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91章

明末大革命-第91章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次,无论怎样,都得谈出个结果来。我把话撂这儿了,你们看着办吧!”

    第四次的谈判结束后,陈华清和龚大海没急着来第五次,而是表示都要想两天。

    趁此机会,陈华清和马钧联络联络感情。饭桌上,马钧很好奇陈华清的淡然,便问道:“老陈,你咋一点都不急?”

    陈华清喝了口酒,笑道:“这种事急不来,你看着吧,龚大海要比我更急。”

    马钧见陈华清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不再说什么了,聊起了其他话题。

    第二天,刚一起床龚大海就被一个坏消息给弄懵了,有一批从陕西要运往成都的青盐被人劫了,运盐的盐丁全部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龚大海第一个想到劫货的人就是陈华清,可陈华清人在武陵,手底下那看起来能打的两百人也在。这时代卫所破败,龚大海不认为陈华清手底下除了那两百人外还有精锐,更何况被劫的地点在成都附近,就现在卫所的那副德行,没有主将和核心部队在拉出那么远的地方人早跑散了。

    不过龚大海还是不放心,又去找了卫延良。卫延良也不认为是陈华清干的,要是陈华清把这么多力量放在武陵,手底下还有其他不弱的力量能做到在成都附近截杀运盐队,那陈华清还跟龚大海谈个什么,直接打****算了。

    不管龚大海怎么猜,这次他损失不小,运盐队的损失加上陷在涪陵的两百人,龚大海手头的力量大减,不能再和陈华清扯皮了,得尽快谈妥,把被陈华清俘虏的盐丁要回来。盐丁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必须得是龚大海知根知底的才行。

    第五次谈判如约进行,这次龚大海气势弱了许多,上来不久后便答应给陈华清士兵的抚恤金和医疗费,但作为交换,希望陈华清能把还活着的盐丁交还回来。

    陈华清一开始定的是每个人一百两的价格,但现在要想让谈判持续下去,陈华清得做出让步了,每个人降到八十两银子。

    龚大海给陈华清抚恤金和医疗费已经付出了近万两银子,不想再交钱赎人了,便使眼色给卫延良,希望卫延良能站出来说说。

    卫延良也希望谈判能顺利进行下去,便站出来道:“龚老板这边,我觉得用八十两银子赎回盐丁还是可以的。”

    龚大海一听这话有些吃惊,不过马上就听到卫延良继续说道:“陈千户,龚老板刚刚在成都附近被人劫走了一批青盐,损失了一支运盐队。陈千户,我觉得,既然龚老板表达了他的友谊,你是否应该也表达一下你的友谊,比如说出兵帮龚老板追回这批货,并抓住行凶之人。”

    陈华清略微沉吟了一会,便回道:“好,我答应卫公子。”

    龚大海也在一旁点点头,花钱让陈华清出兵帮他追回东西,他不吃亏。既能消耗陈华清的力量,还能证明是不是陈华清劫的货。

    谈判终于圆满结束,散场后,卫延良单独和陈华清见了个面。对于整个蜀王府,陈华清只是个蚂蚁般的存在,但对于卫延良自己而言,陈华清可以算是自己在重庆很好的一个外援。

    在确定了陈华清不与蜀王府作对的立场后,卫延良也表达了自己的友谊,向陈华清预订了重庆蜀王府邸所需的半年用盐,同时提供给陈华清一批他紧缺的铁料,这些铁料打造武器不好使但能直接用来打造农具,并且卫延良表示以后两家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次代表大会(一)() 
卫延良的主动示好让陈华清有些意外,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当你消灭不了一支新兴势力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同他交好,陈华清和重庆卫算是一支新兴势力,既然卫延良没法打压住重庆卫,那还是选择合作的好。

    陈华清接受了卫延良传达出的善意,表示以后重庆卫和蜀王府还有更多合作的地方。

    和武陵方面的谈判完成后,陈华清就准备离开武陵,时间马上就到十二月十五日,现在各地代表应该齐聚重庆卫了。至于帮龚大海追回损失的货物,陈华清一点也不急,反正到明年能给龚大海一个交代就行。无论是龚大海还是卫延良,他们都不知道陈华清手底下有一支叫作特战营的部队,专门用于特殊作战。

    没错,袭击龚大海运盐队就是陈华清派特战营干的,龚大海让陈华清去帮自己追回青盐,陈华清还真是能轻易做到,至于找到抢掠之人,卫所军随便找个山头消灭一支土匪就能给龚大海和卫延良交代了。

    在临离开武陵时,陈华清又去拜访了马钧。这次在武陵马钧帮了陈华清不少忙,陈华清自然要有所表达,便从马钧这儿收了一批盐,然后转手卖给了卫延良。

    马钧代表的也不是一个人,对于陈华清的表示自然全盘接受,并且允诺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找他。友情固然可贵,但并不足以让马钧多次动用白杆兵帮助陈华清,真正能说动人的还是只有利益。

    回重庆卫比去武陵时要轻松,两百卫所军走了整整三天才返回重庆卫,而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十三日,大部分代表已经赶到重庆卫了。

    陈华清脱下板甲,回到自己在重庆卫的住所,在刚进家门时,就见小草提着一个篮子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小草,你提的是什么啊?”陈华清止住脚步,问道。

    小草把篮子放在陈华清的家门口,有些气喘道:“哥,这一篮子是鸡蛋,是白河给你送的。”

    “白河,是谁啊?”

    “哥你整天忙个不停,不知道这个白河也正常,他在咱重庆卫弄了个鸡场,以卖鸡蛋为主。哥你不知道吧,这个白河天天和鸡一起吃一起睡,也算是咱重庆卫的一个人物。”

    小草说到这,陈华清总算想起这个白河是谁了。白河是石砫白杆老兵陈升的一个侄子,后来把白河交给陈华清让白河在陈华清手底下找个活计,而这个白河属于脑子比较活泛的,不喜欢种地,反而喜欢做生意,比如靠卖鸡蛋赚钱,而在重庆卫最大的买家还是卫所军。说起来,白河这鸡场能开起来里面还有陈华清的功劳,在陈华清刚在石柱为了拉拢老兵给他们送了不少鸡仔,结果那些鸡仔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都被白河给买下了,后来被白河带到重庆卫,开起了鸡场。

    想到这,陈华清突然对白河的鸡场有了几分兴趣,便在帮小草把鸡蛋拿回屋子后说道:“小草,你带我去一下那个鸡场。”

    “好。”

    正在忙活着给鸡舍保温的白河没想到陈华清居然会来自己的鸡场,来不及收拾自身,只能抱歉道:“千户大人,这里味道有些大。”

    陈华清不以为意,白河的鸡场不大,面积大概只有一个小院子大小,共有母鸡五十三只,公鸡九只,不过这样的鸡场在重庆卫也只有一家,没办法,重庆卫的商品经济太落后了。

    在鸡场四处看了看,陈华清问道:“生意怎么样?”

    陪在陈华清身边的白河回道:“生意还行吧,主要还是大人照顾我的生意,卫所军在我这买的最多。”

    陈华清指了指白河堆在院角的鸡粪问道:“你这鸡粪怎么处理?”

    白河摸了摸头,说道:“这鸡粪我把它和石灰、草灰一起沤制成肥料,卖给农户。”

    “这方法你是从哪学的?”据陈华清所知,重庆卫没有这样的沤肥技术,农户们更多的还是直接浇粪。

    “这个是我从胡家兄弟那儿听说的。”

    听到这里陈华清对白河的兴趣更浓了,继续问道:“你还从胡家兄弟那儿听说了什么?”

    “还有,胡家兄弟说他们湖州那边的人那边的人喂鸡喂鸭除了喂食料外还喂蚯蚓,我寻思着便找了块地养起了蚯蚓,蚯蚓好养活,鸡吃了蚯蚓后也长得更快。”

    陈华清听完白河的话后,笑着问道:“白河,你知道重庆卫这两天要开代表大会吗?”

    “嗯,听说了。”

    “那就好,白河,现在你也是一名代表了,到时也一起来参加代表大会吧。对了,把胡家兄弟也叫上,让他们以代表的身份也一起来参加代表大会。”

    白河的脑子确实转得快,一听陈华清这话就知道这个代表身份的真正作用,说白了就是陈华清要为白河的生意开辟市场,永川、涪陵和各村总有会买鸡蛋的富裕之家。

    “多谢大人!”

    陈华清离开白河的鸡场后,不得不感叹自己把胡家兄弟弄到重庆卫来是多么有用啊,反倒是陈华清一开始寄予厚望的传教士现在还在到处传教,其他什么也没帮上忙。川地和江浙同属大明朝,但就和两个世界一样,以江浙为代表的江南沿海富庶安稳,技术发达,而川地这样的西部内陆,战乱频繁不说,技术水平也极为落后,双方的差距不是一般大啊。

    十二月十五日,代表大会如期举行,没有代表缺席。为了代表大会的举行,黄诚专门把原先重庆卫的部分富户区连了起来,拆掉一些围墙,建了一座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厅。

    此次来重庆卫开会的代表一共有一百七十六人,其中三地代表共三十六人,多数是宣传队出身,各村代表九十二人,都是选出来的代表,军队代表四十五人,大都是教导员,最后还有陈华清给添上去的商人代表,胡庆之、胡礼之兄弟和白河三人。

    由于天气寒冷,在代表们聚集的大厅共烧起三个大火堆,供人取暖。重庆卫这边出席代表会议的有陈华清、黄诚、李明轩,还有负责整理档案的一名女性李海茹(李家婶子),石当等人作为军队代表没有和陈海清三人坐在一起。

    代表们中有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独特的会议,在这样的场合大家基本都不说话,生怕说出什么不入流的粗话,不仅丢自己的脸还丢自己村子的脸。

    大厅里摆满了椅子,但代表们都不敢坐下,没办法,陈华清和军队代表们都不坐,其他人也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坐下。

    陈华清走进大厅,看着大厅里的一百多名代表,突然心里十分自豪,辛苦了将近两年,现在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在代表们都安静下来看着陈华清时,陈华清面带微笑,对着所有人大声道:“大家好,看来大家还是很重视这次代表大会的,可能大家现在还不明白这代表大会是干什么的,但这不要紧,马上大家就知道代表大会是做什么的了。首先,我希望大家都能为这第一次代表大会鼓个掌。”

    陈华清率先鼓起掌来,下面的代表们也跟着鼓了起来,一时间大厅里掌声如雷。

    等掌声过去后,陈华清继续道:“为什么叫第一次代表大会呢,因为咱们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好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下面开始进入正题,首先让黄主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代表大会是干什么的,来,大家先鼓个掌。”

    陈华清还是率先鼓起掌来,黄诚在掌声中站了起来,全场的目光集中到黄诚身上,让黄诚有些激动。这段时间黄诚从陈华清那儿恶补了代表大会是干什么用的,对于这问题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代表大会,就是把诸位代表们聚到一起,大家伙一块商量,一块决定,看看怎么治理咱重庆卫,而且一旦在代表大会上决定的事,就不可轻易改变,同时也不允许任何人违抗。”

    代表们听了黄诚的话一时间哗然一片,从古至今怎么治理一个地方从来都是官府一家说了算,不然也不会有官字两张口的说法,而现在重庆卫居然让大家参与到治理重庆卫去,这对于昨天还在地里埋头苦干今天就在这大厅能决定重庆卫未来的农户们有些不知所措。

    黄诚曾经做过县官,知道这个消息的冲击性,不要说代表们了,就连黄诚自己当初听到陈华清的想法时都被吓住了。等代表们消化完这个消息后,黄诚接着道:“下来就是咱们代表大会的正事了。第一件事,重庆卫三地和各村该怎样治理?诸位代表都把想法报上来。”

    这个问题难倒了几乎所有代表,大家以前谁到没都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可真被问住了,难道真要把平时聊天打屁的话说出来,代表们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丢不起那个人。

    陈华清见代表们都不说话,便转头和黄诚低语了几句,紧接着黄诚便大声道:“给大家一刻钟的讨论时间。”

    黄诚的话音刚落,代表们便开始交流起来,相熟的代表们三三两两聚成个小圈子,讨论黄诚提出的问题。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代表大会(二)() 
一刻钟后,代表们仍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陈华清没办法,他太高估了代表们的水平,只能让大家继续讨论,并且自己不再只在一旁看着,而是走向人群和大家一起讨论。陈华清去的主要是村民代表那儿,黄诚随后也跟着不再坐着了,走向宣传队代表那,剩下李明轩一人,李明轩也不好坐着,而是走向不怎么说话的军队代表那。

    村民代表那讨论的最为激烈,在以前在乡村一级从来没有过直接的官员管理,朝廷最低一级的官僚县令都是通过扎根在乡村的仕绅们来实行统治的,收税、徭役、征兵等这些工作直接的负责人大都是各地士绅,而现在陈华清让代表们讨论怎么管理重庆卫,就是要在乡村一级直接建立重庆卫的力量,而突破乡村士绅宗族的力量就来自代表们本身。

    讨论的越激烈,代表们的态度分化的就越快。代表们整整讨论了一上午,在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后,终于形成两股主要意见,一股意见觉得维持目前的状况挺好,就按现在的方式走下去也不错,另一股意见是希望重庆卫尤其是陈华清能拿出一个总的章程来然后再让大家讨论该补充什么。

    陈华清自然是赞同第二种意见,在与代表们的交流中陈华清虽没直截了当的表示自己支持哪种意见,但也一直在强调要改变,没有改变哪来的代表大会。

    代表们心领神会,很快第二种意见就摆上了台面。按照陈华清的设想,宣传队的职责就是负责宣传,现在各地的宣传队更多的成了一个发布命令的机构,这不合适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