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狙清 >

第55章

狙清-第55章

小说: 狙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午战败,袁世凯受命开始练兵,而清军这几年又没什么特别的战争,或者有战争也没让袁世凯的新兵上战场,再说甲午战败后开始练,到现在也不过三年,按理说三年也能练出一只强军的,但清军把新练陆军当宝贝一样供着,也是此次没办法了才拉出来作战,实质上袁世凯这群士兵也只能等同于新兵罢了。

    相比较而言,袁世凯的新军士兵上战场的经验怕是没有蒙山军多。

    本来,因为聂士成三支军队相互靠拢的要求,清军的三支军队在战场上相距并不太远,对聂士成来说,三支军队等于成犄角之势,互相之间有一个照应,相当于把后背交给了对方。如果三支军队能够齐心协力应对人数比他们少得多的蒙山军的进攻的话,虽然最后未必能取胜,但从蒙山军身上咬一块肉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这三支军队虽然因为皇命走到一起来了,三支军队的长官私人关系也不能说差,但是,这三支军队毕竟属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军事力量,其理念、习惯皆不一样。譬如甘军,善以骑兵突袭,侵略如风,善打顺风之仗;而武毅军,则与其名称一样,相对更坚毅一些,无论是它的前身淮军或此后与八国联军在天津作战,都表现出一定的坚毅;至于袁世凯的新编陆军,在更在于军纪、操典对于军队的作用,是一支更为西化的军队。

    按理说,就三支军队而言,袁世凯的新军对于莱茵国的陆军操典更为熟悉,在攻守上办法可能更多。但是,又是但是,袁世凯本人却没那么高的境界,袁世凯本人,说穿了也是个旧文人出身的家伙,看到自身有危险时不是从军事指挥官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旧文人那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角度思考问题,于是,袁世凯便开跑了。

    袁世凯开跑,等于是聂士成丧失了最后的依靠。

    至于董福祥的甘军,其实开跑的时间更早,毕竟受到的攻击更早,此前的损失更大。但董福祥做得更绝的是,他开跑并不是与聂士成汇合,而是独立开跑,这个,便不叫收缩阵地,而是逃跑了。

    因此,当袁世凯带着大约还剩下一半的新军跑到聂士成那里时,聂士成正在一边指挥部队抵抗蒙山军的冲击,一边大骂董福祥不是东西,竟然敢丢下主帅独自逃跑!

    “袁世凯,你是不是也想临阵逃脱啊?”看到袁世凯不经请示就到了自己身边,聂士成生气了,所以语气也变得特生硬。

    “大帅啊,我这不是临阵逃脱!在此前交手中,新编陆军16个战斗营,已经折损了一半,如再不撤退,朝廷将会连一兵一卒都不剩啊!”袁世凯早就想好了主意,而且,他认为他这临机决断做得很对。

    “这……”聂士成也感受到了蒙山军的凶猛,但就这样撤退,他也颇为不甘心。

    “大帅,如果我们有炮弹,这仗也能打下去,可是……”袁世凯正劝说着呢,清军指挥所附近突然掉下来几颗炮弹,就在聂士成眼前,将十几个士兵给炸上了天!

    “大帅,得罪了!”袁世凯大手一挥,七八个卫士冲上去把聂士成抬起就向远处的战马跑去。

    “放下我,放下我……”聂士成挣扎着,但没人听他的话。

    “命令各部,自行向北撤退!”袁世凯临时接过指挥权,对着武毅军的一名传令官命令道。

    “是,将军!”传令官转身而去。

    战至此时,差不多基层军官、士兵都知道了,他们没了粮食,没了弹药补给,手上的枪也马上要成烧火柴了,此时再不撤退,难道真的要等着当俘虏么?

    但是,真要说起来,这一战也算是奇葩,即便到现在,清军也还有两万余人,而蒙山军只有五千余名士兵,如果清军指挥得当,留下一部阻击蒙山军,其他部分甩开腿跑,未必不能跑出去。

    但是,三个指挥官已经慌神了,这就注定了清军此次围剿的彻底失败。

    “缴枪不杀——蒙山军优待俘虏——”看到清军大面积溃败,各部追击的蒙山军追得更欢了。至于他们喊叫的内容,这些清军士兵此后才会知道,原来他们真的优待俘虏啊。

    随着蒙山军的压迫,撤退的清军逐渐演变成了溃败,而聂士成、袁世凯两人也渐渐与其他部队脱离了,身边只有上百名卫士护卫着。

    这是一场真正的乱战!不只是清军乱了,就是蒙山军,追到最后,团长找不着营长,营长找不着连长的时候也非常多。

    而到最后,竟然只有班排战斗集体还在起着作用。但是,这样也够了,因为清军大多数士兵已经没有了枪弹,就等着他们抓俘虏了。如果清军还有枪弹,还有抵抗,枪声一定会引来蒙山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支援!

    虽然聂士成与袁世凯都有马可骑,而且护卫也骑着马,但是,战场地形却十分复杂,再加上蒙山军的追击也显得四面八方,上百人骑着战马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实在是目标太大,所以,聂士成与袁世凯只有隐蔽着慢慢撤离,尽可能寻找安全而隐蔽的道路。

    但是,哪怕聂士成和袁世凯有着非常丰富的战场阅历,但在这个时候想要突出去却比较困难。

    原因在于每一支营级部队都装备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对讲机,至于侦察营与警卫营,连长手上同样有对讲机,上百匹战马簇拥着向着一个地方撤退,尽可能避开蒙山军的动作,在这个战场上是十分显眼的,很容易被蒙山军给抓住。

    事实上,侦察营与警卫营就一直远远地关注着聂士成一行的去向,并让正在歼敌的各部,有意识地下着大包围圈。

0123章 打脸() 
“大帅,看来我们只有当俘虏了!”跑着跑着的袁世凯,突然看到前面百米外的小山坡上站着近两百身穿花花绿绿衣服的人,手上端着枪,瞄准着自己一行,而那些人,明显不是自己这一方的。

    “慰亭,你向他们投降吧,老夫要向太后尽忠!”聂士成看了看四周的情形,突然抽出长剑,就要自刎。

    “大帅,使不得!”袁世凯慌忙扑救,可动作终究慢了半拍。

    就在聂士成的长剑立即就要割到脖子之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聂士成手上的剑顿成两段。

    远处,那名英武的军士所持之步枪,似乎冒出了一团轻烟,而军士本人则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微笑?确实是微笑!只不过是猎人看到猎物的微笑罢了。

    “诸位,放下武器吧,我保证你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面那个军士微笑着说道。

    “你是徐烈?”聂士成没死成,突然间觉得活着也很不错,于是便打起精神反问对方。这个局面,他是头儿,得由他来主持。

    “本人确实是徐烈,想必阁下便是聂士成聂大人吧?”徐烈继续笑着说道。

    “老夫便是,要杀要剐随便你们,但老夫的手下士兵,还请大侠留他们一命!”完了,“大侠”都出来了,聂士成把徐烈看成是江湖人物。

    “呵呵,聂大人啊,自古以来,朝廷的人都自以为是,要杀要剐?我为何要杀你剐你啊?我只不过是要找你们几个聊聊天罢了,至于这些士兵,我又怎么可能要他们的命呢?你难道不知,我的手下,大多数都是朝廷士兵反正过来的?这些俘虏,只要不抽大烟,身体健康,手上没有沾上百姓鲜血,都是我的兵苗子呢!”

    对于自己的目的,徐烈根本不作掩饰。他这是阳谋,只要清军士兵知道了徐烈的主张,以后遇到朝廷大军时,还不是见风一面倒啊。

    “你想要找老夫聊什么?”徐烈的话语,实在是超出了聂士成的意料。没遇到这样的对手啊,战胜了的,还要与败军之将聊聊。

    “呵呵,这位是袁大人吧。”徐烈暂时没管聂士成,而是问起了聂士成身边的人。如果说徐烈对聂士成的“形象”没什么印象的话,那么他对未来的袁大总统的印象却十分强列,此时,袁世凯正好一个标准的中年人,看起来比他当总统时可要精干得多。

    “鄙人正是袁世凯。”袁世凯见徐烈问他,他只得出声答道。实际上,徐烈一行堵住他们的路时,他就在观察徐烈和他手下的军士,此时,虽然才过去几分钟,但四周的蒙山军也渐渐地围了上来,显然,这个局面表示朝廷的几万大军已经基本上覆没了。

    “袁大人以西法编练新军,实为朝廷的股肱之臣!只是,哪怕袁大人有回天之力,也难以挽救一个**的朝代!”

    “大胆,朝政也是尔等乱匪能够议论的?”聂士成见徐烈妄言朝廷,当即出声斥道。

    “呵呵,聂大人,我不与你争论,当一个政权见到洋人就弯腰曲膝,而对民众则大肆镇压盘剥时,这样的政权,你还希望我等小民遵从?带下去吧——”

    “报告司令,二团三营他们抓到了甘军统领董福祥!”就在这时,一匹战马飞驰而来,在徐烈面临停下时大声说道。

    “好,迅速打扫战场!我要与朝廷做笔生意,哈哈哈……”山坡上的徐烈大笑道。

    ……

    三日后,蒙山军押着聂士成、董福祥、袁世凯等两万余名俘虏回到蒙阴。

    此次会战,清军出动的最具战斗力的四万五千人,被蒙山军击毙一万余人,战场溃散约万人,余者全部成了蒙山军的俘虏。至于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击毙的清军绿营,蒙山军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

    “诸位,此战之后,朝廷将再无可战之兵!我军也将迎来至少一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在战后总结会上,徐烈为当前的形势定了一个调!

    “但是,朝廷不来打我们,不表示我们就可躲在蒙阴睡安稳觉了。从抱犊寨开始,诸君就知道我的理想,就知道蒙山军的发展思路,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不但不能松懈,反而必须随时充满危机感,必须在各个方面加强我们的工作!”

    “当务之急之事,是整治俘虏队伍!与此前的策略一样,身体健康的,无抽大烟等恶习的士兵,留下来作蒙山军的兵员,这一条,以前也是这样,没有变化;对于有各种恶习的俘虏,将其交给筑路队当免费劳力使用,这是一条新政策,此后,我们对于有恶习和手上有血债之俘虏,将主要采取这种强制劳动的惩罚措施,要用他们的余生,赎买他人犯下的罪恶!

    第三条,则是针对聂士成、袁世凯等朝廷大员,包括此前的山东巡抚,我们已经算是抓到一批人了,这批人,我们就这样放了,肯定不行,但如果一直养着,我觉得也没什么必要,因此,就这批人而言,我准备与朝廷做一笔生意,那就是让朝廷拿一笔钱出来把他们赎回去。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聂士成、董福祥、袁世凯、王汝梅等四人及以下总计二十名清廷官员,卖多少钱合适啊?”

    “百万!”

    “三百万!”

    “一千万!”

    说到这个,手下吵吵嚷嚷,没个定准。而参谋长袁勇等少数几个有文官背景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嘴角总是忍不住挂着笑容。在他们看来,蒙山军的军官,实在还需要锤炼。

    不过,徐烈有原时空见识,到不觉得这些人吵吵嚷嚷就不好,这说明,这些手下的主动性还是比较强,只要引导得好,这些家伙终究会慢慢成才的。此次作战,整体上看,军官的表现就好于上次猪腰子山谷的伏击战。

    “诸位,让朝廷拿钱赎人,卖多少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打朝廷的脸!如果朝廷不给钱,会让手下官员寒心;如果朝廷给钱,更是脸上无光啊,因为这开创了历史的先例,堂堂大清朝廷,竟然对付不了蒙阴山匪,还要拿钱去赎回自己的大臣!”徐烈等大家嚷了一会儿,最后才说出这样做的目的。

0124章 超级火力编制() 
从上到下的总结会,开了一个星期。然后,就是扩张!

    扩张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军事扩张,另一个方面是地盘扩张。

    军事扩张,主要是军力扩张。徐烈决定在原有三团三营基础上,一次性扩编为四师三旅。

    四师,四个主力陆战师,师直属山炮营(16门75毫米山炮)、侦察营、警卫营、辎重营、工兵营等5个营级编制,下编三团,装备人员都有所变化。

    班级编制,人员依然为12人,但增加了1挺轻机枪,3支冲锋枪,其装备为:轻机枪1,冲锋枪3,步枪8。这个装备水平,即便拿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属顶级火力配置。轻机枪为捷克式,目前暂在索马里生产,待徐烈在山东理顺建厂后,将整体搬迁到新时空。

    排级编制,人员43人,50迫组2(掷弹筒2,4人),班3,装备计:50迫2,轻机枪3,冲锋枪12,步枪24。如此装备,绝对可胜清军之一队。50迫,也即轻型迫击炮,蛇国在二战时使用的掷弹筒,虽然蛇国的三八大盖杀伤力不足,但其这种轻型迫击炮,实在龙国这种多山之地形作战之利器。

    连级编制,有较大变化,徐烈将原重机枪班和60迫班合并为火力排,也即连级编制由原来的3个排变成了4个排,直属班、炊事班、侦察班每班12人,比过去多了3人,外加4排,总人数达到了211人,比原来的165人多了46人;至于装备,自然更强了:60迫4,50迫6,重机枪3,轻机枪6,冲锋枪63,步枪72。

    看到这个装备,可能有读者君要发表意见了,毛啊,这神马部队,竟然如此兵强马壮?是的,这个装备,与二战莱茵国或密西西国相比,也不见得落后,在清末这样装备,有那个必要么?又或者,这不是欺负人么?

    这实际上是徐烈深思熟悉的结果。

    在原时空,龙国因为落后,百余年都只有挨打的份,即便某次作战取得了小胜,都是靠用人命去填埋的结果,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龙国最为明显。为什么龙国总是弱小,总是在战场上以血肉之躯去抵挡别人的钢铁洪流?现在,徐烈有条件了,还按照原时空旧历史的习惯,小家把式,舍不得装备?显然,那不是徐烈想要的。

    那为毛此前又不更好地装备呢?

    呵呵,此前,徐烈是以练兵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