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狙清 >

第22章

狙清-第22章

小说: 狙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小英雄,如果他们那群士兵里,有不愿意加入蒙山军的呢?”突然,有人问了一个较为尖锐的问题。

    “不愿意?那这顿饭就是他们的断头饭!”杜宁威吓道。

    “不啊,我不能加入你们啊,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妻子儿女,我得挣钱养家糊口啊”杜宁随口一句威胁的话,突然引来了强烈反弹。

    “呵呵,既不愿参加我军,也不想死的,那就请坐到他们那一桌吧。”杜宁示意,立即将那名已经崩溃的士兵拖到那群要吸大烟的士兵堆里。

    “问题我已经回答完了,大家开饭吧——”杜宁其实就是来透露信息的。前后共抓到近600名俘虏,其中有差不多400名都属于普通士兵,属于可以改造好的士兵。真要说起来,这些人未必都愿意参加蒙山军,但徐烈却有的是办法。

    至少,徐烈不会强求于对方的“自愿”,民国时期那种抓壮丁的做法,徐烈未必就不能使用。强扭的瓜不甜,但时间久了自然会甜。

    “这位小英雄,我想问一问,你们发军饷么?”虽然叫大家开饭了,但军官一桌里,还是有人不甘心,马达,红烧肉不吃,吃这种没盐没味的煮地瓜,算哪门子事呢。

    “要发。我们的军饷每月一发,且是实饷。标准是新兵1两,辅兵2两,正兵3两,班长6两,排长10两,连长20两,营长40两,团长80两”

    “啊,真的?”不只是问话的小军官,就是其他人都睁大了眼睛,刚才问这问那,没问到这个关键的啊。

    “哎呀,长官,我想坐回那边的桌子!”此前那个又哭又闹的士兵,见有军饷可拿,而且每月竟然有3两银子,尼玛,谁不当这样的兵谁是傻子。

    “呵呵,你这辈子,就不要想了。下辈子,不要这样偷奸耍滑,或许还有机会的。”杜宁说到这里,心头都笑开了,真是一个最好的托儿啊,尼玛,自己去找人都找不到如此逼格的家伙。

    或许,这对于杜宁与蒙山军来说,饭前的这番表演,是非常简单甚至很自然的事,因为他说的那些事,正是蒙山军这一两个月经历的事,他没任何添油加醋,实话实说。

    但他的这番饭前表演,却在被俘的人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袁勇之类的文人,从中感受到了地动山摇,天地将倾!一些军官感受到了蒙山军的福利,如果能作到他们说的连长,每月就有20两收入,天啊,一年岂不是可以回老家买十亩地啦?

    至于普通士兵,不但对于3两银月的待遇非常神往,而这桌面上摆着的每天一顿的红烧肉,也是绝对抗拒不了的诱惑啊!

    惟一遗憾的,是那些曾经有过恶习的士兵,他们的感觉与袁勇等人类似,但不是天地将倾,而是天道不公,为毛他们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就不行呢?在军营里,包括上官在内都要吸大烟啊,而且大烟还是上官拿来卖的,我能不吸么?

    当然,那个偷奸耍滑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伙,属于最后悔的。假如他看过周星星的电影,他一定会说:

    “曾经有一份美味可口的红烧肉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着香喷喷的红烧肉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面前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0047章 头脑风暴(三更!)() 
基本上从穿越之时开始,徐烈就与杨改革确定了策略。对于抓获的俘虏,不能一放了之,当然作为文明人也不能随便杀俘。

    最好的办法,就是“为我所用”!

    抓获的普通士兵,容易转化,容易为我所用。他们毕竟是普通人,而且是穷人。只要待遇略好一点,或稍露点强迫之意,把这些人变成自己的士兵,基本不成问题。

    对于有恶习的人,手上有血债之人,徐烈借鉴了后世的做法,两个字:“劳改”!山上有很多建筑需要修啊,而且,徐烈准备马上修建抱犊寨到鲵儿庄的公路,这些,虽然水泥钢材等徐烈可以搞定,但普通劳动力,却只得由这些人出了。对于劳动改造的,徐烈也会分而治之,对于愿意接受改造的,隔三差五给碗红烧肉,也不是不可以,逢年过节给点零花钱,同样是可行的。

    对于抓获的清军基层军官,只要没恶习或没血债的人,徐烈基本上是持改造并为我所用的方针。原因在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军官实在太困难了。而这种有过几年带兵经验,甚至参与或指挥过多次作战的基层军官,只要徐烈对其进行一番“头脑风暴”,徐烈相信,这些人要成长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

    当然,这些人是不太容易跟随徐烈的,毕竟作为军官,大多数都是有背景之人。只是,徐烈并不想将这些军官全部收回己用,能够收罗部分就可以了。

    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徐烈不但组织被俘军官参观抱犊寨的建设,房屋、道路、机械(老式缝纫机等,家属成立缝补社)、工事、钢筋、钢管、水泥、粮食、枪械、食盐等,除了最核心的秘密外,山寨普通士兵知道的东西,让这些军官都看了,而且徐烈还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特别是看到抱犊寨几个前沿工事后,所有的军官都明白了,不要说自己几百人,就是再来几千人,也无法攻破抱犊寨的防守。

    随后,徐烈又分别找几个把总以上的军官谈话,明确提出希望他们加入蒙山军。同时,徐德、曹福等人,则对排官或棚目一级的军官进行谈话,以争取他们。

    军官要加入蒙山军,必须自愿才行。原因就在于,这些家伙此后也要指挥部队,如果不是自愿而有二心,那徐烈就准备随时当救火队员吧。

    前后大约一个星期,徐烈终于搞定了被俘清军军官。总共抓获7名把总,其中有4名把总愿意留在抱犊山。抓获的12名排官以及40名棚目,基本上全部都同意留在抱犊寨。

    其他且不说,就这些人的指挥能力以及可塑性,已经超过了此前蒙山军的军官队伍。

    毓贤被打死了,但把总之上的军官也还有几个,一个是沂州守备熊亮,这个家伙,现在是把孙起才深深地恨上了。熊亮因为家眷在济南,不可能投降蒙山军,因此这家伙在抱犊寨的生活,一直处于最低层。此外还有一名游击,两名守备,都是毓贤从济南带过来的。

    这四个人,徐烈没想过策反他们,这些家伙,作为清军中的中高层军官,属于原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想要把他们转化过来颇为困难。同样,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观念,这种观念想要改变,可能比利益诱引更麻烦。再说,这些家伙都四五十岁了,可塑性比抱犊寨的土匪还差,所以,这四个人,徐烈是准备放了的。

    但这并不表示可以随便放人。徐烈让他们四人,共同推举了两名被俘随从,回家拿银票或银子吧,对,徐烈是准备让他们赎人的。要求也不高,游击拿2000两银子走人,守备拿1000两银子来就可走人。

    真正让毓贤感觉到高兴的,是随军中的几个师爷级的人物,譬如毓贤的师爷,现在毓贤死了,也即他的顾主死了,等于这山东地界儿是呆不下去了,只得再回到绍兴去。只是,自己以俘虏这种身份回去,还行么?难道,官府以及毓贤的亲戚等不会追究自己?

    所以,这个名叫李俊,字功达的年龄才35岁的师爷,便第一个向徐烈效忠了。当然,这家伙也是个秀才,听说抱犊寨大当家也是秀才后,好像找到了组织,人生有了知音,立即就靠上来了。

    毛啊,没想到便宜老爹有如此号召力,当即,徐烈便将转化这些读书人的事儿,全部交给了徐烈。

    最大的收获,当属袁勇。

    袁勇是光绪十三年进士,出仕十年也没混到多大的前途,蒙阴这种山区县,在龙国只能算是三等县。再加上此前徐烈二话不说就给他两枪的经历,让他遇事也冷静了很多。

    现在,他的问题比较复杂。毓贤被杀,他是要担责任的。因为他是此次剿匪中惟一的正牌文官,而且就是在他的地界儿内。所以毓贤要拿下他,也并不是强辞夺理,而是可以细说的。毓贤拿下他,或许能保一命,但官职是百分百没机会了。

    现在,毓贤死了,他内心其实是痛快的。尼玛,你这样的草包怎么行事的,真是报应报应啊。

    但现在麻烦也来了,毓贤死了,他也成了俘虏。这对于他们这种所谓的清官文人来说,有句话那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正确,旧文人是有自己的风骨的,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怕死,投降敌人的不少,但想要回到主流体制,却不能投降。现在被俘,虽然还没投降,但这个被俘,也等于是“失节”啊,特别是最后,徐烈把他放出去后,他怎么给上官解释?

    即便他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

    但即便这样,也不是说徐烈就能轻易让袁勇就范的。

    徐烈迫切需要人才,特别是像袁勇这种拥有进士文化的人才。所以,徐烈一旦起了心,那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徐烈先给袁勇找来了一些书籍,一类书籍是清史稿这类的东东,二类是大国崛起这类的东东,三是一些人物传记,譬如袁世凯传。

    可以想像,这些书籍在1898年春天对一个旧文人旧官僚大脑的轰炸作用!

0048章 蒙山军(一更)() 
看完了清史稿,袁勇的神情就颓丧得像死了爹娘一样,再看袁世凯传,他才发现,埋葬清廷的,并不是孙大炮也不是袁世凯,而是清廷自己,他深恨朝廷为毛要练新兵呢,北方练了还在南方练,毛啊,这不是把枪杆子交出去么。

    但是,在看了大国崛起系列图书后,这个家伙的理解力真心不错,他发现,清廷除了实施新法,别无他路啊!

    只是,不实施新法,是等死;实施新法,是找死!

    最后,徐烈一句话,让他想否定都否定不了:“这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本身就不合天理的存在,这样的朝廷即便我不推翻,也一定有人去推翻!”

    当然,徐烈以上做的动作,只是对旧有的东西进行摧毁,叫“破坏一个旧世界”;除此之外,徐烈还给他看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自然是电视节目了。后世各地拍了很多形象宣传片,这些东西,与此时龙国大地上的晦暗肮脏,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而这里面,出现的一个最震撼的镜头,则是一种腾空而起的东西。徐烈只有老实告诉他,那叫飞机。从北京到上海,乘坐飞机要不了一个时辰。

    “你给我看这些东西,是不是表示如果我不参与你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袁勇接受完所有的教育之后,出声问了一句。

    “也未必,我这人,对文人有一种天生的好感,我总以为,文人是最具社稷情怀的,他不应该只效忠于神马皇上,何况清廷现在的样子,又哪像个正规朝廷啊。”

    “那你会把我怎么样?”

    “我可以将你一直软禁起来,不过是多养个闲人罢了。”

    “如果我愿意跟随你做事,是不是需要我效忠你?”袁勇问了一个极端尖锐的问题。

    “你愿意跟随我做事,最多我算你们的头儿,而你和我,还有很多人,共同效忠于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你也看过了,为毛其他民族都能崛起,我们就不能成为最强大的那一家呢?”

    “如果你能做到你说的,我可以帮你。”

    “我做不到我说的,有如袁世凯一样,最终会被这个民族所抛弃!这是历史大势!未来之人类历史,绝不是满清这种闭关锁国、自私自利的小家把式,未来的龙国,最终选择什么样的国体,得由未来之民众决定。”

    “徐司令,请受袁勇一拜!”终于,袁勇低下了他作为文人的头颅。

    当然,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的。譬如徐烈提出,只要袁勇愿意帮自己,徐烈将亲自出动,去县城把袁勇的家人接到抱犊山来。

    人,只有在没有后顾之忧时,才会全力去做一件事。

    徐烈之所以动了很多脑筋,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部分秘密来“说服”袁勇,是因为徐烈对这个家伙也做过一些调查。

    严格地说,这人算是好官,在蒙阴两年,百姓也算得到了一定休养生息,虽然也贪,但却贪得有度,总之,这人就像后世龙国的一些副职官员外,有一定本事,也愿意做事,但大环境如此,他也不得不那样。

    真要说起来,龙国从古至今,真正贪得无厌之官,还是属于少数;而类似于海瑞那种官员,当然更是少数。大多数人,不过是在官场中随波逐流罢了,而在这部分官员里,也有以自己之才造福一方之事。

    搞定袁勇,时间已进入春三月。平原地界的小麦等作物,早就长得青葱浓郁,至于蒙阴山间,则是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此时,距抱犊山大胜已经过去近二十天,想来山东地界损失如此之大,定会再派大军前来清剿。不过,徐烈却并不担心,就像此前毓贤要来剿匪一样,明明就是年前做好的决定,但却一定要等过了正月十五才会开始准备,等准备半个月然后再走到抱犊山来,怕又是半个月到一个月了。

    如果有两个月时间,徐烈就用不着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

    抱犊寨打了胜仗,而且全歼了官兵,让抱犊寨一下子成了沂蒙山区的土匪“新贵”,此前曾对抱犊山有想法的人,自然不敢再有想法了,一些举步为艰的小股土匪,主动派人前来联络,想要投靠抱犊山。

    当然,投靠是可以的,只是原来当家的最多成为“议事会”之成员,想要带兵,那得看本事。

    所以这投靠之举,也是时有进无断断续续。但整个蒙阴境内的民众,吃不起饭的民众,却有如风起云涌般向着抱犊寨跑来。

    很快,抱犊寨不但突破了两千人,而且在三月中旬时总人数竟然突破了三千人。

    没办法啊,徐烈只得对抱犊寨的人分流,将训练成熟的部队派到其他山头上去。毕竟,也有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