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烽火连城 >

第63章

三国之烽火连城-第63章

小说: 三国之烽火连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妨,黄将军为人光明磊落,不会这么做的。”陆安说着,看了看自己下首的周泰魏延等人:“更何况,我们此时都在这里,就算有什么万一,也无关紧要!”

    “哦!”自家主公都意,这个小校自然就不会在意了,见得陆安开口,便帮黄忠解开的铁链。

    “哼!”挣脱的束缚,黄忠愤愤的看了陆安一眼,终究是没有做出什么动作,只是站在了原地。

    “黄将军,无论你想说什么,但是我只能告诉你长沙现在已经落入我手,你可愿为我效力?”陆安轻叹了一声道。

    “你休想,我主是朝廷亲封的长沙太守,名正言顺,我又怎么能在主公落败之后投靠你这个贼子。”黄忠冷哼一声,不肯投降。

    “什么叫做名正言顺,实力就是名正言顺,如今乱世,黄将军连这点都不明白吗?现在长沙是我的,我想让谁做长沙太守就谁做,朝廷不但不会阻拦,反而会给我加官进爵!”陆安淡淡的道。只是一个名义而已,天下间的有识之士早就乎这个了,没想到黄忠还这么老顽固。

    “你,亏你还名传天下,你这般作法与董卓郭汜有何区别?”黄忠顿时语塞,陆安说的没错,此时的朝廷早就不是当年的朝廷了,对于地方上的人权根本就没有了插手的能力,若是陆安随便表一个长沙太守,恐怕朝廷也会欣然同意。

    “他们是乱臣贼子,而我是天下公认的忠义之士,这其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若是你投降于李傕郭汜,会被世人唾骂。而投降我,则就不会有名声之忧!”陆安笑道。

    “黄将军,我家主公仁义爱民,忠心朝廷!黄将军何不辅佐我主建立一番基业?将来也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郭嘉此时也开口劝说道。

    “哼,反正你们说破天我就是不降!”黄忠被郭嘉说的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终究是过不了心中那个槛,拒绝道,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这个时代是非常注重这些的,黄忠虽然不想让自己就这样毫无功业的死去,但是更想让自己的名节完美无瑕。

    “黄将军,不如我们做个交易如何?”看着黄忠那本来有着丝毫的犹豫后来又变得坚定的神色,陆安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当下轻声开口道。

    “什么交易?”黄忠诧异问道。

    “用你的投诚来换张羡一条命!”陆安一字一顿的道。

    “你要杀我主?”黄忠闻言,当下冷冷的道。

    “没错,他和你一样倔,但是却没你这般本事,我本来不打算留着他的,如果你愿意投降,我便放他一条生路,并且让他颐养天年,不然,午时之后他就将人头不保!”陆安的语气十分平淡,但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正中黄忠的要害。

    “你,你怎能如此下作?”黄忠额头见汗的道。连说话都不那么通顺了。

    “张羡若是死了,他的家人也就没人照顾,想必不会过的很好,而且别人以后提到张羡,也只会说,都是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才害了他一条命,绝对不会怪到我头上,其中利害,你自己想吧!”陆安不紧不慢的开口道。虽然他心中很想干掉张羡为自己麾下的那些将士们报仇,不过若是能以这个为借口而让黄忠归降这边,无疑对自己更为的有利,如此之下,陆安也就有了选择了。

    “高明!”郭嘉微微一笑,朝着陆安偷偷的竖起了大拇指,自家主公当真是好手段,这下黄忠不投降都不行了。

    果不其然,黄忠在沉默了良久之后,终于是轻轻的叹息了一下,开口问陆安道:“你所说的可都是真的?”

    “当然,张羡现在已经被押赴刑场,午时问斩,你若是愿意降,我便饶他不死!”陆安坚定道。

    “你不怕我投降之后再反叛吗?”黄忠看着陆安问道。他觉得眼前的这个人还真是奇怪,迫降他,居然能使出这般手段,自己本来想宁死不降以全名节,可现在若是不降,反倒是害了主公,这等罪名,自己又如何承担的了。

    “就凭你对张羡如此忠义,我便信你是个好汉子,你不会做出那等事情的。”陆安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希望你记得自己的诺言我主平安!”黄忠终究是屈服了,向陆安拱了下手,表示了自己的心中答案。

    “来人,去刑场把张羡带回来,并且赏赐他一笔金银,送他回武陵!”见到黄忠的答案,陆安当既一笑,又是一员大将到手了。

    、、、、、

    张羡的主力军都屯在这郡城被陆安斩杀和收编,而张羡本人又被俘虏,长沙郡剩下的县城自然也就没有了抵抗的力量和理由,没几日就纷纷的献上了投诚表,如此一来,整个长沙郡也都落入了陆安手中,而陆安也彻底的成荆南四郡的主人,比起之前只坐拥一个小小的武陵,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在陆安攻下了长沙之后,中原的曹操此时正面临着选择。

    “主公,切记不可屠城啊!若是擅屠百姓,不但会引得天怒人怨,怕是对主公收复徐州也不利!”荀彧被曹操留在大本营固守,这次曹操的谋主便是荀攸荀公达了,此时他见到曹操已经快要对百姓下屠刀,连忙劝谏道。

    “有什么不利的,这些人本来就心向着陶谦,居然还义务帮陶谦守城,若是不杀上几批给他们来个下马威,他们又怎能知道我们的厉害。”曹操眼睛一眯,开口说道。父亲之死加上连日来陶谦的死命抵抗曹操早就心烦不已了,此刻攻下了一座城,他就有准备屠城的想法,来震一震那些百姓们。

    “可是,主公、、!”荀攸一急,又欲开口说话。

    “好了,公达,我意已决,不必再劝了!”曹操挥了挥手,对着眼前一片片被侩军士们押解在他面前跪倒的百姓,心里顿时起了阵阵变态的快感,就欲大手一挥这些军士们杀个痛快。

    “主公,从武陵传来书信!”就在此时,忽的一快马来报曹操心中的思绪淡了下去,连忙将书信接了过来。

    “是玄通传给我的,这种纸也只有武陵独有吧!”一看这书信所用的纸张,曹操就猜到了是陆安写给他的,当下面露微笑,将书信打了开来。

    “孟德兄,孟德兄继任兖州牧一职,安还没来得及向孟德兄贺,只是最近听闻孟德兄在攻打徐州,这在乱世当中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听说孟德兄居然有了屠城的念头,安心中却甚为不安,男子汉大丈夫,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孟德兄父亲丧命在陶谦部将手中,如今攻打徐州想擒杀陶谦,安自然没有理由指责孟德兄,可屠城此事,却是把屠刀面对无辜的百姓,如此人神共愤之事,又岂是君子所为,还望孟德兄打消此念,切勿为之,当然,若是孟德兄执意如此,那安也不说什么,只道安荥阳之下救错了人,害了徐州百姓,此后你我,便再无情义。”

第一百零四章 陶谦的欣喜() 
将陆安的书信一字不落的看完,曹操的脸色变得有些红白不定,似是愤怒,似是犹豫。

    ”孟德?孟德?”见到曹操许久没有动静,其麾下的文臣武将皆把注意力放了过来,最为亲近的夏侯惇更是凑近了些,轻声呼道。

    “呼!”曹操回过神来,将书信往桌案上一扔,眼神中闪过丝丝复杂之色。

    “孟德?陆玄通给你的书信上写了什么?”见到曹操此等表情,夏侯惇颇有些好奇的问道。他性子粗豪,与曹操的关系也最为融洽,再加上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表亲,所以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喊曹操主公,而是喊着曹操的表字,但是若论对曹操的忠心,夏侯惇绝对不会输给人。

    “玄通说,如果我屠城,就与我恩断义绝!”曹操眼神微微眯起,平静的道。

    “哼!陆玄通,他手未免也伸的太长了,孟德的事情隔这么远他也要插一杠子!”夏侯惇顿时微怒道。本来他对陆安的印象十分不错,觉得陆安武艺好,人品好,又和他们有着一同追击董卓的同袍情义,还在荥阳救过曹操一命,虽然两方已经阵营不同,但可以算是十分值得信赖的盟友了。

    然而这一下,夏侯惇心里边对陆安的印象立刻就下降了好几个档次,在夏侯惇看来,孟德想要屠城虽然是做的不太对,但是那也是属于孟德自己的事情,与他陆玄通有何关联,还说出要是屠城就恩断义绝的话,这就说明当年的同袍情义在陆玄通看来还比不上那些素不相识的平民百姓,既然如此,那自己这边又何必把他当一回事。

    “主公,既然如此,何不放弃屠城,陆玄通对主公又有过救命之恩,主公就当卖个面子给他了!”荀攸乘机说道。

    程昱听后,嘴皮动了动,没有说话,这屠城最开始还是他提出来的,曹操准备实施,没想到现在却出了这么一杠子,陆玄通当年在荥阳救过主公一命,这事大家都知道,现在陆玄通来信了,还直言要是屠城就恩断义绝,如果曹操不听的话,怕是日后的名声会很受打击,成为忘恩负义的代表了。

    ”将他们放了,任他们去吧!”曹操微微一叹,事已至此,其中的利害他岂能不知,眼下这屠城之举事绝对不能做了,否则不但恶了陆玄通,就连名声也会毁于一旦。

    说完,曹操便下令让军士们将之前帮助陶谦守城的百姓全都放了回去,并且约束了军士,将屠城两日的军令改为不得对百姓有的屠掳。

    “主公此举大善,不但还了陆玄通的人情,便是之后攻取徐州其他城池,百姓们感于恩义,也不会视我军为洪水猛兽了。”屠城命令取消,荀攸松了口气,朝曹操拱手拜道。他和荀彧都是出自同一个世家,两人为叔侄关系,不但同样的才学过人,而且心里对于百姓们也都有着一丝丝仁义,眼见因为陆安的关系而让这些百姓幸免于难,饶是因为世家与陆安天生就站在对立面,心里也不由得对他有了些敬意。

    “哈哈哈哈,希望如你所言吧!”曹操哈哈大笑道。虽然因为陆玄通的介入导致他之前的计划取消,但曹操从来都不是一个放不下的人,何况荀攸说的也没错,做一件与他本来利益毫无关联的事情,就算还了陆玄通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徐州,下邳城,州牧府

    “哎!想不到因为我的无心之过,居然让百姓们都遭到大劫!”陶谦坐在大厅内,看着下面的文武,神情郁郁的道。

    他自认一向勤政爱民,百姓们在他管辖的徐州也算得上是安居乐业,之前曹操的父亲路过徐州,他好心好意的派部将去送了一程,却没想到派错了人,那个黄巾出身的部将见曹操的父亲财宝甚多,直接将之洗劫而去也就算了,还将曹操的父亲当场砍死,这下好了,曹操直接出兵徐州,居然还传出风声要屠城,而曹军的将士们又甚为精锐,自己这方完全不是对手,就在昨日,从前方已经传来信息丢了一座城池了,以曹军之残暴,那城中之百姓怕是真的要被屠杀个干净,此间之罪,全因自己而起,实乃罪过。

    “大人切勿这般想法,如今乱世已起,曹操不过是垂涎我们徐州富饶想要占领徐州而已,就算他父亲没有死在这里,他也会随便找个理由来攻打我们的。”台下的陈登起身说道。

    在徐州,有三大家族,曹家、陈家以及糜家,其中曹家和陈家皆是老牌的官宦世家出身,而糜家则是近百年来靠商业崛起,虽然底蕴不如之前两家,但是若论富裕程度,比之前两家加起来还要更盛一筹,而陈登,便是陈家这一代未来的家主,此时任官为徐州的长史。

    “无论如何,此事起因都在于我,此时又抵挡不了曹操的兵锋,徒害了百姓!”陶谦依旧有些自责,要是一个两个,自然是无所谓,可问题是曹操居然丧心病狂到要屠城,这可是数以万计的百姓,陶谦为官一世,颇有清名,总想着在青史上留下一笔,要是这次徐州在他的治理下被敌方屠城,那就是一个重重的污点,洗都洗不掉。

    “大人不必如此,曹操军的士卒勇则勇已,但是他发兵甚急,后勤线不一定跟得上,而且他刚刚接手兖州没一年,手里一定没有多少余粮,咱们只需要稳妥防守,缓而耗之,曹操见到城池久攻不下,就自然会退去了!“陈登不紧不慢的道。他素有才智,第一时间就看出了曹操的弱点。

    “也只能如此了!”陶谦点了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打不过就拖,拖到对方军粮不足,对面就自然会退去了。

    “报告!大人,有好消息啊!”此时,糜竺匆匆走了进来,满脸喜色的道。糜竺是徐州三大世家糜家的家主,现任徐州的别驾从事。

    “什么好消息?曹操退军了?”陶谦顿时来了精神,问道。

    “额,不是!”糜竺哭笑不得的道。估计陶谦现在做梦都想着曹操退军吧。

    “哎,那还有什么好消息?”陶谦叹了口气。

    “两件好事,第一件,平原令刘备听说咱们受到曹操兵锋所迫,特意发兵前来救援了!”糜竺露出一脸笑容的道。

    “刘备来救援?此事当真!”陶谦一听,顿时心中起了极大寄望,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平原离徐州可有着不远的距离。

    “当然,我们已经接到了刘备大人的书信,他已经从平原出发了!不日即将到达徐州地界!”糜竺点头道。

    “好,好,玄德真乃义士也!”陶谦大喜过望的道。刘备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当日虎牢关之战他们结义三兄弟可是联盟军中除了陆玄通之外最为耀眼的人物了,特别是那一手情义技,简直就是天威般的存在,更何况三兄弟还有联手打败吕布的战绩,有着他们三兄弟来援助,想必曹操也会感到头疼。

    “大人,还有一件好事!”糜竺此时似乎犹嫌不够,再次开口道。

    “快说!”陶谦此时心情大好,脸上也有了些许红光,催促道。

    “曹操已经放弃屠城了!”糜竺笑道。

    “他改变主意了?”陶谦听后,当下心情激动的直接从上首走了下来,脸色通红的问道。

    “是的,据说是武陵的陆玄通传给了他书信他公私分明,两军对阵不能迁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