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槃 >

第6章

德意志涅槃-第6章

小说: 德意志涅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9年8月初,******起身前往奥地利;他的新身份是从阿尔卑斯前线复员的一名陆军上等兵,而在此之前则是一名在城镇银行工作的普通职员。之所以要为他安排这样一个身份,是因为曾经的奥匈帝国已经分崩离析,而这片土地正在民族自决的狂热浪潮中变得空前动荡和混乱,民事行政从1918年11月起就处于接近瘫痪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伪造一个人的档案履历便变得再简单不过;即便是日后有人真的追查起来,经历了改天换地的巨变的中欧也早已将相关的蛛丝马迹尽皆抹去,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而这也无疑为他提供了绝好的掩护。

    就这样,化名为亨利的******在奥地利呆了近一个月,而后便买了一张从普拉到纽约的船票远赴北美了。这个时代的灯塔国还远没有后世那么严格的移民管理措施,一把尚未明显贬值的奥地利克朗往美国移民局的手里一塞,登时就让******获得了合法进入北美的正式准许函。当******在北美登陆之后,他首先便是根据事先的谋划建立起从北美到德国的资金转移链。在这项关键性的行动中,他和远在大洋彼岸的鲁道夫都颇费了一番周章,经过三个多月的艰难运筹之后,才分别在巴西和瑞典两国发展起了由鲁道夫所间接掌控的两条暗线。而为了达成这一点,布罗姆-福斯船厂在战后转运出来的那些家底又都被挥霍了个精光,甚至还欠了银行大笔的债务。听到这里,方彦忍不住暗自揣测,当事情的难度和曲折性变得远超先前预期的时候,鲁道夫估计对他这个直接导致了******远赴北美的始作俑者是爱恨交织,对当初投入这番行动的决定连肠子都悔青了吧?

    果然,坐在他面前的鲁道夫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实话对你说,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对******在北美的冒险是极为后悔的。为了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掌控几个能够向船厂输血的国外企业,我在精力和财力方面都投入了海量的心血,以至于船厂的经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险些就要有支撑不住之虞。如果******在北美的行动失败了,我就只能向魏玛政府提出破产申请,将我手中所握有的船厂股份向政府全部抛出。然而幸运的是,从今年入春开始,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终于有了相应的回报,而这也让船厂得以从崩溃的边缘重新被挽救了回来。”当下他便把最近这几个月的转运情况向方彦微笑道来。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均已就绪之后,******也终于开始了他复制金字塔骗局的对美复仇之路。之所以说他的行动是复制,是因为创造这个金字塔骗局的老祖宗——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此刻也正在美国波士顿进行他的金融骗术。他以一个完全子虚乌有的项目来作为招牌,承诺能在45天内给予投资者50%的超级丰厚报酬;人傻钱多的美国人纷纷在这一致命吸引下趋之若鹜,甚至一些人将他视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发现了钱”的天赐财神。仅仅半年间,便有近两万名波士顿市民投身其中,涉案总金额超过700万美元;1920年的700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再翻一倍就能为海军建造一艘3。2万吨级的顶级战列舰了!

    虽然庞兹是这种经典骗术的开山之祖,但在具体的细则上却仍旧显得十分稚嫩:他所向大众承诺的投资回报简直高的吓人,而这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金字塔骗局所应当具备的素质。相比之下,后世用同样的原理进行集资的麦道夫便要高明太多:他对投资者开出的每年8%~12%的回报属于相对偏高、但却仍旧处于有可能实现的范畴之内的合理利率。而如此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庞兹的骗术仅仅维持了一年便宣告破产,麦道夫的基金却在华尔街屹立8年不倒,总融资金额也高达500亿美元之巨;如果不是那场金融危机使得大量投资者都要求临时提款变现;麦道夫的骗局也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在综合了历史上的诸多经验之后,方彦在******临行之前所向他兜售的,便无疑是最为成熟的细水长流式的做法了。除了向“投资者”赋予并不过分偏高的合理回报率之外,******还可以将所筹集到的部分资金真正投入股市,从而在当前这波牛市中进一步扩充他手中所能掌控的财富。由于战后美国的工业需求较战争时期大为疲软,或多或少都在欧战中获利的企业家和普通民众失去了投资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闲散资金随即涌入证券市场,而这也直接促使了美国股市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的一路疯涨。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在这一期间进入美国股市都可以说是稳赚不赔,如此时代良机显然不应该被错过。

    尽管******的基金没有庞兹那般骇人听闻的超高回馈,其在之前的名不见经传也加深了投资者对他的信用疑虑;但凭借着比常规投资高出2~4个百分点的诱人收益,仍是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客户将钱款投入其中。这场全新的金融运作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凭借着后续投资者所投入的本金,******轻而易举的就为先投资的人付足了曾向他们承诺的高利回报;而在这些前期吃蟹者的现身说法之下,人们对******基金的信用忧虑也随之大幅降低,从最初的怀疑逡巡很快转变成了激动惊喜。被发财欲望驱使的美国人纷纷追风跟进,大量资金如潮水一般涌入了******的基金账户,而“亨利·科尔”的名字也开始在当地逐渐传扬开来,人们都知道把钱投进他的项目能获得比一般的投资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这三个月来,我已经通过设在巴西和瑞典的两处楔子接收了由******转来的超过20万美元资金。他在信中向我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骗局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资其中,从而向我们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援。”鲁道夫轻声开口,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欣喜之色,“即便是现在的获利速度,就已经接近了战前造船厂全面开工时的水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极其难以置信的成就!”

    方彦展颜微笑道:“那我就要恭喜父亲了。有了这些资金的注入,我们的船厂不仅能够在战后的德意志生存下来,更能在业界领域更进一步;在去年的凡尔赛和平协定签署之后,不仅是我们布罗姆-福斯,国内其他的各家主要造船厂也都遭到了协约国强盗的疯狂洗劫,此刻无不处在濒临破产的半崩溃状态。因此,我们只需用远低于从前的极小投入,就能将这些陷入严重资金危机的企业收入布罗姆家族的麾下,假以时日,我们会成为第二个克虏伯集团也犹未可知!”

    鲁道夫深深看了面前的方彦一眼,灰蓝色的眼眸中似乎有点点复杂的神采一闪而过;他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一点也不错。******在北美的成功已经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这些资金对于今天的船厂和家族而言再重要不过了。下一步,我就准备收购基尔和威悉两家造船厂的股份,将这两家企业纳入到我们的名下;如果可能的话,由克虏伯控股的日耳曼尼亚、和属于政府的威廉造船厂也在我的目标之中。它们的底蕴实力虽然比布罗姆-福斯更加雄厚,但现在糟糕的国内形势却是极大的困扰了它们的发展,而这也是我实施同行兼并的大好机会。”

    看到方彦那张满是喜色的稚嫩容颜,鲁道夫似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他顿了顿,而后道:“船厂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近三年以来最理想的局面了。倒是你,约纳斯,你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我听照顾你的菲尼克斯说,你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甚至还会专程去城内的高校里借来一些关于海军方面的书籍,可是这样?”

    方彦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点头道:“的确是这样。我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发现了许多我所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就常常流连其间了。虽然这不可避免的会使我在学业上分心他顾,但我却并没有荒废自己的主业;这里的所有情况,菲利克斯叔叔不都全部告诉你了么?”

    鲁道夫长呼了一口气,道:“你现在既然坚持你的梦想,我也不会强行干涉。不过当你长大之后,我希望你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

    求大家在本书主页面轻戳一下“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吧,作者拜谢大家了~~~

第10章 东方之顾() 
时光如细沙,从方彦的指缝中飞速流逝;很快的,他就又走过了一年半的光阴,在1922年的元旦钟声里成为了13岁半的英秀少年。

    由于营养充足和运动得当,方彦这具身体较他刚穿越之初有了明显的生长;当分别半年的鲁道夫与他再见之时,便赫然发现自己幼子的身高已经窜到自己的鼻尖了。心中因岁月如梭而微感苍凉的鲁道夫,更多的则是对方彦成长的喜不自胜;尽管二人平日里都有电话和书信往来,但父子见面之后仍是有几乎说不完的话语,晚饭之后,出租屋内的书房里就只剩下了他们交谈的声音。

    这一年半以来,鲁道夫收到的北美资金注入就从没有中断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所漂白的资金数量更是在以一个令人咋舌的速度急剧增长。光是在1921年下半年,鲁道夫就收到了超过70万美元的巨款,这不仅让他将造船厂中的那些曾被协约国洗劫一空的精密设备尽数翻新补全,更让他吃进了大量的基尔和威悉(不莱梅)造船厂的股份,并在整合收编中超越日耳曼尼亚、成为了在规模上仅次于威廉造船厂的德国第二大造船巨头。鲁道夫之所以能在国内企业的并吞当中取得如此可观的成就,德国马克的迅速贬值在这当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大战结束的1918年末,美元对马克的汇率尚维持在1:5,而到了1921年初则跌到1:75,同年年末更是跌到了1:300。由于鲁道夫所收到的都是购买力坚挺的外汇,其在兑换之后便形成了对国内卖方近乎明抢的资本掠夺!

    唯一让鲁道夫感到有些遗憾的,就是布罗姆-福斯造船厂与德国海军在战后开工的第一艘轻巡洋舰失之交臂了。就在刚刚过去的1921年12月8日,旧式巡洋舰“尼俄伯”号的替代舰在威廉造船厂动工开建,该舰虽然是以德皇时代最后一级轻巡洋舰“科隆”级为蓝本,装备8门150毫米主炮,但已经拟定将在建造中大量采用焊接以节省重量。此番船厂之所以没能得到这份订单,主要的原因还是鲁道夫不得不保持的低调原因使然:毕竟他在这两年间所收到的资金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黑钱,如果其过于高调的显示船厂所拥有的与当前经济形势格格不入的硬实力,很可能会遭来众人的怀疑,并由此牵涉出******在北美的金融诈骗。

    对于这一情形,鲁道夫在心中也有隐隐的忧虑。虽然船厂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笔近8亿马克的合同(因为马克贬值)来维持生存了,但那些机械每年本身可都是有折旧费(比如一台价值1000万的锅炉的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那么每年的折旧费就是50万)在里面的;此外,如果没有持续的订单,那些设计、特别是制造人员的技艺也都会逐渐生疏,最终与时代顶尖水平无缘。要知道,布罗姆-福斯在德皇时代的立身之本正是其在业务上的专精,否则那些最为先进的战巡也不会都一股脑的向易北河畔下单;民用船只的承建虽然可以让各种设备物有所用,但其无论是在设计标准还是工艺水平上,都较正规军舰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父亲为什么不把船厂的势力向外国扩展呢?”得知鲁道夫的隐忧之后,早就在心中谋划妥当的方彦展颜一笑说道。他沉吟片刻,而后再度开口:“据我所知,克虏伯和威廉造船厂都开始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以规避凡尔赛和约中对德意志海军的种种限制:日耳曼尼亚在荷兰收购了一个民船小企业继续研究潜艇,威廉船厂更是直接连人带资料都派去了日本;那里有帝国赔偿给日本人的新式潜艇,而这些远赴远东的技术员也正是借协助保养之名、行研究发展之实。如果我们也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将船厂的一部分设备和人员转移到海外的话,由于设计班底和制造人员不受和约的限制,便也能够有效保障自己的专业素质。”

    鲁道夫看了方彦一眼,目光中并没有露出多么震愕诧异的神色。由于得到了本国海军和业内有识之士的一致支持,这些钻和约空子的小动作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其中威廉造船厂派去日本的人甚至是政府公派,在日本的强烈要求下英法两国也是捏着鼻子认了的。眼见年幼的方彦竟能有如此见识,鲁道夫心中满是欣喜之意,他伸手摸了摸方彦光滑松软的头发,温言道:“我明白你是一心为了家族的利益考虑。不过,在国外发展子公司最多只能实现研究上的独立,却并不能解决订单缺乏的问题。现在英法美日意5国正在华盛顿召开旨在限制海军军备的谈判,连带有舰艇需求的荷兰、西班牙、北欧三国、南美三国都被牵涉在内;未来这些国家的海军舰艇需求量,将极有可能会受到大幅度的削减。即便是我们向国外发展,也很难争取到宝贵的军舰订单,这比在国内并没有明显的改观。”

    “父亲,你似乎忽略了一个国度。”方彦脸上仍旧挂着信心十足的微笑,在书房灯光的照耀下宛若精瓷润玉一般熠熠生辉;他薄唇轻启,吐出了一个令鲁道夫愕然失色的名词:“苏维埃俄罗斯。”

    见到鲁道夫那骤然色变的脸颜,方彦微微一顿,而后简单解释道:“的确,这个国家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要将我们这些养活工人的资本家彻底消灭,其在国内战争中也采用了极其残酷而野蛮的手段来凌虐资产阶级,直与禽兽无异。然而一旦双方关系升级到国与国之间,其统治者用来维系政权所宣扬的阶级立场,也会毫无选择的屈服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我想用不了多久,德意志就会和苏俄达成和解,而那里便是我们的船厂向国外扎根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作为穿越者的方彦对当前的时局有着洞若观火的深刻认知,但他却并没有打算向鲁道夫倾倒太多;毕竟自己的身体还只是一个未满14岁的少年,表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