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197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197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等着时机好一举南下。而臣所建议的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不是为了防止金国的,而是用来防蒙古的。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个金国和蒙古对峙的时候,来发展我们的实力。等到金国和蒙古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伺机下手,夺回失去的中原之地。”

    刘永把自己的意图全盘拖出。

    有的大臣就疑问道:“发展军队建设我们不反对,但我们大宋现在的财政状况堪忧,恐怕很难实施。再者,微臣不信那蒙古会能强大到把金国灭掉。”

    当然了,刘永是知道这时一部分大臣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就是没把蒙古放在眼里,而且有种得过且过的思想。一旦把钱拿去建设军队,那朝廷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削减薪俸就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而左丞相自己做着酱坊的大买卖,当然不担忧自己的薪俸了。

    “什么叫做未雨绸缪?目前来说,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是这样的。一国没有安全保证,又什么能称的起国。微臣以左丞相所言极是,我们要高瞻远瞩,千万不能临时磨刀。”一个大臣赞同左丞相的观点。

    这时候,朝堂上的就议论纷纷了,总体是两个意见,一个是同意刘永,另一个是不同意刘永,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不要,现在的军队规模已经可以应对外来的侵略了。

    同意的就是军事强大才是一个国家能屹立世界不倒的关键所在。

    最后,还是赞同左丞相的居多,比例大概是三比一,可最后还要理宗皇帝点头赞同。

    此时满朝文武都看着眉头紧锁的理宗皇帝,等着他最终的裁决。而他却在心里暗暗的想:“这个时候要是右丞相在就好了。”

    不过他最后还是同意了刘永的提议。

    刘永也很高兴,下朝去之后就在他的尚书省里开了一次领导班子的会议,议题就是如何建设一支强大的而又精简的军队。

    精简就是为了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强大就是要有效率。

    开了一天的会,才制定下了一个方案,由户部拨款,兵部负责实施,尚书省负责监督的一个方案。而建设总指挥就是刘永,他要参与一切方案的实施。

    不过这样一来尚书省的公务就吃紧了,最高长官不在,一些重要的公文就只好积压了下来。

    理宗皇帝知道情况后,便顺理成章的把右丞相又叫了回了尚书省。

第423章 斗嘴() 
右丞相从回相位,真是美得不得了。当然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像理宗皇帝建议,收回对刘永的放任。

    但理宗皇帝却说道:“右丞相,难道朕说过的话还能反悔么?”

    右丞相的得意忘形立刻被理宗皇帝的一句话给浇灭了。他刚刚回来,也不好力劝理宗皇帝,但是他既然回来了,那就一定不能让刘永的计划得逞。刘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我右丞相在那是不可能的。

    回到尚书省,处理完一些公务后,第一件事就询问刘永建设军队的情况。他的下属把事情的说了一遍,然后他便叫人给他紧紧的盯着。

    由于李文元的倒戈让他很被动,此时他便不太敢再在刘永身边安插眼线了,以免再次被策反。

    派去的人几天就回来报告,说刘永已经在徽州开始组建他的一一直军队了,征兵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由于宋朝的军队都是雇佣军,所以来当兵朝廷是要给钱的。而且薪酬一般都挺高。大多数穷困潦倒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当兵。

    但此时刘永的宣传则是抵御外敌,夺回中原的口号,也令一些有志之士前来应征。刘永对新兵的选拔是非常严苛的。首先要健康,然后是身材,太矮了不行,太胖太瘦也不行,除非你有特殊的技能。比如自带武艺的照收。

    短短半个月就征集了五千人了。刘永在别的部队调来了将军,训练新兵。刘永的计划在慢慢的事实的同时,他也找来了陈安为他寻找的爱好发明的人,和他们一起研究火药,制造大炮和炮弹。

    虽然刘永在后世没有见过真的火炮,但是他在电影电视里见过,依葫芦画瓢的划出图纸和原理让六位年轻的发明家来研制大炮。

    有了大炮,即便是蒙古的铁蹄再厉害也是无济于事的。

    六位发明家开始不断的试验开来。

    这一阵子,为了建设军队,国库的银两不断的下降,这让右丞相抓住了把柄,立刻上报给理宗皇帝,并要求刘永立刻停下这些无用的事。他说,大宋的军队已经足够的强大,人数也足够的多了,没有必要在建设什么军队。

    于是,理宗皇帝的就让刘永进宫来面圣。

    于是,刘永和右丞相二人又开始了唇枪舌剑。

    刘永说道:“回禀圣上,现在的军队已经有了苗头,开发的火炮也进入到了最后的试验阶段。只要已成功就立刻装备这只新进队。这只军队一共是两万人,到战时他们就可以以五千一队分别攻向四个地方。那样可保我们边境线无忧,甚至还可以反击侵略者。而其他的军队臣要做一次整合,整合出几只强悍的骑兵。为什么我们的军队战斗力差,就是因为骑兵不足的问题。”

    刘永正说着,就被右丞相打断。只听他说道:“什么叫做我们的军队战斗力差?你也太瞧不起我们的军队了吧。呵呵。军队是圣上的,你瞧不起军队,那就是瞧不起圣上。”

    右丞相成功的把矛头指向了理宗皇帝。

    刘永便不再敢说,伴君如伴虎啊,万一冲怒理宗皇帝那可不是小事。

    “哦,右丞相所言极是,只是臣以为建设一支骑兵队伍还是很有必要的。”刘永只好这样说道,心里对右丞相的狡猾感到愤怒,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愤怒那就中了这老东西的圈套了。

    “呵呵,左丞相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要组建一支骑兵,你有战马吗?如今的战马甚至比一栋房子都贵,你是想把我大宋的国库吃空吗?”右丞相一脸讥讽的问道。

    “回圣上,臣能买到便宜的战马。”刘永说道。

    理宗皇帝点点头,可眉头却还是紧紧的皱着。因为他只担心自己的腰包。

    “便宜的战马就不要钱了吗?啊?我的左丞相?”右丞相笑着问道。

    “会用要很少一部分钱的。”刘永说道。

    “很少的钱就不是钱了吗?你可知现在国库还剩多少钱了吗?快见底儿了。”右丞相说道。

    刘永冷然的看着右丞相,冷冷的笑道:“右丞相,别忘了你在任的时候国库可是亏空的。现在的国库可都是我辛辛苦苦充盈起来的。”

    “那又怎么样?国库是圣上的,是朝廷的,不管是谁充盈起来的,都不能胡乱的使钱。”右丞相说的开始严厉起来。

    刘永却又是一个冷冷的笑,说道:“右丞相,看来你是故意和我作对的啊!”

    “左丞相,你错了,老夫不是和你作对,老夫是就事论事,老夫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去败家。”

    “呵呵,真是奇了怪了,建设军队保家卫国就是败家了,右丞相的意思恕刘某不敢苟同。”刘永吃的一声笑了。

    “你……”右丞相也有些被刘永的神情和话语激怒了。

    这时候,理宗皇帝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俩个都少说两句吧。”堂堂的一国之君此时竟然成了劝架的了。

    刘永和右丞相互相瞪了一眼,都不说话了。

    “左丞相,现在的财政情况朕还真是有些担忧啊。”理宗皇帝说道。

    “回禀圣上,请圣上宽心,臣定然会让财政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环境当中。”刘永说道。

    “真是大言不惭。”右丞相不削的对刘永说了一句,然后又对着理宗皇帝说道:“圣上,眼下就要发放第一季度官员的薪俸了。而且江南西路的吉州之地发生了洪灾,还要朝廷给些赈济的。我问了礼部的人,皇家今年还有大祭祀,这些都是需要钱的。对了,还有一些县城的安置房也要再建一批的。”

    理宗皇帝的眉头皱的越来越高了。

    刘永一看苗头不对,赶紧说道:“圣上,关于官员的薪俸可以暂缓些时日,具臣所知,吉州的水灾并不是十分严重,当地的财政就完全可以应付。关于新建设的安置房,臣的意思延缓一年。毕竟我大宋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刘永说完又转身对着右丞相,问道:“老丞相,你觉得刘某说的在不在理呢?”

第424章 灰心() 
“呵呵,真是笑话了。我大宋现在有什么安全问题?是金国进攻了,还是西夏进攻了?左丞相是在杞人忧天吧。”右丞相笑嘻嘻的说完,又对理宗皇帝说道:“圣上,老臣和左丞相的观点恰恰相反,老臣以为现在国内的问题要比外部的问题重要。臣以为暂缓军队的建设。”

    理宗皇帝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刘永的心一沉,他看来自己的计划要泡汤了。

    “这样吧二位丞相,先让朕想想。等十天之后的早朝我们再议,左丞相也把军队的事情暂时的放一放,等朝议过了再说吧!好了,你们退下吧。”

    刘永和右丞相双双退下。

    到了宫外,右丞相笑道:“左丞相啊,老夫虽然是和你的政见不合,可我们还是好同僚吗!”

    “是是是,右丞相所言极是啊!同僚,同僚,一同了了啊!”刘永笑道。

    “呵呵,既然是好同僚,那左丞相答应老夫的那匹玉马?”右丞相闪烁其词。

    这都好几年过去了,他一直没要过,今天一从回右丞相的宝座就开始给刘永要那匹玉马。

    刘永笑了笑,说道:“右丞相,这么大的事刘某怎么会忘掉呢?不会的。您就等着吧!”

    “好,那老夫就等左丞相的好消息了。老夫是不会让左丞相白白的忙活的,到时候你只管开个价就是。”右丞相笑道。

    “右丞相,只怕我开出的价你让你吃惊啊!”刘永笑道。

    右丞相小眼睛骨碌一转就笑了,说道:“左丞相,你吓唬老夫?”

    “我刘永怎么敢呢?我刘永不过就是个左丞相,还比你右丞相矮上帮级别。”刘永笑道。

    “看你说的,什么矮不矮半级的,你左丞相现在在朝中的声望可是很高的啊!”右丞相笑道。

    “再高也没有你右丞相的高啊?”刘永也和他斗嘴。

    右丞相呵呵的笑了,说道:“嗯,这一点你左丞相还是又自知之明的。老夫纵横宦海几十年可不是白玩儿的。”

    刘永不想再和他斗嘴,正事要紧,他要赶紧去找自己的班子来研究对策。就说道:“右丞相,刘某十分佩服你,不过刘某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奉陪了。告辞。”

    “左丞相慢走。”右丞相背着手微微笑着,好像他已经是胜利者了。

    的确,此时的右丞相已经是胜利了,以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再借着理宗皇帝的力量,搬到刘永已经是不在话下。而且这几年里他虽在野,可一点儿也没少参与朝政的事,可以这样说,他在朝中的关系网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

    刘永上任以来,多提拔了一些他看中的人,这样一来也就让原来右丞相的人大为不满。这就是政治斗争,刘永也躲不过去。你为了要干出些政绩来,就不得用自己信任的人。从而得罪一些其他人。而那些人就会成为你的敌人,便虎视眈眈的,只等着你犯错。

    刘永最终决定先回府好好想想。

    回到府上,刘永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在大宋朝的政治生命很可能就到此完结了。

    但是他决定还要争一争,因为他从不言败。但是他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这次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宋王朝。

    夫人们看到了他闷闷不乐都给他宽怀。等到下午,他把岳鹏叫来了。在这家里,也只有岳鹏能和他谈到一块儿了。因为他们的政见是相同的。

    看到岳父不是很高兴,岳鹏就知道刘永的计划受到了阻力,因为他也听说了右丞相的回归。他也知道岳父和右丞相政见是不和的。但是他却是站在岳父这边的。倒不是因为他是刘永的女婿,而是因为他认同刘永强军的政策。

    但是右丞相私心太重,定会让岳父的计划流产的。

    “岳鹏啊。”刘永坐在椅子上叫道。

    “小婿在。”岳鹏拱拱手。

    “为父的左丞相有可能干不下去了。”刘永说道,但他并不伤心。他还有他的理想。

    岳鹏没说什么话,因为他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并不认为岳父能从左丞相的位置上下来,毕竟他也是对大宋王朝做出过贡献的人。既然岳父这样说了,很坑能他是对朝政失望了。

    “岳鹏啊,你要好好干。”刘永又说道。

    “是,孩儿一定不负岳父大人的众望。”岳鹏说道。

    刘永点点头。沉默片刻又说道:“岳鹏啊,右丞相这人私心过重,他做丞相只会把大宋带向悬崖边。可是,你也在这官场待了快两年了。什么地方的水深,什么地方的水浅,你应该还是知道的。”

    刘永这算是提醒女婿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婿一心做官,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他的前程,尽管眼下在大宋朝做官已经没什么前途了。

    “是,孩儿知道了。”岳鹏回道。

    刘永点点头,感到满意,他还比较相信自己的女婿的。他为官清廉,勤政,一般人是找不出他的毛病的。

    “岳鹏啊,为父要是急流勇退,那也是为了不牵连到你啊!你记住,为父的事你不要参与。”刘永说道。

    闻听此言,岳鹏一阵感动。

    他立刻说道:“父亲,您大可不必为了孩儿。孩儿虽为临安知府,可对朝廷的作用却不及父亲您。孩儿反倒是愿意自己不做官,也想让父亲继续做大宋的左丞相,因为朝廷里只要有父亲,大宋就有希望。”

    刘永听完并没有立刻回应女婿,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过了半晌才幽幽的说道:“鹏儿啊,为父不是不想为朝廷效力啊,只是为父不想在和右丞相的斗争中空耗人生啊!”

    岳鹏明白了,他曾听说岳父要出海的事,而且船都买好了。

    “孩儿知道岳父还有更大的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