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51章

族长压力大-第51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是李家青砖大瓦房,映衬着桂家老宅破败不堪;如今桂家也是新宅,就显得李家的宅子灰扑扑的。

    “吉利好,吉利好!”桂春跟着点头附和。

    堂兄弟两个说着话,进了老宅院子。

    梅朵听到动静出来,看到桂春已经带了几分羞涩。

    桂春倒是比刚定亲的时候大方许多,指了指肩膀上口袋,道:“南边新运来的稻米,五叔带回来的,让我送来三十斤。”

    桂春扛着毫不费力气模样,可梅朵依旧忙上前几步挑了厨房的帘子,招呼桂春放下。

    桂重阳见状一笑,将书房送到西厢,随后挑了帘子进了上房。

    上房三间,依旧是原来格局一样,中间堂屋,东西各一间。

    桂重阳本要将东屋让出来给梅氏,梅氏却不肯,说那是正房,当桂重阳这个当家人住。

    西屋依旧是梅氏姑侄的屋子,西厢两间是套间,一明一暗,做了桂重阳的书房。东边是两明间,一间做客房,一间做库房,已经放了些梅朵的嫁妆在里头。

    厨房是正房与西厢房中间接了一耳房,做了厨房。

    *

    梅氏与桂重阳相处两月,一眼就看出他兴致不高,还以为他在村塾里受了欺负,皱眉道:“可是上学不顺心?是同学相处不和睦,还是夫子哪里刁难人?”

    在梅氏眼中,桂重阳年岁不大,却是个心眼正的好孩子,这有了过错自然只能是别人的。

    桂重阳不由失笑:“姑姑放心,没人欺负我。就是很久没有一坐半天了,一直有些乏,过几日就好了。”

    听桂重阳这样说,梅氏越发不放心,道:“那会不会太累?实是乏,就直接去镇上读书吧。你五叔说了,你去村塾也是耽误工夫,村塾里学不到什么。到了镇上,应该不会这样熬时辰,还有你五叔照应你。”

    桂重阳摇头道:“很是没有必要,姑姑不用劝我。这一年半,我还是想要在村里。五叔要准备明年县试,也就剩下半年了,还是让他专心备考为好。”

    梅氏正色道:“你想要继续留在村塾也好,不过你要答应姑姑一件事,姑姑才放心。”

    桂重阳点头道:“姑姑您说?”

    “要是挨了欺负千万不要瞒着姑姑,被夫子训斥也是。”梅氏道。

    桂重阳痛快道:“姑姑放心,真要有人欺负我,我就来跟姑姑哭,请姑姑出面帮我欺负回去!”

    “多大了还哭?羞不羞?”梅朵与桂春放完大米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笑着打趣桂重阳。

    桂重阳道:“不管多大,我都是姑姑的侄儿啊。”

    梅氏却是最喜欢这一句,忙不迭点头道:“就是就是,谁让我是做姑姑的。”

    待晓得桂春是奉桂五吩咐过来送大米,梅氏没有再说什么下次不要的客套话。她是姑姑不假,可桂五也是亲堂叔,想要看顾侄儿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梅氏外柔内刚,是个不愿意的欠人情的。桂五照顾侄子,她们姑侄两个到底是借了光的,便将家里腌杏仁、腌杏叶直接连坛子拿了,准备让桂春拿去做回礼。

    晚饭早已经预备好,桂春既赶上了,没有不留他晚饭的道理。

    不过两个多月功夫,可桂家到底不同了。桂春也不会担心吃上一顿,就少了这边的口粮,便听话地留下用饭了。

    豇豆包子,萝卜丝粥,再配上凉拌茄子泥与猪油闷蒜苗。

    虽说桂春与梅朵两个是未婚夫妇,本不当一个桌吃饭的,可北地本就教化的晚,加上桂春与梅朵打小一道长大,无需太刻意隔绝。

    待大家吃完晚饭,天色还没有黑,桂春就要告辞离开。

    桂重阳正好奇“老爸”当年的“奇遇”,眼见桂春要走,就与梅氏说了一声,与桂春一起去了二房。

    桂五与桂远堂兄弟差五岁,听说当年堂兄弟两个又是一起玩的,应该能晓得些蛛丝马迹吧?桂重阳这样想的,心中匆忙了期待。

    是的,桂重阳把“老爸”的异常归于“奇遇”,类似于孙膑庞涓拜师鬼谷子之类的奇遇。

    桂春自是不明白桂重阳心中疑问,问起他学堂的事。

    桂重阳说了入蒙童班的事,桂春识字,小时候也关注过村塾,晓得那边是分了班的。

    “怎么会是蒙童班?”桂春皱眉道:“是不是梅夫子有意刁难?”

    桂重阳连忙摇头:“春大哥误会了,并无此事,是我与其他人还不熟,想与杨表哥与小八在一处,就入了蒙童班。”

    桂春松了一口气,却是不赞成的摇头道:“到底是去上学,又不是去玩!这样耽搁学习,五叔问起来要恼的。”

    桂重阳立时老实道:“一会儿我就与五叔认错去。”

    桂五才不会生气,因为他早就晓得桂重阳年岁不大,却是学问扎实,入村塾就是浪费功夫,大童班与蒙童班不差什么。

    桂春又不忍了,道:“要不然,缓缓再与五叔说?”

    桂重阳道:“嗯,那我就缓缓再说。”

    桂春虽有弟弟,素来有长兄的样子,可兄弟两个相差不过两岁,桂秋又打小是个机灵鬼儿,哪里有像桂重阳这样乖巧听话的样子。

    一时之间,桂春决定,要是叔叔真的因桂重阳入蒙童班的时候生气,那自己要拦在前头。

第九十三章 寻找“真相”的小族长(上)(盟主携爱加更)() 
桂家二房这边,众人已经用了晚饭。见桂重阳这个时候与桂春过来,大家不免误会,以为他在村塾受了什么委屈。

    梅家如今虽名声扫地,可梅童生毕竟是村塾夫子,要是想要刁难一个学童还是小菜一碟。

    桂重阳少不得解释一遍,一切都好。

    杨氏拿了一盘炒的南瓜籽来给桂重阳,这是后院院子里种的。桂重阳跟杨氏道了谢,抓了一把,笑眯眯与大家说话。

    “小武怎么样?可是淘气了?”杨氏担心自己的亲侄儿,开口问道。

    “好着呢,杨表哥爱上学,与同窗们相处得也好。”桂重阳道。

    杨氏嘀咕道:“要我说,都是下地的岁数了,还上什么学,白瞎那三百文钱,做啥不好?”

    这话却不是桂重阳能接的,便低头吃南瓜籽。雪白的南瓜籽,柴火锅炒过,闻着喷香。

    “那个梅小八性子如何?”桂二爷爷难得开口相问道。

    梅童生要给侄儿梅青竹选嗣子之事,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桂家自然也听说了。梅青竹是桂家老姑奶奶骨肉,是桂二爷爷亲外甥,难怪桂二爷爷要过问一句。

    “心里忠厚,是实诚人。早在之前,就与姑姑与表姐十分亲近,悄悄往老宅门口送了几次鱼虾。孙儿当日初回木家村,就是梅小八给指的路。”桂重阳实话实说道。

    桂二爷爷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桂二奶奶轻哼道:“说到这过继嗣子,到底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人家就是没亲娘了,难道还没有亲爹?又不是才落地的奶娃娃,眼瞅着养了十来岁,好好地谁会舍得将儿子给旁人?老杀才,想一出事一出,竟弄那些幺蛾子!”

    桂二奶奶不知其实是桂重阳怂恿了梅氏,只当是梅童生为了弥补名声故意弄这一出,才愤愤不平的。

    香火是大事,可死了的人毕竟比不得活人。

    梅家二房如今就剩下个虚名,过了个半大不小的小子,养也养不熟不说,到底谁养?梅童生父子的为人,如何是肯白养人的,说不得过后就推给梅氏,那不是坑人吗?

    听着公婆说话,杨氏没有接话。

    梅家二房梅青竹断嗣,桂家桂大、桂三兄弟两个也是无子而亡。要是老爷子想起自己这一出来,那过继人选只有桂秋了,杨氏可不乐意。

    想到这里,杨氏看了桂重阳一眼。只要拖上几年,桂重阳大了,不管是“兼祧”还是过嗣,都是桂重阳的事了。

    桂重阳心里还惦记探问父亲的事,便道:“五叔,我有些功课要问五叔。”

    桂五望向桂重阳的目光定了定,起身道:“到西房来说话。”

    桂重阳搬走后,桂春也搬出自己的房间,西屋就空了写来,就暂时做了桂五书房。

    桂重阳的书多数搬走了,只有些与科举相关的书籍还留在这边。

    “可是遇到麻烦了?”叔侄两个进来,房门一关,桂五开口问道。

    桂重阳摇摇头,挣扎了一下,道:“五叔,我想要问问我爹,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情,想要晓得他当年怎么在这个村子长大。可是我不好与姑姑提这个,也不知该问谁,只能来询问五叔。”

    桂五露出几分意外,实是没想到桂重阳会问这个,看了桂重阳道:“怎么想起问这个?你爹什么性情,你们父子相处十来年还不晓得?“

    桂重阳苦笑道:“我爹……我爹自从经了当年的事,性情大变,我想晓得我爹之前的事。”

    桂五陷入沉思,当年的桂远是什么人呢?家中幼子,跟着梅姑夫开蒙,从记事时便与表姊妹梅朵定亲。要是没有当年的变故,桂远的人生会平坦顺遂。

    “你爹,是个心肠极软的人。”桂五缓缓开口道:“你二爷爷当时还没有伤了腿,常带着我们兄弟去后山打猎。大哥、二哥年岁大,都已经成亲,性子稳重些,并不与我们一起,就是三哥带了四哥与我两个。我是跟着去玩的,四哥则是闭门不出读书快成书呆子了,三哥拉我们上山本就是带我们耍的,没指望我们真的打猎。我性子调皮,拿了常铁签子,去抓山鸡吃;四哥被大伯娘带大,打小信佛,却是看也看不下去,就是路边看到盘着的草蛇,也怕车辙压了,非要央求着三哥挪草丛中,省的过往车辙压到。那一年,我九岁,他十四岁。”

    桂重阳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忧心忡忡地盯着路边盘踞的草蛇,回头与一个面孔相仿的青年请求什么。

    随即,桂重阳摇摇头,驱散脑中的画面,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老爸”是不信佛的,他说佛教源自西方,说白了就是西方本土的“道”,是一些规避现实追求虚幻的人自我安慰弄出来的。等佛教传到中国,就开始本土化,因为佛家是追求来世,导人向善,所以成为统治者常用的愚民手段。

    被祖母带大从小信佛不杀生的那个人,真的是能以旁观者说佛论道的人?

    就听桂五接着说道:“你爹,性子极宽和,从不与人争执,不过当年为了你大姑,却与梅青柏起了争执,甚至还动起手来。梅青柏当时已经与你大姑定亲,可却在元宵灯火上,接了一个妓子的花灯。你爹但是正好也在灯市上,上去让梅青柏将花灯退回去。梅青柏与几个狐朋狗友在一处,训斥你爹不懂事。你爹依旧好言好语劝他,梅青柏不仅不听劝,还自觉失了面子,反而要请他那几个朋友去花楼寻那妓子。你爹这才恼了,抢了梅青柏手中的花灯,摔烂在地。梅青柏恼羞成怒,竟然还要动手,幸好被拉住了,要不然你爹那回就要吃亏。那一年,你爹十三岁。”

    两房只有一个女孩儿,又是年岁相仿,不用说在桂远眼中,定是将桂大姑当成亲姊妹一样,才会为她怒发冲冠。

    可在“老爸”口中,从来没有提过桂大姑,也没有提过几个兄弟堂兄弟,即便偶尔提及爹娘,也好像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似的。只有临终前,提及当年那场“丁难”时,他才提及无辜受连累的两位胞兄与一位堂兄。

    就算对逝者,太过愧疚不好言极,那活着的桂大姑与桂五呢?

    桂重阳原本因为自己眉眼有些与桂五叔侄相似,而笃定自己是桂家血脉,“老爸”就是桂远,可听了桂五这番话又迷糊了。

    就算是性情大变,也不当会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

    桂重阳正满腹疑惑,就听桂五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要记得,你爹是个好人,是个心里明白的人。小时候夏天大家河边玩耍,我那个时候比他们这一般的小伙伴儿小,却一直跟着在他身边,难得他也不嫌烦。有一回,有两个少年掉下去了,一个是与桂家姻亲的李进宝,一个是村东头的楼家大小子。两人一先一后,都掉了下去,你爹在岸边,比两人小了、两三岁,就去救不会游泳的楼家大小子。等到大人们听到动静过来,楼家大小子没事,李进宝呛水已昏过去了。就因为你爹没有先救的李进宝,李老太太就去揪打你爹,你爹脖颈有有一道疤,就是那个时候被抓的。那一年,你爹十二岁。”

    “楼家大小子”桂重阳心里念叨着这几个字,觉得“楼“这个姓有些耳熟,随后想起来这就是被杜里正排挤走的两户村民之一。

    可这十二岁不顾自己小体格,就跳下河水去救人的真是自己的“老爸”?

第九十四章 寻找“真相”的小族长(下)(盟主千千夏夜加更)() 
桂重阳记得清楚,自己七、八岁的时候,赶上春节不少孩子在胡同口放炮玩。其中一个花炮出了问题,冲旁边一个孩子去了,被其邻居的孩子看到挡住。第一个孩子没事,好心过去拦着的第二个孩子正好炸伤了眼睛,好好一个孩子,就成了残废。

    桂重阳目睹此事,看到了被炸孩子的伤口,吓得好几天没睡好,小病了一场。

    当时不仅吓到了桂重阳,也吓到了“老爸”。

    等桂重阳痊愈,“老爸”郑重与桂重阳做了一次男人之间的对话。

    “做好事,要量力而为。”

    “永远将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做好事与自己安危相冲突时,要以自己安危为要。”

    “这个世界上最珍惜自己的,当是你自己。”

    “遇到紧急关头不要慌乱,要有分辨能力。”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全自己,就是最大的孝顺。”

    “老爸”不是个多话的人,想来是真吓坏了,才会翻来覆去给桂重阳告诉这些。虽说过去多年,可桂重阳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实际上,“老爸”给桂重阳说的这些道理,许多与世人推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基本善恶道理想违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