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34章

族长压力大-第34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小八闻言,眼睛闪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俺就还能闲一个月,俺爹说俺不小了,以后跟着他学侍候庄稼。”

    之前梅小八年岁小,耿氏又是爱好名声的,自然不愿意背个恶毒后娘的名声,如今十岁了,搁在别人家也跟着下地,自然就心安理得这样安排。

    梅朵心中憋闷,在外人看来,耿氏这后娘心慈,供着小八吃饱穿暖不说,还不指使他干活,任由他每天河边摸泥鳅,上山打鸟,成了村里有名的顽童。

    实际上,耿氏是让她兄弟过来,暗中教的小八摸泥鳅、打鸟,那以后就日日催他出来,但凡有收获了,不是自家解馋,就是拿去送礼,在外将小八夸了又夸,使得小八不得不将摸鱼打鸟之事当成营生。

    落到村民眼中,就是梅小八这孩子安静不下来,太淘气了。就是梅小八没有入村塾之事,也没有人会相信是梅家故意不送他读书,只当他淘气坐不住,不肯读书。

    自家姑侄两个吃了这孩子不少顿泥鳅,之前除了桂家二房,其他村民给他们姑侄都是冷眼,这那丁点儿温暖,全是来自这个孩子。

    梅朵莫名生出一分豪气来,道:“你想不想去读书?姐姐送你去村塾好不好?”

    梅小八听得呆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摇头道:“不用,不用,俺笨呢,不是读书的材料,不用瞎了九姐的钱。”

    梅朵皱眉道:“你又没去过,怎就晓得自己笨?又是你后娘说的?”

    梅小八神色黯然,闷声道:“俺爹说的,前几年俺爹让堂哥拿了《三字经》教俺,俺没记住,俺爹就不让俺学了。”

    试了一次,就安心了让孩子辍学了?可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头一次学习,记不住不是很正常?

    桂重阳站在门口,将姐弟两个的对话听了个全,却是越来越看好梅小八。

    这梅小八性子纯良,亲爹后娘如此糊弄,也不生怨言,实在是不够机灵。可是这样厚道质朴的性子,过继到梅青竹名下,才会真正将梅氏与梅朵姑侄当亲人,而不是只顾着本生亲人。

    眼见着梅朵忍不住要发作,桂重阳挑了帘子进来,疏不间亲,梅朵之前已经说得太多了。梅小八又不是个心机的,但凡有一两句传出去,就成了梅朵不安好心挑拨梅小八忤逆。

    桂重阳笑着道:“小八,我过几天就要去村塾上学,正担心不认识人,不敢去呢,你就去吧,咱们刚好作伴儿。”

    去村塾读书,而不是直接去镇上,是桂重阳在桂五面前央求了好久,才得到的机会。

    不是桂重阳小瞧人,只是他在南京时,跟着读书的先生都是致仕的老进士、老翰林,四书五经也是早就通读后,实不觉得一个镇上的学馆先生能教自己什么新东西。

    反而是村塾这里,里面有村里少年一代,桂重阳既想要立足木家村,经营桂家,必须要打破村民与“西桂”之前的冷淡关系。

    如今有了桂五,村民因“畏”而不敢再轻视欺负“西桂”,可要说亲近,也没有几户。能被送到村塾读书的,都是各家各户看重的子弟,说不得能够作为突破口,彻底缓和“西桂”与村民的关系。

    梅小八还是摇头道:“俺不去,三百文呢,俺爹不会给俺钱。”

    梅朵道:“刚才我不是说了,姐姐给你出束脩!”

    梅小八连忙摇头道:“九姐的银子不能动,那个是做嫁妆的……”说着后一句,却是忍不住看桂重阳。

    这未来的“九姐夫”太小了,再大点就好了,九姐就能早日出嫁,省的老叫人担心三爷爷那边使坏。

    桂重阳被看得莫名其妙,只当梅小八担心梅朵的将来,立时豪气万千道:“表姐的嫁妆,我预备了,表姐那边的钱就是体己,想要怎么花都行!”

    眼前两个小鬼头,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岁,竟谈论起自己的嫁妆来?梅朵哭笑不得,瞪了他们两个一眼,道:“少磨牙,饭菜该得了,快出去吃饭!”

第六十三章 野猪肉飘香(上)() 
堂屋里,梅氏已经摆上饭菜。

    除了桂重阳之前点名的炒鸡蛋与炒野猪肉之外,还有两盘菜,炒绿豆芽与炸豆腐丸子,旁边是高高一盘子芝麻盐饼,还有一盆菠菜汤。

    梅小八的眼睛都不够看了,咋舌道:“怨不得都说六姑家日子起来了,这伙食太好了吧。”

    桂重阳闻言,心中有些微妙。这梅氏族人想要与梅氏姑侄恢复往来,是真的顾念骨肉情分,还是信了这句话?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人之常情。

    “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桂重阳没有回来前,梅氏上要孝敬老的,下要抚养下的,日子过得艰难,要是往来了,借钱借粮,是借还是不借。

    桂重阳素来不忌惮将人想的太坏,梅家人趋利避害没什么,只要他们别得寸进尺,跟梅童生父子似的有什么坏心就行。

    梅朵对桂重阳方向扬着下巴道:“不好不行啊,这里有个伙食不好就吃不下饭的,姑姑可不是得变着花样来整治好吃的。”

    “哈哈,怪不得重阳哥那么瘦,比当初来村那里还瘦了,原来是挑嘴,俺还以为水土不服哩。”梅小八道。

    桂重阳不理会两人的调侃,眼睛落到那盘炸豆腐丸子上,移不开眼。这是素的,可是因为是油炸的,闻着比肉好香。

    梅氏给大家盛了汤,招呼大家坐下。

    梅小八虽是馋的不行,规矩却不错,没有先动手,等梅氏递给他,才接了芝麻盐饼。

    饼烙得薄薄的,干吃一口喷喷香。

    梅氏见他不夹菜道:“卷猪肉或鸡蛋,这两道菜可是听你重阳哥吩咐,专门给你炒的。”

    梅小八“嘿嘿”道:“那俺就尝一口,不多吃。”

    大家见他这小馋猫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梅小八却是真的说到说到,夹了一筷子野猪肉吃了,便没有再往那边递筷子。

    家家日子都不宽裕,说家的小孩子吃饭这样克制?梅氏与桂重阳不约而同的皱眉。

    梅朵只当梅小八假外道,放不开,拿了一张芝麻盐饼,放了几筷子野猪肉在里面,卷了一个肉卷饼给梅小八。

    梅小八不接:“肉留给六姑吃吧,还有九姐与重阳哥。”

    梅朵道:“你重阳哥守孝呢,不吃肉。给你就拿着,啰嗦什么?”

    梅小八这才接了,咬了一口,小脸都跟着放光,三口两口就吃完了一张卷饼。

    “慢些,仔细噎着。”梅氏见状,忙递了菠菜汤过去。

    “俺再没有吃过这么香的好饭食。”梅小八吧唧吧唧嘴,满是回味儿道。

    梅朵冷了脸,想要说什么,桂重阳拽了拽她的衣服,制止。

    “小八真是乖,都知道让菜了,是不是在家里也常让?”桂重阳状似无意道。

    梅小八随口道:“俺饭量大,敞开吃了别人捞不到菜了。”

    十来岁的男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碗饭就是饭量大?而且不让吃菜,肚子里没有油水,可不是得多吃饭才能饱。这前后因果,还真说不清楚。

    “那是不是要让你爹娘,再让你兄弟?”桂重阳拿了一个豆腐丸子,放到碗里,道。

    梅小八点头道:“俺爹要下地,俺娘要织布,俺兄弟还小哩。”

    合辙一家四口,只有梅小八不能吃菜,这是什么道理?

    梅朵只觉得肠子都要气炸,实没有想到耿氏能做到这个地步,这是要将一个“大肚汉”的名声扣在梅小八头上吗?如此一来,人人都晓得梅小八是个顽皮、不爱学习的大肚汉,以后梅小八不管干多少庄稼活,村里人都觉得是应该的;相反但凡有一点不对,说不得就将“懒惰”这毛病也扣到梅小八头上。

    到时候一个能吃还懒散的村汉,自然要靠着兄弟过活,自己怎么能立起来?

    桂重阳再次制止了要说话梅朵,小脸上满是不赞同的轻轻摇头。

    梅朵满腔愤怒,立时熄了火。就是闹出来又如何?梅小八的爹明显是偏了心的,耿氏又是个面上光的,两人占着爹娘名分,还不知怎么磋磨梅小八。

    野猪肉都不香了。

    梅小八却吃的喷喷香,眼见梅氏卷了猪肉卷饼给他,说什么也不吃,让梅氏吃,自己动手去卷鸡蛋卷饼。

    桂重阳见了,便将豆腐丸子做馅料,也卷了一张饼吃。

    豆腐丸子是素油炸的,外焦里嫩,与芝麻盐薄饼加起来,一口一口,真是香得不行。

    桂重阳因为身体不好,打懂事起就学着养生之道,向来吃饭只吃七分饱。现下有梅小八带着,桂重阳也克制不住,吃完一个卷饼,又卷了个绿豆芽卷饼,也跟着吃完。

    梅氏看着笑眯眯,男孩子总要多吃些才好,尤其是桂重阳这样因早产先天体弱的。

    梅小八之前没有告诉家里在外吃,怕挨爹娘训,吃完便要家去了。

    桂重阳是吃的时候爽,吃完就晓得自己个儿撑到了,起身去门口溜达。

    李家门口,李桃儿背着一个半人高的空框出来,往后山去了。桂重阳见了,立时转身进了院子,进了厨房。

    梅氏正在厨房打扫,桂重阳道:“姑姑,还有饼吗?”

    “还没吃饱?”梅氏站起身来,诧异道:“就是想吃也忍忍,过一个时辰缓缓再让给你吃。

    桂重阳摆手道:“不是侄儿吃,我是看着李桃儿去后山打草去了,想要给她吃。”

    梅氏一怔,却是没有反对,拿着一个芝麻盐饼,卷了绿豆芽,又放了两筷子野猪肉,卷好,用油纸包了,递给桂重阳:“那是个可怜孩子,能帮就帮些。”

    桂重阳应了一声,接过卷饼跑了。

    怎么是能帮就帮些,李桃儿虽小,可也是桂重阳名单上的债主之一。那些欺负李桃儿的人,桂重阳都记着,总要给李桃儿出气的。

    桂家这边是村子边住着,后边也有一片荒山,却是没有什么出产,只有些灌木。

    李桃儿去的就是这片山上,桂重阳追了上去。

    李桃儿原本在山脚割猪草,却是警觉,听到动静就缩到一株灌木后。

    桂重阳方轻了脚步,看着灌木后的瘦小的身影,道:“李桃儿,我是桂重阳,是梅小八的好朋友,梅小八让我给你送吃的来了。”

    李桃儿依旧站在灌木后不出来,桂重阳上前几步,就见灌木后的镰刀挥了挥。

    桂重阳止住了脚步,即便李桃儿没有开口,可警告之意十分明显。桂重阳丝毫不怀疑,若是他真的上前几步,李桃儿真的会动镰刀。

    桂重阳并不恼怒,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儿,将卷饼放在旁边一处干净的草地上,道:“我放在这了,你拿了吃,我先家去了。”说罢,痛快地走了。

    离的将有百十来步远,桂重阳方停下脚步,回头,放着卷饼的地上已经空空如也。

    *

    灌木后,黑炭似的李桃儿双手握着卷饼,一口一口吃着,眼睛眯着,极享受的样子。

    *

    老宅门口,桂重阳脚步轻快,看着李家的宅子,若有所思。这时,就听有人招呼道:“重阳!”

    桂重阳抬头,就见前面听着一辆牛车,驾车的是张大、旁边坐着的是桂春,车上用草席覆盖的,不用想当时那头还没宰杀的那头野猪。

    桂重阳迎了上去,道:“张大爷,春大哥,你们要去卖野猪?”

    张大点头道:“快去与你姑说一声,你大哥要带你一道进城呢。”

    村居生活,各种不便,桂重阳自然原意去城里添置一二,立时应了一声,转身去寻梅氏去了。

    有桂春在,梅氏没有什么不放心的,装了五十文钱给桂重阳,亲自送了出来。

    桂重阳跳上马车,跟梅氏挥挥手,方与桂春道:“五叔还没回吧,是不是正好能接五叔一道回来?”

    桂春道:“是哩,正好便宜。”

    张大见桂重阳与梅氏相处亲密无间,并不似外界猜测的那样水火不容,心中纳罕,只是也不是那碎嘴婆子,好奇一下也就过了,挥着马鞭,催着老牛快行。

第六十四章 野猪肉飘香(下)() 
十八里路,有牛车在,舒舒服服一个时辰就到了西集镇。

    眼见桂春没头没恼还要打听酒楼,桂重阳劝住:“有秋二哥在呢,不比咱们在镇上熟?还是直接去找秋二哥。”

    桂春犹豫道:“这是上工时候哩,周师傅会不会不喜?”

    张大一听,也道:“是啊,要是给秋儿添麻烦就是了,咱们多问问就是。”

    这哪里是多问问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合适的中人,对方任意压价怎么办?

    至于周家那边,既有心有桂家结亲,之前还打发周丁香以“做席面”的名义去了桂家一遭,应该还是看好桂家的,帮个小忙应该不在话下。

    桂重阳忙道:“要是不找秋二哥,说不得周师傅才会恼了,万一周家的馆子也要野猪肉呢?”

    桂春与张大一想也是,周家也是开饭馆的,倒是不好越过周家先问别的酒楼。

    牛车驶向码头,不一会儿就到了周家馆子。

    今天不是集日,馆子外没有摆面摊子,又因为过了中午饭口,饭馆里没有客人。

    周师傅正在厅上歇脚,一边与桂秋说着什么。桂秋耷拉着脑袋,很没精神的样子。

    桂春进来,瞅了个正着,担心弟弟是不是有什么错处,不由跟着担心起来。就是张大也添了不自在,想着是不来错了。

    只有桂重阳,没有将眼前情景当回事。不管是教训还是别的,要不是为了桂秋好,这周师傅也犯不着费神不是。

    桂秋与桂春不同,多了圆滑,也多了几分愤世嫉俗,有周师傅这样有经历的长辈教导指点他,不是坏事。

    周师傅认识桂春与桂重阳,并不托大,站起身来,却是看向张大。看着年岁,这位当是长辈。

    桂秋已经凑过来,带了几分兴奋:“张大爷、大哥、小重阳,你们怎么得空过来了?”随即,想起给师傅介绍来:“师傅,这是我邻居家的张大爷,向来照顾我家许多。”又对张大道:“张大爷,这是我师傅。”

    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