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槃 >

第286章

德意志涅槃-第286章

小说: 德意志涅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咔嚓一声轻响,元首警卫拉开了总理府大门,数十名高层要员从中鱼贯走出,其井然有序的情形似乎和以往会议结束时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位于后排的方彦却看得清楚,内阁部长们都自觉走到了便宜叔叔瓦&尔特和戈培尔二人身后。瓦&尔特脸上表情如释重负,在彻底放松之余又带有几分恍惚,而个子矮小的戈培尔则满面微笑,其轻快的脚步完全不像是一条腿存在歪瘸的情况。

    在刚刚结束的授勋仪式上,希特勒经过反复思考权衡,最终认可了“希特勒思想”的提出问世。虽然希特勒不仅没有表彰瓦&尔特的“赤胆忠心”,反倒是对他不顾本职、进军思想领域的行为严词申饬,但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只是元首基于实干做事的训诫,在政治上对瓦&尔特绝对是一百个支持。

    有了这层光环附身,之前笼罩在瓦&尔特身上的所有负面猜测,全都像暴风里的轻烟一样无影无踪了。因为希特勒在政治上仰仗某个人,要远比他在心里信任某个人更令他倚重。经过1934年长刀之夜和1938年的权力重组,这一点早已得到了证实,可以想见,今后瓦&尔特在政府中的地位必然会是强势上扬!

    眼见家族面临的这一难关即将顺利克服,方彦不禁长舒了口气。最近这段时间,自己又是写颂歌,又是指点瓦&尔特炮制思想武器,已经完全变成了钻营媚上的政客。虽然方彦内心同样没有什么节操可言,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认知,那就是只有德国赢得战争胜利,这份权势和地位才能保持下去。

    方彦暗自攥拳,准备在提交登陆艇设计之后就再度跟随舰队出击。以法国西海岸为基地的新一轮大西洋海战,已经离开舰队半年的方彦再不想错过了。

    5天后的7月24日,方彦与众名工程师完成了两款海峡型登陆艇的所有前期设计。在精心绘制的正式蓝图上,其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论证,让雷德尔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鸭蛋。雷德尔怎么也想不到,方彦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工作,尤其是这两型船只还采用了不下10种新设计手法,在方彦手里竟没有任何磕绊生涩,而是如同掌上观文一般运用得炉火纯青,随意捏拿!

    雷德尔瞪大眼睛,好半天都难以相信眼前看到的图样。A型艇满载排水量204吨,一台柴油机驱动下的航速为12节,船上可搭载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35吨物资,其操纵灵便,抗浪能力出众,采用海水压舱方式可轻松冲上只有0。8米深的浅滩。这倒也罢了,关键在于这条船的整合做得异常出色:不仅工序简洁,而且对陆军各项装备的兼容性极强,绝大多数载具、火炮都能载装。

    而满载排水量240吨的B型艇则专门用于运载坦克和重炮,最大载重为80吨。虽然结构稍显复杂,但由于其生产数量本身有限,也算不得什么缺陷。这两款登陆艇一组合,就能把步兵师和装甲师的全部装备人员都投放上岸。雷德尔当了这么多年总司令,非常清楚这对于生产和后勤而言都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

    “元帅阁下,您交给我的设计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十分渴望能加入到远征北大西洋的舰队当中,为剿灭英国的神圣战争贡献一份力量。”方彦神情凝肃,向雷德尔郑重请战道。虽然方彦近期的目标是跳槽到最高统帅部,成为希特勒的顾问,但眼下这场关系到未来与美国作战进程的大西洋之役显然更加重要。

    另外,方彦也想通过这次行动来掠取战功资本,作为今后在最高统帅部立身的基础。毕竟自己的岁数还是过于年轻,而军功则是最容易建立起威信的事物。

    雷德尔手抵下巴面露沉吟之色,心里却是悄然一声轻笑。将面前青年放回一线舰队,岂不是把天大的战功拱手送到他囊中?以当前德国海军的阵容,依托法国西海岸展开绞杀战的前景本身就是一片大好,更何况面前青年还是海军里首屈一指的航空兵专家,猎杀运输船并伺机消灭英国军舰的任务,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真到了那时,自己还如何制约这个希特勒安插在海军里的定时炸弹?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雷德尔还存有循循善诱,使方彦坚定归于海军门下的念头,然而现在,雷德尔已经对方彦的政治立场不抱任何幻想了。那曲壮丽雄浑的《希特勒元首之歌》,已经向整个德国宣告了他约纳斯…布罗姆的派系所属。现在双方仍然保持和气的原因,完全是有一个共同效命的国家在前,就如同雷德尔与希特勒始终斗而不破一般。故意陷害对方的事情,恪守原则的雷德尔还做不出来,但如果明知是对手却还要大开绿灯助其腾飞的话,就是绝对不可能了。

    此外在雷德尔眼里,接下来的大西洋绞杀战也已经不用像当初偷袭斯卡帕湾,以及攻取挪威那样,再需要方彦这位航空兵天才出马。

    由于海上破交涉及到外交问题,德国海军必须登船检查以避免误伤,因此这项行动的执行主体是水面炮舰,航母的作用只是侦察搜索,并消灭可能来袭的英国军舰。对于这项任务,雷德尔认为麾下的其他指挥官们足够胜任。而在常规军舰的调度上,马沙尔、吕特晏斯这些宿将显然还要更胜于方彦,双方各有所长,雷德尔自然也是毫不迟疑的做出了选择。

    虽然内心一阵冷笑,雷德尔的表情言辞依旧诚恳无比。他从年龄,调度舰队的能力,甚至是家庭生活等角度出发,用各种说辞阐述方彦不适合参战的理由,归根到底就一句话:这次你丫休想再出海建功了。考虑到安抚方彦的必要,雷德尔提议让方彦去波罗的海担任训练舰队指挥官——眼下海军有4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都处于竣工不久的海试磨合阶段,方彦前去各方面都能咨应万全。

    方彦心底叹了口气,自己的主动请缨果然还是被婉拒了。通过与希特勒的特殊关系和唱颂曲表忠心,自己提前十几年得到了将官军衔和巨大的国民声望,但也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当初那份同雷德尔的厚谊深情已经永远消散,杳无痕迹。

    说起来,这次雷德尔给方彦提议的训练舰队指挥官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挺不错。既符合方彦的少将军衔,又能磨练方彦那稍显欠缺的调度能力,还为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服役环境。倘若方彦没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明天就该去上任了。

    “感谢元帅的信任,我很乐意接受这项使命!另外,我有一点关于海军建设的想法想对您说明。只要不出意外,明年德意志将在英吉利海峡发动登陆战役,但我认为,届时和英国人战斗的角色不应该只有陆军,海军也应当积极参与。”

    方彦表情平静,丝毫看不出被雷德尔拒绝后存在任何情绪,雷德尔先是点头微笑,然后心神又逐渐凝聚了起来。他有些不清楚方彦搞的花样,登陆后不就是该陆军去和英国人死磕么?海军能做的就是提供源源不断的运输补给,以及滩头炮火覆盖,难道还要把船员集中起来登陆,去岸上当炮灰使用?

    “元帅有所不知。陆军和海军分属于不同司令部,彼此协调起来存在许多耗时繁琐的流程,即使建立了统一的指挥部,双方仍然会在实际行动中出现各种龃龉,难以相互理解配合。对于登陆战来说,双方协调的难度将显得尤为突出。既然这样,为什么海军不能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一支专用于跨海登陆的陆战部队?这支部队直属于海军司令部,在登陆作战时必然能像手臂那样顺利驱使。”

    听得方彦的说词,雷德尔不禁蹙起了眉头。的确,陆海军联合作战是存在一些麻烦,但经过努力协调后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半年前对挪威的突袭攻占,就是两军精诚合作的典范。即使未来对英国的登陆更加困难,但事在人为,总会想出解决的办法来。现在按方彦所说,竟是让海军新起炉灶组建出一支陆战队,这固然是抹平了现有的问题,但这又何尝不是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最庸俗的一点:钱。练兵向来都是烧钱的活,发工资、买装备、日常训练消耗,全都需要大额支出。就算新军士兵是从岸上人员中选拔,人员开支和日常消耗都增加有限,可买装备的钱是无论如何也省不了的。海军每年军费虽是巨额数字,但每一笔开支在雷德尔的统筹下都有理有据,花的相当到位干净。想要节省出多达上千万马克的资金,除了舍本逐末削减军舰建造数量外,别无它法可言。

第483章 梳理() 
除了最直接的经费问题,还有另一个阻碍陆战队建立的关键因素,那就是雷德尔麾下的海军根本没有懂得陆军战术的专业人才。

    时至今日,在大工业化时代建立起来的陆军,已经和当年冷兵器时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区别。高度职业化的军官和士官,就是一支部队的脊梁骨干,他们的人数和素质直接决定了部队战斗力强弱——在这一点上,刚刚经历了大清洗浩劫的苏联陆军便是最典型的反面榜样。而即便是希姆莱的武装党卫军(ss部队),也同样由于军官素养欠缺,致使部队在西线战场上的表现明显逊色于国防军同行。

    相比之下,新兵的战术训练问题都要屈居身后,显得不是那么棘手了。以国防军的经验,一名刚刚入伍的新兵经过半年苦训即可成为预备役人员,之后只要有经验丰富的士官或老兵提带,上了战场就不会犯大差错。1939年进攻波兰的百万大军里,就有超过两成都是入伍不满1年的纯新兵,虽然他们经常神经过敏胡乱开火,差点把古德里安都炮决掉,但总体上却都完成了高层赋予的任务。

    因此,一旦海军准备建立陆战队,去哪里寻找军官团又是一道绕不开的难题。权衡付出和收益,雷德尔心里登时就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这完全不该付诸实行。正准备措辞表达拒绝,方彦接下来的话却直接扎到了雷德尔内心深处:“另外,即便只是为了捍卫海军的尊严,这支陆战队也应当建立起来。凭什么陆军都能一次性晋升8名元帅,海军就不能根据需要建立一支陆战军团?”

    雷德尔默然无声,可他脸上肌肉却逐渐绷紧,清晰显示了他此刻波澜汹涌的情绪。7月19日那场庆功仪式,实在是雷德尔心中拔不出的一根刺:象征着军人至高荣誉的元帅节杖被如此轻率的授予众人,令费尽辛劳才荣膺桂冠的雷德尔无法释怀,只要想起来就愤懑满胸。雷德尔没有办法去斥责希特勒,但给陆军一点颜色看却还是全无压力。8个元帅又怎么样?我海军照样要从你们手中夺取权力!

    想到希姆莱从陆军职权下虎口拔牙建立起的武装党卫军,雷德尔心思愈发松动热络。几年前的希姆莱不过是一个警察头子,正因为ss部队的建立,现在手握4个正规掷弹兵师的希姆莱才得以青云直上,正式触摸到了德国统帅层的核心圈子。即便这是希特勒刻意扶持的结果,也无法抹去一支正规陆战力量本身将会带来的政治影响。如果海军也能建立起陆战队,并将其发展壮大,那么雷德尔的权势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今后的国内博弈显然大有助益。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人和钱的问题?”雷德尔慢慢开口,态度已经比刚才有了明显转变。方彦表情轻松,道:“元帅无需忧虑。海军虽然没有懂得陆战的军官,但陆军里的内行却是数不胜数。上月末,元首刚刚下令将15个预备师裁撤复员,即使这些部队的老练军官再少,也足够海军从中择优选录了。”

    雷德尔怔了怔,半晌后终于在自己模糊的记忆中找到了方彦所说的片段。早在西线战争还没有正式结束的6月中旬,胜券在握的希特勒,便认定德国陆军已经完全不需要再维持当前这么庞大的规模了。为了节省军费,希特勒准备分期复员70个预备师,其中第一批15个师将在2个月内裁撤。

    虽然仅过了大半个月,希特勒又准备在东方与苏联开战,要求陆军重新开始厉兵秣马,但希特勒完全不认为攻打苏联这头纸老虎需要费多大力气,因此首批裁军计划仍然被执行了下去。

    现在,倘若海军能给这些人一个重新服役吃皇粮的机会,则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剩下的硬件问题就只有经费。想到这里,雷德尔刚刚上扬的心情又变得有些沉重。雷德尔是不懂陆军,但对组建军队要花多少钱却有清晰的认知。毕竟他也是和陆军争了12年军费的人,为了从对方的饕餮贪欲里抠出食物补足自身,陆军养兵、扩军、训练的各项开销,作为对手的雷德尔基本都了然于胸。

    “为了减少新建军队的风险,我提议首支陆战队的规模在1个团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新军在未来的登陆战中有一席之地,也可以不过分刺激到陆军高层。至于新建部队产生的额外费用……”方彦眼珠悄然转动,咳嗽一声说道:“这点就不需要您来操心了。海军司令部只需像平常那样,给普通士兵发放个人薪资即可。至于新加入的军官开支,以及装备采购和日常训练补贴,就请都交给我吧。”

    “约纳斯,你想干什么,你难道要让瓦&尔特阁下把陆军的武器截胡给海军么?”听得方彦声称建立这支陆战队竟然不用海军多花一分钱,雷德尔惊愕无比,下意识就想到了对方要利用他叔叔的关系,搞出什么暗箱操作。然而片刻之后,雷德尔自己又摇头否决,喃喃道:“不对。经济部长阁下负责的只是生产环节,想要把陆军武器转交给海军使用,绝对绕不开最高统帅部托马斯将军的认可。可如果是追加海军军费的话,瓦&尔特阁下同样没有这个权力啊?”

    “的确,只有元首才能决定军费的数额。但并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过中央财政的账户。”面对雷德尔的疑问,方彦没办法翻开底牌,只得遮遮掩掩地向他透露了这笔经费来源的一角端倪。三个月前,方彦以“希特勒思想”和造神运动的主旨为交换,从便宜叔叔手中敲诈走了他7成的灰色赃款,现在就是动用这笔资金的时候了。将陆战队的主体财政抓在手心,这是方彦早就计划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