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8章

明末大革命-第8章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铃解释道:“哥,华清这样做可以说是得罪了郑家。这郑家可不简单,据说曾经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的远房亲戚,现在又靠上了蜀王这棵大树,动了郑家,麻烦不小。”

    “小铃,郑贵妃已经死了,蜀王不可靠,只要秦老夫人在,就没人敢动我们。”

    或许让陈华清想不到的是,在真正和郑家交锋后,陈华清会决定将郑家连根拔除,因为郑家根本不配存在于世上。

    听了陈华清的话,马钧和马铃点了点头。白杆兵是一支土司武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石砫相当于地方割据势力,一般情况下朝廷的做法是不管不问,更何况现在朝廷东北有后金,西南有奢崇明,哪里还顾得上小小的郑家。

    三人商量好之后,便都去休息了,明天是军队出动的日子,得有一副好精神头。

第十四章 山神庙土匪的应对() 
在白杆兵准备着剿匪的同时,山神庙的土匪们也没闲着。前文已经说过,山神庙的土匪由三股势力组成,一股是辽东战场上的溃兵,人数虽少但在三股势力中最彪悍,另一股是从陕西过来的流民,战斗力虽不强但人数不少且颇为团结,最后一股是本土的势力,人数最多但多为乌合之众。

    三股势力共同占据山神庙,自然少不了争斗。在辽东溃兵、陕西流民刚到山神庙的时候,三方火拼了好几次,后来,辽东溃兵和陕西流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本土势力,最后强行整合了本土势力,将三股势力统合为一体。

    为了方便管理,三股势力分别推出了自己的领头人作山寨的当家人,辽东溃兵推选出的人是徐当,曾经在辽东军中做过军官,现为山寨大当家,陕西流民推选出的人是刘贵,在流民中颇有威望,现为山寨二当家,本土势力推选出的人是王为,原先是一名读书人,肚中有些墨水,现为山寨三当家,也是山寨的军师。三人后来为了增进感情,还结拜成了兄弟。

    当初在得知秦良玉准备出兵剿匪时,辽东溃兵和本土势力有些惊慌。本土势力不用说,在四川地面上白杆兵的威名谁人不知,而辽东溃兵也曾和白杆兵一同抗击过后金,知道白杆兵的战力,唯有陕西流民不把白杆兵放在眼里,还放言要让白杆兵来多少灭多少,当初袭击陈华清、马铃采购队伍的那支土匪就是由陕西流民组成的。

    后来三人又得知奢崇明攻下重庆府,秦良玉奉命去支援成都府,徐当和王为松了口气,只有刘贵还在嚷嚷着要让白杆兵好看。

    在马钧决定出兵的前一天,徐当三人就从布置在各村的探子那儿得知了马钧要出兵的消息。山神庙,聚义厅,徐当三人正在商量着如何应对马钧。

    刘贵脾气火爆,一上来就直说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什么好商量的,他白杆兵敢来,我就敢灭掉他们。”

    徐当为人比较稳重,对刘贵说道:“老二,理是这个理,但灭掉这支白杆兵后,我们还有多少力量去和后续的白杆兵打。”

    王为也赞同道:“大哥说的有道理,咱们山寨力量有限,经不起这样消耗。”

    刘贵听了两位兄弟的话,有些烦恼道:“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那咱们该怎么办,难道等死?”

    王为笑了笑,给刘贵添了杯水,说道:“二哥莫急,这办法多的是。”

    刘贵哪还顾得喝水,赶忙问道:“什么办法?”

    王为没有直接回答刘贵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大哥、二哥,你们说白杆兵为什么要来剿我们?”

    “这还用问,我们是匪,白杆兵是官,肯定要来剿我们。”刘贵有些不以为然道。

    徐当摇了摇头说道:“老二你此言差矣,白杆兵可不是官兵,它是秦良玉的私兵。秦良玉要来剿我们,肯定是我们哪儿得罪了她。”

    王为点了点头道:“大哥说的对。不知大哥、二哥有没有发现,自从咱们占据了山神庙后,去石砫的商人少了。”

    刘贵迷糊了:“商人不去石砫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平时也就是收一下过路费,又没有挡他们的路。”

    徐当也没明白,问道:“对啊,老三你说一下是怎么回事?”

    王为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幅地图,摊开来,指着山神庙的位置说道:“大哥、二哥你们看,山神庙正处于石砫周边商道的交汇处,咱们在这儿收过路费,相当于堵住了商路。”

    刘贵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难怪白杆兵直接找上了我们。”

    徐当也点点头:“老三不愧为读书人,看问题就比我们两个大老粗深。”

    王为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和白杆兵必然会开仗。”

    徐当附和道:“嗯,仗是肯定要打的。不过老三,你不是说你有办法,那到底是什么办法?”

    “办法很简单。白杆兵剿匪的对象主要是我们,但他们并没有说出去,仅仅只是打着‘剿匪’的名号,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刘贵问道。

    “整合重庆绿林的机会。”

    徐当“噢”了一声道:“老三你的意思是先向外发布消息,说是白杆兵要剿整个重庆府的土匪,然后咱们再派人四下联络,把绿林的人集合起来,成立一个类似联盟的组织,共同对抗白杆兵。”

    王为点了点头:“这样做不仅可以提升咱们山寨的地位,还能让那些小鱼小虾替咱们消耗白杆兵的力量。”

    “好,那咱们就开始干吧。”刘贵兴奋道。

    “慢着,”王为阻止,“二哥,我还有话说。”

    刘贵有些不耐烦了:“老三,你就不能一次性说完。”

    “大哥、二哥,我觉得咱们光有这些还不够,咱们还得借助外力。”

    “什么外力?”徐当问道。

    “奢军。奢军现在叛明,肯定需要一些支持,咱们派人过去表示表示,看能不能借助他们的力量。”

    “好,那咱们就按照老三的法子办。”徐当直接拍板决定。

    随着山神庙派出的一拨拨使者,整个重庆绿林道开始沸腾起来。

    王为不愧为山神庙土匪的军师,肚子里还是有点东西的,就是秦良玉在他的位置上,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但秦良玉不是王为,她低估了山神庙土匪,甚至打一开始,她就没把土匪当做正儿八经的敌人,因此,秦良玉只给了马钧四百战兵。而偏偏王为又高估了秦良玉,此消彼长之下,马钧还真没有多少胜算,当然,这仅仅是从形势上看。

    山神庙土匪不愧为重庆绿林一霸,在使者派出后的第二天,大大小小的土匪头子便朝山神庙赶去。

    与此同时,马钧开始正式出兵,陈华清也开始在军中推行那三条卫生条例。

    虽然陈华清早就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但他真没想到困难会那么多。在推行第一条饮用热水或煮开过的水时,最大的困难是军中锅太少(一般每40人用一锅),烧不过来,这让陈华清有些哭笑不得,硬件不行,谁都没办法啊。最后在陈华清的协调下,将锅统一使用,才勉强解决了问题。

    推行第二条宿营地卫生时,最大的问题是士兵们在营帐外随地大小便,这不仅不卫生,而且易染病,还不利于伤员的恢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华清带着他的十个亲兵做了个简易厕所,规定大小便只准到厕所去,并且还让军法官监督。

    幸亏只有四百人,陈华清还能看得过来。若是一开始贸然向全军推广,还不知会闹出多大问题,从这也可以看出秦良玉做事的稳重。

    虽然有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但卫生条例还是有条不紊地推行了下去,同时陈华清也不断做修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第十五章 深入敌穴() 
“什么,这怎么可能?”当马钧得知山神庙的土匪召集了整个重庆的绿林同道后惊怒道。

    陈华清也有些惊异,向那名报信的斥候问道:“你从哪儿探到的?”

    那名斥候答道:“回大人,我和弟兄们在通往山神庙的路上见许多人来来回回地走着,心中有疑,便抓了个舌头,从他口中问到的。”

    “那舌头呢?”马钧问道。

    “回将军,路上人太多,为以防万一,我把舌头给做了。”

    “这人倒是很果断。”陈华清心想。

    马钧挥挥手让斥候退下后,有点烦躁地对陈华清说:“老陈,没想到山神庙会这么做,很难办啊。”

    确实难办,原先白杆兵收到的消息是山神庙虽然凶悍但人不多,在马钧看来用四百战兵对付不成问题,但现在有些棘手,山神庙召集同道,不仅气势大涨,更主要的是实力大增,起码在人数上压倒四百战兵没问题。

    陈华清坐下想了一阵后对马钧说:“老马,咱们现在不能轻举妄动,得先探清山神庙的虚实才行。”

    “不好办啊,山神庙那里没有我们的人。”马钧皱着眉头道。

    “老马,这事咱慢点说。我先问你,你还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个‘借粮’的办法吧?”

    “记得啊,不过我觉得这办法有点悬。”

    “呵呵,当初我这样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山神庙这地过于险要,强攻的话损失太大,不值得,因此我想引土匪下山,二是下山后诱使土匪攻打郑家,逼郑家给咱们出血。按照以前的情况这办法确实有点悬,但现在土匪们给了咱一个好机会。”

    “什么好机会?”

    “山神庙召集同道,那人肯定不会少。人多虽力量大,但消耗也大,山神庙的存粮哪够这么多人吃,只要时间一长肯定要下山。”

    马钧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陈华清继续道:“不过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什么时候下山、下山后干什么咱们不知道。因此,咱们必须有人混进山神庙去。”

    说完后深深吸了口气,向马钧请令:“将军,我愿去刺探敌情。”

    马钧瞪了一眼陈华清:“不行,我不同意!你是主簿,又不是斥候,探什么敌情。”

    陈华清摇了摇头:“老马,这事只有我能干得了。计划是我想出来的,只有我才能把握住大方向,别人去了只会把计划搞砸。”

    马钧低头沉思了一阵后问道:“你真决定了。不再想想?”

    陈华清用很坚定的语气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那好,陈华清听令,现令你前去刺探军情。”

    “得令。”

    走完程序后,马钧问陈华清:“你准备带几个人去?”

    “除了我的亲兵外,再跟你要一个人,就是刚才的斥候。”

    “行,没问题。”

    离开主帐后,陈华清叫齐了自己的十个亲兵,又叫上了刚才的斥候,带入自己的帐篷。

    进入自己的帐篷后,陈华清向刚才的那名斥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叫刘明声。”

    “我这次找你们来,是有一个任务。”

    向他们说完此次的任务后,陈华清说道:“任务大概就是这样,比较危险。如果有谁想退出的跟我说一声。”

    陈华清有点小看了这些百战老兵,战场上他们什么危险没遇过,在陈华清刚说完就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好,你们下去准备准备,把衣服给换了,武器也换成刀,要尽快。”

    一会儿工夫,众人就收拾完毕,陈华清自己也换了一身衣服,一副书生模样。

    在向马钧辞别后,陈华清等人出发了。

    路上有些无聊,况且现在是当土匪,没有军纪的束缚,众人便开始谈天说地。而陈华清也从和刘明声的闲聊中得知山神庙的来历。

    在以前,现在的山神庙那地儿是没有名字的。某一天,有个樵夫在那儿发现了一条小路,那路虽然险要,但却是一条进山的捷径。慢慢的,有许多人知道了那条路,便都开始走那条路进山。因为路很险要,一开始总有人摔死,后来,樵夫们进山时都要在路上烧一炷香,以求山神保佑,还别说,这办法挺灵,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摔死了。渐渐地,山神庙的名字就被人叫起并传了开来。

    随着陈华清等人离山神庙的距离越近,碰见的人越多,有两三人一伙的,也有一两百人一伙的。

    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陈华清一行人来到了山神庙。山神庙早就安排了人在山下的亭子等候着,看见陈华清一行人来了,赶忙过来问候:“我是山神庙管事王二,敢问诸位是哪个山头的,一共来了多少人?”

    陈华清笑了笑,回道:“我们是清风寨的,这次来了十二人。”

    “噢,是清风寨的兄弟啊。”王二说完叫了旁边的一个小后生:“小李,把清风寨的兄弟送上山。”交代完又去招呼其他人。

    那小李带着陈华清一行人开始上山。上山的路有一段相当险要,一面是崖一面是壁,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摔下去。终于走过那段险路,陈华清心里松了口气:“幸亏自己一早就订好了计划,否则一旦强攻,那四百白杆兵是绝对不够填的。”

    小李见陈华清面色变了变,笑道:“清风寨当家的,刚才那路怎么样?”

    “很险要。”

    “那是,只要我们守住那条路,来多少官军都是白来。”小李得意地道。

    陈华清瞧见小李得意的面色,心里一动,故意说道:“你们山神庙这么厉害,那还向我们这些绿林兄弟求助,我看你们是怕了白杆兵吧。”

    “哼,你知道什么。我们山神庙有八百多号人,兵强马壮,哪怕什么白杆兵。倒是你们,就来了这么点人,连会盟的资格都没有。”

    “什么会盟,我怎么没有听说。”

    “你当然没有听说,有资格会盟的就那么几家,手底下怎么也有几百号人。”

    “噢,那有资格会盟的来了几家,听你这口气好像不多啊。”

    小李古怪地看了一眼陈华清:“你这人怎么这么多问题。我就是一打杂的,哪知道这么多啊。”

    陈华清讪讪地笑了笑,便不再多问了。

    一会儿,众人便到了一处山寨,规模不小,安置大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