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55章

睦宋-第155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拆了,拿材料去卖吧?

    沈少奕回到泉州城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两天,泉州城的戒备也已经撤了,倒是城门边上依然有缉拿他的画影图形。

    这些时日的风雨,已经让他变得又瘦又黑了,只要不细看,倒是看不出他就是城门边上的那个通缉的钦犯。只是沈少奕知道,泉州城认识自己的,见过自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不会傻到冒这个险随便在大街上晃。

    他来到的这天,符昭愿已经等了喻皓足足三天了,却连喻皓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他开始焦躁了起来,只是从许福安那里得到的消息,关在大牢里的这些泉州富商们,真的没几个家里有多少银子了。

    单是许家,不过也就七八万贯而已,因为年前刚刚捐出了一笔建乡学县学,年后又买了许多沈林两家的产业,这些钱也就足够买材料投入生产,还有人工的费用了。而这些银子还不够付那十万贯的赎人费呢!

    还有这几天市场上的菜肉又涨价了,七天时间涨了四成,城里的百姓已经怨声载道了,甚至有人在半夜里,将一些烂菜偷偷的扔在节度使司衙门的大门上,以此来表示不满。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自己封锁了城门,进行盘查带来的货物运输延缓和有个别商户干脆休息外,最主要还是在牢里的这些人。

    因为这些人涉及了泉州大大小小的各种行业,甚至里面就有一个祖上三代杀猪起家的富商,至今都还是泉州最大的猪肉户。家主被抓,家里人自然没有心情去好好的做生意了,除非这家人早就看这个家主不爽了,就像许福安一样。

    这让符昭愿很是头疼,总不能把这些商人都给逼死吧?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他要是干了,这泉州城就废了,就算自己能凑足了第一个月的百万贯,那接下去呢?

    他像疯了一样的派出了许多人去找喻皓,如今的喻皓,就像是空气一般的消失了,找了许久几天都只是听到有人说在哪里哪里见过,却始终都追不上人。这让喻皓都开始怀疑了,这喻皓到底是不是真的出去了?

    他甚至让人混进泉州大学去查了,却什么也查不出来,因为那些教习住的地方,守卫森严,想进去根本就不可能,除非他硬闯。

    沈少奕趁着黄昏时进了城,三绕两绕,到了一条小巷子里。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一处宅子的二楼,窗纸是黑色的,若不是注意看,根本没人会注意到。这里是中二的住处,黑色的窗纸代表着他人在,并且安全,灰色的则代表着人不在,这个时候不管危不危险,沈少奕都是不会进去的。

    这种在黑灰两色之间转换的暗号,平常若是不仔细凑到近处去看,那都看不出来,谁又会去注意这些呢?

    窗户后面,正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沈少奕,因为很少有人会在这里驻足的。中二隐约看出了像是沈少奕,却又一时看不太清楚,他决定不动声色的再看看,没有完全确认之前,他是不会随意的接人进来的。

    沈少奕动了,缓缓的向前走去,接着听到了沉重的脚步声,是一个货郎正要回家。这货郎也是住在这个巷子里的,每天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回家。很快沈少奕又转了回来,饭点的时候,小巷子里却也没有太多人经过。

    沈少奕静静的听了一下,确认两边短时间内都不会有行人经过了,他走到院子的门前,轻轻叩响了门,连续的五下。门在敲完后就开了,中二红着眼睛看着沈少奕,沈少奕只是露出了一个微笑,“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请进!”

    中二侧身让开,等到沈少奕进入,才出门左右看了一下,接着关上门,带着沈少奕从狭窄的木楼梯走了上去。

第357章 独木难支() 
“属下就知道侯爷一定会回来的!”

    “当然!”

    “侯爷稍等,属下去做一点吃的来。”

    “也好!”

    沈少奕就坐着等着,听着楼下叮叮当当的锅响声,赵瑾曾说过中二做菜很好吃,若是去做个厨子肯定会大赚。只是中二却宁愿就缩在这个小巷子里,领着明堂那并不高的薪俸,过着清贫的日子。

    他倒是有一个用来掩饰的身份,是一个砌灶台的师父,只是这种活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活干的,他的清闲,也就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中二的手艺果然很不错,很简单的猪肉炒粉丝,一点都不下于醉泉楼的美食。沈少奕知道中二的故事,之所以手艺这么好,是因为他死去的妻子喜欢美食。

    中二是仙游人,五年前,中二出去给人砌灶台,回家的时候,却发现心爱的妻子吊死在自家的房梁上,身上的衣裳不整,告诉中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像是疯了一样的想要找出仇人来,最终还真的被他给找到了。

    夜里,他潜入仇人的家里,却不想人家早就防备着他,最后失手被擒,送进了官府。正是沈少奕和赵瑾的到来拯救了他,那个仇人也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中二,还是做着他的老营生,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

    直到赵瑾找到他,开始传授他武艺,没想到三十几岁的人了,在习武上他却是个天才,进步神速。原本,赵瑾只是想让他成为明堂的普通一员,却没想到最终他成了明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负责人。

    中二自然开始讲述自沈少奕去了溪口之后的事情,对于赵瑾给符昭愿留下的这些阻碍,沈少奕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夫人实在是够狠。只是,他也疑惑,明明太子军已经大败,赵光义却还在大肆的搜刮银钱,甚至于都用铜钱去熔铸火炮了。

    他到底要做什么?沈少奕突然心里一紧,因为他已经隐约知道赵光义想要做什么了,除了太子军,如今对大宋威胁最大的便是辽国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长城的存在,辽国铁骑早就铮铮南下,踏平中原了。

    沈少奕焦急了起来,因为萧燕燕和绪儿还在辽国,他们可能连太子军兵败的消息都还刚刚知道,对于火炮的威力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认识,一旦赵光义将火炮运往长城,在火炮的攻击下,人命真的如同草芥一般了。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的前往辽国,尽一切可能救出萧燕燕母子,“帮我带个消息给家里人,就说我一切安全,暂时不能与她们相见。”

    “侯爷不出海吗?”

    沈少奕摇头,“我要去一趟辽国!”

    中二并不知道萧燕燕的事情,但他也知道沈少奕多年来一直都在辽国,肯定是有所牵挂的。作为下属,他当然不会问为什么了,只能请沈少奕一路保重了。

    沈少奕急匆匆的走了,他甚至都没在泉州过上一夜,让中二帮忙找了匹快马就走了。而符昭愿依然烦恼着,因为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百万贯已经不可能完成了,除了给赵光义一个解释之外,他至少也要有所表示。

    他决定降低赎金,降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额度,至于那些什么资助反贼,参与叛逆之事的罪名,就让他们见鬼去吧!他需要尽快的恢复泉州城的市场秩序,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税赋收入来支撑赵光义那无穷无尽的胃口。

    而至于喻皓,他已经准备放弃了,从各地传来的消息,几乎所有的乡学县学都已经开建了,工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么大的量,两百万贯看着很多,却经不起用,估计也差不多了。

    他坐在衙门的堂上,头疼不已,可是却有一个人更加的让他头疼,那就是许福安。对于符昭愿要将许瑞安放出来的决定,许福安极力的反对,这让符昭愿直接发火,就将他赶了出去,都这个时候了,还来胡搅蛮缠。

    不过,许福安总还是有些用的,因为他给符昭愿介绍了一个人,那就是陈家的陈文才。这个才是真正的地头蛇,在牙行多年的经验,让他知道该怎么样去处理许多的事情,这无疑对符昭愿来说,是一个可以让他省却很多力气的事情。

    陈文才自从沈少奕来到泉州之后,他就失势了,从牙行里被开革了出去。而随着陈家和沈家的冰释前嫌,陈洪进去了京城,陈家新的家主陈文显对自己的这个堂哥很是不感冒,基本上陈家的事情都不让他参与。

    如今,他又成为了牙行的主事,趾高气昂的回到了牙行,首先要清洗的就是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整个牙行鸡飞狗跳,足足去了一半的人,空出来的位置,当然是安排给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了。

    对于牙行的混乱,符昭愿是默许的,他也需要清洗沈家留下来的残余势力,这些人习惯了沈家在泉州时的一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至少对符昭愿来说,这是一个阻碍,他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税率的提升,那是必须的,泉州的税赋实在是太低了,即使加上一倍也比大宋别的地方还要低一些。赵光义需要钱,他符昭愿当然也需要钱了,泉州庞大的产业基础,只要给他半年,他相信一定可以最少恢复到沈家在时的一半。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赵瑾带走了大量的海船和银子,对泉州来说,真的伤筋动骨了。

    而符昭愿最为头疼的还是市舶司的人选,留家兄弟的出走,陈家兄弟也跟着挂印辞官,他实在是不知道该让什么人坐上这个最为重要的位置了。陈文才出人意料的给他推荐了陈文显,这不得不说陈文才虽然心胸有些狭隘,但还是知道轻重的。

    只是,符昭愿亲自到了陈家,陈文显只是跟他打着太极,说是厌倦了官场,不打算再出山了。这都是什么啊?明明正当壮年,说得好像已经是老朽了一样。

    所以,符昭愿只能在奏折里请求赵光义派一个合适的人来了,因为他实在是独木难支了!

第358章 火炮北上() 
“德让,你急匆匆的做什么?”

    “太后,沈家败了!”

    “败了?怎么可能?”

    “赵光义举全国之力,铸造了数十门的火炮,在明州海域大败太子军。接着太子军逃回泉州去了。”

    “少奕呢?”

    “沈公子离开了太子军,不知去向!”

    萧燕燕直接站了起来,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加让她揪心的了,“德让,传我懿旨,即刻进攻宋国!”

    “太后,不可!”

    “为何?”

    “有消息说,赵光义已经让潘美带着火炮北上了。”

    “潘美?赵光义不是有些不信任他吗?怎么还会让他带兵?”

    “潘美只是负责运送火炮给曹彬而已!”

    “还是说说为什么不让出兵的原因吧?”

    “一来,有消息说符昭愿和郭进还在大山里搜寻沈公子,这表明了沈公子应该还活着;二来,火炮的威力属下虽然未曾见识过,但从明州海战传回的消息,可以明确有大海船被火炮击中后沉没,恐怕我大辽铁骑,也是难当其锋。”

    “但是从这几日传回的消息来看,火炮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炮体太大太重,转弯较慢。而我大辽铁骑的特点,正好是机动灵活,用来应付火炮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只是,若是我大军太过集中了,那就反而对火炮有利了。属下认为,不如让大军散成小股,在草原上与宋军周旋,如此方能保全我大辽的铁骑,各个击破宋军。”

    萧燕燕也总算是冷静下来了,她已经不是那个为了沈少奕而疯狂得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萧燕燕了,如今是威势日盛,甚至很多辽国的老臣,见到她也都毕恭毕敬,丝毫不敢小看于她。

    “你这样说倒是有些道理!如果能够击溃宋军,大不了连临潢府也一起让给宋军得了!”

    “这······”临潢府可是辽国的国都,也难怪韩德让有些惊讶了。

    “你不必惊讶,其实之前关于火炮的事情我也多有关注。上京城虽然重要,但四周并无天险可守,若是宋军用火炮开路,我大辽子民只能徒增伤亡了。倒不如干脆把上京城这块大肥肉送给了宋军,到时候诱敌深入,最好能把宋军吸引到大金山方向,再给宋军致命一击。”

    韩德让稍稍一愣,他倒是没想到萧燕燕能够给出这样的计策来,想了一想,这倒确实是个好办法,避实就虚,诱敌深入,在有利的地形上歼灭敌人。只是,上京城就是辽国的象征一般,岂是说弃就弃的,“太后,恐怕那些老臣子们会不答应的。”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他们如果想要留在上京城就让他们留着,只要把大辽铁骑带出来即可。这样吧!你马上传我旨意,大军回京,一切等到了上京城再说吧!”

    “属下遵命!”

    韩德让急匆匆的就出去了,这可是事关辽国国运的事情,既然萧燕燕已经做了决定了,那他也只能服从了。他知道,从汴梁运送的火炮,应该也就是这五七日之内就会到达长城的各处关隘了,若是不早些行动起来的话,到时候只能被动挨打了。

    这些兵将们,从去年入冬开始,便都一直守在长城外面,早就有些不耐了,毕竟北方的天气实在是太过寒冷,谁也不愿意骑着马在风雪中奔忙。而正是开春的时候,每个人都憋了一个冬天,正是摩拳擦掌的时候,想着要大干一番事业,谁曾想到,突然又得到了圣旨,让大军撤退。

    这样的事情,无疑是极大的挫伤了辽军的士气,一时怨声载道。只是,圣旨毕竟是圣旨,谁也不敢违抗,大军收拾一下,终究还是在第三日一早,向着上京城的方向进发了。

    “父亲,辽军正在撤退,莫如孩儿带兵冲杀他一阵!”

    “不可!你看辽军虽然退兵,却是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慌乱,不可小觑。再说辽人马快,就关内的那几百匹战马,怎么追上人家?”

    “父亲说的是,是孩儿莽撞了!只是,听说辽人最为善战的耶律休哥远在西北,这里并无大将,父亲为何还是如此小心。”

    “你也太小瞧辽人了,你忘了这次是辽国的太后亲征吗?这辽国太后,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从这数月以来,也可以看出她治军严谨,原本桀骜不驯的辽人,竟然甘于听命于她,令行禁止,不行滋扰之事,这已经足够让人敬佩了。”

    “看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