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师唐 >

第36章

师唐-第36章

小说: 师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活下去?”

    李牧这才想起来,丹师除了是化学家,同时还是数学家,不管是炼丹还是研究星象,数学不好可是不行的。想到这心里有那么一丝窃喜,但仍旧行不改色,让张勋递上礼物。

    李淳风看着礼物一脸的不解,“李兄弟,这是何意?”

    “听闻道家以鹤为尊,李牧刚好收罗了一尊琉璃仙鹤,赠与道长,还望道长笑纳。”

    李淳风闻言恼怒起来,“淳风跟李牧兄弟虽是初见,但见李公子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像是一个君子,这才诉以衷肠,但现在却用这种俗物添堵,确是伤了淳风的心肠。淳风还有事情要忙,李公子请回吧。”

    宝贝谁都喜欢,但也要看有没有那个胆子拿。俗话说的好无功不受禄,既然给了这么贵的珍宝,那事情估计也不太好办。李淳风这个侍郎虽然没有实权,形同摆设,但官场的一些规矩还是懂的。

    “李道长为何要急着拒绝,听完李牧的请求再做决定岂不更好?”

    李淳风仍旧黑着脸,不做声,但也没再赶李牧,琉璃仙鹤,不动心才怪。

    “其实李牧的请求很简单,听说道长炼丹要用的硝石,李牧想借一点回去。本来只有这一件事,但又听说道长闲来无事,所以想请道长到书院去教书。”

    李淳风愣住了,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李牧,这小子没病吧?硝石这玩意儿市面上没有,但在丹师这里都有,价格也不贵。值得你用一尊琉璃仙鹤来换?

    李牧现在有一种心理,那就是能用玻璃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钱,现在火窑里烧玻璃的成本低的吓人,石英矿不要钱,煤炭也不要钱,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工。主要李牧给工匠开的工资有点高,不然这人工成本也没多少钱。

    “道长不要惊讶,小子听说道长为人义气,官风正派,是个可以结交的人物,所以才肯这般费心,还望道长不要嫌弃李牧官小礼轻。”

    一旁的张勋站在那一句话不吭,静静地看着自家少爷在装逼,这琉璃物在市面上价值千贯,但在自己家可是用沙子烧出来的,根本不值钱,少爷还说了,等到年末发年终奖,琉璃镜一人一块,所有人都有份!

    而且这瞎话也是信手拈来,进门的时候连人家叫什么都说不上来,这一会儿就说人家为人义气,管风正派了,估计这会问少爷人家是啥官,他都答不上来。

    感谢风中武技的打赏!

    ;

第八十一章 第一支温度计() 
李淳风仍旧一声不吭,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说他重义气还算契合,但这官风正派不知从何说起。

    在长安他的名声并不算好,太史局这个部门本来就是清水衙门,没有一点油水,唯一的外快也就平时哪家大人添子送人,找他算算时辰啥的,他可以趁机要一点。

    这要的多了,名声自然就臭了,虽然大部分的钱财都送到太清宫了。

    不是他不贪,而是没机会贪!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起身拉过李牧,兄弟长兄弟短地絮叨了老半天,豪气地道,兄弟要多少硝石,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李牧淡淡一笑,说了一句让他崩溃的话,当然是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这再多也得有个数不是,你总不能让我一辈子都给你送硝石吧。

    “淳风大哥,小弟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都称兄道弟了,李牧自然要趁势而上。

    “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话直接说来。”

    “这样,你我合作,建一个作坊,专门生产硝石,学院里按市场价格收购,三七分成,我七你三,如何?”

    “生产硝石?你要那么多硝石干什么?这玩意虽然可以炼丹,但不能多吃,会吃死人的!”

    你看,这就是实诚人,可惜晚年的李二有点想不开,丹药吃的多,中毒而死,可悲可叹啊!

    “我用这硝石不是炼丹,而是他用,暂时要保密。”

    李淳风眯眼笑了两声,“莫不是要用来制冰?”

    李牧佯装尴尬地苦笑道,“淳风大哥果然是聪明人,这都能猜到。”

    硝石制冰只是一个用途,至于另外一个用途,大部分的现代人都知道,那就是用来**,火药跟咋药本质上没啥区别,燃烧方式不同而已,一个是开放性燃烧,一个是密闭性燃烧。

    “硝石有多少,你就收多少?”

    “当然,只有你不够卖的,没有卖不完的。”

    “这太清宫里还存有不少,不若都卖给你吧?”

    为了避嫌,被罢官以后李淳风就没再干炼丹的勾当,库里囤积的硝石也越来越多。

    “当然可以。”

    刚才还说要送,这一会儿就改卖了,一副市侩的脸皮。不过李牧没有在意,很多时候跟市侩的人打交道要简单的多,你买我卖,只有钱的事,不搀和人情。

    李牧没有跟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到书院来教书。

    李淳风愣了一下神,问道,你说的书院可是陛下亲题的什么东都理工大学?

    得到了李牧的肯定回答,他有些喜不自禁,虽然他衷于道家,但当面对性命之忧时显然没有孙思邈那般忠诚,想想也是,老孙是一直在寻求治愈世间的良药,这货只是凭一张嘴皮混迹朝野,不是一个等级的。

    见他这么高兴,李牧反而高兴不起来了,不知道笼络一个江湖术士对于学院来说是收获还是灾难,谁也不知道李二何时会对道家下手,有没有转圜的余地,会不会放过李淳风?

    “那就先这么说定了,明日你就来学院报道,不过我要提前警告你,书院里最讨厌溜须拍马,而且不要把你糊弄百姓那一套拿出来,不然我会把你赶出去的。”

    等他到学院,李牧打算先考教他的化学水平,不行的话就只让他教一些简单的星象和数学,化学这一块再找人。

    李淳风今日不知道说了几声谢谢,在他看来,李牧是真心实意地想要结交自己,自从被李二免了官,所有的朋友都不再跟他来往,他只能龟缩在上清宫,丹也不敢炼,但又做不了其他事,这个时候李牧找上门来让自己去书院教书,这可是个美差,不但能把自己从道家的囹圄中解救出去,而且日后陛下真查下来,这个身份也能免去不少罪责。

    紧紧握住李牧的手,一把鼻子,一把辛酸泪,说炼制硝石的道士都是自己的亲信,能不能一同过去,也不要什么分红,只要能有一条活路就行。

    李牧佯装推辞了几遍,就顺势答应下来,让这几个道士到工厂里做大师傅,负责提炼硝石,工资暂定为五百文,根据手艺调整。

    李淳风又是连连道谢,李牧感觉很无味,寒暄了几句让他稍后先送一点硝石过来,然后就起身离开了。

    李牧内心是失落的,尽管自己不信鬼神,但对古代那些道人的期待还是很高的,一直觉得这些人要么武艺高强,如张三丰,要么精于炼丹,像老君,所以当李淳风说炼出的丹药不敢多吃,会死人,他心底那一丝期待就像被针刺破的气球一样,蹦的一声,烟消云散。

    到了下午,几个道士驾车来到李府,卸下了几大罐硝石,李牧没有耽搁片刻,让人

    抬了一罐来到火窑。拿出几块放在盆里,并往盆里加水,瞬间盆里传来滋滋的声音,并有冷雾冒出,李牧把水银滴进玻璃管,然后把玻璃管放进盆里。玻璃管里的水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收缩,但还是没有完全进入最下边的玻璃泡中。

    李牧只能继续往水里加硝石,很快盆里的水就凝成了冰,温度也停止下降,李牧知道只能这样了,用笔在当前位置画了一个刻度,然后让人生了炭火,把盆里的水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银柱开始受热膨胀,越来越高,因为火不大,所以膨胀的速度很慢,最终当水沸腾的时候水银柱升到了玻璃管的五分之四处,水银柱再也不会动弹,他只能把水盆撤走,拿着玻璃管慢慢靠近火焰,看着水银柱继续升高,升到顶端的一瞬间,李牧大喊一声,“封口!”

    王守义迅速用一点玻璃水把玻璃管口封住,然后放进冷水中,防止水银柱继续上升把口冲开。

    就这样,华夏第一支温度计诞生了,虽然误差较大,但毕竟开创了历史。

    用冰水洗了一把脸,李牧拿起这支温度计,端详了好半天,才开始给大家讲解制作原理。

    感谢419026392美女的打赏!

第八十二章 牛逮住() 
这温度计的原理很简单,热胀冷缩,唐人多少也知道一点,最大的难度就是往玻璃管灌水银,要不断地加热,让水银柱持续上升,直到顶端,然后封口。

    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不可能实现真空灌装,因此只能用这种方法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出,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只能一点点升温,如果升温太快,水银柱可能直接从玻璃管涌出,接触到皮肤,或者挥发都可能让人中毒。

    水银有毒,不用李牧强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所以工匠操作起来都格外小心。

    李牧拿出一根做好的温度计,用尺子量过,冰水的温度是零度,烧开后温度是一百度,等距离画出100个刻度。完成后使劲甩了几下,让温度计归零,然后有些激动地把温度计放进胳肢窝,放了两分钟,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看了一眼刻度,37。5,要比正常体温高,但李牧不能确定是自己低烧还是温度计有误差,让在场的工匠走出火窑,一人喝了一杯盐水,再用毛巾把腋窝的臭汗擦掉,这才一一测了体温。

    最终结果大部分人温度都在37-38之间,人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超过37就算是低烧了,这说明温度计有误差,没有办法的事,只能慢慢去改进,测体温只能作为参考,酿酒倒是可以用。

    在场的所有工匠都被奖励了一番,不过都是小赏,一人一贯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给你九十九分,少了那一分是怕你骄傲。

    翌日一大早,李牧就来到书院,课堂里坐的爆满,连一些没有课的先生都来了。

    物理是一门充满惊喜的课程,当然,前提是不能有思想束缚,书院虽然初成,但却像是个世外桃源一样,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有任何顾忌。

    才开课,学生们就纷纷举手发言,有请教李牧问题的,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李牧一一解答后,才开始今天的课程。

    “你们都喝过酒吗?”

    第一个问题就让众学子讶异,到李牧书院里念书的都是寒门子弟,哪有钱去饮酒,倒是几个工匠喝过不少,但他们也理解不了李牧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那你们见过人家酿酒吗?”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摇了摇头,只有张掖和李尚是肯定的回答。

    李牧没有提问,笑道,“那今日我就谈论一下酿酒的问题。首先,谁能回答一下水都有哪些形态?”

    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李牧提问了四五个,大家的回答都只有两个,冰和水。

    这个答案在李牧的预料之中,事实胜于雄辩,李牧他没有过多讲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特制水壶,往里边加了半壶水,让学生们一一上来观看。

    “大家都看到了,这壶里只有半壶水,是流不出来的,现在我们把水壶放在火上加热。”

    正常的水壶壶嘴都是向上的,而这个特制的水壶壶嘴是向下的,加热了没多久就有水从壶嘴滴出来,随着加热时间越来越长,水滴出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水煮开的时候达到最大。

    李牧指着水壶问道,“壶里的水只有一半,为何加热后会流出来呢?”

    很快又有学生举手,但答案不尽人意,那学生的回答是水烧开后会沸腾,把水贱出来的。

    李牧把他叫到讲台上,打开壶盖,可以看到水虽然沸腾了,但翻起的高度距离壶嘴还有一段距离。

    让他坐回原位,也不再费大家脑汁,笑着说道,“刚才我问大家水有几种形态,你们回答有两种,水和冰,这个答案不对,应该是三种,还有一种气态,就像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当水加热时,会有蒸汽冒出,这就是气态的水,这些蒸汽遇冷时会再次凝成水。大家请注意看。”

    这个特制的茶壶,盖子有些另类,上边是凹形的,李牧在茶壶盖里加了冷水,几乎是同时,壶里冒出的蒸汽迅速变少,壶嘴里的水由滴变流,咕咕

    地淌了出来。

    一众学生无比惊奇,这茶壶他们之前上去看过,茶壶盖是铁制的,像个平底锅,没有口,水不可能流进去,那为何壶里的水会加快涌出来呢?

    很快,一个略显瘦弱的孩子举起了手,李牧点头示意他起来回答。

    那学生一身粗布麻衣,而且衣服上还打着几个补丁,看来家境不太好,但长的眉清目秀,也没有一点胆怯,站起来说道,“先生,您刚才说水有一个蒸汽形态,这蒸汽遇冷后会再次变成水,您在壶盖里倒的是冷水,壶里的蒸汽被迅速降温,变成了水流了出来。”

    见李牧笑着点了点头,这孩子又继续说道,“那是不是虽然壶盖里的水温度越来越高,壶里流出的水会越来越慢呢?”

    李牧再次震惊了,这一届学生太妖孽了吧,个个都是举一反三的主?!他没有回答,而是让他坐下,静静地看着茶壶继续加热。

    结果不用多说,随着壶盖里的水温度升高,蒸汽吸收不到多余的冷气,液化的速度变慢,再次从茶壶盖的缝隙中窜出来,催动着壶盖发出噗噗的声音。

    李牧看着刚才回答的学生问道,“这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的名字吗?”

    那学生憨憨一笑,“老师,俺叫牛逮住。”

    才说完,教室里传来一阵哄堂大笑,连李牧也没忍住,古人迷信,觉得给孩子起个贱一点的名字好生养,所以这什么孬蛋,狗剩之类大行其道,一个村子喊一声孬蛋能站出来几十个。

    怕自己的笑会伤害到他,李牧赶紧说道,“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老师的笑是善意的笑,并不是在嘲笑你,你刚才的回答很好,值得所有人学习,你是你父母的骄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