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10章

族长压力大-第10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重阳毫无惧色,道:“梅表姐确实姓梅,可那个梅却不是先生的这个梅。据小子所知,姑祖父家与亲家二老爷已经分家三十年,户籍分立。真要论起来,梅表姐家户籍上男嗣断绝,本该招赘;先生既要‘兼祧’,充的了梅表姐长辈,不是正当有抚养孤寡之责?将这抚养费算清楚,也是为了先生声誉。书香门第之家,没有接了堂亲家财却不抚孤的道理。说也奇怪,这天下当父母的,都将骨肉当成是命根子,作甚表婶那么狠心,竟舍了襁褓中的骨肉出了门子?要是有机会见了,小子真想要问问她是不是有什么苦衷,还是被人胡乱害了,还背个不贞二嫁的名声。”

    梅秀才听出桂重阳话中的威胁之意,脸色铁青一片,同时心中也惊疑不定。这个桂重阳这般有底气,倚仗的是什么?一口流利的官话,一身体面的衣服,使得小少年站在蓬门陋户之中也难掩光华。

    之前桂重阳无赖,梅秀才只当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今却是有些拿不准。当初是父子两人强嫁小寡妇之事,却是有不足为人道之处,这小子是不是知晓了什么?当初为了银钱,父子两个能无所顾忌,如今梅秀才得了功名,却是知晓名声的重要。

    梅童生眼见儿子都不说话,斜着眼骂梅氏:“你这没出息的死玩意儿,就这样看着这孽生辱骂长辈?梅家人还没有死绝,你就任人欺负,是不是桂二家逼你认下的他?如今鸠占鹊巢不说,还要当你的家呢,你就在旁观当哑巴?”

    梅氏低头道:“三从四德,不是二叔耳提面命的吗?”

    梅童生恨铁不成钢,梅秀才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心中烦乱,拉着梅童生匆匆离去。

    桂重阳扶着梅氏进了屋子,门口的人眼见没什么热闹了,才三三两两散去。

    心思通透的,已经明白梅家父子打算,这是打算白占了便宜,让桂家白养孩子不说,多半还要用梅朵换一笔聘礼。

    稀里糊涂的,则是被桂重阳的道理说糊涂了,搞不清这两家到底该是谁欠谁。

    桂春关心则乱,迫不及待问桂重阳道:“要是梅家点头掏银子怎么办?”

    桂重阳道:“那就掏呗,总要算清楚了才能掏。可隔得久远,具体怎么算,怕是要拖一阵子。”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所以对儿女有婚配婚,是因为生养之恩。梅童生与梅秀才确实是梅家长辈不假,可两人却没有生养之恩。

    桂春却没有放心,依旧忧心忡忡:“可是能拖多久呢?”

    桂重阳没有看回答,而是看梅氏:“长幼尊卑不可逆转,除非有一条,那就是‘义绝’,真要是威胁不住,梅氏父子利欲熏心,不知姑姑可有胆量往衙门里递份状子,状告梅氏父子谋财害命,欺凌孤寡!”

    梅氏、梅朵与桂春三人齐齐呆住,脸上尽是惊骇。

第二十章 谁的心眼多啊() 
外头天色渐黑,屋子里点灯,四人围坐。

    三人是被桂重阳的话吓道,“欺凌孤寡”听得明白,那“谋财害命”是什么意思?

    梅氏颤抖着声音道:“重阳,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桂重阳忙道:“姑姑莫害怕,我也就这样一说。”

    可是桂重阳方才的模样,哪里像是随口说的。

    梅氏看了看梅朵,又看了眼桂春,欲言又止。

    梅朵的脸上血色褪尽:“你方才提到我娘,不是威胁他们,是真的怀疑我娘遭了不测?”

    乡下人家,口角常见,打官司都是少见,更不要说是命案,那都是传说中的故事。如今乍一想到会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自是让人不可置信。

    桂重阳沉默了一会儿,道:“表婶再嫁之事,确实蹊跷。妇人再嫁之事常见,可骨肉天伦,不好割舍。就算最初不方便,这些年过来,也该想着探问梅表姐的消息才对,确实丁点儿音讯都没有,委实不寻常。”

    哪里有那么多不寻常,不好联系的原因除了路远,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没脸联系。寡妇二嫁,能选择的人家与收的聘礼有限,可买卖人口却不同。可是“卖良为贱”放在寻常穷苦百姓人家说得过去,放在“书香门第”就是丑闻。二嫁的妇人,比不上闺女,想要高价身嫁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妓院或暗门子。

    梅大家之前日子还算富裕,家里的地租了出去,年轻小媳妇也无需下地,十八、九岁的少妇正是水嫩嫩招人的年纪。

    木家村在通州,离镇上码头不过十几里路,桂重阳猜测梅朵她娘多半是被卖到船上娼家,要是卖到镇上妓院,不会瞒着一丝消息也无。

    怕是梅氏父子也不知道,梅朵的娘被带到哪里去了,这就成了一个漏洞。梅氏父子说不清楚,这“谋财害命”的嫌疑就“摆脱不清”;要是拿出卖人的“身契”,那“改嫁”就成了谎言,“卖良为贱”也够他们父子喝一壶。

    如今桂重阳不过是做出个要寻找的机会恐吓住梅家父子,以待后续;可是要想要诈住梅氏父子,就要让梅氏等人也相信。

    虽说这样吓她们有些不忍,可为了梅朵的将来没有后患,桂重阳也只能将大家都瞒住。要不然民间宗族长辈的权利,可是真的能决断梅朵以后的婚嫁。

    梅朵自打记事就没有见过生母,之前心中不是不埋怨的,即便早就被姑姑说过她娘是被强行二嫁,可也疑惑与埋怨为什么这些年半点音讯都没有;如今桂重阳的话,正是合了梅朵这些年的疑惑,自然是信以为真,立时泪如雨下:“娘……”

    梅氏双眼赤红,里面也带了怨恨:“他们不是人,屋子田地都占了,还不给人活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我不会饶了他们……”

    桂春在旁已经听得傻了:“真要打官司吗?可是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

    桂春倒不是畏惧梅家,而是身为小民,畏惧官府。

    “看他们反应吧,要是不给银子,就可以交状子了。”桂重阳敲了敲桌子道。

    至于“人证”、“物证”又有什么关系,是要“打官司”又不是要“打赢官司”,对付梅氏父子这样的无赖,自然要手段比他们更无赖。

    若是梅家还是十三年前的日子,梅秀才没有中秀才,桂重阳的手段或许无用;既是他们换了门楣,成了“书香门第”,这官司打了就是赢了。

    这边桂重阳做好了各种准备,那边关于梅家的八卦已经传遍各村。

    “兼祧”是什么?村里人没有见过,也听说过,那是一人担两房,要娶两个婆娘的。梅秀才是村里第一个秀才,今年不过三十来岁,正是壮年,家里有闺女的人家都开始惦记;就算家里没有闺女,什么守寡的小姨子、表妹什么的也能拉个线。之前有杜村长的关系,没有人敢惦记他的女婿;如今既要“兼祧”,说不得自家也能做梅秀才的便宜老丈人呢。

    还有梅家那个“改嫁”的小寡妇,是真的改嫁了,还是被梅氏父子害了?作甚这些年没出来,是不是被父子两个偷藏了起来?一时之间,各种猜测都出来了。

    梅氏父子还不知自己成了“八卦”主角,正关门商量怎么对付桂重阳。

    “那个小王八羔子,牙尖嘴利,也不知随了哪个?说不得就不是桂家的种儿,不知道哪来的小杂种。”没有外人在,梅童生也不端着文人德行,嘴巴里不干不净起来。

    梅秀才皱眉道:“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读了几日书,就耍起小心机来,不知背后有没有人指点。”

    “不是说一个人回来了,要是有大人跟着,早就露面了。”梅童生不以为然。

    聪明人就怕多想,梅秀才想起桂家院子里那十几口箱子,摇头道:“肯定有人,要不然一个小儿,怎么能带这么多东西回来?”说着,有些不安:“有大人跟着,又不露面,这是什么意思?”

    “不会是桂远那小子没死装神弄鬼吧?”梅童生猜测道。

    “不是桂远,要是桂远还在的话,桂老二家不会这样消停!”梅秀才道。

    桂远不仅欠着村里几条人命,还欠着桂家几条人命;要是他还活着,桂家没有那么容易接纳桂重阳。

    送桂重阳回来的人是谁?

    “管他是谁,梅朵是梅家的,我都跟洪老爷说好了,聘银六十两,将朵丫头说给他儿子做填房。”梅童生道:“可不能耽误了,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梅秀才不赞成道:“怎么是他家?这名声可不好听。”

    “明媒正娶,有什么不好听的?真要将那丫头嫁给泥腿子,能换几两银子聘礼?”梅童生翘着腿道:“明年就是乡试之年,你与晟儿两个两个都要下场。皇帝老爷迁都北京了,是好事,也是坏事,以后乡试越发不容易了。趁着这两科,还能试一试。”

    梅秀才皱眉道:“可洪家名声也恁难听了些。”

    洪老爷是西集镇上的富户,家里开着当铺,私下里也往外放高利贷,不知道是不是太缺德得了报应,只有一根独苗是天阉,婆娘又是个母老虎不敢明着纳妾。这几年娶了两个儿媳妇,一个成亲第二天就上了吊,一个撑了半年,顶着大肚子被婆婆打死了。洪家的笑话,在西集镇上都传遍了,如今他们家再想娶“儿媳妇”,也没有人敢嫁女了。

    怪不得开出六十两银子的高价在乡下找人,竟然是这样一户人家。

    梅童生道:“要不是这样,怎么肯出这么多聘礼娶个乡下丫头。名声臭点就臭些,以后还不知如何,有上这样一门亲戚不是坏事。洪老爷都年过半百,就算生出‘孙子’来,养成还得十几年,到时候咱们是正经舅家,彼此也好帮扶。”

    洪家名声不好听,可架不住银子多,又是几辈子单传没有堂亲的,等到梅朵生下一儿半女,他们梅家就有了说话的余地。说不得洪家偌大家产,都能改姓成了梅。

    梅秀才仔细一想,这亲戚确实是一条后路,只是桂家那边到底难缠,便道:“不知那小儿底线,到底让人不放心。如今贸贸然咱们家与他对上了,实在没必要,且等等杜家那边。岳父可不是心眼大的,就凭着便宜岳母曾嫁过桂家,也容不得桂家再起来……”

第二十一章 固执的桂春() 
这一晚的木家村,在梅家父子与桂家小子的各种“八卦”中静寂。

    桂二爷爷家,随着桂春从老宅回来,则是带来个晴天霹雳。

    “爷,奶,娘,我想要娶梅表妹。”桂春将几位长辈请到一块,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这混蛋玩意儿,撞客了?这是什么混账话?”杨氏顾不得让公公婆婆先开口,已经怒得不行:“你要娶梅朵?那是你未过门的兄弟媳妇,你怎么敢提?说,是不是她勾搭你,让你鬼迷心窍?”

    青年守寡,两个儿子都是杨氏的命根子,并不曾偏向哪个。

    之前桂春婚事谈不成时,杨氏心中也嘀咕过,要是将梅朵订给大儿子就好了。大儿子木讷老实,在乡下务农,又是长子要奉养三位老人,家里负担太重,说亲才这样困难;小儿子伶俐,又在镇上酒楼学厨,以后有一技之长,并不难说亲。可是杨氏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既是之前订下的,就没有换人的道理。

    自己的儿子是好的,出了这等事,杨氏少不得迁怒道梅朵身上。

    真要兄弟两个抢一个媳妇,兄弟反目,那杨氏能生吃了梅朵。

    梅二奶奶不乐意了,呵斥杨氏道:“骂什么骂,什么话都胡咧咧!咱们春儿是什么性子你这当娘的还不晓得?就是梅丫头,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提起这话,春儿你好好说。”后一句,是对桂春说的。

    按照桂春的本意,原本要对家里长辈实话实话,可是被桂重阳给否了。如今梅家人上门闹,正好是一个与二房长辈提及婚事的好契机,桂重阳便催促他快点行事。

    相处两天,桂重阳也看出来,梅朵是个不错的姑娘,勤快、有眼色,话不多可心里是个有数的。虽然没有嫁妆,可长相清秀,会绣花,又识字,都是梅朵的长处。

    要是真说起来,桂春除了青梅竹马的情分,也没有什么配得上梅朵的。可谁让桂春是堂兄,要娶的是以后的二房长嫂。桂重阳自己年岁还小,娶亲总要还有几年,年轻一代的女眷就要看二房。

    梅朵知根知底,又没有亲戚拖累,正是好的长嫂人选。

    桂春为难道:“是表姑的意思,让我回来与爷奶提。梅家今天上门了,怕是惦记了梅表妹的亲事。为了以除后患,表姑希望表妹早日嫁进去。”

    几位老人都沉默了。

    梅童生的贪婪是他们都见过的,早在十几年前,两家就彻底反目。

    桂二爷爷的姑娘梅大姑,之前嫁的就是梅童生家的次子,也就是现在的梅秀才。当年“九丁之难”,梅童生死了长子,到桂家闹了一场,回去就让儿子以“无子”为由写了休书,休了才进门不到一年的梅大姑,随后半月之内娶了杜家的二闺女,

    梅大姑新婚被抛弃,恨死了堂弟桂远,也迁怒了父母兄弟,回来寻死觅活。桂二奶奶实在没法子,求了镇上娘家,将梅大姑嫁回娘家耿家,却依旧没有平息梅大姑的怒火。梅大姑不仅自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还挑唆着耿与桂家断了往来。要不是有这个前情,桂家二房也不会在桂春落水重病后求借无门,只能忍痛允了小儿子出赘。

    儿女都是债,当年的事梅大姑固然不懂事,可梅家人也太欺负人。

    梅朵从二岁半就来了桂家,养成这么大容易吗?作甚要便宜了梅家那黑心肝?

    桂二奶奶咬牙,好半响说不出话。

    杨氏看了看公婆,又看了眼儿子,小声道:“要不明儿传话给秋儿,让他回来一趟。”

    桂春闻言,脸色一白。

    桂二奶奶瞪了杨氏一眼道:“听风就是雨,这才提了一个话音,折腾秋儿做什么?”

    “小儿子、大孙子,老两口的命根子”,同样是孙子,第一个到底不同。桂二奶奶见了桂春的反应,心疼的不行,却没有怀疑私情什么的,只当大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