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51章

睦宋-第51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瑾这一句一处,众人都是暗自好笑,却又不敢笑出来,顿时憋得一张脸都是通红了,毕竟她可是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说这样的话,有点太那个了······

    沈少奕则直接被惊得呛到了,他想起老妈和老爸往往吵架提及他的时候,这都是老妈用来对付老爸的绝招:没有老娘,你有本事自己生个儿子看看!

    他咳嗽了几声,总算是缓了过来,这才苦着脸开口说道:“赵小姐,少奕前面不是说了么,只要有政策,就能够吸引人才来泉州,泉州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自然会有无数人涌到泉州,这人口自然就上去了。”

    “你说得倒是轻巧,泉州本就地少人多,你有那么多粮食来养这些人吗?”

    这一下,连沈少奕都是愣住了,他可一时没想这么多,只想着只要有人,自然有钱。

    赵瑾正为自己将沈少奕驳得哑口无言而有些兴奋,一边的林仁翰却是低头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说道:“赵小姐,这一点,老夫可以解决!”

    “林老先生?”

    “正是!赵小姐可听说过占城稻?”

    “那是当然!此稻引自占城已数十年,闽地多有播种,泉漳二地尤多!”

    “赵小姐果然博学多闻,老夫佩服!”

    “不敢!不敢!”

    “那赵小姐可知我大宋北方种植水稻者少,而多以麦黍为主,一年最多两季吗?南方则大多是一稻一麦两季,这占城稻,在南方大部,却是可以一年两熟,时间赶得紧的话,还不耽误种上一季小麦。这占城稻亩产如今已经超过别的水稻几近一倍,达到四五石之多,不仅稻米的质量上佳,而且极为的耐旱。泉州山地众多,只要有人,何愁不能开荒种田呢?”

    这一下,就连沈少奕也是呆住了,他自小到大,基本就是衣食无忧,又怎么会知道这什么占城稻呢?袁隆平他倒是听说过。这大宋水稻的亩产,正常也就是两石左右,大约一百六七十斤,林仁翰这一说,亩产若是有四五石,那就相当于有三四百斤了。

    “当然了!若是粮食难以维系百姓所需,那占城、真腊、安南等地,稻谷丰产,而泉州有海船无数,大可从这几个地方运回粮食售卖,这可也是一门好的生意。此事老夫可不敢乱说,錤小子在此,自可作证!”

    留绍錤正要开口证实,沈少奕却是突然来了一句,“林伯伯,既然这占城稻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北方也种上呢?”

    他这一插嘴,众人又是愣住,稍等才反应了过来,赵瑾却是上前拍了拍沈少奕的肩膀说道:“很好!很好!你又立了一大功!当然了,还有林老先生!赵瑾必当禀报朝廷,一旦试种成功,那可是大宋百姓的一大福祉啊!”

    沈少奕被赵瑾这么一拍,顿时半身都是酥麻了,有些洋洋得意起来了,一边的林仁翰却是赶紧拱手为礼道:“赵小姐谬赞了,这事却与老夫无干,都是这小子的功劳!”

    众人皆笑,都是知道,林仁翰这是想要为沈少奕送上一分助力了。

    “林老先生不必客气,赵瑾省得了!”

    沈少奕自然不会想到,自己这无心一言,竟然让大宋自此百姓丰足,不再挨饿。他本就有些少年心性,虽然有些沾沾自喜,但也很快就忘记了,却是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来,“赵小姐,沈某倒是还有一个建议。”

    “说来听听!”

    赵瑾这是对沈少奕有了一定的信心了,对沈少奕突然又有了新的建议,自然没有前面那般的惊奇了。

    “林伯伯方才提到开荒种田,这当然需要人了。沈某认为,想要有人倒也容易,只要从大宋各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多多招募农人前来开垦就可以了。到时候,只要给出优惠的条件,比如谁开荒谁种地,免个三五年田赋之类的,相信很多人都愿意来。”

    “这倒是个好办法!你小子这脑袋倒是会想事,不错!不错!”

    沈少奕都快记得不得这是今日第几次得到赵瑾的认可了,马上赵瑾又给他来了颗重磅炸弹,“至于你提的那个什么经济特区,本小姐自然会努力促成的。五成的税赋应该不成,七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沈少奕都是呆住了,难道这世上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就要在泉州诞生了吗?那泉州的地价房价,是不是会开始上涨呢?老子是不是该囤地了,将来做一个地产商、暴发户!

    只是他很快就给自己泼了一大盆的冷水了,那是因为他想起了从厦门回到泉州工作的小姨,也就是他老妈的妹妹的话:这厦门的房价这么高,物价这么高,工资就那么一点点,买房买不起,吃都也快吃不起了,还是泉州好啊!

第116章 招贤馆主() 
林仁翰只不过是想多争取一些利益,他知道一旦吴越纳土归宋后,泉漳两地肯定也会重归闽地辖下,只不过想要直接绕过而已,却没想到沈少奕比他头脑转得更快,直接就弄一个什么经济特区出来了,他可是连这个名号都没有听说过的,倒是听着沈少奕这么一说,这么大的权力,那简直就是另外的一个汴梁开封府了。

    总算是将这件事基本确定了,至于能不能成,那可是赵瑾的事情,谁也无法左右,接下来就开始讨论起沈少奕所说的人财物来了。

    “这有了人才,自然就会有财和物了。赵小姐早上也跟着沈某去看了宅子了,仅仅两个多月,一大片的宅子都基本成型了,这就离不开从招贤馆出来的那些人才了。留大人,听说令尊在世时,招贤馆极盛有五六百号人,囊括了各方面的人才,只可惜被陈洪进给搅和了,基本都跑光了。”

    “是的!先父在人才这方面的看法,倒是与沈兄相近,开招贤馆就是为了招揽四方英才,为我泉州所用。那时候,招贤馆中人,都是有专门的人伺候着,每月的俸禄也都不少。”

    “月俸多少?”

    “十五贯!”

    十五贯,那可也不少了,按照购买力算,在后世也相当于两三万块钱了,沈少奕可是与码头上那姓吴的码头工谈过的,知道这些苦力一天差不多可以装卸两艘海船,每艘得钱百八十文左右,一天不到两百文钱,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这样算来,招贤馆中人,那月俸可是这些码头工人的两倍五以上了。

    他其实早就盯上了招贤馆了,没有什么比人才更为重要的了。单单在宅子工地上的,就有原来招贤馆的十七八个人了,还有大概四五十个与黄师傅和喻皓相熟的,都是散居在泉州各地,想要找回来并不困难。

    “韩先生,您是泉州的主事,这招贤馆也在您的辖下,学生想请恩师给上一份差事!”

    “奕儿莫非是想要招贤馆!”这一直就在说招贤馆,沈少奕的心思,却是一下子就被韩熙载看出来了。

    “正是!先生给个招贤馆主当当吧!”

    “这也不难!不过,为师刚到泉州,身上空无一文,可没银子让你去维持招贤馆,你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恩师老大人,学生现在可还欠着一身债,哪里来的银子啊!”

    “本小姐有!不过,你得说说,要招贤馆做什么?”

    赵瑾这么一说,沈少奕脸上马上就是多云转晴了,他暗自责怪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位大公主呢!别人没钱,她怎么可能会没钱呢?

    “赵小姐,咱一边说去,馋死他们!”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沈少奕却是说道:“都别笑,都别笑,往后啊,这招贤馆便是赵小姐与我沈某人的了,到时候,可别求到沈某人身上来!”

    “臭小子,你这找打不是?敢跟老夫这般说话!”韩熙载直接吹胡子瞪眼了,当然这都是装出来的,“赶紧说,别废话!”

    “这小子就是皮痒痒了!”林仁翰直接上手,一巴掌拍在沈少奕的脑袋上。

    这一巴掌当然不重,沈少奕却是怪叫一声,“啊!别拍了,要拍傻了!我说,我说!”

    众人笑声落下,沈少奕才开口说道:“前面说到了,要发展海贸,最主要的还要是泉州有物,也就是东西。简单来说,别人有的东西,我比他的便宜,别人没有的东西,我这里也要有。而这个别人没有的东西,自然就落在招贤馆的名下了!”

    “哦!”

    “如今的海贸,还是以丝绸、陶瓷为主,再加一些金银铜铁的治具,日常用品等等。若是说到丝绸,那泉州可比不上苏杭两湖蜀地,就连陶瓷也极少有出产的,这些都算是泉州的弱项。丝绸也就罢了,可是据我所知,德化倒是有几处瓷窑,烧制的瓷器比起官窑的的瓷器也不妨多让,往后若是超过几大官窑,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时德化的瓷器尚未发展起来,只是有北地的移民南下之后,苦无生计,便想到了烧瓷为生,沈少奕不过也是在街上闲逛的时候,见到了一些商铺在售卖德化的瓷器,极为精美,只是数量不多。这倒是让他想到了,后世德化瓷,那可是闻名全球的,在大宋这个时代,瓷器的价格又是居高不下,如果能够提前大批量的生产出来,那对泉州的海贸来说,可是一大助力。

    “此事可当真?又与招贤馆有何干系?”韩熙载却也深知陶瓷对于海贸的影响,如若泉州能够成为陶瓷的产地之一,又是有泉州港的存在,泉州的海贸想要不发展都是不可能了。

    “这一点老夫倒是可以作证,德化确实有几处瓷窑,品相上等,老夫家中就有一些。前些日子,这小子还推荐老夫在清溪县种植茶叶呢,说是此地适宜种茶,将来可不仅仅是朝贡,还可以喝不完用于海贸!”

    “茶叶?”

    这一下,不管是赵瑾,还是韩熙载和留绍錤,都是有些震惊了,若是泉州有了陶瓷,又有了茶叶,那沈少奕说的那大宋税赋一成,真的就不是事了,茶比金贵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沈少奕,静等着他开口说话,谁都不知道,沈少奕这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还会给他们多少惊喜!

    “先生,真与不真,一试便知!倒是这些事情与招贤馆的干系,那就简单了。我们且来说说瓷器和茶叶的培植,这可都不是小事,一旦可行,大力发展起来了,需要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了。而学生的意思,就是要招募这方面的人才,不断的改良,改良培植茶叶的方法,炒制的各种方法等等。当然了,还有瓷器的烧制方法,瓷器新品种的发现等等!”

    沈少奕当然不会对这种事情打包票了,他没这么傻,可不想被当成特异人士被大宋的卫道士们抓去研究。

    “而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两个的人才,而是许许多多的人才。所以,学生要的不仅仅是招贤馆的馆主,还准备在泉州开办一所学堂,专门教授各个方面的技能。而这,就需要很多的银子,很多,很多!”

第117章 抠门娘们() 
“学堂?”

    沈少奕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才刚刚说到招贤馆,一转眼,他又说起学堂来了,而且还需要很多的银子,很多,很多!

    “对,就是学堂,学堂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泉州大学!”这还真是沈少奕早就想好了的,从他开始招揽招贤馆的那些老人开始,他就有这个念头了。他可是知道的,一所好的大学能够给家乡泉州带来什么。

    他老爸老妈就是为了上好的大学,背井离乡的去了北大,这才在学校里认识的。他们家族里,光是他老爸的堂兄弟就有十七八个,成绩也都不错,只是没办法,因为名额有限,也就他老爸一个能够上北大这样的名校。

    而泉州许多上了名牌大学的学子,就像是他老爸的那些同学,回到泉州的也就两三个,余下的则都是跑到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是厦门去了,这对泉州来说,可都是人才流失,就连他老爸也经常叹息这些同学们没有选择回到家乡,报效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所以,他见到招贤馆的那些老人时,就想到了,要是泉州也能有泉州人自己的好大学,不用跑那么远去上学,将来学有所成,留在泉州的几率,也就大得多了。

    “大学?你可真敢想啊!你不知道,这大学只有朝廷能办吗?”

    沈少奕被赵瑾这一句话堵住了,他倒不是不知道,而是一时没想到这么多,此刻赵瑾这么一说,他才焕然大悟,暗自责怪自己怎么就这么不小心,专门想一些犯禁的事情来做啊!他一阵苦恼,却是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这当然是朝廷办的啊,皇上可是泉州大学的祭酒!”

    赵瑾微微一愣,却是很快就笑了,“你小子心思倒是转得很快啊,这是你临时想出来的吧?”

    “是!”沈少奕当然知道,他方才的神色都落到现场众人的眼中去了,想要不被人看出来,却也不大容易。

    “看在你还算老实的份上,这事本小姐就说说看看!”

    “那就多谢赵小姐了!”

    “你不必谢了,这都是有利于泉州,有利于大宋的事情。对了,你方才说,需要很多的银子,很多,很多,两百万贯够不够?”

    “两百万贯?”这一下,连林仁翰这大财主都坐不住了,刷的站了起来。

    “大姐,您···您不是开玩笑的吧?”沈少奕眼睛都是红了,要是真有两百万贯,那他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重开招贤馆,建泉州大学,那都是绰绰有余了。

    “你不是说了吗,这招贤馆是本小姐和你沈某人的了,这泉州大学既然也是本小姐出钱,那不但是朝廷的,也算是本小姐和你沈某人的了!这些事情,私下里说,馋死他们!”

    赵瑾这一打趣,余下的三人可是真的傻眼了,一时也是哭笑不得,这赵小姐看来是有点责怪他们不肯出钱了。只是韩熙载的银子上次都给了沈少奕了,留绍錤是真的没钱,陈洪进精明得很,早就将泉州的府库掏空了,这肯定也交接不出什么银子来,林仁翰的银子可都是扔那些海船里面去了,还欠着一屁股的债,哪里还有钱来支持沈少奕做这些呢?

    只是他们三人又都不敢反驳赵瑾,毕竟人家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