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05章

睦宋-第105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光义看着崔公公笑了,笑得很是舒畅,“本王没有猜错的话,沈少奕这小子应该在辽国的皇宫里吧?”

    看到崔公公的神色,赵光义就知道自己猜对了,“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说了,沈少奕那小子究竟在辽国皇宫做什么?”

    “妄想!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的!”

    崔公公稍稍的松了一口气,赵光义这样说,就代表着他知道的并不多,能够从自己的身份猜到沈少奕在大辽皇宫里,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要自己死了,那么这个世上,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这天大的秘密了。

    这让崔公公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不说本王也猜得到!”赵光义很是自信,“沈少奕那小子是不是和你们的太后有了奸情?”

    崔公公很是惊讶,这一次却是装出来的,装得赵光义都没有看出来,因为他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惊讶了无数次了,都已经习惯了这个表情了。

    “本王是该对你的忠心表示敬佩呢?还是该说你愚蠢呢?想必耶律贤重病的时候,萧绰那个贱人和沈少奕勾搭上了,被耶律贤给发现了吧?听说萧绰是个美人,没想到沈少奕这小子真是艳福不浅啊!”

    崔公公看得见赵光义眼中的妒忌,是那种毫不掩饰的妒忌。

    赵光义真的很妒忌,他不知道到底沈少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如此算来,他身边的三个女人,一个是大宋的长公主,另外两个,则算得上是皇帝的女人了。当然了,最让他感到无法忍受的是,他赵光义的女人,也爱着沈少奕,甚至在跟了他这么长的时间后,还当着他的面,对沈少奕念念不忘。

    是个男人就无法忍受,他赵光义当然不会认为自己不是男人了。

    崔公公看见了赵光义想要杀人的目光,他知道,赵光义此刻想要杀的人是沈少奕,而不是自己。他的心里在笑,疯狂的笑,因为他知道,不管如何,赵光义都是必杀沈少奕的,主子的愿望,自己的使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

    他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心思被赵光义看透,因为他的脸几乎麻木了,始终都是一副惊讶的样子。

    “耶律贤知道自己就快死了,所以给了你大把的银子,让你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杀了沈少奕。你当然可以自己动手了,可是本王早就听说,辽国的皇帝都有些奇奇怪怪的,就比如耶律璟,他可是有名的喜欢喝酒睡觉,不喜欢上朝的人,是一个以杀自己身边人为乐的短命皇帝。一个皇帝,竟然死在厨子的手上,说来也是千古笑谈了!”

    赵光义哈哈大笑了起来,令人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其实这也没什么,化外之地,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人也不奇怪。耶律贤一定是想到了一种很特别的死法,那就是让沈少奕这小子死在他的亲人手上,如此这般,才能够消了他的心头之恨。”

    “萧绰自然不会杀了自己的情夫,你也知道求不到我皇兄那里去。所以,你就想到了本王,因为很是不凑巧的是,沈少奕是本王的侄女婿,本王也算得上是沈少奕的亲人了!”

第241章 晋王威胁() 
自以为是,原来人一旦张狂起来了,就喜欢自以为是,他们认为他们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所以,崔公公显得更加的惊讶了,甚至是有些颤抖的看着赵光义,那一脸的神情就差在上面写上诧异两个字了。

    “怎么了?被人看透心思的滋味不好受吧?”赵光义斜着眼看着崔公公,“其实你想杀沈少奕很简单啊,只要将他与萧绰的奸情说出去,契丹人还不将他给撕了。当然了,你已经没有说出去的机会了,因为你必须死,本王不会让你有机会说出去的,沈少奕也只能死在本王的手上。”

    “这好歹也算是遂了你的心愿了,你可以瞑目了!”

    崔公公的心情很是复杂,他不知道到底自己是该喜还是该忧,喜的是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忧的是,自己没能亲眼看到沈少奕死在赵光义的手中。他真的没有机会看到了,甚至连发出惨叫的机会都没有,赵光义已经一掌劈断了他的颈骨。

    卢多逊战战兢兢的进来,他不知道为何赵光义会杀了这个自称知道沈少奕下落的人,他自然也不敢去问,处理尸体的事情,自然也不能去劳烦晋王殿下了。

    人既然在辽国皇宫,赵光义就有把握将沈少奕找出来。其实,不找也没有关系,就像崔公公说的,只要赵匡胤死了,他沈少奕就必然会出现在汴梁,就像韩熙载过世,沈少奕照样回到了泉州。

    所以,赵光义根本就不在乎有没有人知道沈少奕的下落了,甚至他都没有必要去查清楚沈少奕到底在做什么,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或者说,是赵匡胤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了。

    “王公公,想好了没有?还是说,必须本王让人走一趟陕州啊?”

    “不敢,不敢!奴才不敢!”

    王继恩不断的提起自己的袖子擦着额头上的汗,这种弑君谋反的事情,那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只是这位晋王殿下说得明白了,拿自己的老家陕州说事,那就是拿自己的家人威胁自己了。他不担心自己的生死,他担心的是,在这位爷的眼中,自己的家人根本不算什么,生死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不敢?本王需要的是你敢!别忘记了,你王家如今的富贵,随时都可能灰飞烟灭,当然也可能会更上层楼,盛极一时。”

    王继恩开始有些后悔了,当初受到晋王威胁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及时的告诉皇上呢?也许自己说了,现在就不用这般的为难了。如今的情况就是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左右都有可能会万劫不复的。

    事情败露,必死无疑,就算是现在马上就向赵匡胤坦白,赵匡胤也一样不会放过自己的,因为就是自己偷听到赵匡胤和赵普的谈话,将唐文清的消息告诉了晋王的。他真是悔不该在数月之前接受了晋王的好意,那是一幢在陕州最为宏大的宅子。

    他不得不承认,银子是个好东西,但银子也不是东西,会让一个人迷失了自我。也许就像是赵匡胤所说的,他也算是久居高位了,人难免有些自大了,得学会收敛一些了。

    “继恩,发什么呆呢?”

    “啊!”熟悉的声音,哪怕不熟悉他也知道,在皇宫里只有一个人敢于这么叫他,“皇上,是您啊!奴才在想一些小事,一时没注意到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说的什么话!”赵匡胤摇头问道:“怎么?是你家里有什么事吗?”

    “不是,不是!”说了一个谎话,就要用另外的一个谎话来圆前面的谎,“多谢皇上挂念,奴才家中好着呢!”

    “这就好!朕还以为你弟媳妇又和令弟打架了呢!”

    赵匡胤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刚刚上个月的事,让王继恩着实是烦恼了一阵子,也不知道他王家是造的什么孽,娶了个会武功的狠角色,想想也实在是好笑,为这段忧心的日子增添了一些乐趣。

    王继恩只好陪着笑,当然是苦笑了,“皇上,该用膳了,奴才去准备了!”

    “好!”

    赵匡胤转身走了进去,他这几日心情总算是稍稍的好一些了,黄河水患暂时解决了,汴梁四门外的灾民也已经开始返乡了,沈义伦治水之事,也都全面的展开了,他终于可以舒一口气,把心头最大的那块石头放下了。

    王继恩很快就把御膳送上来了,说是御膳,只不过是一碗清粥,一碟青菜,再加一小盘炸豆腐。自从黄河水患,赵匡胤就下定了决心,在水患没有解决之前,他要和灾民们一起过这清苦的日子。

    如今,灾民虽然陆续回乡,可是重建家园,清理田地,也要一段时间,今冬的这一季麦子,看来是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到明年来。眼下最为重要的,除了治理黄河,当然就是这些百姓们这最少大半年的口粮了,已经快两个月了,从各处调集的粮食已经不少了,但显然还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等泉州从海外采买的稻米能够尽快的送到,才能让百姓不至于断了口粮。

    “皇上,您看明日是否换一些膳食,先不要顿顿清粥小菜了。”

    “不用了,这般闷热的天气,吃吃清粥小菜,整个人便神清气爽了起来,其实蛮不错的。”

    “皇上说的是,奴才也学着皇上,吃了几个月的清粥小菜,感觉面色都红润了许多。”

    赵匡胤只是笑了笑,便低头慢慢的吃了起来,他习惯在用膳的时候不说话,而且一直都吃得极慢,上战场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时间细嚼慢咽的,在宫里的时候,他却是养成了这种习惯,这是难得的可以享受一下的时光,可以不用去想那些让他觉得烦恼的朝廷大事。

    王继恩照例退到了一边站着,房里就只有他与赵匡胤,那是因为赵匡胤一向不喜欢用膳的时候有太多人看着。王继恩心里无比的忐忑,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他不得不这样去做。

第242章 传位诏书()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了,赵匡胤最近总感觉自己四肢乏力,整个人都没有精神,总是想要躺下,每日一早,都是皇后硬是将他挖起来的。只是,御医看过了,却查不出是什么问题,只是认为他连续数月吃素,导致的营养不足,多补一补也就好了。

    对于御医的诊断,赵匡胤在背后嗤之以鼻,自是不当一回事,他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大宋皇帝,正当壮年,身子也一向硬朗,哪里会认为自己真的如此的虚弱,吃上两三个月素食,就会成这样了。

    再说了,吃素食和嗜睡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八月十四夜,赵匡胤感觉身子似乎有些绵软,比起早几日更为的虚弱,他便没有去往宋皇后那里,想着先休息一下,转身便进了御书房边的房间,躺在了床上。刚刚躺下,他便觉得有些恶心,想要喊王继恩,却发现竟是连张口的力气都是没有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赵匡胤终于慌乱了,他甚至感觉到了死亡正一步步的靠近自己,这种恐惧无以复加。他正当壮年,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做,他实在舍不得就这样离开了。

    已是亥时,门外传来的脚步声,王继恩陪着晋王慢步走了进来,房里亮着灯,王继恩就在门边停住了,低着头不发一言。眼下所有事情都已经不可挽回了,只是他还是没有勇气走到赵匡胤的床边,看一眼正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不动的大宋皇帝。

    赵匡胤听得出是谁的脚步声,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什么回事了,在这个时候,王继恩带着晋王来了,还能是怎么回事?他感觉到心胆欲裂,脸上却是一片木然,他想要大声的呼喊门外的侍卫,杀了眼前这个狠毒的贼子,却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

    “哟,皇兄还有气呢?”

    赵光义的手指放在赵匡胤的鼻子下面,还能感觉到一丝微弱而温暖的鼻息。他将手指收回,坐在赵匡胤的床沿上,“继恩,你出去吧!本王有话和我皇兄说!对了,顺便去将赵普请来!”

    “这······”

    “让你去就去,亲自去!”

    “是,王爷!”

    王继恩怀着忐忑的心情,快步而去。

    赵光义转头看了一眼赵匡胤,突然觉得有些悲伤和愧疚,叹息了一声,将赵匡胤的手抓着放在自己的手心当中,轻轻的揉动着,这毕竟是他的亲哥哥,血浓于水的亲哥哥。这偌大的江山,就是自己的哥哥打下的,而自己,竟然会下毒害自己的亲哥哥。

    只是,这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赵光义眼中的泪光渐渐的隐去,慢慢的将赵匡胤的手放了回去,还轻轻的拉着薄被帮赵匡胤盖上。

    “二哥,你心里是不是很是痛恨三弟呢?是不是在责怪自己当初不要那么的心软呢?即使你明知道庆儿是三弟下的手,你还是选择原谅了三弟,还答应不违背在母后面前许下的诺言,将皇位传给三弟。”

    “只是,你的三弟实在是等不起了,谁知道你能活到什么时候呢?说不定会熬到三弟比你先走,那你就不用遵守诺言了。其实,你应该知道,从庆儿死的那时候,你的三弟就已经等不及了。”

    “要是你不那么心软,也许你的三弟早就没有机会了。大哥早逝,你自小便文武双全,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成了赵家的顶梁柱一般,认为照顾好弟弟妹妹是你的责任。你的性格,像极了母后,总是一切大包大揽,就像母后病重时,嘱咐你一定要将皇位传给三弟一样。”

    “你竟然会答应这样的要求,这或许就是你性格中的缺陷了。别人不知道,三弟却是知道你为什么不再开疆拓土,那是因为你不想杀人,你不喜欢战争。你不够狠,完全没有身为帝皇的狠劲,也注定成不了大事,这一切,就让三弟来实现吧!”

    “如今河套已经尽入大宋之手了,党项人根本不堪一击。在过得几年,三弟便会有无数的战马,到那个时候,管他什么辽国、吐蕃,还是大理、高丽、越国,都将臣服在你三弟的铁蹄之下。你应该放心的去,应该为你三弟感到开心,因为你三弟将会重现汉唐盛世!不,将来大宋的疆域,要比汉唐更为的广阔,更为的富强。”

    赵匡胤明明有许多话要告诉自己的三弟,告诉他为什么自己不杀他,为什么不为庆儿报仇,告诉他好战是王国的开始。只是他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自己已经永远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弟弟竟然如此的没有耐心,他明知这么些年来,自己不立太子的用意,也知道自己不会违背对母亲的诺言,为什么他还是等不及呢?

    难道是自己真的活得太久了吗?自己才四十几岁,三弟你也不过才三十出头,这是何必呢?

    赵匡胤知道,想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他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他开始有些担心自己的三弟会对自己的儿女下毒手了。其实,他早就有了一定的准备,将芳儿留在泉州,就是不想芳儿涉及到这皇位之争当中去,从庆儿被害,他就知道,自己的这个三弟,是一个心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