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47章

族长压力大-第47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不能如周师傅的原,让桂秋做几年上门女婿,可都在镇上,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桂重阳操心的是人丁繁衍,桂五也想这个问题。等家里有了曾孙、曾孙女,桂二奶奶忙起来了,也就不会就盯着他这边。

    这会儿功夫,王小三儿已经提着大包小包回来。

    西集本就是个小镇,各种吃食自闭不上城里的贵,都是些实惠饱腹的好东西。

    桂重阳一一看了,就见有肉包子、素包子、馒头、芝麻烧饼、栗子糕、枣糕、白糖糕、年糕、馄饨、凉面、油煎豆腐、油条、葱油饼等。

    每样或是一块,或是一份,摆了满满一桌子,也总共花了不到一串钱。

    王小三儿将剩下的钱递给桂重阳,桂重阳收了,才数出十个钱来递给他道:“辛苦了!”

    外头日头正足,王小三儿额头汗津津的,走路都喘了,委实受累。尽管如此,王小三儿却没有立时收钱,望向桂五,看到桂五点头才叫了一声“三哥”收了。

    三三三,这个排行是避不开了。

    桂重阳“哈哈”两声,问道:“哪些是铺子买的,那些在摊子上买的,哪些是码头哪边买的?”

    王小三儿不识字,记性却不差,说的清清楚楚:“包子是在包子铺买的,馒头是在馒头铺买的,芝麻烧饼、油条、馄饨、凉面、油煎豆腐这几样摊子上买的,栗子糕、枣糕、白糖糕、年糕、葱油饼这几样是在码头跨篮人那里买的。”

    桂重阳点点头,却没有说什么,招呼两人一起试吃。

    肉包子、素包子还好,馒头、烧饼这些没有什么说的,油条、油煎豆腐、馄饨这几样有些凉了,口感只是一般;几样糕与葱油饼中,只有栗子糕更好些,其他只是寻常。

    看桂重阳脸上似不满意的模样,桂五道:“这些点心太粗,想要细点,还要寻专门的铺子。”

    桂重阳道:“也未必要细点,这些味道够了,只是样子看着糟,统一模子就会好不少。”

    王小三儿听了,迟疑了一下,道:“三哥要开吃食铺子,要招点心师傅不招?”

    桂重阳道:“你有相熟的?”

    王小三儿指了指桌子上剩下的栗子糕道:“卖这糕的是的我们那的街坊,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原本家里开点心铺子的,后来得罪了洪家的管家,铺子就让洪家给吞了。如今只在家里做些糕,在码头上卖些。”

    桂重阳本就觉得那栗子糕不错,是几样糕点中味道最好的,不过新铺子最怕麻烦,即便不喜欢洪家行事,可那对于现在的桂重阳来说也是“庞然大物”。

    桂重阳望向桂五道:“五叔,碍不碍事?”

    桂五摇头道:“不碍事,洪家行事霸道,长久不了。”

    桂重阳看了眼王小三儿,这些话当着外人说妥当吗?还是五叔眼中,这王小三儿不算外人?

    王小三儿拿着素包子,低头吃着,边吃边点头,似乎在细品滋味儿。

    桂重阳不由挑了挑嘴角,还真是个机灵的。

    桂五吩咐王小三儿继续收拾铺子,便与桂重阳一起去了周家铺子。

    今天是集日,只是不是逢十的大集,只是小集,所以半天就散了。

    周家铺子门口,桂秋与周丁香在收面摊。

    看到叔侄两个过来,桂秋忙迎上去,道:“方才丁香说看着像五叔,我还以为她看错了,真是五叔与重阳来了。”

    周丁香也上前,大大方方与两人打招呼:“桂五叔,重阳。”

    桂五点点头,桂重阳道:“周姐姐收摊?我来帮你?”

    周丁香见桂五似有话与桂秋说,便笑着点头道:“那就劳烦重阳了,回头我做素面给你吃。”

    两人去收拾摊子了,桂五将桂秋叫到一边,道:“看着你与周姑娘相处的好,要是你原意,我跟周家提亲可好?”

    同梅朵比起来,周丁香又黑又胖,可以说是丑了,因此桂五也拿不准桂秋的想法,才先问这一句。

    要是桂秋愿意,自是一切好说;要是桂秋不愿意,周家的人情便只是人情,想办法还了就是。

    桂五从十来岁就是自己拿主意的人,因此在几个侄儿面前并不端长辈架子,自作主张,反而比较看重大家自己的意见。

    桂五是桂秋的亲叔叔,自然有资格能代桂家向周家提亲。不过桂五眼下也就这么一说,这种事怎么也不会越过杨氏,总要与家里说了,才会正式跟周家提这个。

    桂秋立时跟踩了尾巴的兔子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手足无措道:“什么?什么提亲啊?”却是满脸涨的通红,又生怕别人听见似的捂住嘴。

    桂五看在眼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没好气儿的看了桂秋一眼,道:“又不是大闺女,提亲事脸红什么?你大哥定亲了,自然也就轮到你了!”

    桂秋放下手,依旧傻笑着:“我这不是没想到吗?还以为要大哥成亲后才会提这个。”

    桂五轻哼了一声道:“你既然不着急,那就再放放,等你大嫂进门后再说。你既然没想过,可见也没看上周家的丫头,那就到时候再相看别人……”

    话未说完,桂秋已经是急了,忙道:“不是不是,不要别人!”这下脸红到脖子根了。

    “出息!”桂五嗤笑道:“那你之前装什么糊涂?连重阳都看出周师傅想要招你做女婿,我就不信你没看出来!”

    桂秋“哈哈”两声,说不出话来,欢喜之中却带了隐忧。

    桂五见了,心里叹了口气,正色道:“不过话说在前头,你这女婿只是女婿,可不做上门女婿。桂家的上门女婿有我一个就行了。要是周家点头,正常嫁娶,一切好说;要是周家不应,那便只能是你们有缘无分了!”

    桂秋脸色发白,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道:“嗯,我晓得。”

    不远处,周丁香一边收拾桌椅,一边留心桂秋那边动静。

    眼见桂秋神色不对,周丁香黝黑的面上露出几分不安来,凑到桂重阳跟前小声道:“重阳,可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桂重阳好奇道:“没事啊。”说到这里,道:“对了,有喜事!”

    周丁香立时追问道:“什么喜事?”

    桂重阳也不故意逗她,直接道:“春大哥定亲是一件,老宅起屋子是一件。”

    周丁香这才笑了,道:“好事成双啊,下次过去给梅姐姐道喜去。”

    桂重阳道:“等我们搬新家周姐姐就去。”

    周丁香痛快道:“好,到时候我去给你掌勺,帮你办温锅席!”

    周师傅到前头喊桂秋,看到桂五,忙招呼他进去说话。

    桂五看了眼桂重阳,道:“正好,这小家伙置了几个铺子,正有事找你帮忙呢……”

第八十六章 害羞的桂秋(下)() 
因不是饭时,周家馆子没有外人,只有周父女与桂家叔侄几个。

    周丁香去端了切好的西瓜上来,就要下去,桂五道:“侄女别走,小重阳说的这事与侄女有关。”

    周师傅“哈哈”笑道:“你五叔叫你留,就坐下说话,莫要学别人扭扭捏捏。”

    周丁香爽朗一笑,才拉了小凳子,挨着桂重阳坐了。

    “都是重阳的主意,让重阳自己说。”桂五道。

    大家都望向桂重阳,桂重阳道:“我想着家里春大哥、秋二哥都不小了,眼看到了娶亲生子的时候,五叔又要应童子试,都是花钱的,便想着还是早日开源的好。虽说最稳妥的是买地,可是通州这地价每天都在涨,真有好地我们小老百姓也抢不到,就想着在码头这里做点营生。刚好托五叔的福,置办了几个小铺子,就想着统一招牌,做个快餐铺子,里面卖面,再卖包子、馒头烧饼这些,配上几样粥,让大家花上十来文就能吃饱一顿。”说到这里,又将想要招那些码头跨篮子卖的人做伙计,顺带着给码头那边送“外卖”。

    周师傅仔细听着,丝毫不因桂重阳年岁小而轻慢,周丁香眼睛越来越亮,倒是个急性子的,桂重阳刚一说完,便道:“那要我做什么?”

    桂重阳看了周师傅一眼,道:“我想着这虽是小买卖,可还是得自己家人看着好,想要请秋二哥过去总览,周姐姐过去管下后厨。”

    周师傅没有说话,不过脸上也没有露出不快,而是似思考什么。

    周丁香想着方才桂重阳说的“自家人”,不由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再追问。

    桂秋道:“丁香白案确实出工了,可这边也一滩的事,你要是请她过去,怎么算工钱?”

    桂重阳道:“周姐姐总览三家铺子的厨房,分周姐姐一成干股!”

    桂秋没有说话,望向周丁香,正好周丁香也望过来。两人眼神对了个正着,都飞快的移开,却是没有平素的坦荡。

    桂秋想着桂五的话,又是期待,又是忐忑与不安。

    周丁香则是想着桂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小重阳年岁不大,却是个能做主的,这是不是桂家人的暗示?

    桂五与桂重阳在旁边看到两人如此,桂重阳暗笑,桂五却是蹙眉。眼前一对小儿女看来是彼此有意,可要是周家坚持招婿。

    周师傅望向周丁香,见女儿眼中满期期待,却是没有问周丁香,而是望向桂秋,道:“秋儿,你也希望你妹子去吗?”

    桂秋立时傻眼。

    众人都望向桂秋,桂秋全无平日的伶俐,吱吱呜呜好一会儿,眼见周师傅脸色都发黑了,才带了慌乱点头道:“希望,自是希望的,就是不放心师傅这里。”

    周师傅看看桂五,又看看桂重阳,才道:“你们的饭铺子计划的不错,可是缺了荤腥,以后我给你们供卤肉、卤下水、卤蛋这些,想要解馋的,几大文也能切成一小碟子。”

    桂重阳自然是乐意之极,连忙点头应下。就算周师傅不提,他也要主动提的。

    桂秋担心道:“可是我与丁香都走了,师傅这里人手就不够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周师傅另收个学徒,再雇佣个小伙计。

    周师傅却道:“这些年我也乏了,趁着这个机会,就将馆子直接改专卖卤货,那样也不用早晚熬着。”

    众人都望向周师傅,周师傅笑得豁达道:“烟熏火燎了一辈子,以后我也总算也能出去溜达溜达了。不过秋儿你没事还要过来,我再调理调理你,等你什么时候将卤味这些手艺吃透了,我也就能放心将这锅老卤与方子传给你了。”

    周家铺子最出名的就是卤肉,卤肉的根本却是方子与老汤。周师傅这样说,无异是拿桂秋当衣钵传人,只差没将这间铺子给桂秋了。可铺子好买,这方子可不好买。

    桂秋忙摆手道:“使不得,那些还是留给小弟吧。”

    这种安身立命的东西,向来是父传子才是。

    这里的小弟自然不是桂重阳,而是周师傅的儿子周小弟,比周丁香小还几岁,今年才七、八岁,在镇上私塾启蒙。

    周师傅苦笑道:“大家也不是外人,我那儿子,是入不得这行的。他舌头上尝不出咸淡来,要不然我也不会想着收个徒弟。就算缺人手,直接招伙计就是。”

    众人惊讶。

    周师傅道:“要是往码头那边送,大饼夹肉、栗子糕都极好的。”

    通州产栗子,栗子糕可以算是地方特产,上岸的女眷孩子买这个尝尝鲜儿正好;就算是路过的船只,打发人上岸买土产,也可以买这个;大饼夹肉,又实惠又解馋,则是旅人最爱。

    桂重阳点头听了,周师傅又说了几样汤,都是极有用的提议。

    虽说周师傅要将衣钵传给桂秋有个前因在,可依旧是桂秋感动的够呛。他素来是个活络的,这回却是带了几分腼腆,只差对周师傅发誓道:“师傅放心,以后小弟那里有我,师傅这里也有我。”

    周师傅看他的样子,轻哼道:“臭小子,我还没老到七老八十,哪里就轮得着你操心这个?”

    周丁香还没听出什么不对,在旁挤了下鼻子道:“你还没出师,上面有我这个师姐在。”

    桂秋却是没有如往常那样与周丁香拌嘴,只道:“师傅没有正式收你做徒弟,你还是做师妹吧。”

    周丁香不忿,还要再说,周师傅道:“小重阳难得来镇上,你去带重阳溜达溜达,买点零嘴儿。”

    “小重阳”在旁,忍不住想要翻了个白眼。自己都多大了,难道是三、四岁吗?不过他也看出周师傅要与桂五说话,便起身道:“秋二哥也去,来了两回,我还没仔细看周遭的铺子呢。”

    周丁香性子贪玩,立时眼睛亮了,道:“孙家铺子蜜饯好吃,尤其是桃脯。”

    桂秋越发不自在,打着“哈哈”两声,随着周丁香与桂重阳出来。

    周丁香已经掰扯手指道:“郑家的鸭货也不错,尤其是烤鸭架子,喷喷香。还有郭家的煎饼,正宗的豆面煎饼,又甜又劲道。”

    周丁香如数家珍,桂秋留心起两侧的铺子,对包子铺、点心铺这样的地方格外关注了些,还有些街头摊子。

    桂重阳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这两人一个玲珑心肝,一个天真烂漫,也算是互补了。

    不过周丁香天真烂漫归天真烂漫,关于桂秋的事就变得机灵起来。周师傅之前给了她两把钱,让她给桂重阳卖零嘴儿,可这一路逛下来,桂二奶奶、杨氏、梅氏、梅朵人人有份,就是桂二爷爷也有份,是份咸点心牛舌饼。

    桂秋开始还没察觉,待听到最后,嘴里说着“瞎花钱”,眼角的笑意却是遮不住。

    等到三人回到周家铺子,看着桂重阳手中大包小包,知晓是周丁香买给桂家众人的,桂五看了桂秋一眼,才道:“让侄女费心了,过几日家里暖锅,跟秋儿去家里玩儿。”

    周丁香不知其他,大大方方应了。

    倒是桂秋,脸色微红,可还是开口道:“五叔,是不是让家里人先来镇上?”

    不管是提亲事,还是例行“相看”,都没有女方送上门的道理,要不然就让人看轻了。

    “还用你操心这个?过几日让你钟大爷来一趟。”桂五虽只是叔叔,却也莫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