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189章

睦宋-第189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叹了口气,看准了那里因为已经被淹没了,水势并不是太急,随手就抓了几块漂到一边的木板,扔了出去。连续几次在木板上点动,沈少奕终于上了屋顶了,“这位大嫂,我带你们出去吧!”

    “谢谢,谢谢恩人!”

    沈少奕连忙扶住了想要下跪的妇人,在这有着斜坡的屋顶上,一不小心可能会摔下去的,更何况那妇人手中还抱着一个正不断啼哭着,只有数月大的孩子。

    沈少奕叹息一声,也顾不得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伸手就扶着那妇人走到了屋顶的边缘处,又顺手把自己的竹笠给了妇人,看着妇人将竹笠盖在孩子的身上,不禁有些心酸。他让那妇人先等一等,自己就从屋顶上溜了下来,双脚落入水中,那水,却是已经到了胸口处了,这样可是很难将人送出去的。

    他看了看,这里离对面的一处高地并不远,当即先行试着向前走去,足足一刻钟后,总算是试出了一条还算勉强能够前行的路来。他返身回到屋檐下,抬头对着那妇人说道:“大嫂,这里水深,一会你抓紧了我,莫要松手,孩子也交给我吧!”

    “谢谢恩人!谢谢恩人!”

    在沈少奕的帮忙下,那妇人终于到了水中,只是她比起沈少奕要矮上不少,水却是直接漫过了口鼻。沈少奕叹息一声,只好赶紧将她抱住,等她咳嗽了几声,终于缓过来了。

    “大嫂,救人之际,若是有冒犯的地方,还请见谅!”

    “恩人说哪里话,您肯相救我们母子,妾已经很感激了!”

    沈少奕点了点头,便伸出手去,揽住了那妇人的腰,另一手高高将那依旧还在啼哭的孩子举了起来,向前慢慢的走去。他身上挂着个人,行动便缓慢了许多,好在这是在水中,并没有增加太多的重量,虽然走得有些慢了,但终究还是将那妇人母子安全的送到了高地上。

    那妇人浑身已经湿透了,好在这是夏天,还能忍受得住,一到高地,她接过孩子,已是扑通跪倒,磕起头来了。沈少奕只好将她扶了起来,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女子的丈夫和婆婆都在熟睡着,她早起带着孩子做饭,却没想到突然有洪水冲进了家里,她惊慌失措,赶紧抱着孩子冲向屋里。

    只是,那屋子本是土坯所制,洪水又极为的凶猛,她还未进屋,却已经看见房屋开始倒塌了。这一下,妇人只好大声喊叫,抱着孩子急匆匆的冲了出来,整个村子却已是乱成了一团,无数人四处逃命。

    她心中想着婆婆和丈夫,只是因此多呆了一会,却没想到,洪水很快就涨了起来,家中的房屋也被洪水全部冲垮了。无奈之下,那妇人只好抱着孩子,上了邻居家的屋顶,等待救援了。

    沈少奕越听越是心酸,他知道,此刻离那妇人家中倒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了,那妇人的婆婆和丈夫,恐怕已经葬身在水底下了,他只好安慰了那妇人几句,接着从怀中掏出了所有的银子,却也不过二三十贯,全部塞在妇人的手中去了。

    在叮嘱了妇人为了孩子,赶紧去找个地方先住下后,沈少奕便大步离去了。他心中很想要救人救到底,可是他也知道,在这片泽国里,有无数像这对母女一样家毁人亡的,以自己一人之力,根本是救也救不过来。

第436章 光义借粮() 
这一天,沈少奕都在救人,他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到底救了多少人了。他混杂在官兵之中,帮着四处救人,直到天快黑之前,这一大片区域终于没有要施救的人了,他才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火炮工场。

    他无力的躺在地上,甚至连去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很快便沉沉的睡去,这一觉,直到天光大亮。他先去找了些吃了,吃完之后,便出了火炮工场,他很想去看一看,那些遭受水灾的百姓们,到底怎么样了。

    这一路上,哀鸿遍野,到处都有被清理出来的尸体,有些水深的地方,却是根本就还没有办法把水清掉。到处都有厢军在忙碌着,沈少奕便顺着道路,往京城的方向走去,他需要找一下东二,了解一下有没有炸掉河堤的什么消息。

    这一路,也是到处都是灾民,直到北门下,可以看见已经最少有上千的灾民挤在城墙外,不停的哭喊着。可是,城门处却是有守门的禁军用拒马拦着,不让灾民入城,每一个要进入的都要验明身份,证明是住在汴梁城里的,才会放行。

    沈少奕不禁皱眉,赵光义这到底是在做什么?这些灾民已经够苦的了,为什么不让他们进城呢?

    灾民苦,赵光义的心里也很苦,他没想到,窅娘竟然一语成谶,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人用炸药炸毁了河堤,让河水灌了进来,如今整个汴梁城北,一片泽国,而且洪水还在蔓延着。他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受灾,只知道昏倒的沈伦还没有醒来,卢多逊却是告诉他,国库里的钱粮,如果拿出来赈济灾民,可能用不了几日,便会用完。

    他犹豫了,因为他也见识过去年水灾时灾民蜂拥而来的情况,那个时候,他还是开封府的府尹,正是他奉旨去做那赈济灾民的事情。他当然知道灾民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只是他却没有像死去的二哥那样,国库里还有钱粮可以用来救灾。

    商量之后,赵光义无奈的下令封锁城门,不让灾民进城,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知道,不断汹涌而来的灾民,会把整个汴梁城变成一座混乱的城市。只是,他又不得不做做样子,只好让卢多逊拿着圣旨,去找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如今,他正等着卢多逊的消息。

    卢多逊总算是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让人有些颓丧,所借的米粮并不多,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都以存粮不多的理由,只是碍着皇帝的面子,借出了一些,不过是杯水车薪,又哪里够呢?

    “城外现在有多少灾民?”

    “各门来报,已经最少有上万了,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照你的估计,这些粮食够吃几天。”

    “粥煮得稀一些,就是一万灾民,也只够三四天的。”

    “这就难办了,可有办法?”

    “办法倒是有,只不过皇上您不会做。”

    “那也聊胜于无,说来听听。”

    “抢粮!”

    “抢粮?”赵光义瞪了卢多逊一眼,“这事不要再提了,这城里的粮商和大户人家,哪一家不是和文武大臣多有干系,抢他们的粮食,不如直接让他们造反算了。”

    “皇上,可若是灾民不断涌入,终究是个祸患啊!眼下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从别处调粮,也最少要十余日以上,这附近的州府,可都是受灾的地方,也根本没有多少存粮。”

    “反正不能让灾民入城就是。你先下去吧,记住吩咐禁军,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城门关上。”

    “这······”

    “这什么这?”

    “皇上,臣是怕会激起民变。”

    “民变就民变吧!只要不闹到城里面来,随他们去。另外,催促一下各地,尽快调运粮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光义如今是真的没钱没粮了,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一下子没有办法解决这么多灾民的吃住,反正他已经决定了,暂时不管这些灾民,只有等各地的钱粮运送到京,再去处理。

    城外是悲惨的世界,城里的人却在观望着,仅仅是第二天而已,城里的米价已经涨了三成了,甚至出现了抢购潮,那些粮商们不得不限量发售,因为他们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不趁着这个机会赚一把,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好光景呢?

    沈少奕不得其门而入,好在他等了有一刻钟,已经在人群中看到东二了,他又是一身光鲜,东二随便塞了点银子给守门的禁军,便带着他进了汴梁城了。

    “有这么多火药的,应该就是劫走火炮的那帮人干的,赵光义虽然下令四处搜查,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任何的线索,这些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人间蒸发?”沈少奕稍稍思索了一会,这才抬头说道:“这些人应该就在京城附近,你让人多加注意,特别是北郊沿河的方向。”

    “好的!另外,城中的粮商已经开始限粮了,早上赵光义让人去找这些粮商和大户人家借粮,结果也没借到多少。依属下看,这些人是想着发一笔横财了,而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又不敢得罪太多人了。还有,就是城外的灾民越聚越多,各门应该已经超过了一万人了,单是靠汴梁城里的粮食,确实是不够用,国库里如今也没有多少存粮了,也没银子可以赈济灾民。”

    沈少奕不禁皱眉,这就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了,只是可惜,他也无能为力,“远水救不了近火,估计各个州府也都没有多少粮食了,从泉州调运肯定是来不及了。这样吧,你看看能拿出多少银子,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属下知道了,已经一早让人安排了,应该有四五万贯左右。”

    “这就好!这样吧,我写一封信,你让人带给杨业的夫人折赛花女侠,让看了信,应该也会帮着想办法的。送完信后人就马上离开,别在那里逗留了。”

    “是,属下会办好的!”

第437章 为难自己() 
“从得来的消息,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最少有两三万的流民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赵光义不敢让这些流民进城,只能在城门口施一些稀粥,那稀粥都不能叫粥了,只能说是在水里面放几粒米了,那些流民都已经乱哄哄的了。”

    “这不正好!赵光义坚持不了几天了。”

    “不用几天,听说他让卢多逊去借粮,接过也借不到多少粮食,实在是丢脸啊!照现在流民的数量来看,最多明天半天时间,赵光义就会无粮可用了,除非他有这个胆识,把国库的存粮全部拿出来。不过,微臣想,他这个人如此自私,恐怕就是放着让米粮发霉,也是不肯送给那些流民吃的。”

    “这是最好了!朕都有些等不及了,明晚动手?”卢侃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迫切的希望这件事情进行得越快越好。他如今对于李煜的神机妙算,已经是由衷的佩服了,说话的语气自然极为的客气了,人就是这样,始终都是佩服有本事的人,在卢侃的眼中,李煜无疑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当然了,他也不想想,若是李煜真的是个废柴,怎么可能成为唐国的皇帝呢?

    “不急,这件事情急不得!”

    “急不得?为什么?”

    “皇上,我们必须等待一个好的时机。”

    “好的时机?”卢侃的性格,注定他还是有些不喜欢李煜总是这样说话说一半的,“先生,你就直说吧!别总是吊朕的胃口了。”

    “如果微臣没有算错,再过两天,汴梁城外的流民数量最少会有十万以上。皇上您想想,十万人没饭吃,都会干些什么呢?”

    “要是朕,肯定冲进城里去抢粮食啊!”

    “这就对了!这就是我们要等的好时机。微臣认为,两天后的黄昏时分,就是最好的时机了。现在雨已经停了,微臣也要早做准备了。”

    “早做准备?做什么准备?”

    “从明天开始,微臣派出去的人,就会开始散播流言了,到时候留言四起,皇上您进城的机会就来了。”

    “原来是这个,先生不是早就说过了吗?朕晓得了!”

    “所以皇上,微臣有个请求!”

    “先生您说!”

    “趁着还有两天时间,皇上您上上心,把那军规好好的在研读一番吧!”

    “这···这······”卢侃顿时为难了起来,这了半天才继续说道:“先生,不是朕不想读书,实在是朕一见到那书本,就像是见到一大堆的苍蝇在朕的面前嗡嗡叫,怎么的都是看不下去,只想着睡觉。这些先生您可是都看得见的,并不是朕谎言欺骗你的。”

    “可是皇上,时不我待啊!您马上就是要登基的人了,有些东西该学的还是要学,否则到时候如何管理这个国家啊?”

    “有先生在,朕就做个甩手掌柜就是了!”

    “这怎么行?您是皇帝啊!到时候那些文武大臣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微臣?他们会说微臣是曹阿瞒,皇上您是汉献帝的。”

    “谁?谁敢乱说?朕砍了他的脑袋,灭了他的九族!”

    “这······”李煜看见卢侃明显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竟然转身就走,心里却是不知道该感觉悲哀还是庆幸,“皇上,您别走啊!皇上!”

    “不要再喊了,朕要回寝宫就寝了!”

    李煜叹息一声,停住了脚步,卢侃这几天什么没学到,倒是自己教他的,身为帝皇应该怎么行事说话,他倒是几乎学了个全。这样的卢侃,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不管他是倒在赵光义的刀下,还是最终倒在自己的金銮殿下。

    李煜当然希望是自己来动手了,只是他也知道,若是没有卢侃,自己大事难成,说不得只好自己多承担一些了,也正好可以在军中树立威望。好在,除了读书这件事,卢侃现在是越来越尊重自己了,也越来越对自己言听计从了,他这样,不正好是自己所希望的吗?

    李煜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现在也实在没有时间来和卢侃纠缠了,他既然想做个甩手掌柜的,那就让他做好了,自己暂时只要先当好这个小二也就行了。

    李煜紧急的召集了那些准备到处散播流言的人,这些人其实都是他暗中养着的,有四五十人,在他将这些人全部都交给卢侃的时候,卢侃对他的信任又多了许多。表面上,这些人都要听卢侃的吩咐,而实际上,他们只听自己的。卢侃如今已经被他的皇帝梦冲昏了脑袋了,根本就对李煜一万个放心了,这也让李煜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他仔细的吩咐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各种口号到各式各样的流言,都一遍遍的叮嘱着这些人,这些人可都是读过书的,不像里面那些亡命徒,大字不识一个,还自高自大,他们自然一听就懂了。

    看着手下这四五十人远远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