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340章

万世血仇-第340章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枪排每个班装备4挺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4支定倭一号冲锋枪,一支榴弹枪。这个排一共拥有16挺轻机枪,16支冲锋枪,4支榴弹枪,从而形成强大的突击火力,作为尖刀存在。

炮兵排装备9门迫击炮,外加一个机枪班,配合火力排为各方面提供火力支援,成为凌开山手中的一支铁拳,专门用来砸核桃。

剩下的33个16岁以下的家伙,加上解小三他们三个人,编成两个18人的特勤班,组成一个不满编的特勤排,全部装备冲锋枪。郝志刚担任排长,目的就是保护电台。

重新整编完成,已经是凌晨三点左右。凌开山让所有人都立即睡觉,女兵连的许月桂警卫排和特勤排担任警戒任务。

第二天中午吃过饭,也就是花如月她们到达五凤坡的时候,凌开山对整个防区进行调整。

火力排仍然在三黄山不动,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半山腰增加了一道轻机枪阵地。炮兵排的防区,就是接替女兵连四排在拐脖梁北面两公里的马脖子山阵地。

女兵连四排全部集中到拐脖梁主峰阵地,这里是凌开山的秘密仓库所在地,也是最后的防御重点,炮兵排为女兵连四排提供炮火支援。

女兵连三排现在就是一心防守穆家寨,警卫排、特勤排就是她们的预备队。

至于突击二连的机枪排,这是凌开山手中最后的总预备队,暂时在穆家寨训练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

毕竟这款机枪在国内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果不够熟练的话,关键时刻掉链子,那才是灾难性的后果。

当天下午吃晚饭以前,凌开山下达命令:“穆家寨所有的战士,不管是用什么武器,一律进行一次实弹射击。重机枪、捷格加廖夫式轻机枪、冲锋枪都打30发子弹,捷克式轻机枪打掉一个弹夹,榴弹枪发射一枚榴弹;迫击炮暂时就不要动了,那动静实在是太大。”

一瞬间,在穆家寨方圆二十里以内顿时枪炮齐鸣,仿佛一场剧烈的战斗正在展开。突击二连的光棍们不过是体验新武器的性能,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反倒是女兵连的战士,那才是兴高采烈。因为三排、四排和警卫排的女兵,还从来没有进行过实弹射击。今天啥也没干,竟然能够打30发子弹,真是开了洋荤。

凌开山他们这边吃晚饭的时候,正是花如月带领队伍从五凤坡出来的节骨眼上。

随后不久,就接到了特木耳的敌情通报:“王大美率领六百余人已经抵达福山口以西25公里的大石峪;盖七省谭金燕率领五百余人,已经出现在王大美身后20公里左右的洋河滩一线。敌人所部全是骑兵,务必高度警惕。女兵连花如月所部已经抵达三家台,目前准备掉头南下。”

凌开山在地图上标明了敌情动态之后,对郝志刚说道:“立即给特木耳发电:命令他立即找到花如月所部,然后和花如月所部一起立即南下,然后一路尾随谭金燕所部渡河。途中不要暴露目标,紧紧跟住敌人,等待下一步命令。”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保险,凌开山又对外面吼道:“解小三,赶紧给老子滚进来。”

解小三赶紧跑进来问道:“教官,啥事儿?”

“你和汪强生、柯明远三人立即带上3挺机枪赶到天上顶找到傅德隆排长,让他立即派出两个班西进,在今天晚上十点以前赶到十八盘一线梯次阻击敌人。在天亮以前,把敌人引到阅兵台南面的山梁上。现在,复述一遍给我听。”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534章 夜半诱敌

突击连一排排长傅德隆接到凌开山的命令,原本准备亲自带队。因为他知道凌开山的真正意思并不是把敌人挡住,而是按照规定时间把敌人引到指定区域。至于接下来会怎么处理,那就是凌开山的事情。

但是副排长常德江认为傅德隆应该留在天上顶主阵地,这样才能掌握全局,随时都能够灵活机动。牵牛鼻子虽然危险,但是只要胆大心细,就能够完成任务。

常德江是在饶阳参军,原来是东北军129师的一个班长。后来129师调往西北围剿红军,他们这个班开了小差。

经过魏冲等人的考察,最后有7名战士参加了饶安独立团。后来在突袭静海县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常德江重新当了班长。

前不久在剿灭刘老虎的战斗中,原排长董忠祥因为保护战士,飞身压住手雷壮烈牺牲。副排长傅德隆接替排长职务,常德江被提拔为副排长。

“排长你放心,我带三班和四班过去,保证完成任务。”常德江看到傅德隆还在犹豫,也就有些着急:“现在已经快七点钟了,三个小时要跑出去三十公里的山路,不能继续耽误时间,否则就来不及了。”

傅德隆只好再三叮嘱:“兄弟啊,你可千万要注意安全。你们35个人,对面可是来了1200多人。这里都是大山,如果时间充裕,就带着土匪绕圈子。如果时间紧张了,你们就快马加鞭往回撤。敌人都善于钻老林子,千万不要硬顶,一旦被包围就麻烦了。”

“我知道了,现在连长给我们加强了3挺机枪,一共就有5挺机枪的火力,足够应付困难局面,你就放心吧。”

常德江说完就转身出去,然后把三班和四班集中起来,把战马重新喂了一遍,带足了弹盘和两支榴弹枪的榴弹,这才向西急行军而去。

这次行军虽然很着急,但是常德江还是一路上让战士们尽可能把道路记住,因为下半夜他们还要从这里返回来。能够记住关键的战术要点部位,发生突然情况才能应变。

好在这段时间都没有什么行动,战马都一直在休养过程中,那真是膘肥体壮。三个小时跑出去八十多里,战马的精神状态并不差,常德江终于松了一口气。

根据敌情通报,敌人来的都是骑兵。如果到时候战马的体力跟不上,那才是最大的糟糕。

“兄弟们,我们一共35个人,需要牵制1200多敌人,而且这些敌人最善于在山里运动,希望你们提高警惕。现在我们一共有5挺机枪,24支冲锋枪和2支榴弹枪。所以我们要分成五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7个人。”

“班长和副班长被个人带领一个小组,装备1挺机枪和5支冲锋枪。每次阻击有两个小组承担正面,另外两个小组担任侧翼掩护。剩下的一个小组由我亲自掌握,1挺机枪,4支冲锋枪和2支榴弹枪,作为各方面的火力支援。”

这种临时战斗小组的分配,平时已经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四个正副班长一碰头,挑出来6名综合素质最好的战士交给常德江。其实这6个人就是原来两个班里面的战斗小组长,今天轮不到他们担任组长,那就跟着副排长当普通战士。

第一波阻击阵地就构筑在十八盘西面小白岩一线。如果敌人从福山口渡河,就势必顺着山沟上来。

小白岩就在沟头上,四个小组往两边一分,就占据了山沟顶部的南北两侧,防御纵深三百米。再往后三百米,就是常德江的第五小组,刚好挡住山沟的正面。

现在已经十点多了,敌人都还没有上来。常德江觉得不能傻等,因此从自己的小组抽出三名战士组成一个侦察小组,立即下山侦察敌情,发现情况鸣枪报警。

一个小时以后,三名战士悄悄返回:“报告副排长,敌**概有七百人呢,现在就在山脚下,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常德江背好自己的冲锋枪说道:“两个榴弹枪手跟我下去看看,其他人看好机枪和战马。”

这一次他们三人并没有顺着山沟下去,而是顺着山脊慢慢摸下去。好在都是原始森林,不然的话真的没法走。

“嘘——”

刚刚下到一半,常德江就已经发现不对劲。刚开始他以为是一条大蛇在前面溜过去,后来才发现竟然是一个人。幸亏几个人都是百战老兵,察觉不对的时候顿时连呼吸都屏住了。

这个人行动很慢,几乎没有声音。刚才那种悉悉索索的响声,竟然是这个家伙在放一根很古怪的绳子。

常德江暗中挥了挥手,三个人慢慢往后退去。因为下面的那个人爬几步以后就要放绳子,所以爬山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常德江等人很快就后退出去。

一直到了山脊顶上,常德江才让这两名战士通知其他的四个小组,不能仅仅盯着山沟,一定要密切监视山脊。

两名战士离开以后,常德江拔出哑光三棱刺躲在最大的一颗树附近。如果这个家伙爬上来以后,肯定要找地方把绳子生根,这棵大树处于山梁正中间,位置再好也没有了。

土匪果然狡猾,而且经验丰富。在这种深更半夜的时候进山,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队跑散了迷路。

现在这个家伙应该就是山里的老手,所以承担了架设“索引”的任务。这个鬼地方叫做十八盘,那自然是有道理的。

常德江如果不是已经把地图记在心里了,到了这个鬼地方根本分不清方向。因为哪边都差不多,全部都是两条山梁夹着一条山沟,最后到顶部的十八盘汇拢。

如果是一个外人来到这里,把他的眼睛蒙起来转两圈,这个人肯定找不出自己刚才究竟是从什么地方上来的。

但是有了这个索引就不同了,你起码知道自己从什么地方上来的,然后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过去。常德江暗自庆幸,自己又从敌人身上学了一招,这在今后的丛林战斗中也很有用。

情况和常德江分析的完全一样,半个小时以后那个家伙终于爬到了山顶。四处打量了一番,果然选定了常德江很看好的那颗大树。

那家伙从腰上解下一大捆绳索,在大树上绕了一圈,正准备把绳索捆到自己身上继续前进,常德江已经飞身而出一把扣住了对方的脖子,三棱刺同时插进了他的心脏。

把尸体放到地上以后,常德江才低声说道:“兄弟对不住了,你他妈的个巴子的实在是太厉害了,这种笨办法都能够想出来,连老子都害怕。所以让你在这里睡觉休息休息,免得坏了老子的大事。”

用三棱刺削断了多余的绳索,然后固定在大树上。常德江不知道应该如何发信号给下面,干脆用力一拽绳索,下面顿时响起一阵铃声。这个铃声本来并不大,但是在荒山野岭,又是半夜三更,动静可就显得很不小。

这根绳索只有小指头粗细,常德江抓住两头用力一拉,竟然十分结实,心中顿时大喜,赶紧抱起剩下的绳索放到自己的马背上。

“所有人赶紧收队,这里已经不用阻击了。”

常德江把敌人尸体上的一支二十响的盒子炮取下来,又收走了四个弹夹,然后带着战士们向第二个阻击地点赶过去,这个地方就留着土匪上来以后伤脑筋。

毕竟探路的人不明不白被敌人杀害了,却又没有攻击后续部队。这到底是什么人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一支手枪和100发子弹吗?这个问题足够土匪商量好大一会儿。

第二个阻击点,就在山梁东面五公里的云岭根一线。这是一座大山头的根部,据说这座山头半截都在云里头,所以叫做云岭根,北面是悬崖峭壁。如果要进攻穆家寨,就只能从南面这条路过来。

因为要绕过山头,所以这条路就是一个弧形,弧长六百多米。常德江把四个小组平均分布在这条弧线上,因为敌人冲上来要拐弯,所以打击的正面很窄。正因为要拐弯,土匪的马匹在这里也跑不起来,一挺机枪就可以封住。

每个小组间隔两百米,打完一个47发的弹鼓就赶紧后撤,然后骑上战马赶到第三个阻击点寻找阻击阵地,同时接应后面撤回来的人。殿后的就是第五组,常德江亲自挂帅。

这边刚刚布置好,西面已经传来了马蹄声。看来土匪已经把刚才探路的家伙被杀,归结为运气不好,刚好碰到了一个偶然路过的人,而这个人似乎不是什么好来路,搞得不好还是合字(同行)。

哒、哒、哒——土匪的三匹马刚刚一拐角,第一小组的机枪已经怒吼起来。虽然没有什么光线,但是距离不到一百米,三个家伙当即一头栽下马背。三匹战马没了主人,却不影响它们继续前进。最后面的常德江第五小组就不劳而获,抓住了三匹马。

枪声一响,那就捅了马蜂窝,山头西面顿时吵开了锅。

就算是傻子,现在都已经明白,刚才的杀人凶手不仅没跑,而且还在这里张网捕鱼,打了自己一个埋伏。可是因为地形的关系,敌我双方能够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

土匪自然不敢随便过来查看敌人到底是谁,有多少人。因为第二波探头出来的三个家伙,最后也没回去,常德江他们已经抓住了六匹马。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535章 请君入瓮

得利不可再往,古人早就说过的了。

第一小组并没有按照打完47发弹夹的预定计划,然后枯守在原处,而是翻身上马撤退,顺便把刚才抓住的六匹战马给带走了。

常德江也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并不会机械的执行原来的计划。发现敌人十多分钟都没有动静,他带了一名榴弹枪手来到第二小组这里。

这纯粹是战场一刹那的灵感,或者说是直觉。你真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清楚。

又等了大概五分钟,地面突然出现一阵巨大的颤抖。

这么大动静,说明敌人孤注一掷,想用大部队冲击一下。常德江毫不犹豫,直接代替第二小组的组长指挥:“榴弹枪准备。第三小组提前,两挺机枪随后接上开火。”

就在敌人的战马冲出来的一瞬间,常德江大吼一声:“打——”

咻——榴弹已经飞了出去。

轰隆一声巨响,顿时把前面的四匹战马给炸飞了。后面冲上来的战马刚好撞在前面战马的尸体上,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榴弹枪手没有丝毫犹豫,赶紧挂上了第二枚榴弹,同时拉动枪栓,第二枚空包弹已经上膛。

看见敌人这个样子,榴弹枪手根本不等命令,第二枚榴弹已经怪叫着朝敌人后面飞去。目的就是阻断敌人的冲锋路线,为第二小组的撤退争取时间。

结果第二、第三小组一枪没放就退到了第四小组这里。现在敌人改变了策略,自己这边的战术也要发生相应变化。敌**规模冲锋,自己就必须用更加密集的火力来应对。

斗智斗勇,针锋相对。

既不把敌人打得太疼,又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