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232章

睦宋-第232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好了!”杨业直接拍了一下大腿,“杨某正愁着粮食的事,就算今年各地丰收了,恐怕也会有太大的缺口,毕竟战事应该一时半会没那么快结束。只要有了粮食,大宋的精锐禁军便可以出征,扫平这些宵小之辈。不过,驸马爷认为,曹璨有这个把握?”

    “曹璨可能没有!不过,沈某有!”

    “哦?”

    “沈某除了给曹璨的信之外,还写了一封信给丁琏,告诉他不老实听话,就带兵灭了丁朝。识时务者为俊杰,想必丁琏会老实听话的。”

    “驸马爷,丁琏不找你报杀父之仇就不错了,他还会老实听话?”

    “或许你不知道,丁琏一直都觉得丁部领对他不是很好,甚至是想把王位传给丁烨。传说丁烨是丁部领的私生子,此次丁朝就是借口丁烨被杀,这才入侵大宋的。我可以猜测到丁琏如今的心情肯定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丁部领毕竟是他的父亲,而另一方面,丁部领不重视他也是事实。所以,对于丁部领的死,他现在应该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最终他会选择沉默。”

    “驸马爷认为丁琏没有丁部领的勇气,也没有丁部领的能力吗?”

    “那是肯定的!”沈少奕给杨业说了丁琏被张进耍了一通,过吊桥失败的事,“说实话,丁琏的能力真的差丁部领太多了,恐怕丁朝在他的手中,也长久不了。”

    “唉!”杨业一声叹息,“幸亏有你在,希望张将军可以早日沉冤得雪。”

    “杨将军好像颇有感慨?”

    “杨某知道当初张进的兄弟张琼是因为被人诬陷之后,被先帝错杀的。如今的张进,如果再次被人误会,对张家兄弟来说,那也太不公平了。”

    沈少奕也跟着叹息一声,错杀了张琼,让赵匡胤后悔不已。赵匡胤有这个心胸去承认自己犯过的错,为此给了张进一个官职,用来补偿张家。而如果张进因为这件事蒙冤受屈了,那不仅仅是对他兄弟二人,对整个张家来说,都是极大的不公平。

    沈少奕现在只希望,曹璨丁朝一行,能够尽快的找到证据,还张进一个清白,还张家一个清白。这个世界,原本就有许多不公平的事,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公平过。沈少奕开始觉得,也许战争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不公平。

第536章 所见略同() 
“驸马爷,还是想想眼前的事情吧!”

    “你是想说,肯定有人在背后牵线,党项人、吐蕃人和丁朝才会同时入侵大宋的?”

    “除了这个,好像没办法很好的解释这些事情。”

    “那你有想过是谁吗?”

    杨业点头之后又摇头,“驸马爷认为呢?”

    “这次党项人的叛乱,找的借口就是沈某,沈某也确实是遇见过没藏奇云的。”

    “哦?”

    沈少奕当即将当初遇见没藏奇云的事说了,“那是沈某并不知道为什么没藏奇云会如此的让人觉得奇怪,现在想来,她当时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这是故意找茬来了。她最初肯定动过想要杀我的心思了,只是后来觉得可能杀不了我,就该换了策略,用手下人的性命来强行的牵扯上我,最后用这个理由谋反。”

    “而且,最为奇怪的是,没藏奇云如果回银州的话,应该是走关中才对,她为何会出现在去川蜀的路上呢?很有可能,那个时候,她并不是要去川蜀,而是借道去吐蕃。沈某曾经让人查过没藏奇云的马车还在什么地方出现过,发现曾经在京城附近出现过,也是一路朝着唐州方向而去的,这也是沈某会认错了,导致误会的原因。”

    “还有那位破坏火炮的工场师傅,这一切都说明了,那个幕后之人就在京城,或者曾经在京城住过,没藏奇云去京城,就是为了去与他相见的。这个人能够让党项人、吐蕃人和丁部领都选择相信他,一定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所以······”沈少奕停顿了一下,看了杨业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不如,你我共同说出这个名字,看是否一样?”

    “好!”

    两人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一个名字,“赵光义!”

    两人相视而笑,一副英雄所见略同的样子,“看来也就只有他能让这些人肯听他的话了。只是,算起来,丁烨还是死在他的手上的,丁部领怎么会甘心供他驱策呢?”

    “这世上,只要好处给得足够,就是是父子妻儿,兄弟姐妹,被出卖的难道还少吗?”

    “驸马爷说的是!”杨业点头表示赞同,他赵光义又不是没干过这样的事情,丁部领在利益面前低头了,那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看来,他给出的好处应该不小!”

    “这是当然了!很有可能许诺给丁部领的,便是南越国的故地了。至于党项人,河西河套之地,就可以让党项人喜出望外了。而吐蕃都是高地,一向因为缺粮,人口稀少,难以得到发展,若是能得到川蜀这样的一个大粮仓,想必也就心满意足了。”

    “他这样做,岂不是大宋的罪人?”

    “在利益面前,当一回大宋的罪人,对他来说,兴许已经不是什么觉得羞耻的事情了。况且,他一定也在打着如意算盘,这些地方虽然让出去了,但不代表他往后不去夺回来,大宋能够统一天下,不也是用的这个方法吗!”

    “唉······”杨业摇头叹息,“只是这样一来,受苦的还是百姓啊!驸马爷,你认为他人现在会在什么地方?”

    “有三个可能,第一个是京城,这样他就能够随时快速的知道朝廷的一切消息,想必京城中也是有他的同党的;第二个可能便是党项人或者吐蕃人的地方,丁朝离京城太远了,他应该不会去;而第三个可能,也是沈某最为担心的,他如果不在以上的这几个地方,那么,很有可能现在已经成了哪个邻国的座上宾了。”

    “哦?邻国的座上宾?为什么?”杨业这就有些不解了,“该不会是大理吧?”

    “当然不会!大理国力较弱,只有被人打的份,哪里敢轻易的挑起事端。至于去邻国的原因,无非是他要给自己留个后手了,万一这三方夹击犹自不能动得大宋的根本,他完全有可能请第四个国家出兵的。”

    “那驸马爷认为,这个邻国会是哪个国家呢?”在杨业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辽国了,辽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可以单独与大宋相抗衡的存在,算来算去,大宋的邻国中,如今也就剩下辽国了。只是,有他驸马爷在这里,辽国会听赵光义的请求吗?这实在是让人怀疑的。

    沈少奕之前并不知道这些情况,他现在隐隐的有些担心萧燕燕母子会出事,觉得自己应该再写封信告诉他们,让他们多加注意的。他当然相信燕燕不会与赵光义有什么交易的,但保不齐辽国也有雄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的人,就像那耶律喜隐,不也是反了又反,最终被燕燕给砍了脑袋吗?

    “觊觎中原繁荣的大有人在,比如高丽、日本国!”

    “这好像不大可能吧?高丽与日本皆与大宋远隔重洋,两国的国力不强,恐怕还没这个胆吧?”

    “那你还真小觑了人家了!”沈少奕笑着摇头,他当然没办法告诉杨业另一个世界的这两个国家是什么样的了,“大宋虽然地大物博,但此刻西北战事未平,如果东边再出了问题,一时之间,就是老虎,恐怕也难以招架群狼啊!”

    “那驸马爷认为该怎么办?”

    “这毕竟只是猜测,希望事情不会真的发生。但是,未雨绸缪还是要的,只能让近海的各个州府,多多的注意这两国的动向了,比如出海打渔的渔民,看到了什么异常要及时的回报,那样就可以早做准备了。”

    “那也只能如此了,正好也可以让平时难得动弹的各地厢军都操练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厢军的战斗力之低下,沈少奕是亲自见识过的,这些人修桥铺路比起上战场可在行多了。这本来也是大宋立国以来的一个痼疾,若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让地方厢军强大一些,对大宋来说,那也是件好事。

    而至于赵德昭一直担心地方势力会因此壮大起来,看来什么时候回到京城,也是时候与他好好的谈一谈了。

第537章 铁蹄铮铮() 
雨已经停了有一段时间了,凤关的喊杀声却似乎比之前小了许多了,“杨将军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这就要和潘帅商量一下了。不过,潘帅应该也是与杨某一个心思的,先固守关中,等粮食收成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不是说呼延赞也来了吗?”

    “是啊!因为潘帅急着赶到灵台去,呼延将军几乎把战马都带走了。驸马爷没见我这里,也就几匹用来送信的马吗?”

    “原来如此!沈某还想着找呼延将军借兵呢!”

    “借兵?”

    “正是!看这情势,李克睿应该是收到了吐蕃人撤退的消息了,想必他很快就会退走的。而潘将军和杨将军既然都觉得应该先固守,呼延将军那两万铁骑军放着也是没多大的用处,正好借来一用。”

    “驸马爷不会是打算偷袭银州吧?”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这只是其一,其二,可以尽量的发挥铁骑军的机动作用,用来牵扯一下李克睿的兵力,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三来,这两万人马,放在这里始终都是空耗粮草,倒不如沈某替潘将军和杨将军省点粮食的好;四来,沈某也想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赵光义的下落。”

    “驸马爷孤军深入,极为危险,还是莫要有这种想法的好!”

    “无妨!如此也可以为两位将军争取一些喘息之机,稍解这西北危机。”

    “驸马爷既然已经决定了,杨某知道难以劝说,只能祝驸马爷顺顺利利,平安归来了!”

    ······

    此去灵台并不甚远,沈少奕快马加鞭,在下午时便到了灵台了,却是正好潘美与呼延赞都在。两人见到沈少奕,自是大喜,搜罗了一番,硬是给沈少奕做了一桌好菜。虽然此刻缺粮,但在这群山里,野味却并不少,满满的挤满了一桌。

    沈少奕也不客气,他这些天几乎都是以干粮为食,难得有一桌美味就在面前,三人坐下,大快朵颐。只是灵台曾被李克睿攻占,掠走了不少好东西,整个灵台城物资匮乏,连饭后的一碗茶都是没有,就只能就着放凉的草药茶说说话了,酷暑天气之下,这些草药茶是用来降暑的。

    说起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潘美和呼延赞又是兴奋,又是担忧,兴奋的是,丁部领身死,丁朝退兵,大散关无碍,凤关无碍。而担忧的是,赵光义不知道到底会再做出什么事来,这西北的战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当然了,更为担忧的是,沈少奕提出的那个大胆的计划。

    “驸马爷何必亲自涉险?”

    “潘将军,沈某还是担忧这西北的战事拖得太久了,日久会生变,此行只希望能够早日平定西北的叛乱。”

    “驸马爷还是担心高丽和日本国?”

    “是的!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的消息,但不可不防!如今大宋缺钱缺粮,纵使是这一季各地丰收,但也顶不住连番大战的。有句话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况这件事沈某并非完全没有把握。再说了,田仁朗田将军失踪也有一个多月了,生死未卜,也是时候该去找找他了。”

    “这倒也是!田将军一直没有消息,实在是让人揪心啊!不过,驸马爷,不是潘某想要阻止您,实在是对这西北诸地,驸马爷恐怕根本一点都不熟悉吧?更何况,两万人马的每日用度不是个小数,驸马爷人生地不熟的,到哪里去找粮草呢?”

    “这倒不是太难,西北各州府里,想必都有粮草。而且,李克睿正在全力攻打凤关,必定是后方空虚,这个时候,两万铁骑军可以在西北纵横来去,根本就无人阻挡。还有,若是能够找到了田将军,以田将军对西北的熟悉,不正是最好的向导吗?”

    潘美苦笑不已,“西北大地如此广阔,驸马爷就如此肯定能够找到田将军?”

    “不是沈某能够找到他,而是田将军如果还活着,他一定会找到沈某的。”

    “哦!怎么说?”

    “如果田将军还活着,他知道了有一支队伍在西北到处纵横,他一定会想办法找到这支队伍的。所以,沈某根本不用费心费力的去找田将军,他自己会找上门来的。”

    “说的也是!老天保佑,田将军还好好的!”潘美知道已经无法阻止沈少奕了,干脆转头问呼延赞,“呼延将军,你可有胆和驸马爷走一趟?”

    “元帅这话也太小瞧末将了!末将愿往!”

    “好!那就这样定了!驸马爷,几时出发?潘某好给你们准备些干粮带着。”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另外,可有西北的地形图?给沈某来一张。”

    “这个自然是有的,驸马爷稍候!”

    趁着潘美亲自去拿地形图时,沈少奕便与呼延赞攀谈了起来,既然要并肩作战了,那肯定双方是要熟悉一下才行。他对呼延赞并不是太熟悉,但也知道,这是一员猛将,两人倒是相谈甚欢。

    很快的,潘美便将地形图拿了过来,沈少奕便吩咐呼延赞,先让两万铁骑军好好的睡一觉,等到凌晨时分再出发。他这些日子也没怎么休息,便也干脆好好的睡了一觉,等到半夜时醒来,便带着两万铁骑军出发了。

    李克睿重点进攻的还是凤关和大散关,这里没藏家和野利家联合打了几次之后,没有什么效果,便暂时退去了,说起守城,这大宋要是自认天下第二,却也没人敢于认是天下第一。

    夜空晴朗,没有月亮,早就派出去的斥候也将党项人的方位全都查清楚了,沈少奕便挑了一条党项人比较稀少的路,向西而去。这条路沿着黑河在群山中前行,却是绕过了党项人集结的泾州和崇信,直扑华亭。

    一路上不断有斥候来报,两万铁骑军也不断的改变着方向,但始终都是向着西偏北的方向而去。这一日天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