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27章

睦宋-第127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才睡去的,醒来时天已大亮,等用完了早餐,赵瑾才告诉沈少奕,周老太爷方才来过,让两人醒来后去一趟。

    沈少奕自是不敢怠慢,与赵瑾一起快步向着周老太爷的住处而去,到的时候,周老太爷正与林仁肇在院子里泡茶等着他们。两人一看周老太爷一脸的笑容,就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好事了,等到一杯热茶落肚,周老太爷的手上,已是拿出了两张白纸来了。

    沈少奕接过,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却是昨日才说到的檄文,怎么都没想到周老太爷竟然已经写好了,看这个样子,应该是彻夜未眠了。

第291章 讨贼檄文() 
沈少奕与赵瑾便开始看了起来,最上面是较大的字体,写着标题:七讨逆贼光义檄!

    而正文则写着:

    自太祖皇帝龙兴,立大宋基业,开疆拓土,平定四方,一统中原,力取燕云十六州失地,洗刷儿皇帝石敬瑭之千古罪责,大宋日趋清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之光已显。太祖皇帝一向仁慈爱民,心系百姓,大力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使万民饥有所实,冷有所覆,耕有其田,居有其屋,有余粮可度灾荒,有余钱可善其光景,子弟能向上好学,家境可日日更新。

    然太祖皇帝正当壮年,壮志未酬,却英年早逝,我大宋百姓无不哀恸,泪洒国土,只望太祖皇帝遗志能得以传承,兴盛大宋万年基业,百姓亦能得享万世康平。却不想太祖皇帝尸骨未寒,逆贼光义已是倒行逆施,设计迫害太祖皇帝后人,更是枉顾太祖皇帝生前之志,枉顾百姓死活,停治水之举,断治水之银,夺灾民之口粮,断百姓之生计。

    如此逆贼,岂能为我大宋君王,当讨之!

    另乾德三年,皇子赵德庆夭,京城四处,遍传皇子死因可疑,后不了了之;太祖皇帝正当壮年,无端染病,查无病因,疑为受人投毒;长公主驸马、清源候爷沈少奕,无端被人陷害,差点丧命于京城。

    以上种种,无不令人生疑。试问太祖皇帝与德庆皇子为何突然得病?敢莫是有心人起意为之?试问驸马爷为何无端受人诬陷?敢莫是有心人欲斩草除根,祸及公主殿下,祸及在泉州行宫的皇子德芳?

    驸马一案,于逆贼光义登基后一日发生,皇妃使人邀驸马到城南别院一见,言欲相谢当年恩情。又有逆贼光义遣总管太监王继恩催促,驸马奉旨前往城南别院。时有逆贼光义、违命侯李煜作陪,暗中却埋伏丁勇数十人,居心何在?

    天下皆知,李煜与驸马爷曾有夺妻之恨,亡国之仇,皇妃窅娘亦曾与李煜构陷驸马爷,以酒灌醉驸马爷,治秽乱唐宫之罪。此事早已真相大白,李煜身为旧唐君王,枉为小人,当受天下人共唾之。

    如此小人,逆贼光义却视同臂膀,可出入朝堂,可代逆贼行事,带禁军以震黄河两岸受水患之灾的百姓,夺其口粮,推其房屋,关其亲人,倒行逆施,可见一斑。

    皇妃窅娘,又本是李煜妃嫔,小人李煜,甘愿献之于逆贼光义,遂得逆贼光义所宠,小人李煜又与驸马有仇,正是贼鼠一窝,兴风作浪,诬陷忠良,欲断大宋社稷,绝太祖皇帝亲属,其心可诛!

    如此逆贼,岂能为我大宋君王,当讨之!

    今我太祖皇帝亲子,皇子德芳,秉承太祖皇帝遗志,愤之而起,自泉州一地起兵,称太子,欲北上讨贼。

    一讨逆贼光义,篡位夺权;二讨逆贼光义,诬陷忠良;三讨逆贼光义,杀兄杀侄;四讨逆贼光义,亲近小人;五讨逆贼光义,枉顾民生;六讨逆贼光义,祸乱社稷;七讨逆贼光义,欲绝大宋。

    凡我大宋军民悉知,太子德芳,建太子军,择来年二月初二,北上讨贼,欲除贼子,拨乱反正,兴盛大宋。此间借路而行,不扰民,亦不愿与各地军政为敌,请行方便。但若有愚忠逆贼光义者,挡我道者,勿怪太子军所到无情。

    若有仁人志士,欲共襄讨贼盛举者,太子军扫榻以待;若有依附逆贼光义者,欲倒行逆施,负隅顽抗,太子军定杀不饶。

    太子军于此讨贼檄文立誓,不除逆贼光义誓不还!

    一篇《七讨逆贼光义檄》,虽只是千余字,但已列明了赵光义的罪状,并声明了太子军只是借道北上京城讨贼,不欲与大宋军民为敌,也不是要造反,一夜之间,以周老太爷偌大的岁数,能够成文,却也是让人赞叹。

    沈少奕和赵瑾当场拍板确认,便让人抄写了数份,送行宫、泉州节度使司衙门、市舶司,另外一份,便送沈家的工场,刻板刊印,行发天下。

    众人终于将周老太爷劝回休息,便各自离开。林仁肇前往城东兵营,操练大军,赵瑾前往行宫,亲自送讨贼檄文,并前去见一见尚未出行的陈文显,交代漳州防务事宜。

    而沈少奕也深知檄文一旦发出,那么赵光义肯定会下令各地厢军,开始进攻泉漳二地的,那些还在观望,等待军令的厢军,必然会大举进攻的。而这个时间,最少应该还有一个半月,他当然要事先准备,在除夕到来之前,先给进攻的厢军一个下马威了,也才能好好的过一个年。

    而想要震慑厢军,那还有什么比火炮更来得直接的呢?只要火炮一开,除非厢军真的不怕死,否则的话,他们唯有退去。而一旦厢军退去,那也正好可以借着厢军之口,把太子军的军威传遍天下,让天下人知悉,原来太子军是如此的厉害,等到明年二月北上的时候,想必一路上自是要顺畅不少了。

    而眼前最为重要的事,莫过于先让太子军熟悉火炮了,沈少奕当即让康四平带着十几个人,赶往工场,先行将威武大将军炮和吓尿炮送到军营去给林仁肇,他已经和林仁肇说好了,工场会派出熟悉的工人,前往指导,而林仁肇则要挑选精明强干的将士,专门组建起一个神机营来。

    沈少奕让康四平亲自押送着火炮去军营,自己则是留在了工场之中,火炮送走了,他最关心的就是余下火炮的制作,以及火枪的制作了。祝青自己也在忙着火枪的事,却也没和沈少奕客气,便任由沈少奕自行在工场里四处看看。

    沈少奕自是进入了制作火炮的地方,那里有祝青的得意弟子宣赞管着,短短的一两天,已经制作出了两门吓尿炮的粗胚,正有工人在不停的打磨着,只要打磨完成,试炮之后,这两门吓尿炮就又能送到军营去了。

    沈少奕知道,因为铜材不足的原因,余下的这两个多月里,最多应该也就再有十二三门的吓尿炮制作完成,其中三门送漳州,四门留在泉州,自己能够带着北上的,也就只有六门左右了。只是他也有信心,六门吓尿炮足矣,何况还有不知道能否制成的火枪。

第292章 火炮工场() 
“宣管事,像这般进度,是不是可以说每天能够制作出一门火炮?”

    “侯爷有所不知,这铸炮的模子乃是上等的百炼精钢所制,按照正常的话,应该是每十到十二个时辰可以制作一门火炮。只是,这模子毕竟无法长时间的耐得住高温,每制作一门火炮都会产生一些毛刺,而且越来越多。这些毛刺是需要等模子自动冷却之后才能用手慢慢磨平清理的,却是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就是冷却的问题,早期一直都是用冷水冷却,因为突然的温度大降,模子曾经产生过变形的情况。后面,我师父就说,模子只能放着让它自然冷却,否则的话模子很快就会变形,制作出来的火炮也就没办法用了。”

    “原来如此!”沈少奕当然知道热胀冷缩了,一旦温度突然间相差极大,确实是会损坏模子的,这些模子制作起来也极不容易,反正如今材料不足,也不是太过着急着要这些火炮,时间拖长一点也没什么关系,“那就请宣管事不要太过着急了,最主要还是要保证火炮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可千万莫要出什么事!”

    “多谢侯爷关心,小的省得了!侯爷也不用太过担心,正常的话,余下的铜材还能铸造七门吓尿炮,再有十五日左右便可以全部完成了。”

    沈少奕点了点头,“那这两门火炮大概多长时间可以使用?”

    “正常经过打磨试炮,两日内可完成!”

    “那就辛苦宣管事了!”

    “侯爷说哪里话,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那宣管事忙着,我到你师父那去看看。”

    沈少奕转了出来,向着祝青那边走去,还未进入,已是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里面的温度,丝毫都不下于宣赞那边的温度。这大冬天的,在这工场里倒是极为的舒适,可是沈少奕也知道,如果是在夏天,这里的温度简直是可以热死人的。

    祝青正在和几个工人忙着,沈少奕便也不上前打扰,稍稍的隔着一段距离看着。此刻几个工人正在用精铁制成的锉刀,打磨着一小块已经制成的模子,旁边还放着一堆泥巴,还有已经烧制成的几块陶瓷的模子。

    沈少奕也曾多少了解了一下,他知道,真正的火枪的模子还没有制作出来,工人先是要用泥巴制作成想要的样子,然后高温烧制成陶瓷的模子,接着再把陶瓷的模子装入一个地方固定住,再接着就是倒入滚烫的铁汁了,等这些铁汁凝固之后,出来的便是要制作火枪模子的初模了。

    初模全部完成后,仔细的打磨之后,放在一起固定住,要尽量的做到每一块初模之间严丝合缝。接着便是将专门用来制作模子的上等铁汁倒入初模当中,等到冷却后取出打磨,便是最终的制作火枪的模子了。

    这样的程序简单而又枯燥,却又要操作得极为的精细,因为任何一步只要有大的误差,那么用来打磨修缮,甚至是重新做的时间,都是极长,要平白的浪费许多时间不说,还浪费材料。

    沈少奕倒是想到了他老爹公司里那无数的精密的各种切割、雕刻的数控设备,只是他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是无法制作出那样的机器的,不要说是电脑控制了,就连最基本的电都没法搞定。

    看着祝青事无巨细的在一边指导忙碌着,沈少奕知道自己也插不上手,便干脆接着四处走走。这个工场说是不大,只有几十个工人,但却五脏俱全,各种各样的设备、工具,倒是让沈少奕大开眼界,原来制作一门火炮,一杆火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事无巨细,极尽繁琐,若是没有恒心,是根本看不到成品的。

    他转了一大圈,眼看着天色也已经不早了,便只好独自骑着马往家里赶。到得家中,已是黄昏,林仁肇也已经在等着他了,两人便说起午后那两门火炮送到神机营的情况,着实的将神机营的那些小子们给吓得够呛,为数不多的战马更是惊慌四窜,就连军营不远的百姓也有许多在听到了爆炸声之后,赶往军营。

    不得以之下,林仁肇只能暂时停下,四处的安抚战马和惊慌失措的将士百姓们,足足两个时辰才搞定了。只不过,对于火炮的威力,不仅仅是神机营,连军营里的将士,也都是真正的见识到了一回,除了惊吓之外,却是更为的振奋人心。

    林仁肇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当场宣读了《七讨逆贼光义檄》,现场将士发出了震天的吼声。这些将士的家人,几乎都已定居在泉州,也算得上是泉州的子弟兵了,他们的家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沈家的一些惠泽,无不安居乐业。

    而这些将士的俸禄,相比起大宋别的地方,甚至是皇宫里的禁军,那也不妨多让。林仁肇自己就是行伍出身,自然知道将士的不易,待将士更是如同亲人,各种抚恤优待,应有尽有,自然也是三军用命了。

    当然了,这一切都离不开泉州城的繁荣,离不开泉州的吏治清明,否则的话,他林仁肇纵使是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两人说着,终于说到了军中缺将领的事情了,想来想去,如今可以信任的人也就是当初赵瑾带来的康四平等人了,趁着还没开饭,沈少奕便将康四平叫来了,与他说了,同时让他去询问一下那些兄弟们的意思。

    只是过了一会,康四平便回来了,竟是一下子有十几人愿意前往军中,这些人原本就都是禁军中的将军,或是侍卫,本就算是军伍中人,沈少奕与林仁肇自是大喜,让康四平记好名单之后,等到明日一起到军营中去再说。

    而接下来,林仁肇也要求沈少奕从明日起便要到军营中去,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因为唯有这样,将士们才会真正的把你当成他们的兄弟一般,毕竟此次北上挂帅的虽然是林仁肇,沈少奕却是前锋,同时也要负责整个神机营的运作的,正是可以在军中树立威望的好时机。

第293章 各司其职() 
第二日,沈少奕早早的就起来了,跟着林仁肇前往军营。一行十几人浩浩荡荡的骑着高头大马,沿着东西大街,向着仁风门而去,路上行人纷纷侧目。

    尤其是最为年轻的沈少奕,剑眉星目,鼻挺唇薄,脸上带着温暖明熙的笑容,一身蓝色的缎子劲装,长发用一条同样蓝色的缎带束在脑后,与林仁肇并排前行,更是引得无数男女老少驻足,纷纷打听这俊俏的男子是哪家的儿郎。

    相比起年纪最大的林仁肇,还有身后那一堆最少都已经三十几岁的牛鬼蛇神来,沈少奕自是占尽了风头,就连素来被称为沈家护卫中容颜最佳的侯之平,也是差了不少。

    街上也有个别认识这是驸马爷的,几乎都是在几年前韩熙载葬礼时见过的沈少奕,只不过那时的沈少奕形容憔悴,哪里有如今的丰神俊朗,器宇轩昂,却也只能大概的认出来而已。于是这些人便都觉得自己能够认识沈少奕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对那些不知沈少奕是何人的,都是嗤之以鼻,仿若自己便比旁边侧耳来听的那些人要高上一等了。

    很快清源候爷的大名就四处传开了,更是引得街道两边的良家女子,闺中少女,半老徐娘,青楼艳妇,无不纷纷骚动了起来,东西大街上更是人挤人的,一时根本就难以通过。众人无奈,只得下马,让康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