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6章

明末大革命-第6章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升听了这话还有点推辞:“陈主簿,这样说我们还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鸡仔,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做。”

    陈华清真无奈了,这人还真是实诚。“这样吧,鸡仔算是大家欠我的一个人情,再说了,我买都买了,难不成还都扔掉。”

    听陈华青这样说,陈升知道自己不能再拒绝了,况且自己也想要,只是抹不开面子,便道:“既然主簿都这样说了,我们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以后主簿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们,水里来火里去兄弟们绝不皱一下眉头。”

    陈华清现在可能想不到,以后他还真的需要老白杆兵的帮助,而老白杆兵们也用自己的行动报答了陈华清。

    接下来便是登记、分鸡仔。

    而这时,老营外,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多是石砫的其他居民,听说老营里给人发东西,都过来看看情况。看着里面给人发米发盐,外面的人不淡定了,有点骚乱。

    马铃早就注意到这边的情况,赶紧赶了过来,问维持秩序的白杆兵:“这是怎么回事?”

    那白杆兵也是一脸疑惑:“刚开始还好好的,突然人们就乱了。”

    这时,马铃听见有人喊“怎么不给我们发”,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但她可没有料到会出这样的事,有点手足无措。

    忽然,想起陈华清曾对自己说过的话,便赶紧站出来,大喊道:“大家静一静。”马家在石砫有着很高的威望,众人看见马铃出来了,便都静下来,想听听马铃怎么解释。

    马铃见下面的人静了下来,赶紧接着说:“马上就要打仗了,新来的主簿体恤白杆兵,将自己的东西分给老营的人。这是军属待遇,只有家中有当兵的才能领。”

    陈华清此时也分完了鸡仔,出了老营,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唉,人患寡而不患穷,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想到会出这问题。陈华清绞尽脑汁地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妥当的处理办法。

    马铃刚说完话,陈华清赶紧替了上去,对众人喊道:“我是新来的主簿。老营里的人发东西是军属待遇,是规定。不过请大家放心,这个冬天大家也是有活干的,吃饭管饱,还发盐。大家现在就可以报名。“

    众人听了这话,知道这个冬天有活干了,便也不怎么闹心了。况且,他们也知道白杆兵的伤亡率很高,人家有这军属待遇很正常。

    刚忙完的陈华清又得忙了。将老营外的人放了进来,陈华清便开始登记起来。前来报名的多是青壮,有些年龄稍微大的也还有几把力气。为了免除麻烦,陈华清几乎是照单全收,总共招了大约八百余人。

    “唉,终于忙完了。”想到刚才的情况,马铃仍有点心有余悸,“幸亏华清你招了他们,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解决。”

    此刻的陈华清很苦恼,多招了八百多人,剩下的粮食、盐、布肯定不够。计划怎么总赶不上变化啊。

    闷闷地吃完饭后,陈华清想开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再怎么想都没用处,自己还是多想想这次剿匪的事。

    带着些许郁闷,陈华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十一章 夜谈和重庆府陷落() 
当陈华清回到屋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分发了一天的东西,陈华清是真累了,刚想躺下睡觉,门外传来敲门声。

    “这么晚了谁还来?”陈华清嘀咕道,但还是拖起疲惫的身子去开了门,只见是马钧。

    马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略带歉意地说:“陈兄打扰了,这么晚了还来找你。”

    陈华清知道马钧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找自己谈,否则不会这么晚了还来找自己,连忙将马钧请了进来,问道:“马兄有什么事?”

    马钧进屋坐下后,叹了口气说:“陈兄,奶奶知道了今天下午的事,把我给骂了一顿,让我想办法解决问题。”

    陈华清很奇怪,自己不是控制住了形势,便道:“马兄,今天下午我不是说要雇他们干活,难道他们要军属待遇。”

    “这倒没有。“

    “那是什么问题?”

    马钧满脸苦色:“唉,刚才我去查看了一下库房,陈兄,你的粮食应付不了一个冬天。”

    陈华清也为这个问题心烦,不知道怎么解决粮食的问题,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是还有盐和布吗?”

    马钧摇了摇头:“盐和布也不够,况且,大多数人们只要粮食。去年冬天的粮荒把人们给吓坏了。”

    “该死。”陈华清心里暗骂。自己只想着老营的人,把老营外的人给忽略了。这是一个教训,自己以后考虑事情一定得全面,不然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马钧见陈华清半天没有说话,有点着急:“陈兄,你可得帮帮我啊。打仗我还在行,粮食我可凭空变不出来。”

    陈华清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劝道:“马兄别急,这事说到底也是我惹出来的,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说完心里有点烦躁,站起来走了两圈。

    这叫什么事啊,陈华清心里有点委屈。越走越烦躁,坐下来喝了两杯水后,陈华清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不得不说,陈华清在和平时代待太久了,想问题总是按照和平时代的规则来想。但陈华清现在在哪?在明末,在乱世,在法纪崩坏、人命如草的时代。

    想到办法的陈华清有点激动,赶紧问马钧:“马兄,你什么时候去剿匪?”

    “后天。怎么了,这跟粮食没关系吧。”马钧感到奇怪。

    “有,怎么没有关系。冬天的粮食就靠这次剿匪了。”

    马钧听到陈华清这么说,有点转不过弯:“跟剿匪有关,难道土匪还给咱们送粮食?”

    陈华清眯了眯眼,神秘地说道:“土匪不送,自有人会送。”

    马钧想了半天也没想清楚到底谁会送粮食,便问陈华清:“谁会给咱们送粮食啊?”

    陈华清没有跟马钧说具体怎么办,因为这件事操作起来有点麻烦,最重要的是会死人。

    马钧见陈华清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不再追问了,谈起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在军中推广新的包扎之法。

    陈华清今天忙昏了,把这个事给忘了,马钧这一提醒倒是让他记起来了,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给了马钧。比如,行军途中尽量喝热水,保持营帐的卫生,士兵受伤后包扎要用沸水煮过的布条

    马钧听完后苦笑:“陈兄你一下子说这么多,我哪记得清楚啊。”顿了顿又说:“要不这样吧,反正你现在已是我军中的主薄,明天你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给弟兄们教教。”

    陈华清答应道:“行,不过明天还有一部分粮食要送过来,我得先把这事给办了。”

    马钧初听只是“嗯”了一声,但马上便惊讶了:“陈兄,没想到你还有粮食,难怪你这么信心满满。”

    陈华清摇头道:“那点粮食根本不够。这次能不能获得粮食,还得靠剿匪。”

    马钧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到时候打仗归我,出谋划策归你。”

    陈华清又和马钧谈了不少其他的问题,两人越谈越欣赏对方。马钧佩服的是陈华清年纪轻轻就游历了不少地方,阅历非凡。陈华清佩服的是马钧不仅仅会打仗,还懂不少天文地理,比如马钧可以通过观察夜晚天象来推断第二天的天气,可以根据植被来推断土质好坏等等。

    说到这,就是陈华清不懂古代军队将领的培养了,毕竟他是一名理科生,即使喜欢历史也不会钻研太深。

    要谈古代的将领,就必须先得清楚近代军队与古代军队的不同,两者除了装备的不同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体系。近代军队有着完善的组织,比如管后勤的军需官,管治疗的卫生队,管纪律的宪兵,管将领升迁的人事部门而这些,古代军队几乎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将领在负责,这就要求将领们得是全能型人才。我们看那些历史上的名将,哪个不是样样精通(比如军神李靖)。

    因此,在古代,培养一个名将代价是很大的。可惜的是,明王朝畸形的重文轻武政策和文官集团的极力打压,从万历以后从军队系统就没有再出过一个名将。

    陈华清和马钧聊得很投机,到了后来连称呼也改变了,一口一个“老陈”“老马”的叫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亥时(晚上11点),马钧向陈华清告别,正聊得兴起的陈华清这才注意到时候不早了,把马钧送出了门。

    这时候陈华清也没了睡意,便开始整理自己准备向白杆兵中推广的卫生条例,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关于饮用水,在尽可能做到的前提下保证士兵喝到的是开水,第二点是居住环境的卫生问题,要求士兵做到干净整洁,第三点是受伤后的处理,包扎用的布条必须得用沸水煮过才能使用。

    陈华清看了看自己的计划,知道除了第三点外,其他两点要想推广很难,也有点不现实,甚至可能引起士兵的对抗。但这又如何呢?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就必须得有一颗不断克服困难的心,陈华清已经做好了准备。

    做了一番自我勉励后,陈华清便去洗簌睡觉了。

    陈华清睡着了,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睡得着的。

    此时,重庆府,四川巡抚徐可求和重庆知府王占元两人都没合眼。徐可求现在很无力,朝廷向西南土司征兵去辽东抗金,永宁土司奢崇明原本答应得好好的,可谁知他竟半路反了,现在正朝四川境内杀来。王占元更是没法,他现在稳住重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两人一筹莫展,只能在那儿干发愣。

    同样的,在离重庆府不远的荒野上,也有人睡不着觉,这人便是奢崇明的儿子奢寅。奢寅是支持父亲反明的,他认为大明朝现在外有强敌后金,内有天灾**,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便鼓动父亲起兵叛乱。一开始奢崇明还有点不太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明朝虽然被后金打得丢盔弃甲,但揍他奢崇明还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明末朝廷的政策总是令人无语,现在你明王朝明显不如以前了,还向这些平日就狂得没天的土司征兵,这不出事了。

    当奢崇明接到朝廷的征兵令后狂喜,朝廷向他征兵,这说明什么?说明朝廷在四川没有多少兵力了,当即决定,反了!

    可惜的是,奢崇明不知道秦良玉和白杆兵此时已经回川,并且秦良玉是站在明王朝这边的,这注定了他要在四川大吃苦头。

    奢寅这次带了三千兵马,都是精锐的彝族武士,并且手下有一名勇将阿牙忽,此人是彝族著名的勇士,十分善战。

    奢寅带着奢军(奢崇明军队的简称)悄悄靠近了重庆府城墙,见城墙上的士兵竟然没有反应,心中暗喜,下令士兵攻城。

    留在四川境内的都是一些兵痞油子,欺负一下老百姓还可以,真让他们打仗可就不行了。重庆府的兵油子们见奢军攻来,二话不说立刻弃城而逃。奢军很轻易地打开了重庆府的大门,直入城而去。

    正在知府衙门的徐可求听到外面有喊杀声,正要找人去问发生了什么事,却见有大批人马杀向院子。徐可求为官多年,身上自然有一股气度,当即大喝:“尔等何人,怎敢如此放肆!”

    那批人马中走出一魁梧大汉,哈哈大笑道:“看你气度不凡,想必官职不小,我也不想你死得不明不白。听好了,我乃‘大梁国’前将军阿牙忽。受死吧!”说完便一刀砍向了徐可求。

    屋内的王占元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是叛军攻进来了。“唉,罢了,我王占元身负皇恩,怎能屈膝于小小的土司。”王占元扯了条布,上吊自杀。

    第二天,成都府收到了消息。重庆府城被占,巡抚徐可求被杀,全川震动,朝廷震动。

    注:“大梁国”是奢崇明起兵反明后的国号,自称“大梁国”皇帝,并封奢寅为太子。

第十二章 秦良玉出征() 
当重庆府被奢军攻占、巡抚徐可求身死的消息随着运粮队的人传到石砫,陈华清震惊了。一直以来,陈华清对所谓乱世很是不以为然,即使碰上山神庙的土匪也不太在意,白杆兵的强大武力足以解决土匪,但现在,奢军打过来了。这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叛乱,就连四川巡抚这样的高官都无法幸免,那自己呢?白杆兵的确厉害,自己现在和秦良玉等人的关系也不错,但以后呢?

    陈华清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脑子里有些乱。过了好一会儿,在寒风的刺激下,陈华清冷静下来,来到这个时代,陈华清做了很多以前没做的事,比如第一次杀人。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加速了陈华清的成长,也锻炼了陈华清原本就比常人坚强的内心。

    陈华清正想得出神,没注意到马铃已来到他的身后。马铃拍了一下陈华清,笑嘻嘻地说道:“华清,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陈华清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噢,没什么。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哼,没事就不能找你。”

    “嗯?”陈华清有些反应不过来。

    “别愣着了,我奶奶要宣布一件事,你也要去。赶紧走吧。”

    见马铃催得紧,陈华清赶紧站起身来,朝大厅走去。

    当陈华清来到大厅时,看见秦良玉一身戎装坐在主位上,下面站着很多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马钧看到陈华清和马铃来了,偷偷地走过来,对陈华清低声说道:“布政使朱大人让奶奶率兵支援成都府,我奶奶正布置任务呢。”

    见人基本到齐,秦良玉说话了:“据重庆府方面的人所传消息可以得出,奢军下一步要夺取的是成都府,现在咱们的任务是支援成都府,我想这个消息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吧。”

    “清楚。”众人齐喊,

    “好!那众将听令”,秦良玉命令道:“秦民屏(秦良玉弟)、秦翼明(秦良玉侄)听令,你二人率前军4000人进驻南坪关(今南川西南),将重庆叛军的退路给我挡住。”

    “得令。”秦民屏、秦翼明二人接令。

    “吴明、李亮(二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