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狙清 >

第37章

狙清-第37章

小说: 狙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烈想了想,道理也确实如此,即便遇到北洋六镇的镇一级作战部队,蒙山军也特别装备有山炮营啊,总体火力输出,绝对不会输给清军。

    正确,除了三个主力作战团以外,蒙山军的直属部队,也分别编制了警卫营、侦察营、山炮营,每营皆为500人,其中山炮营装备18门75毫米山炮。

    三个主力团,加三个直属营,9700余人,再加上机关参谋、情报参谋、训练基地教官等,徐烈从穿越到此,差不多九个月时间,正好练出了一万人的军力。

    如果仅从练兵的数量上讲,这个数字放在任何穿越者身上,都是非常恐怖的。但徐烈所练之兵,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班长以上的军人,都是上过战场开过枪杀过敌人的军人。这个优势,即便是袁世凯所练新编陆军也不具备。

0081章 政治部() 
与清军相比,蒙山军的优势当然不只上过战场杀过人,装备的优势、训练的优势、战术的优势、待遇的优势,特别是军事思想的优势,几乎领先清军百年。

    当然,清军也有优势,他们是“政府军”,占着“国家”大义,所获外部支持较多;而蒙山军似乎是反军、贼军,几乎没有外部支持。但清军的这个优势,也被徐烈给抵销得差不多了。

    徐烈的抵销方法,就是组织士兵诉苦。我们为什么受穷受苦,我们为什么受欺压,达官贵人土豪劣绅为毛可以花天酒地?这类思想鼓动,不要说清末,就是在原时空也存在着一定市场。

    当然,徐烈在组织士兵诉苦的过程中,也保持着一定清醒与理性。徐烈知道,如果放任仇恨的情绪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士兵们极有可能会“被仇恨迷茫了双眼”。

    穷人受苦受难的根源,不在于某个人,也不在于地主,甚至也不在于所谓皇室贵族,而在于制度,通俗地说是规矩不好,蒙山军的任务就是另立规矩。

    而凡是要阻碍蒙山军前进步伐的人与势力,不管他是谁,都是蒙山军与穷苦人的敌人,都在蒙山军消灭之列!

    部队扩编,各部官兵自然是水涨船高,升官发财少不了。

    司令部直属警卫营、侦察营、山炮营,都是原连级主官直升营级,排级直升连级。但在主力部队的军官安排中,却有了变化,因为原来有5个营,5个主力营长,但新编部队只有3个团,也即只有3营营长能升为团长,另两个营长只能升为副团长,而因为这种编制,此前的连长也有直升营长一职的。

    三个主力团人选,徐烈按照平时水平与战时表现相结合,提了几条标准,挨着征求了每个连长以上军官的意见,最后由徐烈等少数几个人拍板决定,由任航、胡文辉、王野分别出任团长之职。

    任航为原清军绿营军官,在抱犊寨反围剿之战中被俘,此前为四营营长,在猪腰子山谷作战中,显示出较强的指挥能力,其军事素质明显高于蒙山起步的军官。当然,蒙山系列军官,还比较年轻,现在亦处于好学上进的状态,特别是胡文辉与王野,与任航相比也弱不了多少。

    三个团的副团长,分别为黄有才、唐战、刘立春。黄有才不用说了,这个在徐烈第一天主持训练时就迟到的家伙,后来的进步也非常明显。至于刘立春,则是此前任航四营的副营长,因四营战功最为明显,而且这家伙与任航的配合亦相当好,军事技术上亦肯钻研,是此前五个副营长中,惟一跨两级直升副团职的军官。

    但是,刘立春本人对这个任命却不太喜欢,也不知是有人给他说,还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他不愿意担任副团长的理由就是“没做过营职主官,直升副团,心里不踏实”。

    尼玛,觉悟高啊。徐烈听到这个理由,心头还是很爽的。自己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政治教育,终于有人觉得官升得太快了并不是好事。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原时空被极度歪曲了的词汇,在蒙山军重新焕发了青春,不,应该是“提前出生”了。

    扩编后的蒙山军,新设立了一个牛叉的部门:政治部。

    而且,政治部的长官也即政治部主任,由徐烈亲自担任。徐烈不是要过官瘾,是因为目前蒙山军上下,还没有人能够担负起这个职务。

    被历史证明过的优良传统和卓有成效的治军手段,徐烈没有不拿来用的道理。

    政治部的主要职能,包括: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军纪督察监管,官兵学习、晋升、荣誉、功勋考核,官兵抚恤,士兵退伍安置及荣军农场等。

    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士兵进行民族主义教育,灌输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严重指出自三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始,西方列强就开始侵占、蚕食我龙国领土,以各种不平等条约剥夺我龙国周边属国,在我领土上抢劫、杀戮。龙国要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民众有饭吃有衣穿,就必须彻底清算一切异族强加给我们的不平等条约,必须彻底废除一切欺压我们普通民众的“规矩”!

    当然,在具体的教育中,徐烈的手段就层出不穷了。原时空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手法,直接拿来用就可以。

    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教育中证明自己的伟光正,对这一点,徐烈并不忌讳、回避。即便是密西西国,他们也非常注重国家荣誉与国家利益,认为白宫的行为是符合密西西民众利益的。

    官兵学习、晋升、荣誉、功勋等考核,这是原时军队政治部门的职责,徐烈不过在新时空强调了“学习”职责。蒙山军的学习,一直没中断。每晚两个小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而且,文化学习早就分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初级班以识字500以内,数学小学2册以内为课程标准;中级班以识字、写字1000字,数学小学6册内为课程标准,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要求写一封完整的家信;高级班则是要求识字写字2000以上,数学语文达到标准小学毕业生。

    当然,官兵的学习,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达到高级班毕业生的水平,事实上想要这样操作也是不可能的。你让一个文盲在部队三几午时间要达到小学毕业,估计就是全脱产也很困难。

    事实上,新兵在加入部队之后,以其“文化基础”为标准,如原来是文盲的,要求达到初级班的水平,如果原来识一些字,便要求达到中级班水平,如果原来读了两三年私塾那种,则要求达到高级班毕业水平。

    当然,也有学习有天赋进步很明显,原来没基础经过两年学习也达到了高级班毕业水平的,这是天才,蒙山军有鼓励与奖励措施,也会在官兵中进行表彰,但却不会对其他人作要求。

0082章 土法上马() 
在这些相对正规的教育之外,徐烈还另搞了一些活动,以打发这些家伙过剩的精力。

    一是“战术沙龙”,由参谋部派出人员主持,有时开一些战术讲座,有时又对历史上的战争进行战术讨论。

    二是“兴趣小组”,这个,主要是在官兵休息日开展,什么兴趣小组呢,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都可以,譬如“读书小组”,业余读书比赛、讨论等;譬如“机械小组”,业余对机械原理进行学习、研究或去工厂实地操作。

    徐烈这是在压榨官兵的剩余价值啊!是的,徐烈就是要压榨他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全球工人的劳动时间都还在10小时以上,龙国工人甚至在14小时以上,所谓的休息权,在混乱年代和战争年代,不过是奢侈品而已。

    可以设想,原时空的高三学生有没有休息权啊?有人说,高三不可持久!错,高三之所以不可持久,是因为其他年龄段的人都相当轻松,特别是大学生,那是史上最轻松的年代,大好年华就用在睡觉、旷课、游戏、上网之上。

    如果处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食不裹腹、衣不遮体的时代,有一个地方虽然每天训练时间长一点,要求多一点,但当官的特和气,不打人不骂人,每天白米饭或大馒头管饱,一天至少有一大碗肉菜,至于衣服,那更是内有内衣,外有外衣,夏有单衣多有棉,训练作战时还有作训服,你愿不愿意去那地方啊?

    至于那些严格要求,司令不是说了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那为什么要学文化呢?司令也说了啊:“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

    而且,但凡反对或不愿意参与晚上学文化的士兵,大多遭到了其他官兵的耻笑:尼玛,叫你学文化,懂道理,免得当“睁眼瞎”,是为你好,是为你家祖祖辈辈好,你还有意见,你是一头猪啊?一头猪也比你聪明一点吧?!

    为毛蒙山军晚上可以学习两个小时,而其他部队包括原时空那支英雄部队也不行啊?原因一个,他们没条件。士兵处于饿肚子的状态,不把精力用于打仗或训练,还学文化?其他不说,晚上学文化,用神马照明啊?

    惟有徐烈这种无耻的穿越者、借用时空作弊者,才可能做出这种“前无古人”的事情出来。

    说到照明,徐烈在占领蒙阴后不久,就决定在这个时空弄一个像样的东西:曲河水电站。

    曲河,流经抱犊山脚下的河流,属蒙阴境内的大河之一。曲河发源于蒙山深处,曲曲折折在蒙阴境内绕了数十公里,最后流向了沂南方向。

    蒙阴境内的曲河,水量充沛,落差大,比较适合建立小型水电站。

    对于曲河的考察,徐烈在穿越不久就开始了。建水电站也是他内心的念想。但是,包括杨改革在内,都觉得徐烈要建水电站,必须“缓行”,原因是在原时空,难以找到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的电力设施,只有去一些非常落后的电机帮或机械厂定制才行,而这个,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理由”!

    尼玛没事定制这么落后的东西干嘛,现在有新技术为毛不用啊?当然客户这样的疑问可以不管,但如果说出正当理由的话总会好一些。

    好在此时杨改革已经在索马里注册了正规的公司,而水电站这些设施却是在龙国境内订购的,于是这理由便好找了,某个国外富翁,早年靠电力发家,现在想要建一个电力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需要建一座供应电力的小型水电站。

    当然,与水电站发电设备相配套的供电设备,也在杨改革的采购之列,这些采购,数量不很大,虽然比一个博物馆的用量略大,但如果考虑到备用情形,这数量也便有了合理性了。

    龙国内的企业,看到生产如此落后的古董级电机,还能赚到外汇米金,尼玛那心情当然是爽极了,便成了一路绿灯。

    考虑到新时空的保密等问题,徐烈又要求电机生产厂家,完全按照莱茵国西门子公司的水轮发电机组进行仿制。

    根据曲河流量及地形、地势,徐烈决定建设一座梯级(四级)电站,安装四台发电机组,这四台发电机组的功率,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240千瓦、240千瓦、240千瓦,360千瓦。总计装机容量1080千瓦。

    不要觉得这个发电量在原时空不过供一两幢电梯公寓的能源供电,其发电量太小了。在新时空,暂时没有所谓的家用电器。电力,除了照明就是动力。但即便这样,电力也是蒙阴最迫切的需要。

    此前,因为作战的需要,徐烈带来了一些高技术强光手电,不过最终这些强光手段也只是“昙花一现”,徐烈以保密缘由全部收缴上来。当然,蒙阴照明以及部队行军需要,徐烈也找到了替代光源,这就是著名的汽灯与马灯。

    汽灯,以煤油充气并石棉灯炮,并外置灯罩而成,照明效果十分明显;马灯,可手提在风雨中行走,亦可挂于行走的马上,故名。

    显然,这两种照明方式,让徐烈相当的不满意。

    只是,徐烈的水电站计划,从原时空采购机械设备只是条件之一,而从新时空找到懂得水电站施工之人包括后续发电技术及管理,却是更重要的条件。

    几个月来,吕祥给徐烈找来了一些工匠,包括找矿、冶铁的工匠,亦有十数人。但是,因为龙国此时还没有水电方面的设施,龙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亦要到1910年才开始施工,所以此时要在龙国境内寻找水电技术工人或工匠,完全等同于零,花再多的高薪也没办法。

    或许,此时亦有龙国人在国外学习有关电力或水电的知识,但这样的人隐藏在哪儿,也不是徐烈这个身背土匪之名的人能够知道的。

    没有建水电站的工匠,但龙国却不缺水利方面的工匠,蒙阴属于山区,很多地方需要修渠引水,很多河流还需要筑坝蓄水,而用水力推动石头或钢铁机器磨面、磨米的加工机组,却大大有人做过。

    因此,徐烈的招数就是变通与“土法上马”!

0083章 闷声发财() 
从后世找来很多小水电站设计、施工图纸,让这些工匠没日没夜去啃,先在纸上作业;待将原理吃透之后,再找一条小河沟,进行相关的试验性建设,并最终进行模拟发电,直到模拟发电成功,才开始正式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已经有了几个专业教学的蒙阴职业技术学院起到了极大作用。

    经过几个月发展,包括吕祥在其中的贡献,蒙阴职业技术学院还是引来了几名在上海、济南等地学过西方理工的相当于中学生水平的“教授”,这些人,成了理解和啃食水电资料的骨干,他们消化之后,再教给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匠,并由他们指导水电站的施工。

    在扩军会议结束后几天,具体是八月三十日,曲河水电站在抱犊山下举行动工典礼。徐烈、袁勇、徐德、王长江、杨澍等人参与水电站奠基仪式。

    “司令,今天本来是大喜日子,为何您的脸上却不见笑容呢?”动工典礼结束,蒙阴县长杨澍出声问道。

    “这有什么值得大喜?”徐烈后世见过太多的开工仪式,这种小不点儿,在后世动工剪彩时,可能连县长都不会到现场,但在这个时代,却不可避免地成就了“龙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