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云风月 >

第35章

燕云风月-第35章

小说: 燕云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山待徐海走后,道:“徐公子,神罗教的事是眼前的重中之重,林大人为此事是煞费苦心,你是读书人,脑袋瓜可比我们好用得多,还望你能多帮帮忙想想主意。”

    徐毅笑道:“徐大哥,我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放心,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在下绝无二话。”

    徐山笑道:“那可多谢了。”

    徐山走后,徐毅在屋里百无聊赖,想着再去找沈若灵又不大好,只坐得一阵,便坐不住了,想着在客栈里还有几身衣服,现在住别院里,那房也该退了,能省一点是一点,虽说钱最后是被沈家赚了,相当于是从自己的这个荷包换到了那个荷包,不过那个荷包现在是在沈夫人手中,自己可支配不了。

    到了如归客栈,刚一进门,便见一男子招呼自己,那人二十多岁年纪,一身家仆打扮,徐毅道:“你是?”

    那人道:“徐公子,你忘了,我们昨日才见过的,和司马少爷一起去救你”徐毅才想起那二十几人中隐约也有此人,笑道:“啊哟,我怎么能忘,你找我是?”

    那人笑道:“是我家少爷请公子过府一叙,不知道徐公子有没有时间?”

    徐毅问道:“现在么?”

    那人道:“是,小的已在这等了你一个时辰了,恐怕我家少爷都等急了。”

    徐毅抱拳道:“哎哟,那可真对不住,我们这便走。”

    二人出了如归客栈,往司马雄的府邸而去。路上徐毅问起司马林找他何事,那人说不知。拐过两条街道,到了地方,那人率先给看门的说了几句话,看门的转身跑进了府邸,过得不久,司马林亲来迎接,两人昨日才见,今日又聚。司马林拉着他手往府里走,笑道:“徐公子,你这可来得晚了,我午时本安排了宴席为你压惊的,现在只怕得等到晚上了。”

    徐毅笑道:“那是我的不是,让你可久等了。到了晚上,我定多喝几杯赔罪。”

    司马林道:“那是一定的,今晚你要不喝醉,我可不让你走。”

    徐毅笑道:“今晚喝醉了我也不走,就在你府里住下了。”

    司马林道:“那好得很,说好了,晚上你不准走,不醉不归,醉了更不归。”

    二人到了厅上,自有丫鬟上茶,司马林道:“徐公子,你尝尝这新出的雨前龙井,可合你的口味吗?”

    徐毅笑道:“司马兄,我可不懂茶,你这是问道于盲了。雨前龙井是好茶,好茶就得配好茶杯,冲泡的水也得是好泉水,这茶汤色碧绿,鲜香醇厚,如果是用虎跑泉的泉水来冲泡,定然别有一番滋味。”

    司马林哈哈大笑,赞道:“你看你说得头头是道,你还说你不懂茶。你若是想喝虎跑泉的茶,我这便让人去挑一担来。”

    徐毅忙道不用,虎跑泉离这有十几里路,就为了喝口茶跑这么远,他这人情可欠得有点大了。司马林眉头一暗,叹道:“唉,要想喝这好茶,也只有趁现在了,不然过得几月,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喝得着。”

    徐毅一听,便知正题来了,问道:“司马兄,你是为河道的事烦心?”

    司马林讶异的看了徐毅一眼,道:“徐公子,这事你也知道了?不错,昨日我回来便听我爹说了,这堤坝出了问题,等考核的官员一到,家父是难辞其咎,首当其冲。”

    徐毅见他脸现郁郁之色,问道:“现在离汛期不是还有好几个月,现在修筑堤坝应该还来得及吧?”

    司马林叹了一口气,道:“是来得及,关键是没钱啊,那个王王刺史,唉,不说也罢。”

    徐毅在别院时已经听徐山对此事说了个大概,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自己倒还有四万多两银子,可以先借给他。关键是他与沈夫人打赌的期限已过了一半,虽然明知道将钱给了沈夫人她也不会对自己有好脸色,但那毕竟是她理亏,自己还能从中周旋;但要是一月后自己拿不出钱来,结局恐怕又是另一番局面,一时甚感为难!心想:这司马林对自己向来不错,尤其是昨日,听说自己有难,马上带人前来搭救,这份恩情可不可不报。当下开口道:“司马兄,你也不要忧心,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这还有一点银子,如你用得着,尽管拿去使,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司马林心中感激,忙拱手道:“多谢徐公子的好意了,大家自家兄弟,不过我请你来可不是问你借银子的。”

    徐毅茫然道:“那你请我来所为何事,不会是单单请我喝酒的吧?”

第五十五章 出谋划策() 
司马林脸上深有愁色,道:“这事儿本有点难以启齿,即使家父最后被皇上怪罪,不做这个杭城知府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堤坝关系到杭城几十万老百姓的死活,这是我不愿看到的,也不是家父作为一方父母最后交上的答卷。om徐公子,身为人子,自该为父分忧才是,你说对不对?奈何我本事低微,实在是没什么主意,所以只能厚颜求肯于你。”

    徐毅心想,若真是堤坝出了问题,致使淹没良田,危及百姓,司马雄被罢官都是轻的,说不定收监充军乃至杀头都不无可能。但自己又何德何能,能救得了司马雄呢?道:“司马兄,你都说了我们是自家兄弟了,你何必说这些客气话,只是我身为一介草民,又有什么本事帮得上你?”

    司马林站起身来,忙道:“帮得上的,林学士对你一向看重,不但将你的大作刻在朝云亭中,你上次遇险那徐大统领更是亲自出马,只要你去向林学士说说情,请他给王徳宝施加一点压力,让他拿出朝廷拨下的修筑堤坝的钱银,有林学士出面,那姓王的不会不给面子,这事不就成了?”

    徐毅心道: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只是林学士已然知悉堤坝之事,他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若他想让王徳宝出钱,自不需别人去说。这事儿说到底还是银子的事,疑惑道:“既然朝廷拨下了银子,王徳宝怎敢私自截留,司马大人为何不上书朝廷告他呢?”

    司马林叹了口气,道:“不是不上书告他,就算是上书朝廷恐怕也告不倒他。王徳宝在朝廷里很有人脉,他又很会巴结奉承,年年送礼,左右逢源,这点事对于他来说简单得很,只要随便找个名目就能处理干净,唉。”

    徐毅对官场不了解,自是不知道为官者的手段,溜须拍马,巴结长官一向是为官者的拿手好戏,听司马林说,看来这王徳宝更是个中翘楚,怪不得连林学士都不愿意轻易动他,转念间又想:啊,是了,都指挥使受王徳宝的节制,杭城就这一支兵马,若是林学士要对神罗教用兵,还得向王徳宝要人,怪不得怪不得突然想到一事,笑道:“司马兄,你为银子的事烦心,我或许还真能给你出出主意,刚刚你说巧立名目,我们也来个巧立名目如何?”

    司马林来了精神,将椅子搬近了些,问道:“怎么个巧立名目法?”

    徐毅道:“你说朝廷里国库的银子从哪儿来?”

    司马林不知他此话有何用意,道:“当然从是地方上来,地方上收的税你是说收税?”

    司马林瞪大了眼珠,他还是很聪明的,一点就透,徐毅笑道:“不错,就是收税!税赋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我们要修堤坝,这是为国为民的事儿,你说杭城的百姓会为这事掏腰包么?”

    司马林沉默良久,笑容渐渐变得苦涩,摇头道:“不成的,不成的。om”

    这下轮到徐毅不解了,他见司马林摇头否定还以为是说杭城百姓不会为这掏腰包,笑道:“我还没说完呢,我刚才说的巧立名目,不是说向普通老百姓征税,而是向商人征税。你想想整个杭城有多少家妓院,多少家赌坊,我们就向这些人征,他们做的可都是暴利行业,富得流油,我们征收一点产业增值税,特殊行业税也算不了什么,动不了他们的筋骨。虽说这些行业朝廷没有禁止,但也没有允许不是,他们交了税,我们就给他们办一个营业执照,只是这样一来那他们就是合法经营了,还能得到朝廷的保护,两全其美,又何乐而不为呢?”

    徐毅夸夸其谈,司马林听得认真,待徐毅说完后,司马林道:“徐公子,我就说你的脑袋比我们的好使,你说的这些也很有新意,什么产业增值税,特殊行业税,还发营业执照,我虽然不懂,但也觉得若是换了其他地方没准可行。”

    他说换了其他地方可行,意思就是说在杭城不行,徐毅如何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问道:“这杭城又有何不同?”

    司马林苦笑道:“徐公子,你是有所不知,赋税征收哪些名目,征收多少,朝廷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地方上征收像你说的那些新奇税种,那至少得与总督报备,由他批准才可。”

    徐毅心道:原来征税还有这些门道,也难怪,若是随便乱加名目随便征税岂不乱套。道:“那是我想的不周了,那就让司马大人向总督大人报备,我记得这应该归两江总督谢晖管是吧?”

    司马林点头道:“不错,谢总督坐镇金陵,掌管江浙两省,但这事儿却不能说与他知。”

    徐毅不禁有些头大,道:“这又为何?”

    司马林苦笑道:“谢总督一向与家父不睦,而其又与王刺史交好,你认为此事他会同意么?”

    徐毅不禁给了他一个白眼,真想问上一句:司马雄到底是怎么做到杭城知府上去的,同城的、外地的、上头的怎么就被他统统得罪了个遍,还能(暂时)安安稳稳的做一城知府,那也真是好本事了。无奈道:“你的意思是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司马林轻咳两声,脸上甚是尬尴,强笑道:“是走不通。”

    两人良久无语,司马林端起茶杯喝茶,茶水凉了也不敢招呼丫鬟重添,怕打断徐毅的思绪。他本是病急乱投医,找徐毅来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他还真有些主意,眼下可不敢再小看于他了。

    徐毅终于抬起头来,道:“我还有最后一个主意,若是这个方法也不行,那我可真是无能为力了。”他刚刚将自己那个世界赚钱的方法想了很多,想来想去总算想到一个或许对于眼前局面的有用之法。

    司马林眼中闪着希冀之光,放下茶杯,道:“徐公子的主意一向是很好的,请说!”

    徐毅道:“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的这个办法就是‘众筹’!”

    司马林将‘众筹’二字反复念叨,这可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但这个词实在陌生,问道:“敢问何为‘众筹’?”

    徐毅解释道:“‘众筹’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让大众一起来筹集资金。我们要修筑堤坝,现在管王徳宝要钱是不行的了,那就只好问老百姓要。”燕云王朝可没有徐毅那个时代的科技手段,不能让全民参与,道:“只是要实施这个‘众筹’,还得好好计议一番才行,你听说过慈善募捐么?”

    司马林茫然摇头,今日已听徐毅说了好些个新名词,眼下又从他嘴里蹦出个慈善募捐,他也不觉奇怪,只是心想,这徐公子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怪物,脑袋里想的东西也太新奇了些。

    徐毅道:“慈善募捐就是说我们办一个慈善晚宴或者慈善拍卖,请杭城有头有脸的人物来参加,让他们捐款,不过我们得事先找几个托,到时候让他们先捐款,鼓动一番,嘿嘿,不然到时候没人捐岂不尬尴,你说是不是?最后我们给他们树碑立传,谁谁谁捐了多少多少,都一一写出来,公之于众。现在的人都好面子,走在大街上相熟的一问,修筑堤坝你捐了多少多少,我捐了多少多少,若是别人比自己捐得少了,你说他们会怎么想?对于这些捐款的人知府大人也应该对他们有所表示才行,颁个嘉许状什么的。总之,慈善募捐就是‘众筹’的一个手段,你说这办法可行不可行?”

    司马林拍案而起,喜上眉梢,赞道:“这办法太可行了,徐公子,你可算是帮了我家的一个大忙!”

    徐毅笑道:“我只是出出主意,算得上什么,具体实施还得看你。”

    司马林心中的一团乌云被吹散,眼下是阳光普照,阴霾一扫而空,脸上洋溢神采,笑道:“这没说的,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徐毅道:“我失望什么?是修筑好堤坝,莫让杭城百姓失望才对。”

    司马林忙点头道:“是是是,也绝不让杭城百姓失望。”

    当下两人又探讨了一些细节,直至晚时,司马林准备丰盛晚宴款待于他,这次却不是压惊了,而是纯粹的感谢,席间两人说些趣事,但直至快要结束司马雄却一直未曾露面,徐毅喝得已有三分醉意,这时徐海却找上了门。

第五十六章 倒霉催的都指挥使() 
司马林见徐海到来,忙起身相迎,邀他入座,吩咐丫鬟重摆杯盘,宴席重开。徐海谢过司马林的好意,推辞道:“不用了,我来这是找徐老弟的,林大人找他有急事。”

    徐毅起身道:“徐大哥,林大人找我做什么,很急么?”

    徐海难得严肃,点头道:“很急,这就得走。”

    司马林道:“徐公子,本来今晚大家说好了不醉不归的,既然林大人相召,那我就不挽留了,你有要事在身,喝酒什么时候都可以。我们下午商讨的事我会尽快找人准备好,到时候我亲自去府上给你送请帖。”宴席期间徐毅已告诉了他自己现在的住所。

    徐毅告辞道:“那我就先走了,今晚还得多谢你的盛情款待。”

    司马林笑道:“是你帮了我的大忙,一顿水酒算得什么。”他将二人直送到大门口,又要吩咐仆役套车,徐海赶紧道:“林大人不在府里,我们自己去就行。”司马林也不强求,徐海拉着徐毅匆忙走了。

    拐过一条街道,徐毅问道:“林大人在哪儿?他找我做什么?”

    徐海笑道:“林大人现在当然是在别院里,不过不是他找你,而是我找你,我带你去看场好戏。”

    徐毅见这确实不是回景秀别院的路,那徐海刚才那样说就是故意不想让司马林知晓了。见他一脸兴奋,脸有得色,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