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诸葛天下 >

第44章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44章

小说: 三国之诸葛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来关羽和张飞的仇视,诸葛亮就觉得为了邓茂就没必要了。所以,还是得从刘备入手。

    贼将是关羽生擒的,没错。

    可你刘备是义结金兰,桃园结拜的带头大哥,地位最高,有处置之权,生杀之力。

    诸葛亮认为是时候提醒一下刘备,还欠着诸葛亮一大堆钱财未还了。虽然,大战刚歇,就讨要有点不仁义,不道德。

    不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只是诸葛亮和刘备都是读书人,是文人士子,讲究个体面。体面地借钱,体面地讨利。

    诸葛亮尚未开口,就有一军吏前来汇报战场清点统计情况。

    只见那军吏大声念到:

    “报!我军大胜。此次大战,共斩杀黄巾敌军一万三千多人,生擒贼将一名,俘虏黄巾反贼二万九千多人,逃跑黄巾反贼约万余人,缴获战马一千二百匹,兵器粮草,军旗辎重无数。”

    战果竟然如此地大。

    刘备听到军吏汇报的战果,也是大吃一惊,想不到战场残酷,可战场也是财富快速获得的重要手段。只是胜负难定,打赢了,衣锦还乡,荣华富贵;打输了,青山埋骨,一无所有。

    刘备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舔了舔双唇,后又发现不妥,忙收起神色,正色了起来,以便掩饰内心的贪婪。

    刘备还是先开口了。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那种据功近利的人,否则也不会在刘备起事之初,选择资助刘备。哪怕,支持刘备是带有条件的,但刘备还是觉得诸葛亮是可结交的,有远见的。

    毕竟,能在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之时,选择资助,哪所提出了条件和动机,也没有人会反感这种行为。没有初始的起步资金和人手,哪里会有后面的辉煌。

    成大事者,都不会为此感到不适。刘备,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公子,承蒙当初慷慨解囊相助,备今日方能侥幸逃脱生天,取得一丝生机,进而反败为胜。公子大恩,备感铭肺腑,没齿难忘。”

    刘备一点都不吹嘘怎么奋勇杀敌,英勇无比,反而一个劲儿的感谢诸葛亮当初在涿县捐钱捐物,捐铁捐马。

    不过,这也是刘备懂得做人的原因。莫说是吹捧,这种感恩的话,任谁听了,都只觉顺耳。好话,谁都想听。

    “些许财物,仅是外力。能有如此之战功,皆是玄德兄率领得当,将士用命,亮可不敢挟恩图报,冒认军功。”

    诸葛亮岂敢接刘备的话,将这场大战的功劳甩还给刘备。这锅,诸葛亮表示不背。

    大吹特吹,这场仗全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勇无双,别说,没人信。

    就算信了,诸葛亮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要是顺着刘备,洋洋自得,可就平白得罪刘备等人。

    “公子大度。不过备却不能忘恩。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眼下,黄巾战俘和缴获的军功战利,备位微言轻,无法作主。倒是侥幸活捉生擒了黄巾贼将邓茂,公子若是有意,备定当向邹校尉言明,请求贼将交予公子处置,也好公子带回到泰山,能有所交待,立功待赏。”

    其实对于邓茂,刘备是不需要经过邹靖就能自主作决定的。毕竟,擒住邓茂的是刘备义弟关羽,人家想杀便杀,想放即放,他人也管不着。

    刘备没忘记当初和诸葛亮在涿县庄园里的约定,那可是说好的,一将千金。

    将领嘛,刘备不缺,三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现成将领,而且邓茂的出身不好,原为山贼,现为黄巾贼,二次为贼,若是收为麾下,恐有损名声,人望。

    至于大量的战俘和粮草辎重,刘备却是极需,还不知道能从邹靖那弄来多少,也不舍得给诸葛亮。

    因此,把贼将邓茂给诸葛亮,一来好抵旧债,二来也有利于刘备对俘虏的收编。

    一将千金,一人一钱。刘备觉得卖了邓茂,一举多得,实在是不亏。暗暗庆幸关羽能记得叮嘱,而不是一刀砍了,要是砍了,一大笔钱财没了,仅是平添一黄巾人头,多不值。

    刘备看了看身后不到半百的追随乡勇,真是心疼无比,更加坚定要从大量黄巾战俘中挑选一些家世清白,未曾为恶,只是无奈被迫从贼的人,好补充兵员。

    “如此,就多谢玄德兄了。只是……”

    诸葛亮先是换下贼将邓茂,算是收了刘备还的一些利息,然后又欲言故止,引刘备起疑,进一步追求。

    “公子可是有难言之隐?但请无妨,若备能帮上一二,定为公子解忧,排除困难。”

    刘备以为诸葛亮拿了一个贼将还不够,想要漫天开价,大开血口。一时心生不悦,却不得不收起情绪,继续相问。

    “亮观这贼将匪性极重,贼性不改,身边护卫之人也大多喋血恶狠,应是曾为山贼盗匪。故亮尚有一求,想把此贼将部众一同带回泰山郡,以便警视盘桓于泰山的贼匪,与我大汉作对就是如此下场,以敬效尤。”

    诸葛亮胡乱调侃,说要把邓茂的手下也带走,用来威慑泰山郡的山贼。

    别说刘备不相信了,就连诸葛亮自己也是不信的。只不过表面功夫得做足,不能撕破脸皮。

    一听诸葛亮这样说,刘备就知诸葛亮想收服这邓茂了。不然,要邓茂的山贼手下毫无用处。有了这些山贼俘虏,只是减轻收服邓茂的难度罢了。

    区区一些山贼,刘备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

    “公子,些许山贼俘虏而已,何须用心,此事微不足道,易如饮水,待备向邹校尉美言几句,定成全公子所想。”

    刘备笑了笑,一开始还以为诸葛亮要坐地还价,结果却是虚惊一场。只是要一些同出身为山贼的贼将部众。

    刘备心中大安,连连答应。

    随后,诸葛亮和刘备皆抚掌大笑,完成彼此第一笔交易,第一次交换。

    邓茂还不知道,自己已是被卖了。

第98章 求死没人拦你() 
诸葛亮和刘备聊完之后,也就不再东扯西扯,而是各自分开,处理各事。

    刘备兴冲冲地跑去向邹靖诉说诸葛亮的需求,劝说邹靖同意,诸葛亮则带着高堂隆等人回到泰平军主营,准备随时跟邹靖、刘备等人班师回朝,返回涿县休整些许时日。

    由于这一战得到了大量的俘虏,诸葛亮的泰平军和邹靖的涿郡郡兵成了看押的主力军。押送着俘虏,一路徐徐地向涿县原路折回。

    刘备对邹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凭着三言两语即感激涕零的表演,获取了邹靖全部的肯定和同意。不得不说,刘备的能力极强,效率极快。

    不久,三军班师,尚未回到涿县,刘备就已将贼将邓茂,以及追随邓茂成为黄巾军的原本山贼兄弟,统统送到诸葛亮看押俘虏的军营之中。

    高堂隆向诸葛亮汇报了贼将邓茂已收押的消息,不想诸葛亮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换来邓茂,却是放任置之不理。

    诸葛亮还告之高堂隆,若是邓茂心服认怂,开始吃饭了,再将邓茂带来,这样能够提前挫一挫邓茂的锐气,减少收服邓茂的抵抗与反感。

    原来,邓茂自从被关羽擒住之后,以为必死无疑。这几天倒是将山贼的血性给激发了出来,天天都喊着宁死不降,爱杀爱剐,随君所便,绝不眨一下眼睛。甚至,居然还闹绝食,耍起了脾气。

    诸葛亮知道邓茂只不过是技不如人,觉得抵挡不了关羽的一招半式,就被生擒,一怕大汉追责,二觉丢了面子,想着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横竖都是死,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

    于是,诸葛亮就先饿邓茂,饿上几天再说。人只有饿过了,才知有饭吃,能吃饱的珍贵性,只有死过一次,才懂活着真好,生命无比美丽。比如刘备三兄弟现在的心态,肯定就是如此。

    诸葛亮不急,诸葛亮有的是时间。

    果然,人可能顶得住意念的坚持,却是无法控制咕咕叫的肚子。邓茂也算是条不错的汉子,在饿了二天二夜之后,才总算是忍不住,伸手接过看管的士卒所递送的食物与水。

    高堂隆又一次将消息汇报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这才让人待邓茂饱餐一顿之后,将邓茂带来见他。

    “主公,贼将带到。”

    高堂隆将邓茂带到诸葛亮坐镇的军营主帐,向诸葛亮汇报了一声,然后就握刀站立在诸葛亮的身后,时刻防备着。

    毕竟,黄巾贼将就在主公诸葛亮的面前,要是万一贼将有什么特别的能力,能挣脱了绳索,突然暴起,伤了诸葛亮就可大罪了。

    “恩,升平兄辛苦了。不知将军如何称呼?何许人也?这几日过得可好?”

    诸葛亮先是安抚了一下高堂隆,自从转换了思想之后,诸葛亮想当人主,不愿居于他人之下,就时常刻意提醒自己对属下示恩,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话语鼓励之类。

    诸葛亮见这贼将长得挺像程远志和张飞这样外貌极其魁梧,知道这人也只是有些蛮力,却不是什么一流猛将,不然不会在关羽手下过不了几回合。

    但诸葛亮还是愿意收的,只不过不愿费太多力气罢了,关键是诸葛亮现在手下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诸葛亮现在最想的就是有一块地盘,有一个根基,第二想的就是有大量能治理一方的谋士文臣和保卫安边的强将军帅。

    “哼,既然被擒,杀人不过头点地,欲杀欲剐,冲邓某来就是。若是眨一下眼睛,叫一声饶,就不是英雄好汉。何须派你这个小娃娃来羞辱我。”

    邓茂气冲冲地吼到,邓茂被关押了那么久,原本以为是被提来见那擒住自己的红脸将军,结果一看,却是个四五岁的小娃娃,还人畜无害,笑眯眯地看着自己问这个问那个。更是火上浇油,气冒三丈,认为是官兵为了羞辱,故意让眼前这小娃娃来调侃。

    见邓茂怒火冲天,言语冲撞,高堂隆大喝放肆一声,就欲抽出腰刀,斩杀了邓茂。诸葛亮向高堂隆伸了伸手,止住了高堂隆的冲动。

    “将军说笑了,在下虽年幼,却是实打实的泰平军之主,哦对了,泰平军便是那支从山坡上偷袭你的骑兵军队。实不相瞒将军,将军被生擒,是在下用一千金从那红脸将军关羽的大哥刘备手中换来的。”

    诸葛亮完全无视邓茂的怒气,而是用真相对邓茂进行打脸。年纪是不大,但是泰平军之主,还成功偷袭了邓茂,左右了战局,不像邓茂年纪大,黄巾军却是被灭了。

    可说是非常讽刺。

    诸葛亮这是直截了当地告诉邓茂,就连邓茂,也是诸葛亮能用钱财交换得来,如同牲畜。末了,诸葛亮更是笑了笑,说道:

    “若是将军一心从贼,甘心受死,那在下必然成全将军的心意,就当在下的一千金打了水漂,亏了即是。”

    诸葛亮决定逗逗邓茂,一个人既然已经开始吃饭喝水,证明这人必定有求生的意念,若是没有,那么就仅差一个说服的理由。

    面对邓茂这种小角色,诸葛亮感觉动动嘴,就能搞定,只不过像这种粗野武夫,比较难以理解内中深意,有时反而不如直白一些,效果更好。

    直接问邓茂,是否求死。是的话,就不拦了,不是的话,那就接着好好谈谈。

    “大汉昏庸无道,民不聊生,要某背叛大贤良师,背叛黄巾,那是没门。若想杀某,尽管动手,决不三心二意,曲意求全。”

    邓茂听到自身的人头,居然值一千金,与诸葛亮价值观不同的邓茂倒是颇为欣慰。只不过诸葛亮后面话风一转,又肯成全邓茂求死。

    这是什么操作。

    邓茂内心不由吐了个槽,能活,谁想死。只不过落在大汉官兵的手中,一个造反的罪名套下来,恐怕想活也难。

    这样一言定生死的谈话,邓茂的心里也是波浪起伏,惊险不定。

    不过,邓茂可以确定的是眼前的诸葛亮,并不想邓茂死,不然就不会大费周章,浪费钱财换来邓茂,以及专门一见。

第99章 轮不到你管(五更)() 
于是,邓茂干脆把屠刀交还给诸葛亮,就算是死,也绝不会自己动手,要杀就诸葛亮来杀,最多就咬咬牙,不求饶就是了。

    听到邓茂说到大汉,诸葛亮笑得更是厉害了。

    眼前这贼将,可能连书都没读过,却是开口闭口就讲大汉怎么怎么。一下子就激起了诸葛亮的好奇,决定和邓茂争上一争。

    “敢问将军,为何说大汉昏庸无道,难道不是尔等身为乱臣贼子,蓄意造反,方致今日民不聊生,民生多艰?”

    诸葛亮故意将责任全往黄巾娥贼造反头上扣,这样才能套出邓茂口中的怨念到底指的是什么。

    “纵是我等黄巾不造反,也改变不了大汉昏庸无道,民不聊生的事实。朝廷早已是宦官弄权,外戚干政,对百姓苛捐杂役,哪里还有什么生路活计。跟着大贤良师,推翻大汉,说不定还能换个出新世间。”

    邓茂开始一条一条地数落大汉的弊根,什么张让卖官啦,什么何进提拔亲信啦,什么田租十收五啦,皆是摆实例,又将张角等人做好事不留名的事迹说了一大堆。

    待邓茂说完后,诸葛亮才插嘴。

    “大汉朝廷是好是坏,自有世家文人去治理,自有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去处理。莫说张角只是区区一个落魄书生,不习经史,不读韬略,文不能安邦,武无法卫国。跟着张角造反,能有什么好下场。”

    诸葛亮也不强行给大汉朝廷洗白,更不会帮大汉天子洗白。说实话,诸葛亮也觉得汉灵帝实在是太过分了,身为大汉之主,如何治国守社稷,真是儿戏。

    “那些世家豪族只顾着兼并扩充家业,哪里懂什么治理一方,朝堂的那些文武百官更是可笑,不止尸位素餐,就连官职恐怕都是从宦官手上买来的。大汉靠这些人,除了就会剥削,还能指望些什么。”

    邓茂原本当山贼,只是生活艰辛,混不下去而已,却是对大汉朝堂中的事不太了解,可自从加入了黄巾军之后,黄巾人多,七嘴八舌,传来传去,倒也了解不少大汉的不公。

    “世家豪族,枝叶千万;文武百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