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狙清 >

第53章

狙清-第53章

小说: 狙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信忠想到的办法是骚扰,也即派出一支尖兵部队骑马前进,迅速抢到清军之前,利用有利地形,打一枪换个地方,给清军以不断骚扰。而黄信忠要一个侦察班随行,是因为侦察营的士兵都会布置诡雷,黄信忠想给袁世凯的新编陆军埋几个诡雷,让其尝尝蒙山军的利害。

    于是,在徐烈有注目下,黄信忠带着要来的侦察班,骑着马迅速地向着前方冲去。

    黄信忠的利害之处在于,他把清军的行军速度给算死了,他认为清军大部队,即便是袁世凯编练的新军,每小时也最多行军8华里,一天行军时,也即64里就顶天了。也就是说,清军实际上一天是到不了临朐的。但是,这次有所不同,因为估计清军只有一天口粮了,而且全力行军对口粮消耗还比较大,所以估计清军的速度比正常估计会略快一些,但是,又考虑到清军大部队行军,速度不可能快多少,最多不过每小时10里路罢了。

    但是,对于一团一营来说,他们的行军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公里,每两小时后可原地休息半小时补充体力后,可再来两小时的急行军,也即一团一营用时5小时就能抵达80里以外的目的地,就这样简单一算,在行军总距离为80里的前提下,一团一营可比清军提前3小时到达目的的。虽然现在清军已经提前半个小时出发了,但总体上并不影响作战部署,再说,黄信忠要去阻击清军行军的小部队,并不是步行而去,而是骑马。

    虽然蒙山军中,能以骑兵的方式出战的人数极为有限,但能骑马的人却不少。清末年代,人们出行没汽车、火车,同样也没自行车、拖拉机,要么步行,要么骑行,骑行当然只有骑马骑骡骑驴之类了,所以这能骑在马上打仗的人不太多,但能骑马行进的人也确实不少。

    也因为如此,徐烈给主力部队的指令就是,紧跟清军大部队行军,在四个小时后对清军发起攻击。

    也是因为这样的命令,由任航指挥的大部队行军,便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紧紧跟随清军屁股的,只派了一个营,其他部队,以慢行、养精蓄锐的方式悠着走即可。紧贴着清军屁股的一个营,不只是带有监视清军的意味,还有抓捕掉队清军士兵的任务。

    行军掉队,这是任何部队,包括原时空那支神级军队都避免不了的问题。人上一百,行行色色,何况上万的部队行军,总有人因体质原因、扭脚的原因、吃坏了肚子的原因等而掉队。

    蒙山军这种几乎是大张旗鼓的跟踪、尾随,自然逃不过清军的耳目。

    “报告将军,有蒙山巨匪在我们后面跟着。”甘军侦骑很快将情报送到了董福祥面前。

    “多少人,距离多远?”董福祥问道。这两个问题,表明董福祥也是知兵的。

    “大约五六百人,距离我军殿后队伍约一里之遥。”侦骑说道。

    “严密监视,不用管他!”董福祥想了想,一个营的蒙山军,甘军根本不用害怕。不过,董福祥还是让人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聂士成,虽然他不担心什么,但万一聂大帅有其他想法呢?譬如,要求甘军将这股土匪吃掉?虽然董福祥自己没心思去多事,但如果有上峰指令,董福祥也不在乎停下来把这几百个土匪吃掉后再走。

    “命令:后卫甘军将尾随之敌打掉!”不到半个小时,聂士成的手令就传了回来,同手令一同传回的,还有聂士成的一封便函:“星五贤弟,此次我军与蒙阴巨匪作战,还未有正面野外作战之经验,望你部给敌一击,可察敌之野战实力;另,我怀疑蒙阴巨匪紧跟我军可能另有所图,你部突然返身袭击,亦可打乱敌之部署!”

118章 骑兵PK重机枪() 
接到聂士成命令,董福祥咬牙切齿地说道:“既然有大帅军令,那就给这群不开眼的土匪来个狠的!立即出动全军骑兵,全歼尾随我部的蒙阴土匪!”后一句话,董福祥几乎是吼出来的。

    董福祥为毛这样激动,说白了是因为仇恨。他的亲卫队一千二百人,被蒙阴巨匪给全部阴了,这仇他还没报呢。

    于是,甘军队伍开始发生巨变,但凡骑兵部队,便集体聚集起来,总共给有四千人的样子,然后,只见一名指挥官,将马刀向着蒙山军方向一指,顿时数千匹战马奔腾而出,其蹄声有如闷雷,轰隆作响!

    看到清军骑兵冲来,原来只有一里左右的蒙山军一个营的士兵,顿时如溃兵一般向着后方逃去。给人的感觉,是被清军骑兵给吓破胆了。

    “杀啊——”

    看到蒙山军作鸟兽散,追击的甘军骑兵兴奋地大叫道。

    但是,就在甘军骑兵追到蒙山军开始逃路的位置时,突然一阵炮弹轰轰轰地落了下来,随着爆炸声起,甘军骑兵前锋部队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几乎一个照面,甘军就损失了百余骑兵。

    轰轰轰轰……

    第一轮炮弹刚刚爆炸,被炸伤的骑兵刚来得及惨叫了一声,又一轮炮弹落了下来!这一轮炮弹,恰好落在刚刚冲上来的又一批骑兵身上。

    顿时,又是上百人落马。

    只是,骑兵一旦发起冲锋,是很难停止的。因此,当第二批骑兵倒地之后,第三指次骑兵又冲了上来,而正好第三轮炮弹也轰轰轰地爆炸了!

    在后面观战的董福祥,看到自己的骑兵不断倒在敌人的炮击之中,气得哇哇乱叫道。他知道,他上了蒙山军的当了。

    蒙山军追在最前面的,确实只有一个营,但是,在这个营后面约五里米也即又一里后,便是蒙山军一个团的重型武器,这些武器一是有38门各型口径的迫击炮,二是有54挺重机枪。

    在甘军内部骑兵异动之时,徐烈便得知清军要干嘛了。

    蒙山军将士其实也一直盼望着清军能够反击一下,因为他们早就听司令说过重机枪如何如何,他们也想在龙国的战场上,创造一次重机枪歼敌之奇迹。

    而用迫击炮拦截,便是这次作战的第一波次较量。

    蒙山军用迫击炮拦截,但因只动用了一个团的迫击炮,虽然可形成一定密度的弹幕,但这弹幕却不太厚,所以被炮弹给炸死炸伤的人数并不太多,最多不过占清军冲锋骑兵的五分之一弱罢了。

    “杀啊——”

    冲过弹幕的清军,似乎已经看到正在几百米外蒙山军人头翻飞的情景。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突然,只听前方响起电赛枪特有的枪声,然后,只见冲到最前面的战马,纷纷做出了一个“马失前蹄”的动作,向着大地凶猛地扑去。马上的骑兵,被摔得很远很远!

    然后,一名骑兵只感觉到自己身下的战马,发出了噗噗声响,还没判断出这响声到底是什么,就感觉大厦突然倾倒,而这名骑兵也不受控制地向着大地上摔去。

    而就在这飞翔的途中,这名骑兵看到了马头、马腹正在向外滋滋地喷涌着鲜血!

    在这名骑兵的身后,还有更多的甘军骑兵悍不畏死地向前冲锋着!只是,他们的冲锋同样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金属流,平均每匹战马,至少要挨两颗以上重机枪子弹!

    这绝对是一场绝无仅有的屠杀!

    炮弹弹幕与重机枪喷出的火焰金属流,至此便成了甘军骑兵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战况的董福祥,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他知道,他败了;他甚至还知道,在超级电赛枪面前,骑兵,似乎要退出战争的舞台了!

    “我不甘心啊——”董福祥气血攻心,大叫一声昏迷了过去!

    董福祥有何不甘心?或许他觉得自己还未到达人生之顶点吧。如果从原时空的状况看,董福祥确实还有升职的空间。但在有徐烈参与的平行时空里,董福祥最多只不过相当于“绿叶”的作用罢了,“化着春泥更护花”,这便是董福祥最好的结局。

    四千名骑兵,在不到半个时辰里,全部被电赛枪扫倒在地,或许,还有活着的士兵,只是,对于骑兵而言,失去了战马的骑兵,比步兵还不如。而整个万余人的甘军,在损失了这四千名骑兵,再加上此前损失的千二骑兵,甘军等于是废了三分之二。

    甘军真正的强横之处,便在于他的骑兵。而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被打掉之后,想要重建,没个一两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只是,一两年时间,只能训练出合格的骑兵,但合格的指挥官呢?一支部队的灵魂,并不是士兵,而是各级军官。

    所以,董福祥才有“我不甘心”的感叹,董福祥一八四零年生,今年正好五十九岁,如甘军实力犹在,他随时可以建功立业,成就原时空护驾有功的辉煌;但如果甘军被打掉,等待他的结局就不那么美妙了!

    “将军,大帅——”董福祥一昏迷,各类惊叫就出山了。叫将军的,头脑还比较清醒,因为此次作战的大帅是聂士成;叫大帅的,是着急了,喊出了董福祥此前日常的称谓。

    “快,报告聂大帅,蒙阴巨匪火力强大,我军不是对手!我军骑兵已经尽数被歼!”董福祥只是急火攻心,当身边的警卫人员将他从马上接住时,便醒了过来。自然,清醒了的董福祥,还是知道轻重的。

    就在董福祥向上汇报之时,交战现场,蒙山军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其实,这个战场真心没什么可以打扫,战马,百无一好,而被摔倒在地的甘军士兵,但凡还想举枪的,一律被蒙山军士兵给击毙,而重伤不得活的,也基本上被一枪给免除了痛苦,惟有那些轻伤又无反抗之心的甘军士兵,才有可能成为蒙山军的俘虏。

0119章 硬碰硬(求一张推荐票!)() 
接到后军董福祥的报告,聂士成也顿时懵了。

    骑兵,不只是甘军才有,就是武毅军、袁世凯的新编陆军内,都有骑兵编制,只不过没有甘军的比例那么大罢了。

    聂士成之所以敢于果断撤离,就在于他手上有着骑兵的机动力,关键时刻可作战略力量,哪怕蒙山军再厉害,只要自己的骑兵不主动冲入陷阱之中,也是拿骑兵没任何办法的。

    但是,甘军骑兵四千人在半个时辰内全灭,被蒙阴巨匪之重机枪和小火炮全歼,让聂士内顿失内心的底气。

    没了快速机动的骑兵,自己还有什么能够抵挡蒙阴巨匪的攻击?所以,聂士成在得到董福祥已经战败的消息后,立即命令前军袁世凯部,原地驻守等待。因为他觉得,如此凶悍的蒙阴巨匪,他们三支部队,任何一支部队如果单独与蒙阴巨匪相遇,都可能不是其对手!而这时最紧张的策略,便是三支部队裹成一团,向着临朐推进。

    聂士成的这种机变手段,再次让徐烈学习到大型战争的经验。原时空二战的一个胜利者曾说过,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战争的手段就有所不同。在战场之上,所有的既定策略都有可能失效。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指挥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随机应变,而不是战前的什么方案。而战场上最容易变化的,莫过于敌情,莫过于敌之策略与目的。

    当侦察兵送来前方敌军变化的情报时,徐烈又差不多陷入了敌人猬集一团,自己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思维魔障。

    “司令,我有为在我军弹药十分充足,而清军弹药给养都十分紧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发起对清军的最后决战!”杜宁见徐烈难以下决断,不由提醒道。

    “司令,慈不掌兵啊!”任航也劝说道。

    作为投降军官,任航现在可谓是如鱼得水。他觉得他这一生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参加蒙山军,他从徐烈这个司令身上,学到了很多战略战术,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理念,譬如对于兵民关系,徐航就认为蒙山军只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基本上也就代表了天下无敌。

    再譬如对士兵生命的珍重,徐烈也为大家做出了榜样。但是,珍重士兵生命,也不能因为怕牺牲而捆住自己的手脚啊。在任航看来,徐烈就是因为太过注重士兵的生命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否则,蒙山军的战果还要大得多。

    “呵呵,你们两个,忘了此前我咋说的,这一仗,是由你们打啊,我在侧面看着呢。”徐烈用这句话搪塞过去,但内心猛地敲起一警钟!毛啊,在原时空作战,自己总是风风火火,为毛到了落后百年的地方,自己还担心这担心那呢?

    “司令,这不是事发突然么?”杜宁解释道。

    “那好,我命令:各部队以营为单位,开始向清军发起攻击!团属重机枪连、105迫击炮连并配各部一团,组成火力重兵集团,向敌指挥中心突击!至于中途敌之变化,各部当随机应变!以全歼当前清军为要!”既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徐烈改正起来也很快。至于这种带有明显“乱战”性质,可能会给蒙山军造成较大的伤亡,但徐烈相信,这种“乱战”的结果,也能迎来一场轩畅淋漓的胜利!

    “是,司令!”杜宁、任航和胡文辉听了命令后,顿时大喜!惟有在这种不讲任何诡计,硬碰硬的战斗中,才能显现出蒙山军的实力,而蒙山军也惟有在这种硬撞硬的以少击多的战争中,才能得到最彻底的锤炼。

    “侦察营,各自为战!警卫营,跟我冲!”待两个团长离开后,徐烈将有关战场联络一事交给杜宁,自己带着警卫营,向着战场深处冲去。

    “杀啊,冲啊——”

    随着蒙山军不管不顾,战场顿时沸腾了起来。

    其实,蒙山军这种战场冲击,在过去可以说前所未有。原因在于蒙山军此时除了去白洋口阻击的一个营外,缀在清军后方的总共不过7个营,外加一些团直属部队,人数加起来不过5600人左右,而清军此时至少还有35000人以上。仅人数比就是6:1,清军是六个打一个,而蒙山军是一个要对付六个。

    但是,蒙山军的装备确实要占优得多,清军虽然装备有火炮,而且比蒙山军略强,但他们没有炮弹,等于是摆设;清军虽然装备有重机枪,但其整体数量却比蒙山军少得多。蒙山军两个团的重机枪就有10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