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89章

明末大革命-第89章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审讯出来的结果很是令陈华清愤怒,这次袭击陈华清的事所有地主都知情,有的地主还掏了钱。得知这个结果后,陈华清被压下去的怒火又喷了上来,驻在涪陵的那个连就是被这些人给联合害死,“我命令,把所有地主的家都给抄了,人都给我抓来!”

    土地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和平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陈华清解决的办法相当暴力。这些地主们饱读诗书,他们比陈华清更明白以现在的情势继续下去农民们必定会暴动,但他们仍不做出任何改变,他们被贪婪蒙蔽了双眼,他们以为那天罗地网般的条条框框能限制住百姓。但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以前一亩地能让一个人不饿死,现在年年歉收,两亩地甚至三亩地都没法保证一个人的生存,而这些地主们还一个个收着高地租,放着高利贷,继续统治着农村,盘剥着农民。

    以前的陈华清对于阶级这个概念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概念,有时甚至觉得它是一种虚妄的东西。但现在陈华清不再这么认为了,血淋淋的教训让陈华清深刻感受到阶级矛盾是存在的,特别是当前天灾**的大环境下,矛盾只会越来越剧烈。

    川北发生的民变就是没有活路的百姓开始吃大户、杀大户,最后抢上瘾,到处流窜破大户。社会的秩序一旦破坏,就别想在短时间内恢复,现在的川北,县官的命令出不了县衙。重庆也好不到哪去,先是叛军,后是流寇,中间还夹杂着明军自己,现在的重庆连重庆巡抚的命令都出不了府衙。

    陈华清想了很多很多,有这个时代的现状,也有自己那个时代的想法。最后,陈华清决定了,现在本就是个乱世,人命如草芥,自己辛辛苦苦维护一方的平安不被这些人认可,那就让他们去死好了。乱世,总归是要流一些血的,既然自己侥幸活了过来,那就让这些人流血吧。

    七日后,守灵结束,陈华清撤掉了灵堂。此次卫所军在涪陵一共抓了七十四个地主,磕头磕死了七个,剩下的六十七个全部被押到一片空地上,他们的家属也都被控制了起来。

    砍人头一般是在午时,陈华清遵守了这个好习惯。坐在专门搭建的高台上,手中拿着令箭,慢慢等着午时的来到。

    在陈华清等时间的功夫里,远在重庆卫,小草姑娘担心自己哥哥的安危,便央求着黄诚要去涪陵看望陈华清。被磨了五六天后,黄诚估摸着陈华清把该处理的事应该都处理完了,便准许小草去见陈华清。朱胜也很担忧陈华清的安危,便和小草一起出发了。和小草要好的沐启眉本想跟着小草一起去,但被黄诚给拦下了,沐启眉的身份不合适。

    朱胜和小草走了差不多一个上午,到了涪陵的地界,远远地就看见卫所军在路口设的岗哨。

    负责岗哨的刚好是常驻重庆卫的一个班,对小草很熟悉,随便问了两句后便放行了。朱胜听见涪陵内时不时的传来一阵欢呼声,不由得奇道:“这位小哥,涪陵发生了什么事,在这儿都能听见欢呼声?”

    那士兵笑着回道:“能发生什么事,大人正在处理那些土豪劣绅,这些人平日里就知道欺负我们这些庄稼汉,大人算是给我们解了气。哎,你还别说,大人说的这土豪劣绅还真挺适合这些人的。”

    朱胜没听出士兵打趣的口气,在听到陈华清要处理土豪劣绅时就知道事情不妙了。朱胜可是知道陈华清要分地的,这土豪劣绅可不是一个两个地主,而是一大群地主啊。朱胜顾不得等小草了,直接飞奔往涪陵,无论如何,朱胜都要阻止陈华清。

    涪陵,距离午时越来越近了,原本不停欢呼的人群也渐渐静了下来。终于,负责看时间的士兵朝陈华清打了个手势,表示午时已到。

    陈华清抬起头来,眯着眼看了看正处于天空正中的太阳。由于是冬天,阳光并不刺眼,反而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手中拿起令箭,陈华清拿起令箭,正要往下扔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高呼:“刀下留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妥协() 
一声“刀下留人”,倏地传遍全场。陈华清站起身来,看向人群。只见人群中沿着声音让开一条通道,朱胜沿着通道走向陈华清。

    陈华清看着朱胜,沉声道:“朱管家,你要干什么?”

    朱胜朝陈华清行了一礼,在众人面前给足了陈华清面子,然后才道:“陈千户,朱大人要见你。”

    陈华清撇了撇嘴,朱胜已经给足陈华清面子,陈华清这刀是没法砍下去了。走下高台,陈华清对着石当说道:“把人都押下去,关起来。”朱胜朝着陈华清走过来,表情很严肃,“善之,你闯大祸了,现在跟我去成都,朱大人要见你。”

    “有什么事?”陈华清把自己受伤的胳膊稍稍往上抬抬,这样能更舒服一点。

    朱胜摇摇头道:“善之,你见了大人就什么都知道了。”

    陈华清没法,交待了几件事后,直接跟着朱胜朝成都赶去。等小草姑娘进了涪陵后,陈华清已经走了,气得小草姑娘直跺脚。

    这次陈华清去成都为了赶时间,一路上都是骑的马。陈华清在石柱跟着马钧、马铃学的骑马,短时间的骑马陈华清还觉得很享受,可一旦骑得时间长了,双腿内侧被磨得生疼,再加上陈华清胳膊受了伤,后半段路真是吃了一番苦头。

    到了成都城外的驿站,陈华清费了半天劲才下了马,把马交还给驿站。出了驿站,陈华清问道:“朱兄,我们重庆卫那边怎么不设个驿站?”

    朱胜耸了耸肩,无奈道:“没钱,这个驿站还是大人坚持才维持下去的。”

    看着驿站,陈华清不知怎么的突然想笑,最后实在忍不住笑了。朱胜有些郁闷:“陈兄,你这次闯的祸可不小,怎么还笑得这么开心?”

    陈华清不说话,他闯的祸再大,能有日后的驿站下岗职工李自成李闯王闯的祸大?止住笑后,跟着朱胜进了成都城。

    总督府门前,朱胜在进门前对陈华清低声道:“陈兄,这次你的事有些棘手,不过大人是向着你的,你进去之后尽量说好话,别惹大人生气。”

    陈华清点点头,自从自己控制重庆卫后,朱燮元对自己的帮助不少,陈华清对朱燮元还是很感激的,因此对于朱燮元的事也十分上心。

    进了总督府,陈华清直接被带到朱燮元处理公文的地方。

    朱燮元在陈华清进来时不知在低头写着什么东西,陈华清上前行了一礼,说了声:“大人,我来了。”

    “嗯,来了。”朱燮元没抬头,仍旧在低头写着东西。

    陈华清猜不出朱燮元要干什么,只好静静地站着。

    “呼,终于写完了,好久没这样写字了。”朱燮元拿起桌上的湿毛巾擦了擦手,然后才重新坐下,突然大喝道:“陈华清,跪下!”

    陈华清被朱燮元突如其来的大喝声给吓懵了,双腿一软,直接给跪下了。朱燮元身居高位已久,身上的气势真不是陈华清一个小年轻能承受得了的。

    “抬起头来,仔细看看,”朱燮元指着桌子上堆着的一摞摞文书,“这一摞,是你重庆卫的乡间士绅指责你侵吞他们财产的,这一摞,各地盐户指责你侵吞了重庆卫的盐井,还有这一摞,是各地士绅联名要求免掉你的千户之职,还有,蜀王府也有人说你擅自干涉王府事务,要我查办你。陈华清,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一下给我惹来这么多人。”

    “刚刚,我听朱胜说,你要把涪陵的所有士绅地主都给杀了,要不是他去的及时,你还就真把他们给杀了。”

    陈华清看着桌子上的数摞文书,脑门上冒出了汗,现在他的实力还很弱,根本经不起这么多人的攻击。

    朱燮元走到陈华清的跟前,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陈华清,你太骄傲了,以为手底下有点人就可以为所欲为。龙安府的千户手底下比你人多了,看好你的石砫秦宣慰使也比你强得多了,你瞧瞧别人是怎么做的。我给了你那么大的权力,让你在重庆卫自由发展,但没让你制造乱局,若你再这样下去,休怪我狠心!”

    陈华清静静地听着,在这个时候他真不适合说话。

    过了半晌,朱燮元突然叹了口气:“你啊,还是太年轻了。起来吧,跟我到书桌前。”

    陈华清站了起来,紧随着朱燮元走到桌子前。

    朱燮元指着白纸上的两个大字,问道:“知道这是什么字吧?”

    陈华清回道:“妥协。”

    “嗯,妥协,你认得就好。”朱燮元坐了下来,继续道:“善之,我让朱胜去你的重庆卫,看看能否把你在重庆卫的做法复制在其他卫所上,振兴明军,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你的做法太强硬了,分地这种事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犯了大忌,偏偏你还是在大张旗鼓地分。”

    “这些要我罢你官的报告在十月份就给我递上来了,里面有我也没法应付的人,你这次惹得麻烦不小。”

    “善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眼下这川地的情况,造福一方我是做不到了,但我要至少保证川地的稳定,这是我的底限。这次你惹的祸虽大,但也是为重建重庆卫而惹,我就当你功过相抵了,这次的事情就为你扛过去了。”

    陈华清听到这话,知道为何朱胜会和自己说朱燮元是向着自己了,说到底,朱燮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定四川,四川稳了西南才稳,陈华清做的事和朱燮元的目标是一样的。

    “这‘妥协’二字你拿上吧,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还有,我最后再帮你一次,涪陵的那些人已经不适合再待在涪陵了,你把他们送到成都来吧,成都这边有不少空房子。”

    “还有,以后你的风评会很差,我希望这不会影响到你,你回去吧,记住一句话,要学会妥协。”

    “谢大人,属下必定全力稳定重庆卫。”

    “好了,你赶紧回去处理事情吧。”

    陈华清拿着朱燮元赠送给他的“妥协”二字出了朱燮元办公的地方,在外碰到了正焦急等待着的朱胜。朱胜一见陈华清,就问道:“怎么样,大人对你说了什么?”

    陈华清把写着“妥协”二字的大纸递给朱胜,并说道:“大人让我学会妥协!”

    朱胜看完后把大纸递回给陈华清,又把陈华清带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低声道:“陈兄,你是个有能力的人,我知道大人也知道,有些事大人不好告诉你,这次要你倒台的主要有三家,重庆大户孙家、武陵龚大海和蜀王府里的某些人,这三家里面龚大海是最好对付的。陈兄,我能告诉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你回去之后千万得好好想想。”

    “多谢朱兄了,前番在武陵多有得罪了。”

    “没事,善之啊,只要你是为大人好,我朱胜就是再大的委屈也受得了。”

    告别了朱胜后,陈华清立刻快马加鞭的赶回武陵。这次陈华清顾不得体验腿上的痛苦了,一路上都在想该怎么妥协,妥协到什么程度,还有思考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直单打独斗实在是势单力薄,自己是不是也该结交几个外援,加深和石砫白杆兵的联系,光靠自己和马铃的关系根本无法得到石砫的真正支持。

    回到涪陵,陈华清命令一个营的人送地主和他们的家属到成都,原本被没收的家产也全部返回。朱燮元既然让陈华清把地主们送到成都,那就是全须全尾的得送到成都,不仅是人,还有他们的家产。

    柴家家主在得知陈华清最终没杀成那些人后,对柴家的人说道:“这次咱这千户大人的地位要彻底稳固了,他杀了那些人可是不好交待,起码也得落个被罢官的下场,现在有成都的总督大人给他背书,千户的位置是坐稳喽。唉,咱们柴家的苦日子也要来了。”

    涪陵的事情解决完后,陈华清赶回重庆卫,把妥协二字贴到自己卧房。按照陈华清要杀涪陵地主的处理办法,现在算是对地主们做出了妥协,接下来就是对孙家和蜀王府的妥协。对这两方势力,各自有各自的妥协办法。对蜀王府,陈华清要保持足够的敬意,表明自己的重庆卫绝无干扰蜀王府的意味,服个软就成,逢年过节送点东西。对孙家,陈华清要让孙家明白自己的分地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别的地方有类似行为重庆卫绝不承认,孙家没有蜀王势大,陈华清就妥协到这儿,再妥协的话就犯到了重庆卫的核心利益了。

    最后一家武陵龚大海,这次三家里就龚大海一家撸着胳膊直接上,让盐丁直接袭击陈华清。对于龚大海,陈华清有自己的“妥协”办法,无论怎样,龚大海都得付出一定代价。

    ————

    武陵,龚大海得知了钱老二袭击陈华清失败,自己反被杀后,气得摔了自己最爱的景德镇瓷杯。龚大海、孙天望、卫延良三人对重庆卫的一切后续计划都是建立在陈华清死了的情况下,现在陈华清没死,三人特别是龚大海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在川地的关系能起到作用,能逼得朱燮元罢掉陈华清。

    现在他们还不知道,陈华清已经去见过一次朱燮元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陵谈判() 
时间到了天启二年的十二月,此时距离陈华清遇袭已经过去了五天,龚大海在成都的人得知陈华清在朱燮元处安然返回后便知道了朱燮元是保定陈华清了,同时他派去涪陵的盐丁也全部折损,手下的一大干将钱老二也死了。龚大海在重庆盘踞这么多年,靠的是自己的人脉和手下的盐丁,这次一下折损了两百人,损失不可谓不小,为了挽回损失,龚大海把孙天望和卫延良再请到武陵,希望大家能一起向陈华清施压。

    孙天望赞同龚大海的做法,但卫延良不太同意。孙天望因为自己儿子的事已经把陈华清定性为敌人,再加上陈华清的分地触犯到孙天望赖以生存的土地制度,对陈华清相当忌惮。而卫延良来自蜀王府,蜀王府财大气粗,不怎么重视重庆这一亩三分地,并且卫延良本身和东厂李德芳的交情也不足以让卫延良动用蜀王府在重庆的力量打击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