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86章

睦宋-第186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联系好了,万无一失。小的这位朋友说,可以带七个人,明日一早就能过来了。”

    “那就好!老子倒是没有真正见过火炮的威力,这炮轰皇宫的事,就交给你和你那位朋友去办了。”

    “微臣遵旨!”

    李煜故意把这四个字说得无比的响亮,卢侃和他的那些兄弟们都是一愣,但又很快爆发出疯狂的大笑声来,仿佛卢侃此刻已经坐在了金銮殿的宝座上,成为卢汉王朝的开国帝皇了。

    东风将炙热向着西北方向吹去,已经两天了,只见漫天的乌云缓慢的移动着,却始终不见雨滴落下,天气反而更加的闷热了,每个人都在祈祷着老天赶紧降雨,好缓解一下这夏日的酷热。

    六月初的京城,依然侦骑四出,赵光义二十门火炮被人偷了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出去。这当然是李煜的主意了,你赵光义藏着掖着,不想让人知道,老子偏偏就要让天下人知道,你赵光义其实什么都不是,还是有人敢于在你的眼鼻子底下,取走原本属于你的东西的。

    京城内外,一时是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在讨论着,到底是何人有这么大的本事,竟然将大宋皇帝的命根子给偷走了。于是,民间很快就有了一种说法,这是上天因为大宋的皇帝做了错事,降下的责罚,这乌云压城,就是上天给大宋的启示,上天要他赵光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血的代价,因为已经有人看见了,南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血一样的云彩。

    这片血一样的云彩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接着便听到了响雷声,轰隆隆的响了一个下午,却是一点雨滴都没有落下。乌云像是厚重的铅块一般,已经在汴梁城的头顶上了,每个人都似乎只要踮起脚尖,就能够伸手捞住一把。

    接着,在傍晚时分,一个流言开始传遍了汴梁城的每个角落,南方的那片血色云彩,是因为天降圣人,要取大宋而代之,要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美好的生活。流言越传越是玄乎,甚至连这个天降圣人就是由大汉的太祖高皇帝转世而来,欲救百姓于水火的话,都开始有人相信了。

    甚至于,有人听说,远在京城数十里之外,已经有百姓出门焚香跪拜,拜的就是这个天降圣人,还美其名曰:天圣人!

    “天圣人?”赵光义的声音放得很是低沉,每回他心里只要无比的愤怒,说话就更为的平静,阶下的这些文武大臣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他们原本好好的在家里呆着,却是突然有大内的禁军侍卫出动,将他们一个个的请进宫里,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在晚上的时候上朝。

    “你们都说说,朕应不应该把这些乱传谣言,心怀叵测之徒抓起来啊?”赵光义有一丝熟悉的感觉,这就像是当初他和赵普一手导演的那场大戏一样,在流言中,终于把赵匡胤推上了皇位。

    没有人敢说话,谁也不想惹火烧身,万一皇帝让自己去抓人,那自己抓还是不抓呢?不抓是抗旨,抓呢?很明显会得罪这满京城的老百姓们,万一引起极大的民愤,最终说不定还是会被皇帝砍了脑袋,以此来平息民愤。

    反正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也许别人干不出来,他赵光义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第429章 无比压抑() 
“卢爱卿!”

    卢多逊就站在首位,他倒是想要让自己的位置往后挪一挪,好让皇帝看不见自己。只是这里是朝堂之上,他可没这个胆随便的换位置,只能缩着脖子,尽量的把自己的脑袋低垂下去,以为这样赵光义就不会看见他了。

    “臣在!”

    卢多逊只好出列,赵光义看了他一眼,“你说说,朕应该怎么办啊?”

    “皇上,臣以为,这乱传谣言者,自然是要抓的。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出到底这谣言从何而来的才是。”

    “那你说说,都怎么抓?都怎么查?”

    “传谣者,当下天牢,只要抓得几人,这谣言也就慢慢退去了。至于如何追查谣言的出处,这应该是晋王殿下开封府的事情。”

    晋王赵德昭心中暗骂卢多逊这个老狐狸,这个时候了,竟然把事情抛给了自己。只不过,他也知道,这确实是开封府的事情,却也不能推脱,既然被点了名了,那就只好出列了,“皇上,臣已经让开封府的衙役连夜出动了,正在寻访!”

    “很好!昭儿你做得不错,朕当初在开封府上时,也是如同你这般反应敏捷,不辞辛劳,做事就要这般的有干劲,才能把事情做好。列位爱卿,可要多多向晋王学习啊!”

    “晋王勤勉,实乃我等楷模,当虚心讨教!”

    赵德昭在群臣的恭维声中,显得有些得意忘形了,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来。赵光义脸色却有些不好看,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这个时候,你露出笑容来是什么意思?不过,朕好像就喜欢你这个样子,不知天高地厚,最是容易对付了。

    “好了,好了!晋王你马上回开封府去,及时追查,一有消息,朕许你随时进宫禀报。另外,卢大人,朕给你五百禁军,速去抓人,所抓之人,就送到开封府关着吧!”

    赵光义看着卢多逊和赵德昭大步而去,他还是喜欢用卢多逊,至少比起用这些二哥的老臣们来得要放心多了。他眼睛扫过群臣,却是将目光落在了符彦卿的身上,如今符彦卿可是兼着兵部尚书的,“国丈,有件事劳烦你一下!”

    “皇上请吩咐!”

    符彦卿慌忙出列,恭恭敬敬的站着,他也感觉到了那种熟悉的味道,此刻应该是大宋生死存亡之际了,实在是没有心思再去与赵光义勾心斗角了,想想若是大宋没了,自己拿苦命的女儿,照样也是没有好的结果。

    “当此多事之秋,让郭进回来吧!”

    作为禁军的两个指挥使,郭进和杨业都远在辽国,赵光义只希望他们此刻能够长着翅膀飞回来,为自己解一下燃眉之急。他隐约的觉得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极为的不简单,背后应该有一双看不见的黑手在操控着,就像当初自己的二哥一样。

    只是,他怎么想都想不出来,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因为直到现在,他都不认为李煜能成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那背后黑手身边的一个谋士罢了。谁会有这么大的能力呢?他一个个的排除着,否定着,始终却是都没有答案。

    难道是沈少奕和赵瑾?他们回来了吗?不对,如果是他们,以李煜和沈家之间的仇恨,李煜绝对不会甘于听命这二人的。

    晋王胸无城府,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他无处不在自己的监控之下,就算晋王府死了只耗子,自己都会知道的,更不可能。

    二哥的那些老臣子?赵普?潘美?还有曹彬?

    赵普如今窝在家中,诸事不管,自己让人盯着他,却也没见他出过门,也没什么陌生人,或者是朝中大臣去拜访过他,也不大可能。至于曹彬,倒是值得怀疑,因为前几日曹彬也是参与将火炮送上海船的人之一,他绝对有这个条件把消息泄露出去,从而引来那些江湖人,杀人夺炮。

    但也不对,曹彬为人性子太直,什么东西大多都会写在脸上,如果真的是他做的,他一定隐瞒不住的。更何况,他这样的人,若是说是主谋,也太抬举他了,让他上战场还说得过去,做这些传播谣言的事情,他还真做不来。

    那么,就剩下一个潘美了!

    潘美是军中大将,深得赵匡胤的赏识,在军中的势力,一向根深蒂固,自己虽然贬了他的职,让他挂在户部下面,做一个小小的运粮官,但他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再来,他打仗一向不墨守常规,喜欢出奇制胜,也有这个头脑来做这样的事情。

    那会是他吗?

    从最近的回报来看,潘美如今真的是闲人一个,养花种草,喝酒打趣,踏春游猎,甚至还会去秦楼楚馆听听小曲。可以说,潘美极为的低调了,可是,赵光义怎么感觉潘美越是低调,他越是担心呢?

    只是,现在他又没有实证,动不得潘美,因为潘美在军中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这个时候无缘无故的动了他,恐怕在外的那些驻军,真的有可能会造反的,他可不想眼前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却又有边关叛乱的消息传到自己的耳朵里来。

    那么,找人继续盯着他,恐怕也就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

    赵光义终于下了决定,他唤来王继恩,将事情吩咐了,转头又想到了一件事,干脆让王继恩带人一起去办了。他准备把火炮工场余下的十门火炮全都带到宫里面来,有火炮在身边,相对的自己也可以安心一点。

    做完这一切,他便慢慢的朝着后宫走去,当然不是去皇后的寝宫了,而是去窅娘那里。他早就为窅娘选了一处宫殿,只是窅娘还是喜欢住在别院里面,这里也就空着了。这还是窅娘第一次住到宫里面来,他实在是不放心将窅娘放在别院,那里可是城外,随时都会成为有心人攻击的地方,到时候窅娘万一被擒,让人以此来威胁自己,自己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他一边走着,一边抬头看着天,黑乎乎的,看不到一丝的亮光,让人感觉无比的压抑!

第430章 李煜心思() 
同样感到无比压抑的,还有卢侃,他已经足足等了两天了,可是这鬼老天,除了不断的堆积乌云之外,竟是一滴雨都没有下。天气越来越是闷热,他也越来越是烦躁了,“他娘的,到底下不下雨啊!”

    “应该在下了!”

    “什么叫应该在下了?你在废话,信不信老子给你两巴掌?”

    “卢爷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句话你说过一百遍了,老子听得耳朵都长茧了。”

    “卢爷,如果小的没有猜错的话,黄河上游已经开始下雨了。”

    “什么东西?你就全靠猜啊?”

    “当然不是!小的黄昏时曾经到过河边,发现河水比起中午时要涨了不少,最少有半尺多了。这只能说明,上游应该已经下雨了,水流开始加大加快,这才会让黄河的水位上涨的。”

    “咦!你说的倒是蛮有道理的。继续说!”

    “现在已经是半夜了,卢爷不如随小的再到河边去看看如何?”

    “也好!”

    卢侃跟着李煜,此处离河边并不远,片刻工夫便也到了河边了,却见走在前面的李煜,低下身去,伸手去触河里面的水。卢侃很是不解,只是黑乎乎的,却又看不到李煜的脸,只好开口问了,“怎么样了?”

    “卢爷,大喜!大喜啊!”

    “大喜?”

    “卢爷,水又涨了一尺了,而且水中的泥沙明显多了,上游在下雨,而且是大雨。”

    “哦!”

    “照小的推断,最多明日中午,这雨就会下到汴梁城了。而且看这河水上涨的速度,很有可能河堤会扛不住的。”

    “扛不住就扛不住,你高兴什么?”

    “当然高兴了,因为卢爷的大计可成了!”

    “哦?”

    “只要河堤一溃堤,洪水汹涌而入,以汴梁城附近如此低洼的地方,必然会变成一片泽国,重演去年的景象。”李煜的语气无比的兴奋,因为他知道,机会终于来了,“如此一来,必然会有大量的村庄和田地被淹没,也会有大量的流民产生。而流民,正是卢爷最大的助力,真是天助卢爷啊!”

    “嘿嘿!是吗?李煜啊,你再说详细点,说详细点。”

    卢侃的语气也瞬间变得柔和了起来,他是实在不懂这些,自然要让李煜好好的说一说,也让自己心里有数。

    “只要流民四起,到时候小的就让人散播消息,说这是因为去年赵光义收回兴修水利的银子,这才导致的黄河溃堤,这些流民自然会深以为是了,因为这本来就和赵光义有着莫大的干系。”

    “接着,小的再把我们的口号散播出去,说卢爷您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受苦受难大众的天圣人,是刘邦转世投胎的真天子,到时候,杀宋皇,均田粮,兴汉室,保家园的口号一出,这些流民自然都会归附到卢爷您的麾下,甘听调遣的!”

    “哦!有这么容易?”

    “当然了!到那个时候,这些流民上无片瓦,家无余粮,谁要是能够给他们送吃送住送富贵,他们才不会管什么大宋朝廷呢?这近百年来,朝代的更迭,实在频繁,各个帝皇,有如过江之鲫,小的不幸也是其中之一。”

    卢侃不由得大笑,只是笑声中已经没有调侃的意味了,这一点李煜倒是听得出来,“很好!李煜,等老子坐上了这个皇位,到时候,分封你一片地方,做一个太平王爷就是!”

    “这···这···小的实在不敢接受,只要卢爷帮小的报了国仇家恨,小的别无所求。”

    “好了,老子还不知道你的心思吗?如你所愿就是!”

    “多谢卢爷!不,多谢皇上!”

    “嗯!你很知趣!刚才的事情,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有一件事不得不说,说之前,还请皇上先恕微臣无罪!”

    “好,老子就···不,朕···朕就恕你无罪!”

    “谢皇上!”李煜一个长揖到地,等到直起身来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您和您的那些兄弟们,有些性子要改改!”

    “哦?”卢侃也是正好心情好着,“那你说说看,为什么要改啊?”

    “有一句话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煜在黑暗中,隐约看到卢侃在思索,心知可能这句话他听过,却不是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当即就改变了说法,“皇上,微臣的意思是,身为帝皇,或者说身为大军的统帅,若是没有手下将士的支持,那是很难成事的。所以,微臣想要劝皇上,您和您那些兄弟有些粗鲁和暴躁的性子,一定要改!”

    “嗯······”卢侃这一声,拖得极长,显然是有些不高兴了,但他还是问出口了,“继续说,为何要改?”

    “皇上!”李煜知道,有些话不说的话,以卢侃和那些亡命徒的性子,一个不顺心,可能就会对手下非打即骂,到时候要是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