵将军,梁将军所言不假,我们前来既要奇袭,又要稳扎稳打!“

    “没错,赵将军,断然不能太过冒险!“韩先当道。

    “如此,我们兵分两路,梁将军,韩将军领兵前往临海城,某与古将军领兵前往流光城,若双方成功夺取城池,在流光城汇合。“赵鸿儒道。

    “甚好,甚好!“梁铭源颔首,韩先当,古乐枫也赞同。

    计划妥当,不曾耽搁,四人快速行动起来!

    夕阳高照,波涛汹涌海面,数百艘龙船渐渐在海面分开,南上北下向两个不同方向而去。

    夜色朦胧时,距离较近的临海城城头,传来杀喊声,渐渐城内燃烧起巨大火焰。

    约莫半时辰,南方两百里外的流光城内,照射出通天火光,好像整座城池燃烧起来。

    激烈声响从海边南北呼应的两座城池内传出,随时间推移,午夜时,临海城内杀声渐渐减少,火光微弱,不久,被黑暗天际吞噬。

    好像燃起的篝火,突然被无情的海水扑灭。

    黎明时,火光照耀半夜的琉璃城,也逐渐被黑暗包裹,天亮时,城内战事已尘埃落定。

    清晨时,赵鸿儒,梁铭源分派探子互通消息,传回捷报。

    战意浓浓燕军,没有休整,留守少时精兵与伤员,赵鸿儒,古乐枫,梁铭源,韩先当,各自领兵继续前线。

    好像海里冲上来的两条恶龙,在地面急速前行,马不停蹄行军,尽可能占领更多城池。

    四将非善类,他们清楚在东北占领吴国城池越多,燕军立足越稳,将来越有可能领兵提前杀向姑苏,生擒赵彦逾!

    毕竟,率军远征前,冯石虎传来消息,生擒赵彦逾者封王。

    这天大的封赏,让林枫麾下将领眼馋,希望在燕国一统天下前,实现宏愿。

    赵鸿儒一行远征,从东海登陆成功,距离吴国皇城姑苏非常近,何况,吴军防御在西线。

    趁吴国东部防御空虚,抓紧机会很容易兵临姑苏城下。

    赵鸿儒四将领兵在东线打的如火如荼,姑苏城内,赵彦逾却坐不住了。

    两日前,他收到叶流凡派探子从西线传回的消息,叶流凡断定猜出有部分燕军可能前往东海,从东部杀向吴国。

    接到消息,赵彦逾即刻召集群臣商议,叶流凡猜测非常大胆,然燕军实施起来有难度,且不说,吴国有多诸多探子监视燕军动向,单单这个季节东海通常风高浪急,偶尔风平浪静,也战船也难以靠近。

    不过,事情关乎吴国前途,赵彦逾非常重视叶流凡提议,派探子打探赵鸿儒,梁铭源等燕将去向外,更派探子前往吴国东部各城池,提醒城中太守,提防燕军杀来。

    怎奈,燕军终究还是来了。

    出其不意袭击,让吴国毫无准备,消息传回朝堂时,更引起朝野震惊。

    赵彦逾在第一时间召集东海王,吴国东部是东海王封地,每年春夏季节,东海王须前往封地,秋冬两季返回皇城避寒,最熟悉吴国东部情况!

    东海王不清楚究竟发生何事,仍从从前往御书房!

    走进御书房,察觉赵彦逾神情严肃,忙抱行礼拳询问道:“父皇,突然召集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赵彦逾示意东海王赵安然落座,道:“消息从东部传回消息,昨夜,赵鸿儒,梁铭源领兵分别攻克流光城,临江城,东部地区是你的封地,你有何策略“

    吴国三成兵力集中在西线,两成兵力留守中部,扼守各处要道,三成兵力拱卫皇城,剩余练成兵力分别把守东部各城池。

    所以,吴国东部地区,煎饼梦见数量并不多,又是分兵把守,各处城池留守守军数量更少!

    然姑苏城偏向吴国东部,燕军从东海杀来,若东部守军不能阻挡,也许在西线战事尚未结束前,吴国便要进行皇都保卫战。

    东海王赵安然闻声,大吃一惊,忙询问道:“父皇,消息是否有误,这个季节东海不太平,仅有少数时日风平浪静,完全不适合作战啊!“

    他的封地他最清楚,尽管说有两三名虎将分别把守不同城池,但终究兵力太少。

    何况,若燕军出其不意而来,很容易打的各城池守将措手不及。

    “探子汇报,燕军不禁杀来了,还有十余万之多,证明东海恶略环境,根本没有阻挡燕军征战步伐。“赵彦逾非常坚定的说,东海王怀疑,让他非常不满。

    已经是火烧眉毛了,朝廷不能再耽搁。

    闻声,东海王抱拳道:“父皇,东部是儿臣封地,儿臣熟悉东部,既然赵鸿儒,梁铭源领兵从东部前来,儿臣愿意亲自前往东部,领兵阻挡赵鸿儒!“

    “东部兵力欠缺,即便你熟悉东部环境,怕照样恐难改变东部情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彦逾道。

    当务之急,东海王返回东部封地再合适不过,然他们面临的是兼并不少诸侯国的大燕,吴国兵力在燕军面前,不免捉襟见肘。

    分别前往东部救援,越发分散兵力,吴国处境会便得越发艰难。

    沉默良久,赵彦逾做出决定,道:“安然,你抽调五万禁军,与张越将军前往东部,争取联合东部兵力驱逐燕军,再不济,也要拖到冬季。“

    “父皇放心,儿臣绝不辜负皇命!“东海王躬身道,转身阔步向御书房外走去。

    这时,赵彦逾朗声喝道:“安然,此行谨慎小心,万万不能轻敌大意啊!“

    感谢书友1626373937投了2张月票

    书友17****投了1张月票

    书友1383250088投了2张月票

    书友1201431371投了1张月票

第1394章摧枯拉朽之势() 
吴国东部,茫茫原野,淡淡薄雾中,拖家带口百姓,趁天色微亮,成群结队向吴国腹地前行。

    燕军从海面悄无声息出现,犹似天兵突从天降,让流光城,临江城守将措手不及。

    屹立吴国最东方两座城池,一宿功夫易主。

    未曾休整的燕军,继续西进,攻城掠地。

    战场杀伐,气氛恐怖!

    吴国东部气氛,像紧绷弓弦,箭弦越来越紧,长弓越来越弯曲,最终在燕军出现时,突然断裂迹象。

    东部百姓遭战火涂炭,平静生活被血雨腥风打破。

    长期萦绕在耳畔消息,转变为现实,发生在自己身旁,他们像惊弓之鸟。

    惊慌中,获悉燕军迅雷不及掩耳占领流光城,临海城,大股燕军浩浩荡荡向姑苏方向行军。

    那些燕军尚未靠近城池内百姓,为躲避战乱,避开燕军杀戮,仓皇中,唯有拖家带口徒步迁徙!

    他们家乡偏安一隅,闭塞偏僻,却没有与世隔绝。

    往常春夏之交起,常有不少商船从东海而来,带来不同地方货物,也带来各地消息。

    多少年来,没有商船前来,不可避免谈及征战的燕军,及燕军出现在什么。

    常年累月耳濡中,他们清楚北方有强国崛起,南方包括吴军多次北伐,常常惨败而归。

    燕军从鲸吞北方,快一统山河,凭借强大武力,碾压南北诸侯国。

    今年夏末时,他们从东海前来商人口中得知,燕军已兼并越国,时刻向吴国重兵。

    现在,燕军杀向吴国,百姓惊慌在所难免!

    东海王赵安然与将领张越奉皇命,领五万禁军从姑苏出发,奔赴东部东海王治所东海城。

    大军前行途中,与迁徙百姓在官道擦肩而过。

    即使百姓目睹东海王领兵前往东部,仍没有改变向中部迁徙念头。

    行军途中,东海王留意成群结队远离家乡迁徙百姓,情绪复杂,面容气氛。

    又从百姓大规模迁徙中,感觉东部战事问题严重!

    若非燕军声势浩大,危及普通百姓生存,定不发生百姓前夕之事!

    东海王隐隐吸口冷气,不敢耽搁,派副将前去询问百姓东部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目前,除清楚十余万燕军攻陷流光城,临海城,他们对燕军动向,及燕军行军方向毫不知情。

    瞎子摸黑似得前往东海城,很容易羊入虎口,被早有准备燕军伏击!

    旁边,张越扭头来回观望四面百姓,紧攥战剑,神情紧张,少时,转头望向东海王,轻声提醒:“王爷,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燕军定在东部大肆攻伐。“

    东部十余万守军,分散在十余座不同城池,每处城池有留守兵力,每处城池守军数量稀少,很容易被燕军逐步蚕食。

    “本王清楚该兵贵神速,然燕军数量不少,前往东方需快速集结各城兵力,集中优势兵力,与燕军激战,阻挡对方攻城略地速度,消弱燕军锋芒。“东海王温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