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槃 >

第40章

德意志涅槃-第40章

小说: 德意志涅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点了点头,话语中那不容更改的坚定之意显露无疑:“红海军原本就是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在反击帝国主义干涉军和白匪军的国内战争中,水兵们也通过复员为步兵的形式立下了赫赫功勋。前些年由于国家忙着进行战后的恢复重建,一时间暂时无力顾及舰队,而现在我们已经恢复了相当部分的实力,是时候让这支具备光辉历史的力量重现昔日的盛景了。您既然也读到了那本德国人撰写的书籍,也应该不会对海军的大规模重建有任何的异议吧?”

    安德烈脸上露出振奋之色,道:“斯大林同志,我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很久了。您说得没有错,德国的战败和昔日旧沙皇海军在对日战争中的覆灭,只能证明帝国主义的无能和腐朽,根本不能成为阻碍我们重建海军的拦路熊!”

    “这次将安德烈同志您从列宁格勒叫回来,就是想向始终呆在一线的您证实当前我们的海军现状。”斯大林顿了一顿,而后再度开口道,“除此之外,我还想了解红海军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当前我们的造船技术实力恢复到了一个怎样的境地。旧沙俄时代我们可以建造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大型主力舰,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然而我们的工厂设备和技术人员却因为战争的破坏损失严重,到战争结束后竟连普通的舰船保养也无法做到。现在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古比雪夫同志已经同意向海军拨付重建款项,但最终的数额却也要根据海军的综合情况来具体确定,因此我需要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面对斯大林平静中带有凌锐的目光,身为其心腹的安德烈没有丝毫隐瞒,将海军全部的家底都向对方娓娓道来:“由于白匪军和西方干涉军的破坏,现在苏维埃在白海、波罗的海、黑海、和太平洋上总共只剩下了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以及10艘潜艇,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已经落后于时代,其中包括阿芙乐尔号在内的2艘波罗的海舰队中的巡洋舰还将在不久之后退役。为了替代这两艘舰艇,我们将旧沙皇时代的2艘未完工的纳希莫夫级轻巡洋舰继续复工建造,预计将于后年之内完成这次军舰的更替。另外在黑海,我们也有一艘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正在破茧重生,它较波罗的海的2艘同级舰有了明显的设计改进。由于之前的经费和设计团队经验都大为不足,因此我们只能在沙俄的遗产上进行着手,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海军战斗力的维持和复苏。”

    “设计团队经验不足么……”斯大林低低自语了一句,眼眸中突然有狠厉愤怒之色爆射而出;饶是安德烈心中有超过七成的把握认定斯大林并不是在针对自己,其背脊上仍旧传来了一阵森冷的寒意。他有些不敢去看斯大林那双黄褐色的眼眸,硬着头皮说道:“是。现在波罗的海造船厂的设计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也只有38岁,这些青年工程师并不具备牢固的基础功底,能将沙俄时代留下的6800吨级轻巡洋舰进行翻新设计,就已经是他们所能达到的极限。原来旧沙俄时期的那些能独当一面的老工程师们,早就在内战中不知所踪,契卡怀疑他们都逃到了国外避难,因为在国内完全找不到他们的线索。此外,我们也同样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造船相关的工业设备,这也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海军的重建岂非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梦?”斯大林徐徐开口,眸光深邃,然而谁都能听出他话语中所蕴含的强烈愤怒。等到这些年轻的设计师成长起来,少说都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而让斯大林这个对大海军心存向往的独裁者来说,等上这么久无疑是一种难言的折磨。此外,斯大林也是对国内技术人才的流失而感到深深的怨恨;伟大光荣正确的社会主义,竟然在工业成就上被万恶的旧帝国甩出十条街,这简直是令人不能忍的极度丢脸的局面!

    安德烈小心翼翼地瞟了一眼怒气值节节攀升的国家领袖,轻声说道:“不过,如果中央真的决定要大力建设海军的话,也还是有办法能够实现的。现在除了几个国有船厂之外,列宁格勒还有一家德国人开办的私营船厂;为了躲避英法的监控,他们将相当多的人员和设备都从德国转移到了我们这里,在技术和生产上都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中央向这家名为‘联盟’的德营船厂下达订单,估计也能满足海军的扩充需求。”

第65章 坑蒙拐骗偷() 
淡蓝色的烟雾丝缕飘散,将整间房屋都笼罩在了一片呛人的气息当中。

    斯大林不断深吸着口中的烟斗,努力通过尼古丁的刺激让自己平静下来,过了半晌,才又沉吟说道:“联盟造船厂?安德烈同志,您对这个工厂了解多少呢?”

    眼见斯大林的怒火消退了下去,安德烈心中长舒了一口气,不知怎么的,他竟然产生出了一股劫后余生的后怕之情。面对领袖的问询,安德烈点了点头,道:“这家造船厂是在1923年初于成立的,是列宁格勒州书记布哈林同志主导引进的重点德资项目之一;由于和海军有关的原因,我曾经到这家船厂去参观考察过好几次,对那里的情况还相当了解。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它已经成为了拥有6座船台、雇员总数超过1400人的中型企业;其中有1座船台长达240米,足可满足任何大型战舰的建造和维修的需求。现在海军的3艘十月革命(甘古特)级战列舰,就是轮流在这座船台里进行养护和维修的。”

    说到这里,安德烈脸上流露出惭愧苦涩之色,道:“虽然我们的两座国营造船厂也有足够容纳它们进入的船台,但由于人员水平和相关精密设备的缺乏,根本无法令这几艘战列舰保持在随时可以临战的良好状态。因此自前年以来,海军都是委托这家德国造船厂对我们最强大的军舰进行维护,这才又让3艘战列舰得以重返喀琅施塔得基地之外的浅海。他们的技术工人和工程设计师,都不是我们造船厂中的那些经验欠缺的年轻人所能比拟的,综合技术实力至少比我们高出三四个档次。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家联盟造船厂是直属于德国汉堡的布罗姆-福斯造船厂的分部,其所有的核心人员都来自于汉堡的总部,而后者在帝国主义国家中都是顶尖的造船企业。我们苏维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我们将订单下给这家联盟造船厂,那么在生产和工期上就都不会出现纰漏了。他们既有船台又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就算缺少些什么也能通过其在德国汉堡的总部得到补充。而在价格上,向德国人下订单也并不会比我们自行建造有明显的提升。因为战舰的动力系统、大型轴承、火控设备等许多尖端设备,我们现在本身也是无法生产的;既然都要向国外购买这些子系统,那么向德国人购买也是一样。”安德烈向斯大林简单道出了其中的情形,随后顿了一顿,慢慢说道,“或许唯一的顾虑,就是我们的军舰在德国人面前将没有丝毫的秘密,一旦今后苏德关系出现裂痕,红海军将在战略威慑和战术对抗上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斯大林吐出一口烟雾,语速平缓的说道:“昔年沙俄政府为了对抗远东的日本威胁,也曾向法国和美国各订购了一艘主力舰来汲取其中的先进技术;虽然那场战争最终以俄罗斯的失败告终,但沙俄却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造船实力的快速提升。今天苏维埃的造舰能力相比于当年来说更加不足,更加需要一名老师来指引我们走完这条前进的道路。更何况,如果我们继续拖延下去,不及时构筑起海上的坚强防线,苏维埃就随时可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危险。既然德国人有船厂设在列宁格勒,我们就应当借助于他们的力量。”

    安德烈心中再度泛起了振奋和喜悦,对面前的大胡子不吝赞誉称颂之语;身为海军总政委的他无疑是舰队重建的直接获益者,无论是职权、地位、还是下属们的孝敬,比起当前只能守着这点穷酸家底艰苦度日的情况,将会出现本质的差别。斯大林重新将目光投在他的身上,道:“安德烈同志,这几天就请您辛苦一下,拟定出一份未来海军重建的粗略规划。五天之后莫斯科将召开一场中央代表会议,您就把要造多少军舰、以及需要花费多少预算,在会上向代表们提出吧。如果一切顺利,1927年就将是苏维埃海军重建的开始。”

    “是,斯大林同志!”安德烈声音响亮地回应了斯大林的要求。在与对方握手之后,安德烈心怀激动地走出了这间办公屋,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为自己的舰队勾勒出一幅壮观的蓝图,以求重现昔日帝俄时期的鼎盛阵容。目送安德烈离去的斯大林,其心绪也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心里沉积多年的海军梦,如今终于随着国家实力的复苏和外国技术的援助,而迈出了通往实现终点的第一步。

    冬风呼啸,霜雪飞扬,1927年1月16日,苏维埃中央代表会议在克里姆林宫如期召开了。安德烈在会上代表海军,向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政治局提交了一份舰队重建计划:在未来3年的时间里,苏维埃将新建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8艘潜艇、以及若干近海巡逻舰只,预计整个扩军将花费6亿卢布。扩军计划完成后,红海军将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方面,重新获得对周边国家的压倒性优势;即便是面对西方列强入侵,也能凭借手中实力发挥“存在舰队”的作用。

    虽然斯大林已经是中央总书记,但现在的他还远没有具备在党内主宰一切的能力;布哈林、加里宁、李可夫等同样跟随列宁多年的老布尔什维克,根本无惧于他的领袖权威。这些人带着一帮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中央委员,对这份海军重建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唾沫星子都快飞到了斯大林的眼前。面对这个“百家争鸣”的几乎称得上是混乱的会场,斯大林表现得如往常一样的平静,然而在他的眼眸深处,却有一抹被深深掩埋的狠厉和暴虐在流动闪烁。终有一天,他要让这个会场变得万马齐喑,而他将成为如中天烈日般唯一瞩目的焦点!

    让斯大林感到庆幸的是,对于重建海军的这个大方向,大多数委员都是没有意见的,只是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些许的分歧。经过两天的吵嚷,安德烈提出的海军扩充计划终于被敲定了下来:除了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的份额被砍掉之外,安德烈提出的要求都在会场上得到了满足。

    作为当前在苏俄唯一有能力建造巡洋舰以上级别舰艇的企业,联盟造船厂随即接到了苏俄海军部发出的正式公文。这则要求他们提供设计方案以备参考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了位于汉堡的船厂总部;而身处米尔维克学校中的方彦也通过和家里定期来往的信件,获悉了这则令他惊喜不已的东线大新闻。方彦没有想到,他让便宜老爹鲁道夫在苏俄境内开一座分公司的建议,竟然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实力有所恢复的俄国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翻新他们的那些破烂玩具,而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家族经营、还是对今后的战略误导,都起到了极好的推助作用!

    “不要在俄国人的战舰上使用新设计,以及从意大利手中得到的先进动力!”方彦在对鲁道夫的回信中如是写道。内倾主装甲带的装甲盒结构、空舱-液舱-空舱的多层水下防鱼雷体系,船体结构融入装甲、以及削减水上舰宽形成的逆向突出部,都是方彦为提升德国军舰战力所提出的看家本领;意大利这个未来盟友拿去用也就罢了,苏俄这个潜在敌则决不允许有丝毫的触及。方彦在信中向鲁道夫言明,自家为俄国人设计的军舰一定要采用传统的双层甲板的穹甲布局,最核心的技术一概不能用;只有这样,满足相应性能的军舰才能造得足够庞大,而自家也才能水涨船高的从俄国人手中捞取尽可能多的造船利益。

    除了坑钱的考虑之外,方彦也是要让这些苏俄军舰在未来的战争中成为一打就沉的薄皮。直接明目张胆的削薄装甲很难让俄国人接受,方彦于是将突破点选在了水平防护,大幅弱化这些船只的抗炸弹能力。在总厚度相同的情况下,两层甲板在面对航空炸弹时的表现要远逊于单层大厚度甲板;日后挂载带有延迟引信炸弹的轰炸机遇上这种苏俄战舰,一发入魂将变得极有可能!

    至于苏俄海军会放弃联盟造船厂另择其他合作者,方彦则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担忧。因为现在西方诸国中除了德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苏俄平等相交,就更遑论是像德国这样的友好相待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英、法、意、美、日五国都绝不可能为苏俄承建战列舰,莫斯科要想重建海军只有寻求柏林的帮助。而在当前的德国,控制兼并了大量同行的布罗姆-福斯,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造船巨头,苏俄海军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

第66章 新的步伐() 
怀着喜悦期待的心情,方彦将自己的回信投进了学校的信箱里,以德国邮政系统的高效率,只需一天时间就能将其送到鲁道夫的手中。而对于便宜老爹鲁道夫是否会接受自己在信中的这番劝告,方彦则充满了笃定之意:虽然当前德苏两国之间正处在难得的蜜月期,但鲁道夫本人却对红色苏俄这个政体没有半分的好感,相比于在生意上和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且极有可能会结为亲家的老齐亚诺,想要消灭资本家的布尔什维克显然不值得自己掏出一丝的家底!

    结束了这个令他有些惊喜的小插曲,方彦也将心思重新调整到正常状态,准备迎接米尔维克学校的结业测验。从去年3月下旬进入学校以来,他已经在这座宫阙城堡般的壮丽建筑中学习生活了10个多月,马上就要到一年期满的结业时节了。随着专业程度的不断深化,方彦在入学之前所积累的各项知识技能,对他的帮助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这使得他必须在学业中全力以赴,以求保住自己在此前几项训练中的名次地位。毕竟,能考进米尔维克军官学校的人都不是什么庸才,如奥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