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41章

族长压力大-第41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也一一讲了。这其中心意,不是十几两银子能换的。

    桂重阳摊摊手,他实话实说没有挑拨的意思,总归是一家人,还是互相体谅为好。杨氏的心病既是这两车松木,那就“对症下药”好了。

    心里发堵的,却是不止桂五一个。

    杨氏坐在二房东厢,一边捶胳膊,一边生闷气。

    杨氏不怕累,可是怕气。

    那是两车松木,不是两棵,松木做大梁就是了,竟是连檩子、门窗的木料都预备出来,全套的松木。这样的屋子盖出来,能传好几代人。

    杨氏就是想过以后家里盖房,也没敢往全套松木料子上面想过。

    同样是旧屋,二房的房子只是修缮换门窗,老宅的房子却是全部重起,这就不说什么了,毕竟老宅屋子破旧不堪,也没有修缮的必要,可是重起是重起,盖成全套松木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这样的一套宅子抛费,盖杨木的能盖两套。

    大儿子不说,以后要给长辈养老送终,不会分出去;小儿子成亲后,肯定要分家的,房子却还没影呢。

    桂五这个嫡亲叔叔,给隔了房的堂侄盖房子,却忘了自己还有个嫡亲的二侄子!

    刚才看到那两车松木,杨氏差点气炸了肺,实在难以克制,便借口有暑气先回来一步。

    小重阳是不错的孩子,长房再没有旁人也可怜,可是帮人没有这样帮的。虽说桂重阳说那是两车松木是他托桂五买的,可是杨氏也不是傻子。要真是他托付买的,作甚一丝动静没透出来?

    杨氏心里明白,不管桂五花多少,那都是桂五的钱,与自己不相干,可一想这些年的苦日子,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杨氏躺了小半天,到晚饭时候还是起来了。

    全家都在老宅帮忙,桂二爷爷却没有过去。一是那边都是种体力活,桂二爷爷上了年岁出不上力;二是桂二爷爷辈分高,过去了小年轻们反而放不开。

    等到了厨房,就见江氏在,杨氏不免有些别扭。

    江氏只做未见,笑着说:“嫂子不舒坦,就躺着去,今天晚饭尝尝我的手艺。”

    杨氏满脸不信。

    江氏笑着推杨氏出去,道:“嫂子放心,别的不会,面总会煮的。”

    杨氏勉强笑了笑,便任由江氏去了。

    江氏先调好了芝麻酱,随后按照三人份,煮了大半把龙须面。将其中一大碗送到上房后,江氏端着剩下的两碗面去了杨氏屋子。梅朵不在,今天镇上有集,跟着张大娘去镇上送绣品去了。

    餐盘上,除了两碗面与鸡蛋卤之外,还有切好的萝卜丝、蒜苗,焯过水的黄豆芽与木耳丝。红的、绿的、黄的、黑的,看着色彩斑斓。

    杨氏颇为意外,真心赞道:“弟妹心思巧,这面定是错不了。

    江氏道:“这刀工粗苯,哪里有嫂子半点精致,也就是自家人吃一口罢了。”

    过水的龙须面,加上四样菜码,浇上一调羹调好的芝麻酱,看着就食欲。饶是杨氏憋闷了半晌,此刻也来了食欲,连吃了几口道:“之前家里也吃过水面,却没想过用芝麻酱直接做卤,吃着香还不腻,正经是好吃食。”

    江氏笑着道:“既喜欢,嫂子就多吃几口。”说到这里,顿了顿道:“要不明儿开始,还是我随婆婆去前院吧,嫂子在家里歇几天。”

    杨氏连忙摆手道:“算了,这都入伏了,厨房的活儿烟熏火燎的,你怎么受得住?我歇了半日,已经缓过来了。”

    江氏身体不好,梅朵是闺女,去前院做饭的就是桂二奶奶与杨氏、梅氏两个。可桂二奶奶上了年岁,梅氏又是绣娘,一双手向来养的精细,许多厨房的活儿不好干,因此那边掌勺的还是杨氏。

    二十几号青壮的饭食,一天两顿,即便都是大锅菜,也够累人的。杨氏说有些中了暑气,倒也不是完全装病,也是这几日确实累着了。

    江氏道:“嫂子辛苦了,待老宅屋子盖好了,可得让小重阳好好谢谢嫂子。”

    杨氏摆摆手道:“不过是出把子力气,又有什么?别的相帮,我也使不上力。”

    妯娌两个说着话,倒是将之前略显生硬的气氛去了不少。

    归根结底,杨氏也不是那完全糊涂的,不过是涉及两个儿子,就一时想不开,待现下恼也恼过,哭也哭过,她自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时,就听窗外有人道:“嫂子在吗?四姐也在嫂子屋吧?”

    杨氏有些不自在,起身对窗外道:“在呢,前院忙完了?怎么这个点回来?”

    桂五倒是不见外,直接进来,先递给杨氏两包草药,道:“这是方才去宋家抓的两幅药,都是治暑热的,嫂子熬了吃。”

    杨氏只觉得面上滚烫,接了草药,有些手足无措,庄户人家冷了热了都是寻常,有几个去会专门喝药的?

    桂五却仿佛未见,从袖袋里掏出几块银子,递给江氏道:“这是重阳补的八两松木钱,你先收着。”

    江氏玲珑心肝,虽不知这“松木钱“到底是什么官司,可有杨氏先前的不自在,多少也猜测些,便顺着丈夫的话道:“总共花了多少银子?你可是当叔叔的,既是重阳托了你,你可精心些,帮孩子省些钱。”

    这话,却是正与桂重阳之前的说辞对上。

    杨氏闻言一愣,面上露出几分讪讪来。

    桂五一直暗中留心杨氏反应,见状心中一叹,面上却只做平常道:“找老赵买的,还能贵了不成?两车松木,原本是十六两银子,看我的面上打了个九折,十四两六钱四分。拉回去的杨木,一棵一百五十文,折银四两五钱,还差十两零点钱。重阳那小子,是个不爱占便宜的,我只说差八两,这不立时就将八两银子结了?也是拿他没法子,你可莫要说露馅了。”

    杨氏站在旁边,不好意思看桂五,可耳朵却是支愣着。

    将这前后听个分明,晓得那两车杨木确实是桂重阳托桂五买的,杨氏羞的无地自容。

    至于中间差的那二两零点银子,那不是做叔叔应该贴补一二的?要是桂五一文钱都不少收桂重阳的,那才是奇怪了。

    自己又是红眼病,又是小心眼,要不是桂五夫妻两个在,杨氏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刮子。

    想着方才她走时候,桂二奶奶脸色不好,杨氏就站不住了,将药包往旁边一撂,道:“就是一时热着了,偷了半日懒就行,我这就去前院,没有我掌勺我可不放心……”说罢,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桂五与江氏夫妻对视一眼,见丈夫蹙眉,江氏安慰道:“多体谅些,嫂子这些年委实不容易……”

第七十五章 李桃儿的真正身世(上)() 
不管谁退后一步,总算是雨过天晴。

    梅氏松了一口气之余,也隐隐担心,这样坐吃山空下去,到底是愁人。

    桂重阳却是心情大好,看着新宅子一天一天的建起来,村民与桂家的关系也从僵硬、生疏变得自然亲近,似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一条,那就是桂重阳“小三儿”的名子也叫开了。

    桂重阳心里明白,这是村民表示亲近的称呼,就跟他们就桂春“春儿”、“春小子”一样。反而是桂五那里,就算是辈分高的,也没有人敢真的去叫一声“小五”,最多是叫一声“老五”。

    因为已经入伏,天气越来越热,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伙就穿不住衣服,多是光了膀子干活。

    杨氏这个真寡妇与梅氏这个名义上的“寡妇”就要避嫌,只在厨房做饭,能不出来就不出来,便由桂重阳、杨武、梅小八这几个小的给桂二奶奶打下手,招呼大家吃喝。

    三个少年,差不多大,大家就不自由地比较起三个孩子来,最后不得不服桂重阳这个外头回来的,即便看着瘦弱了些,可斯文懂事浑不似小孩子;有这个懂事的对比,另外两个,就是虎头虎脑、没心没肺的傻小子。

    桂家老宅的气氛越来越好,隔壁李家则是两重天。

    李发财本就是个混子,哪里是在村里老实得住的,又因为从杜里正哪里得了安抚的钱,虽给了儿子一半,可也剩下了一半,拿着银子去镇子鬼混去了。

    李老太太则是心里越来越窝火,要是桂家一直落魄下去,她自是无话说;可一家子男丁都差不多都死绝了,还能缓过气来,如何不叫她着恼?

    就因为桂五,梅家退了一步,李家被杜家压着退了一步,那桂家会不会“得寸进尺“,又惦记起他们李家的宅子来?

    要是那个时候女婿还要李家退一步,李家怎么办?李老太太上火的不行,嘴巴里的水泡起了一串。

    钱氏却与婆婆不同,却是心情大好。过来桂家帮工的都是青壮,这膀子一露,浑身硬邦邦的腱子肉。就算不去桂家,钱氏在自己院子里,也能看个正着。

    钱氏头发擦了头油,身上穿了小衫,一天在院子里溜达八圈。

    这盖房子的都是寻常村汉,又不是圣人,这样一个妇人妖妖娆娆,哪个看不见?就在桂家人还没发觉时,帮工们就抢上了屋顶的活儿。就算不做什么,多瞄几眼也是好的。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些村汉私下里说起钱氏来都笑的贼兮兮。

    同有了男人还聊骚的钱氏相比,杨氏与梅氏这两妯娌两个则是规矩的不能再规矩,大家也自然而然地生出几分敬重,客气了几分。

    桂重阳每天忙得团团转,除了给桂奶奶打下手,给桂五做跟班,还要观察梅小八,间隙关注下隔壁的李桃儿。

    因为桂家这边村民多,上房的那些帮工对隔壁院子一览无余,钱氏就克制许多,白日里没有再打骂过李桃儿,不过不给吃饭是寻常。

    桂重阳“投喂”过李桃儿一次,也是放心不下,就常从厨房拿着方便的吃食,让梅小八给李桃儿送去。

    别看钱氏又懒又馋,可家里猪鸡俱全,全都是李桃儿侍候,因为李桃儿每天都要往后山去打猪草。梅小八给她送吃的,也方便。

    杨武这段时间跟在桂重阳与梅小八身边,自然是发现了他们两个的小动作。只是他是个老实孩子,并不多话,偶尔还给两人坐掩护。

    反倒是桂二奶奶,与李老太太素来是天敌,看不惯桂重阳的行为,跟梅氏抱怨道:“自家才吃两顿饱饭,就想起接济旁人来?就算是要接济,也要看看是什么人家?就李家那一窝子白眼狼,吃了一次亏没够,非要等他们咬上第二口才长记性!”

    梅氏道:“那孩子,实在可怜了些。”

    桂二奶奶却是摇头:“说到底,不过是侄女,不是闺女,打骂几句,也终究是拉扯大了。”

    梅氏叹气道:“重阳这孩子还记得当年的事呢,才会这么上心,倒不全然是平白发善心的缘故。”

    杨氏在旁听了,心下一动。

    她已经听桂五与家人里说了,重阳学问扎实,比他知道的那些考中秀才的师兄也不差,只要再熬两年孝满,说不得桂家就出来一个秀才,就此变了门楣。

    之所以杨氏不将桂重阳当成一个孩子,而是多客气两分,除了因桂重阳有钱之外,还因为这个。

    对一个外人都有良心,那对自家堂兄更不会差了。

    “重阳这孩子难得,倒是随了大爷。”杨氏由衷称赞。

    这里的“大爷”,指的自然是桂重阳的爷爷桂里正,那就是一位极有责任感的人。

    桂二奶奶沉默下去,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这个世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要说这个小重阳好强还罢,可却不像他爷爷那样是个老好人,反倒是有自己小算盘的。

    满心小算盘的桂重阳,帮着桂二奶奶给大家伙上了午饭后,提了食盒去桂二爷爷家送饭。

    前几日疏忽,忘了桂二爷爷家这边还有几口人要自己做饭怪麻烦的,梅氏便让桂重阳每天两次的送饭到后院,省的大热天的后院还要开伙。

    今天吃的是两合面的馒头,菜是猪肉熬白菜与咸菜炒黄豆芽。

    梅朵出来,帮桂二爷爷摆桌子,桂二爷爷看着桌子上的菜,道:“还要多少天?”

    桂重阳道:“上屋快上梁了,厢房也开始打地基,木工哪里也刷头遍漆了。”

    谁让桂家顿顿荤腥供着,大家不好意思偷懒,都是使劲卖力气。加上一传二,二传三,人人都晓得桂家伙食后,陆陆续续过来帮工的又增加了几个,如今老宅那边干活的人已经超小三十号人,这盖房间的速度自然也飞快。

    桂重阳虽喜欢杜里正家那种二进院,可桂家眼下不是招摇的时候,最后便只跟桂二爷爷家现在的格局一样,打算盖三间正房,四间厢房,总共是七间。

    饶是如此,因为那两车松木的关系,桂家老宅的新房子也令人侧目。

    桂五对家里人说开,那松木是桂重阳让买的,因此还得了桂二爷爷、桂二奶奶一番埋怨。老两口觉得他太纵容桂重阳,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怎么能都顺着?不过因这松木因为打折到底得了便宜,还有之前的杨木顶了些,剩下的银钱又是梅氏出的,老两口两个倒是不好再说什么,否则倒想着拦着不让梅氏给桂家花钱一样。

    不过这是对桂家自己人的说辞,对外桂五肯定不会解释这许多。桂重阳即便聪明懂事,也不过是十二岁,要是晓得他手中是有钱的,不知会生出多少算计出来。

    正如李老太太,得了准信,晓得桂家的松木是杨木补了差价换来的,立时肉疼的不行,实在忍不住站在院子里大骂:“丧尽天良的狗崽子,抢了别人家的东西就那么好?就不怕老天爷有眼,一个雷劈下来,埋死在里头!”

    这边屋顶正有几个帮工在,倒是无人会将李老太太的话放在心里,都是看热闹似的指指点点,“哈哈”大笑。

    这杨树的官司之前已经水落石出,明明是李发财盗伐桂家的树在前,后来的杨树都是补偿罢了。

    李老太太没想到会如此,被笑得羞恼不已。

    赶巧的是,李桃儿正好背着一筐猪草回来,抬头看到李老太太狰狞的样子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