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世血仇 >

第425章

万世血仇-第425章

小说: 万世血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每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鬼子。国民党军平均消耗2000发子弹、炮弹12发、手榴弹30枚才能毙伤一敌。

单言志也没有准备打死多少敌人,因为他已经从命令中品味出某些阴谋的味道。所以,只要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

实际上每一个战士都很清楚,如果让敌人继续向东前进,再过六十公里就是岫岩镇。现在那里根本没有大部队,就凭借警卫连那些娃娃兵,而且一般还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后果都不用想了。

如果让警卫连的那些漂亮小妹妹落在小鬼子手里,自己这些大老爷们儿,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免得活在世界上丢人现眼。

张玉姝复仇营的战士从哪里来的?那都是从“奉天第一监狱、第二监狱”救出来,然后从2000多人里面选拔出来的铁血精英。他们当年跟随邓铁梅和小鬼子血战两年,每一仗都打得很窝囊。

加上后来被俘,在监狱里面差点儿没被小鬼子整死。只要有血性的男人,心中的这股气就一定要出来。所以这些人决定跟随张玉姝,那就是要和小鬼子玩命的!

张玉姝复仇营的连排长,都是当初白书杰袭击连山关火车站,从后面的关帝庙解救出来的原东北军将士。

至于那些基本战士,都是原来邓铁梅的旧部。名誉上也算是张玉姝这个小嫂子的旧部,毕竟张玉姝是邓铁梅的小老婆。

岫岩周边都是这些战士曾经流血的地方,也是自己遭受失败耻辱的地方。今天机会来了,一切都要找回头。

于家堡子所在的地方,其实就是大洋河的一条支流发源地。顺着这条山谷向东下去,就是岫岩镇。因为小鬼子现在就是居高临下,如果真要冲击岫岩镇,那必将势如破竹。

于家堡子就在山梁脚下,所以单言志带领两个班的兄弟翻过一道山梁,于家堡子就已经出现在视线中。现在是下午五点钟左右,小鬼子正在开饭。

可能因为这里已经属于“安奉警备司令部”的辖区,村民都是“良民的干活”,所以小鬼子并没有骚扰百姓。

今儿个是大年初一,老乡们也没有想到给自己拜年的竟然是小鬼子,所以家家关门闭户,于家堡子外面就显得冷冷清清。

看清了敌人一字长蛇阵的模样,单言志扭头说道:“一班长,带着你们班顺着山梁往西出去一百米,打击敌人后面的那个中队。我从这里下去,打击前面的这个中队。记住,前面半个弹夹采用扫射,让敌人摸不清虚实。”

“敌人被全部惊动以后,往后面的山梁撤退三十米,采用点射教训教训这帮小鬼子。等到小鬼子冲上开的时候,就立即把弹夹里面的子弹全部打出去,然后翻过山梁往和尚帽撤退。”

事情并没有单言志想象的这么简单,因为小鬼子并不是傻子。他们在营口的老窝里面吃了一个大亏,现在是出来找敌人报仇,并不是游山玩水,给别人拜年的。

所以,小鬼子犹如惊弓之鸟,即便还谈不上风声鹤唳,那也接近草木皆兵。

对面山梁上突然出现一群人,虽然没有具体看清有多少,但是肯定是一群人。这一群人距离自己的驻地还有两百多米的时候,小鬼子的哨兵已经看清楚了,冲下山梁的这群人,良民的不是!

一群人拿着枪冲过来,敌**大的有。所以小鬼子的哨兵根本没有考虑,值班机枪就已经开火。他并没有准备打死多少人,而是给驻地的同僚们报信:“敌人来了,哥儿们赶紧准备迎敌。”

“停止前进!”单言志看见敌人如此警觉,顿时下达了新的命令:“重新检查一下武器装备,然后放慢速度压上去,给敌人造成一种错觉。距离百米的时候,所有的机枪全部开火。榴弹枪打两发榴弹,让小鬼子乱一阵子。”

没想到率先冲上来的,竟然是人家小鬼子!

说来也是,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下午五点多钟,人家已经快24小时没有睡觉了。从营口一路追过来,其实挺辛苦的。好不容易准备吃顿饱饭,没有想到冤家路窄,自己追赶的人终于露面了。

此时不报仇,怒火难消。

“打!不能让小鬼完全冲起来!”单言志一看大势不好,这完全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稍不小心就会被叮得满头包:“榴弹枪,轰炸敌人的冲击集群,打乱敌人的冲击队形!敌人采取了钳制进攻,一班赶紧后撤,二班交替掩护,到山梁上等他们!”

原计划要打出去一个弹夹在撤退,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了。所有的机枪平均打出去9发子弹,敌人就已经冲到了百米以内!

而且敌人完全发疯了,一上来就是一个中队向前猛冲。也就是说,中岛定夫一见面就拿出了一半的人发起冲击,这简直就是要拼命。

既然敌人要找自己拼命,那干脆节省弹药逃走得了。此地不可久留,赶紧溜之乎也。

后撤很简单吗?错了,后撤比进攻困难大多了!

进攻的时候枪口在前,万一不行了还能在临死之际拉一个垫背的。但是你在后撤,就是把后背交给了敌人。是死是活,那就看子弹和你的关系怎么样了。

尤其是现在从低处向高处撤退,只要身形稍微抬高一寸,自己身体的着弹面积就会成倍增加,被打死的可能性也会成倍增加。

小鬼子,自然鬼得很。一上来的这个中队,在跑动过程中就形成了两个拳头,然后甩开两条狗腿,用最快的速度向单言志他们两翼夹击过来,经典的“两翼钳制,中央致命一击”的冲击阵型。

幸亏单言志他们在三仙洞训练的时候,教官专门讲解过小鬼子的三板斧,还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单言志下达撤退的命令下到好处,就在敌人两只拳头成型的一瞬间,一班率先离开了原地上山,和单言志带领的二班形成了一个高低搭配的掎角之势,从而能够实现交替掩护,分部撤退的效果。

咻——咻——咻——遏制性炮击开始了,单言志这才发现,小鬼子竟然还有两门75mm山炮。看来刚刚组装完成,所以第一发试射偏出去太远。

即便如此,战士们也吓得脸色发白,爬山顿时加快了一倍有余的速度。看来有大炮和机枪在身后盯着就不一样,人们逃跑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664章 放牛娃难当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上当了!”

气喘吁吁逃到山梁上,单言志终于明白了:“小鬼子在这里磨磨蹭蹭,分明就是故意的!摆出一副正在吃饭的架势,其实随时准备咬人。机枪保持警戒,两个班长把人数清点一下。”

“报告排长:一班两个擦伤,把脸上画了两条擦痕,虽然见血了,但没啥大事儿。”

哒哒哒——突突突——二班长没心情清点人数,因为他紧盯着山下的敌人,果然没两分钟他就叫了起来:“所有的机枪全力开火压制!排长,小鬼子分成三路攻上来了,冲击宽度超多三百米。我估计后面的山炮很快也会上来。你赶紧想辙!”

单言志没好气地骂道:“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还想个屁呀,歪把子打完一个弹斗所有人都撤退!”

骂归骂,对于敌情还是需要心中有数。单言志跑到山梁边上往下一看,心里顿时往下一沉。

原来,小鬼子还是只有一个中队进攻,后面的那个中队并没有从于家堡子跟上来。

“如果现在就撤退,这不符合战术设定!”单言志心里开始抽搐起来:“看来不在这里狠狠的干一家伙,把这个嚣张的中队彻底打疼,后面的那个中队不会增援。如果胶着起来,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想到这里,单言志高声叫道:“10挺机枪分成十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两个人,控制左右五十米范围。榴弹枪手和狙击手自由寻找目标,冲锋枪手作为预备队。现在全部停火,统一后撤一百米。然后把敌人放到八十米以内,同时开火反击!”

用侦察兵打阵地战,单言志从来没有想过。但是现在箭在弦上,不打也不行了。

因为现在的战斗目标,并不是简单的骚扰敌人,而是要把这股敌人带走。现在敌人不挪窝,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趴在正中间的那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旁边,单言志端着望远镜观察敌情。他并没有看山脚下慢慢往上爬的小鬼子,而是在观察于家堡子那边的动态。

于家堡子其实就在一条南北向的山沟下面,沟口汇入大洋河支流。现在是冰冻期,山沟里面都是积雪。

侦察排的两个班就山沟东面一侧的山脊上,顺着这条山脊往南三公里,就和东西向的一条山梁交汇,从而形成一座十字岭。

单言志的作战任务,就是要把小鬼子沿着南北向的山梁带走,让敌人远离自己的老巢岫岩镇。

现在小鬼子的一个小队大概四、五十人,沿着山沟东侧的山坡分成散兵线两路冲上来,正面宽度接近六百米,攻击距离还有一百五十多米远。

另外还有百十来人拖在后面,和前面的攻击锋线保持六十米左右的距离,也在缓缓向前压过来。

单言志心里很清楚,如果第一个小队的鬼子能够突破山脊上的防御,后面的两个小队就会猛冲上来。

如果那样的话,山沟里面的那个中队永远也不会出来了。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能够在第一轮打击中,给攻击锋线的这个小队造成毁灭性的杀伤!

“冲锋枪手过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单言志一咬牙:“你们隐蔽下去三十米藏起来,山脊上机枪开火的时候你们不要暴露。一旦山脊上的机枪停火,你们立即对躲避机枪的小鬼子发起攻击!敌人退下去以后,你们的追击距离不能超过三十米,然后立即返回。”

因为有了冲锋枪手埋伏,单言志立即命令所有的机枪手,都把敌人放到四十米左右再开火。

这样一来,对于机枪手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潜伏下去的冲锋枪手,和敌人之间只有十米的距离。

但是,单言志认为冒这个险是值得的。正是因为和敌人的距离很近,第一轮的机枪射击就能够杀上一批敌人。一旦冲锋枪手发起反击,才能造成敌人巨大的伤亡,让小鬼子无法承受。

用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如果和敌人在这里打拉锯战,副营长的命令就没法执行了,整个作战计划就要泡汤。

一百米,小鬼子的冲锋速度开始减慢。

八十米,小鬼子已经一步一小心了。

五十米,小鬼子已经把身子完成了烤熟的虾米,额头基本上已经和大地亲密接触了。

四十米!鬼子小队长右手把指挥刀向山脊一指:“杀叽叽——”

呯——一声清脆的枪响,鬼子小队长身子向后一仰,随后摔倒在地顺着山坡滚下去了,狙击手的功劳!

其他小鬼子一愣神的功夫,单言志抓住机会一声大喝:“打——”

十挺机枪同时怒吼,急速飞射的弹雨产生了巨大的气旋,把山坡上的积雪都带起来,向下面罩过去。

咻咻咻——咻咻咻——子弹贴着地面向前飞射,那种气流刮着地面的刺耳啸叫声,让人听得直打颤。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有效射程800米,现在用来打击40——50米范围内的敌人,那种穿透力就甭提了。

好多小鬼子想找一颗大树藏身,结果子弹从小鬼子的身体穿过去,然后打进树干里。巨大的撞击力带着小鬼子的尸体砸在树干上,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子弹把小鬼子钉在了树干上!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一次就是三发子弹。40米到50米的距离,凡是中弹的小鬼子,都是同时被打进去三发子弹。就算小鬼子有一万条命,现在也活不成了。

看见小鬼子都不见了,单言志赶紧叫道:“停止射击!”

山脊上的机枪终于停了,隐藏起来的小鬼子自然就会活动会动。果然不错,僵持了五分钟的样子,小鬼子开始动了。

有一个就有两个,然后所有劫后余生的小鬼子都开始往山坡下面溜。单言志在望远镜里面默默数了一下,四十多个小鬼子,已经不到一半。

恰在此时,“突突突——突突突——”冲锋枪终于开始发言,这是给小鬼子的最后一击!

10米到20米的距离,那几乎就是把枪口定在小鬼子的后背上开枪,而且还是密集的扫射,命中率自然不会太低。

侦察班都是4支冲锋枪,两个班就是8支。平均一个人打死两个小鬼子,战斗暂时告于段落。小鬼子安排第一轮冲锋的四十多人,目前看来已经全部躺在山坡下了!

因为冲锋枪手返回来以后,山坡上既没有动的,也没有叫的。所以单言志判断小鬼子的第一个小队,已经彻底报销。

“妈了个巴子的,你们是怎么开枪的?”一个冲锋枪手摘下自己的帽子,愤愤不平地说道:“瞄的挺准啊,老子的帽子上竟然被打了三个窟窿!幸亏老子躲得快,不然的话就被你们这帮瘪犊子给打死了!”

单言志没管冲锋枪手的抱怨,这属于战场上的正常发泄。他的望远镜一直就没有放下来,始终盯着于家堡子。

一个中队上来,直接被干净利落地干掉了一个小队,整个过程不到十五分钟。就算是杀猪,这也太快了吧?

小鬼子的中队长有些不可思议:“这是一支什么部队?除了机枪就是冲锋枪,还有刚开始的一支狙击步枪?既然那么多机枪,你干嘛不提前开火?一定要等到40米这个冲锋枪射击距离才开枪,这也太卑鄙了吧!”

不行!中队长决定请求战术指导,如果这么打下去,半个小时以后,整个中队就剩自己一个人了,那今后就根本没有办法为天皇陛下效劳。

单言志看见传令兵如飞而去,如果放在其他场合,狙击手肯定把那个传令兵给敲掉了,但是现在不行。因为目的不在眼前的这一百来人,而是后面的一两百人。

难道小鬼子,尤其是中岛定夫这个老鬼子,是个傻子吗?看着自己一个小队就这么完了,心里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不!鬼子既然叫做鬼子,那就是专门搞鬼的。

中岛定夫把敌人引出来之后,当时就做了一件事情——给岩田文卫发去了一封电报:“岩田君:可恶的支那人已经被我死死吸引在于家堡子的东山梁上,你的应该如此如这般这般,然后一举全歼的有!”

但是,岩田文卫在自己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