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70章

睦宋-第70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姐姐什么都没有答应,最少嘴上没说。在她没和杨业商量之前,她也不会随意答应的。只是,她倒是提到了一点,杨业一直对刘钧认辽皇为父的行为很是不齿,北汉对此不岔的人也不在少数。单单凭着这一点,杨业一定会给我父皇送上一份大礼的。”

    “你就这么有把握?”

    “并非云清有把握,而是大势所趋,杨业不得不为,也不敢不为!”

    “不敢不为?这还不至于吧?大不了也就是一个死!”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的啊?云清将我父皇赐下的玉佩给了延朗,杨业自然会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也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且你也看见了折姐姐是一个仁义之人,杨业也素来有仁义之名,单单是为了北汉的百姓不遭受战火,不生灵涂炭,他就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是啊!以前可能感觉不到这么多,不知道战火蔓延会带来什么,如今单单是一个陈家寨,数十口人就这样长埋于黄土之下了,只要是战争,不管谁胜谁负,最终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你要引起辽国大乱了,希望辽国的这次大乱,大宋能就此收复燕云十六州,有长城和群山阻隔,两国自此之后,再无战事。”

    “唉!你倒是想得好,可惜天不从人愿,等到辽国缓过劲来,大军必然再次南下。自汉以来,一千多年间,北方异族不断更替,登上历史舞台,却从未间断过对中原王朝的入侵,不知有多少百姓就是在战火中家毁人亡。”

    “你说,要是有一天,各国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不再互相攻伐,那该多好啊!”沈少奕悠然神往,他终于知道,生在后世的那个年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不用饱受战火,生灵涂炭,不会有朝不保夕,不用担心温饱。

    “你这也就只能想想罢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之争,有了利益之争,这天下就永远都不会太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的活着,为了自己活着,也为了每一个自己所爱的人活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世上的人,不应该都是这样的吗?有能力了,自然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过那庸庸碌碌的日子!”

    “你倒是想得好,现在的你,想要过什么日子呢?”

    “不知道,还真没认真想过。也许庸庸碌碌的日子更适合我,每天可以简简单单的过日子,有妻有子,生活不愁也就是了。云清你要是给生个女儿,这一下我沈少奕也算是儿女双全了,夫复何求啊!”

    “你倒是想得美,我就要生儿子。”

    “女儿好!”

    “儿子好!”

    ······

    元悟大师是个老得不知道年纪的老和尚,平时也难得说上几句话,给了沈少奕与赵瑾一个清幽的院子,倒是也过上了几天悠闲的日子,接着便是不断有人前来禀报战况。仅仅一个月过去,刘钧就已经上表归降了,眼下就剩下交接的事情了。

    倒是杨业,直接从并州节度使变成了大宋北路军招讨使,从蔚州南下,南路军招讨使则是晋王赵光义,从南线,东路军招讨使潘美从海上,三路夹击,欲先取河北之地。大战一触即发,沈少奕却是一连接到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恢复赵瑾公主身份,封长公主,因赵瑾策反杨业有功,封武荣帝姬,赐封地泉州;

    第二道:令赵瑾与沈少奕即刻进京完婚,沈少奕为驸马都尉,封清源候;

    第三道:诏令泉州,赐建驸马府,赏赐武荣帝姬泉州税赋之一成,良田千亩。只不过,这千亩良田,必须由驸马府自行择地开垦。

    “你父皇倒是大方,这千亩良田还让我沈家自己去开垦?”

    “你不知道泉州这一两年涌进了不少人,地比金贵吗?父皇能给你千亩良田就已经不错了,你还想怎么着?再说了,泉州税赋的一成,现在看着还少,几年后你知道有多少吗?就这你还不知足?”

    “知足!知足!有女万事足,只要你给我生个女儿,这些封赏都不要又有什么关系。”

    “你怎么又说回女儿这件事情上来了?”

    “再有不到半年,我的女儿应该要出生了,怎么能不说呢!”

    “好了,好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女儿就女儿。”

    沈少奕到了汴梁时,已经是炎夏的六月了,很惊喜的见到了两位恩师韩熙载与林仁肇,连林夫人和林清素母女也都到了汴梁。

    由于正与辽国开战,婚礼倒也简单,除了赵光义不在汴梁外,皇家的人都全部到了,沈少奕也第一次见到了赵瑾的家人,还有就是请了一些在京的大宋重臣,除此之外,便无他人了。

    看着赵瑾的肚子逐渐的大了起来,无法舟车劳顿,沈少奕便暂时留在了京城,韩熙载与林仁肇各有官职在身,却是不能长留,便留下了林夫人和林清素一起照顾着。

    到了十一月初,整个河北几乎都尽入大宋手中了,辽国正自内乱,争斗皇位,却是形同一盘散沙,实在是挡不住大宋的三面夹击,只能节节败退。要不是北方普降大雪的话,根本用不着等到过年,便可以收复整个河北了。

    初九,赵瑾临盆,果然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却也算是赵家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赵匡胤自是极为欣喜,亲自为这个外孙女赐名安宁,又给了一个长安郡主的封号,可谓是极尽荣宠了。

    第二年开春,沈少奕与赵瑾终于带着女儿南下,而北方的战事也重启,不到一个月便收复了河北全境,整个燕云十六州,也就余下云州、武州两地尚未收复了!赵匡胤自是志得意满,干脆再次御驾亲征,准备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全境。

第160章 陈玑出家() 
“安宁,你说你外公是不是很抠门啊?”沈少奕逗弄着怀中的女儿,安宁却根本听不懂,只能呀呀的乱叫着。

    “你干什么?又在女儿面前说我父皇的坏话了!”

    “可是皇上真的是有点抠啊,圣旨说是赐建驸马府,怎么就把这上门的匾换了就算是驸马府了?”

    “你也不想想,这建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我父皇给的,说这是赐建的驸马府有什么问题吗?”

    “真说不过你!算了!算了!”沈少奕转身就往外走,“老陶,老陶······”

    “哎!侯爷,您找我?”

    “你刚才说正在开垦的千亩良田在哪里来着?一起去看看!”

    “就在晋江边上。”

    沈少奕坐在马上,看着眼前滩涂上正在围垦,忙忙碌碌的人,不禁皱眉,“老陶,是谁的主意,让你在江边上围垦的?”

    “当时圣旨下来了,老陶去找了韩大人,韩大人说,只要是荒地,可以随意选择。我看这边已经有很多地方都被围垦了,就干脆选在这里了,离泉州城也近点。”

    “糊涂啊!怎么能在江边围垦呢?让他们都停下来!”

    “侯爷,这是什么道理?别人能在江边围垦,为什么驸马府就不行呢?”

    “当然不行!让他们先停下来···不,让他们把填到江里边的土尽量的挖回来运走!”

    “这······”

    “照我说的做!”

    陶海亮虽然不知道沈少奕为何会这样做,但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沈少奕发火,只好下马沿着泥泞的小道向着滩涂上走去。

    “奕儿,你不说为师倒是没有想到,只是这些田地自留节度使开始就已经围垦了,其中还有陈洪进围垦的近千亩,想要让百姓,还有这些豪绅将围垦的良田再挖掉,恐怕没那么容易啊!”

    “想一个置换的方法吧!而且,这江边的地,因为海水涨潮,被海水常年的浸泡过了,如今能够种上水稻的,并没有多少,现在全部挖掉损失并不大,而且相比起河道的淤积,到时候海船无法进入晋江,这些围垦的海田根本算不上什么。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用买的了。”

    “这样吧!为师马上颁布禁令,禁止所有人对江边的滩涂进行围垦。另外,奕儿,你去与留大人先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田主愿意自行挖掉这些海田。”

    韩熙载快步走了出去,沈少奕转头看向留绍錤,自他进了这里后,留绍錤也就与他打了个招呼,便一直都没有说一句话了。

    “留大人,看你脸色有些不好看,该不会病了吧?”

    “没事!让侯爷担心了!还是说说这件事情怎么解决吧,绍錤倒是有了一些想法了。”

    “留大人请说!”

    “第一,这些海田确实能够种水稻的不多,这些可以种水稻的海田,绍錤会让人统计一下的。城东倒是还有一大片的荒地,凡是属于这些能种水稻的海田,以一亩换三亩荒地,应该可以解决。”

    “第二,这些海田其实大部分都是属于各个豪绅家族的,其中又以海商为主。可能当初围垦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会导致河道越来越窄,最终导致河道的淤积,让海船无法入港。如今只要将这些告诉海商们,相信他们也懂得算这笔账,知道何为轻,何为重的。”

    “第三,就是陈家的那八百亩海田,恐怕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用银子买了!至于这银子,就从税赋中取一部分,也没有什么大碍!”

    “留大人说的倒是在理,看来也只能这么办了!那联系这些田主的事情,就请留大人劳累一下了。另外,留大人也可以大肆宣扬驸马府主动挖掉海田的事,有驸马府带头,相信这件事情要推动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绍錤多谢侯爷了!那绍錤就先行告退,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好的!留大人慢走!”

    留绍錤急匆匆的转身就走,差一点撞到进来的韩熙载,韩熙载看着急匆匆的留绍錤,不禁也是叹息一声,“奕儿,留大人何事这么匆忙?”

    沈少奕当即将方才留绍錤所说的方法说了,韩熙载却也认为这个方法确实是最为可行的。沈少奕方才却也注意到韩熙载的摇头叹息,却是问道:“先生,留大人是怎么了?奕儿怎么看他的脸色不是很好?”

    “哎!冤孽啊!这还不是陈家闹的!”

    “陈家?陈洪进又怎么了?”

    “也不是陈洪进,是陈家的陈文顗和陈玑。”

    “陈玑?这事怎么会和陈玑有关系呢?”

    “奕儿应该还记得那些海商到南禅寺去讨债的事吧?当初,大部分的海商都同意你提出的那个方案了,可余下那些没同意的,虽然后悔了,却也来不及了,就只好继续去南禅寺讨债了。”

    “你想啊,自从你来了泉州,陈家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他陈洪进又怎么舍得再掏出这么多的银子呢?所以,陈文顗又将那些讨债的给打了,这一年多来,陈文顗都被禁军请到牢里好几次了,每次出去,还是照样动手不误。”

    “为此,陈玑与陈洪进大吵了一架,为此便赌气离开了陈家,去了千佛庵出家为尼了!”

    “出家为尼?”沈少奕刚刚回来,自然不知道这件事了,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留绍錤会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了,陈玑出家为尼,伤的不止是陈家的心,还有他留绍錤的心。

    “是的!已经三个多月了!”

    “三个多月?”沈少奕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双目一亮,“先生,那陈洪进对此事有什么反应?”

    “他陈洪进也就这一个女儿,自然反应极大了,天天都让人抬着去千佛庵,求陈玑还俗回家,只是陈玑始终都是不理会他,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看来,陈洪进倒是真的很疼爱陈玑的。”

    “这倒是!他陈洪进什么都不好,唯有对自己的家人,实在是没话说。”

    “这就好!也许,陈家的海田可以解决了!”

    “可以解决了?”

    韩熙载一头雾水,沈少奕却已经冲了出去,“先生,奕儿有事先走了!”

第161章 心病良药() 
“哟,平海侯真是父女情深啊,这太阳都快下山了,怎么还不回去呢?”

    “哼!猫哭耗子假慈悲!驸马爷还是离陈某远点的好,陈某可不想碍驸马爷您的眼!”

    “看来是沈某碍了平海侯的眼了!不过呢,沈某倒是知道平海侯的心病,而且有根治平海侯心病的良药,就不知道平海侯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良药?驸马爷这是来看我陈家的笑话的吧?”

    “既然平海侯不相信,那沈某就不在这里碍眼了!告辞!”

    “慢着!”看着沈少奕已经快走出千佛庵了,陈洪进终于还是将他喊住了,他没少吃沈少奕的亏,却是知道沈少奕素来计谋百出,说不定还真的有办法去了自己的心病,不管如何,倒是先听听他有什么办法再说了。

    “哦!”沈少奕转过身来,看着坐在软塌上的陈洪进,不禁笑了,“平海侯叫沈某何事?”

    “驸马爷今日前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来消遣陈某的。但陈某想,吃您驸马爷的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算再吃上一次亏,又有什么呢?最多也不过被驸马爷您耻笑一番罢了。”

    “平海侯果然大人大量,沈某佩服!”

    “少说废话!驸马爷到亭中叙话吧!”

    陈洪进直接从软塌上站了起来,根本就一点生病的样子都没有,在明眼人面前,装病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只是却也看得出他确实有够烦恼的,毕竟自己唯一的女儿出家为尼了。

    他向着亭子走去,自己在石凳上坐下,让下人换了一壶茶之后,挥手让人都退开后,这才开口道:“驸马爷请用茶!”

    “多谢!”沈少奕端起茶杯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新法炒制的茶叶,看来这泉州也开始流行起来了,“侯爷,陈小姐这么久都不回家,想必您都是吃不下睡不香吧?”

    “驸马爷又何必揭陈某的疮疤呢?有话还是直说吧!”

    “那沈某就直说了,沈某有把握让令爱在七日内还俗!”

    “七日?”陈洪进眼睛顿时一亮,但很快就又低沉了下去,喝了一口茶后将茶杯放下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