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族长压力大 >

第66章

族长压力大-第66章

小说: 族长压力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大夫点头道:“我手上却是有个不错的方子,主药是雪莲,怕是镇上没有。”

    李氏立时道:“那就打发人去京城买去,总不能为了省几个钱,叫六姐儿脸上留疤。”说罢,拿了两锭银元宝给宋大夫。

    “十两银子当差不多了。”宋大夫只拿了一锭,道。

    虽说李家名声狼藉,李氏当年热孝之中改嫁也得了不少非议,可在杜家这些年却没有什么纰漏,对几个继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话出来。

    今天更不要说,先是为了杜氏这个出嫁女,李氏在梅家露了脸,为杜氏撑腰;现在又为了未嫁的继女,痛快掏银子。

    不说外人宋大夫,就是杜氏,也觉得李氏这个后母做的没什么可挑的。

    杜七在旁听着,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转。

    之前的时候,杜七心疼大外甥,想着两家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如今相伴长大的亲姐姐都寻思了,他也顾不得心疼大外甥,开始怨恨梅家了。

    等到宋大夫一走,杜七便小肉弹似的冲到客厅,道:“爹,梅家欺负二姐,还欺负六姐!”

    看着儿子挥动胖拳头,一脸气愤的模样,杜里正肚子里邪火反而熄了,只剩下欣慰。这是他的儿子,为了这根独苗,别说是算计梅家一门亲事,就是再算计千百回他也原意。

    “七郎,勿气,爹不会让梅家人白欺负了人。”杜里正又是淡定从容模样。

    杜七眼中都是崇敬:“儿子不气了,有爹做主呢!”

    “学堂里怎么样?小伙伴相处的可还和睦?”杜里正问道。

    杜七忙不迭的点头道:“和睦和睦,重阳什么都晓得,梅小八也厉害,杨武力气大,梅晨功课好,都说梅晨是下一个梅晟呢。”

    这几个孩子,杜里正自是都心里有数,梅小八与杨武还罢了,桂重阳与梅晨名字格外留意下。

    “桂重阳什么都晓得,那怎地还去了蒙童班?梅晨是蒙童班的第一,现在就露出读书天份了?”杜里正状似随意的问道。

    杜七道:“蒙童班与大班也不差什么啊,反正都是一个夫子。重阳都会了,在哪个班都一样;梅晨素来刻苦,明年就升大班了,说不得过两年就要下场考童生了!”

    杜里正笑眯眯听着,心却沉了下去。

    梅家人怕是真的要转换门楣了,读书种子并不只是梅童生这一支。

    *

    宋家,宋大夫回来,就与宋婆子迎面赶上。

    “当家的,杜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杜家打发人来,要老婆子过去走一遭。”宋婆子停下,带了好奇问道。

    宋大夫的一怔,自己老婆子是媒婆,杜家打发人过来找能有什么事?

    “怕是杜里正真恼了,要你过去给杜六姐儿做媒。”宋大夫道:“也是梅家不对,要是之前没有答应下来,拒了就拒了,何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宋婆子撇撇嘴,小声说:“照我说,杜家也恁贪了些。那可是十三岁的‘小三元’,文曲星下凡,什么千金小姐娶不得,是杜家能攀上的?”

    宋大夫摆摆手道:“且留口德,咱们也是有孙女的人。”

    宋婆子不甘不愿地住了口,这才往杜家去了。

    要见宋婆子的果然不是李氏,而是杜里正直接见她。

    “六姐儿是我的老闺女,前头太太留下的,肯定不能像她前面几个姐姐一样。她娘带来的那份嫁妆都给她,我再陪送一副嫁妆,一百亩地,八百两压箱银!不求男方富贵,只要身家清白、长辈慈爱,不是那等歪瓜裂枣人家。”杜里正直接开门见山,对宋婆子说了给女儿另寻婆家之事。

    杜六姐儿这为了前面亲事寻死觅活,损了名声想要再找好的可不容易。宋婆子刚想要说说困难,就听到杜里正摆出了杜六姐儿的嫁妆,不由咋舌。

    一副嫁妆,就是六十四抬,一百亩地,八百两压箱银,这哪里是娶媳妇,这是娶个金娃娃!

    别说杜六姐儿四肢健全、眉眼清秀,就是个四肢不全的大傻子,有这样一份嫁妆,也是多少人抢着要。

    杜里正大方,直接叫人送了一锭银子,纹银十两。

    宋婆子收了银子,既是心热,又觉得烧手。

    杜里正说的好听“身家清白、长辈慈爱”,可是能掏这些银子做嫁妆,岂会真的将女儿嫁寻常人家?宋婆子都不用多想,就晓得要是找不到跟梅家差不多人家,自己就不能提,要不然别说是谢银,说不得就要让杜家记仇了。

    宋婆子心中没底,等到离开杜家时,少不得悄悄问李氏,道:“杜里正到底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女婿?你们六姐儿这人才,一般人老婆子也没脸来说媒。”

    李氏犹豫了一下,做为难状,好一会儿道:“六姐儿喜欢斯文人,劳烦婶子还是从读书人家找。”

    宋婆子点点头,心中有数了。

    哪里是杜六姐儿喜欢斯文人,明显是她少女怀春,私下里看上了梅晟,才引得杜家、梅家这场大戏。

    如今杜里正与李氏都是惯孩子的,怕还是想要成全女儿,将才嫁妆数目放出来。梅家那爷俩都是贪财的,说不得就退了一步。

    儿女都是债。

    宋婆子既明白杜家意思,又收了银子,自然格外卖力气。

    不过半天功夫,杜家要厚嫁杜六姐儿,配送一百亩地、八百两银的消息就传遍了木家村。

    就在各家各户咋舌不已时,梅秀才扶着老父亲去了杜家。等到他们父子出来时,随行的有杜氏,杜里正夫妇亲自送了出来。

    一出大戏,竟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此落幕。

    杜家六姐儿与梅晟正式过了婚书,仿佛之前的事情都是误会似的。

    惊呆了众村民。

    *

    桂家二房,桂二奶奶道:“恁的老不羞,之前还不肯,一听嫁妆多久卖了孙子!”

    杨氏则是羡慕道:“那是一百亩地呢,几辈子都攒不下的地,还有一千两银子,要是梅家不早点订下,不知多少人会抢着提亲哩!”

    不说别人,就是杨氏自己也动心。之前觉得梅朵有十亩地的陪嫁算是多的,如今跟杜家闺女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

    桂家长房,梅氏与桂重阳面面相觑。

    梅朵笑颜如花:“两家都没有落下好,都成了笑话了,一家贪财,上午才翻脸不同意婚约,下午就自己送上门去,丢死人了;一家财大气粗,大把银子丢出去,给闺女‘买婚”,两三千两银子下去,一个银子都做得了!”

    这两家,一个是比仇人还可恨的堂亲;一个可能是桂家家变的幕后黑手,闹出这样大的笑话,梅朵怎么能不幸灾乐祸?

第一百二十章 小夫子桂重阳(第四更求月票)() 
杜里正家,上房。

    婚书已定,杜家与梅家定亲酒的日子也订了,就在本月二十八。

    本是喜事,可杜里正夫妻两个送走梅家人,上房对坐,都是意兴阑珊。

    杜里正是觉得丢了面子,白便宜了梅家;李氏则是勉强维持面上平静,心中却是震怒。

    李氏之前与宋婆子说那番话,本就没按好心,想要将杜六姐儿不要脸恋慕梅晟的事情漏出去,好让正经人家看不上杜六姐儿,不想宋婆子误会,反而往梅家那边使劲。

    梅童生父子不知是怕了,还是想着杜六姐儿的嫁妆眼红,都自己找了台阶,将两家的亲事又续了起来。

    杜里正勉强满意,杜氏、杜六姐儿姊妹两个都松了一口气,杜七也为两个姐姐高兴,只有李氏,恨死了。

    幸好只是订婚,成亲还有得等,才算让李氏心中舒坦些。

    *

    梅家,上房。

    因为白天李氏带人那一番闹腾,屋子里没有完好的家具,依旧是一片狼藉。杜氏看在眼中,未免讪讪。

    梅智抱着妹子过来,神色冰冷。

    杜氏顾不上其他,忙道:“智儿,娘回来了!”

    梅智依旧不吭声,只放下了妹妹。

    几岁的小女孩,半天没有看到亲娘,哭了几场,眼睛红的跟小兔子似的,冲着杜氏扑了过去:“娘……娘哪去了……”

    杜氏蹲下身子,将女儿搂在怀里,看着熟悉的屋子,也是一阵后怕。若是两家真的义绝,那自己真的回不来了。

    “哼!”梅秀才狠狠瞪了妻子一眼,摔下帘子往外走。

    杜氏忙抱了女儿追上:“相公,眼见太黑了,这是去哪里?”

    “去镇上,明日有文会,见你就闷气!”梅秀才扔下一句话,就匆匆离去。

    杜氏看着丈夫的背影皱眉,今天才十六,这已经是丈夫半月来第几次去镇上了?

    要不是丈夫每次回来,衣服换洗并无异样,她都要怀疑丈夫镇上有人。

    *

    次日,桂重阳跟着梅小八去村塾。

    梅童生依旧没来,不过去打发人传话过来,村塾放假三日,二十号恢复上课。小学生正是淘气时候,要是直接留在村塾这边,出点什么纰漏,少不得家长要找上梅童生,所以他才想着放假。

    反正束脩都收了,放假也没有干系。

    桂重阳等人还好,都是木家村的,不过是溜达一下又回去,其他村的小学生少不得抱怨一番,才背着书包离开。

    杜七不愿意回家,就跟在桂重阳身边,道:“你们几个作甚么?”

    杨武道:“家中早菘菜要收,我回家干活去!”

    桂重阳听了,忙道:“要不要帮忙,我们也去帮你收吧?”

    不管是桂家长房还是二房有事,杨家父子都是出工又出力,桂家能回报的时候却不多。

    杨武忙摆手道:“不用不用,只有后院的四分地,我爹、我娘都在呢,哪里就需要人去帮忙了。”

    听到地不多,桂重阳便没有勉强。这个时候帮工,也不好随便白用人,用人要预备伙食的。就算不是外客,也要多两盘菜。

    杜七还眼巴巴地看着桂重阳与梅小八。

    桂重阳道:“先到我家描字帖半个时辰,背书两段,然后去河边捞鱼!”

    杜七望向桂重阳,小眼睛肿都带了诧异。这捞鱼好玩,可这描字帖、背书算什么?

    “学习如逆水行走,不进则退,就算休假,也不能懈怠。”桂重阳道。

    这村塾除了识字,不能指望别的,桂重阳少不得给梅小八加课业。今日加了一个杜七,桂重阳还是老规矩。

    杨武则逃出一劫的表情,幸好他只上一学年,专门为了识字来的,否则说不得也被重阳表弟加了功课。

    梅小八习以为常,他本就不聪明,要是再不勤勉些,连村塾里的课业也跟不上。

    杜七可怜巴巴地看着桂重阳,小声道:“不用就今天开始吧?要不明儿再开始?”

    他也是个不爱读书的,听了这些自然觉得累。

    桂重阳正色道:“总共才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杜七虽倦怠功课,可也不愿扫了小伙伴的兴致,眼见梅小八乖乖点头,便也将其他的话咽下,背着书包去桂家去了。

    *

    桂家老宅。

    看着杜七跟着桂重阳与梅小八回来,梅氏已经没有了第一次见他的惊诧,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应对。

    “姑姑,学里放假三天,二十才开课,就先回来了。中午帮我们做些好吃的,杜七在咱们家留饭。”桂重阳道。

    梅氏笑着应了。

    反倒是杜七,带了腼腆道:“会不会太劳烦姑姑了,我饭量大呢。”

    梅氏道:“不过一顿饭,外道什么?早上割了韭菜,中午烙韭菜馅饼吃。”后一句是对桂重阳说的。

    桂重阳点头道:“这个好,是表姐最爱吃的。”

    却是没有见梅朵出来,桂重阳扫了旁边杜七一眼。怕是梅朵听到外头动静,故意不出来的。自从知晓多年的事情有杜家手脚在里头,梅朵就极厌杜家人。

    三少年去了西厢书房,桂重阳摆了笔墨纸砚出来,翻出两本字帖来,让两人抄写。

    杜七上了几年学,看字帖有几分眼力,看出这字帖不俗,比家里花了几十两银子买的那份都好,可是瞧着这字迹,又不像是旧的。他心中好奇,探头去看梅小八那份,诧异道:“小八临的是《三字经》?”

    梅小八点点头道:“就是这个啊,正好俺刚学这个。”

    “可是哪里有用《三字经》做字帖的?”杜七不解道。

    桂重阳不仅让梅小八与杜七临帖,自己默写一本《地藏经》,闻言撂下毛笔道:“哪里有不能用的规矩?”

    杜七一时哑然,是没有不能用的规矩,可字帖多是名人手书,这也是卖得贵的原因,可有几个名人去书了《三字经》卖?

    杜七看看自己手中的《大学》,又探头去看梅小八的《三字经》,看了好一会儿。

    “杜七哥看啥哩?”梅小八疑惑道。

    “这一个字的起笔收笔,差不多啊,这字帖是一个人写的?”杜七恍然大悟道。

    梅小八却是看白痴似的看着杜七:“当然是一个人,都是重阳哥写的啊!”

    “啊?”这回意外的是杜七:“这……这不是打外头买来的字帖?”

    梅小八指了指书房角落的一个书箱,满是骄傲道:“当然不是了,那里一箱子呢,重阳哥说了,俺学到哪一本,就换哪一本给俺临!”

    杜七瞪大眼睛,虽说没有见过桂重阳的功课学到什么地步,可只看着眼前这一笔不俗的手书,就远比县学里那些秀才写的好。

    “重阳,你怎么不下场,下了说不得你就是十二岁的秀才?”杜七赞叹出声。

    桂重阳苦笑,去年的童试他确实准备下场,可“老爸”不许,说他才十一岁,正是该撒欢玩耍的时候,天才太辛苦,不要去做什么“小天才”,就算好奇想要试试,也要过了十四岁再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文人相轻更是如此。“伤仲永”中做错的只有仲永他爹吗?那些以见识神童之名,扰乱仲永学习计划的人中有的是无意,有的则是故意了。

    后来,没有后来,桂重阳守孝三年不能小场,后年能下场时就十四岁。这个时候下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