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248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248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二娘说道:“柔儿,不用那么正式吧?”

    “不,一定要正式。这事不可大意,今天盼儿一旦认了姐姐为娘亲,那她将来就要侍奉姐姐到老的。”林青柔说道。

    苏二娘听完,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好,柔儿你就看着办吧!”

    “好嘞!”林青柔笑道,说完就走了。

    林青柔走了之后,一向不流泪的苏二娘忽然就哭了。

    此时盼儿五岁了,就像那时的英英一样的乖巧可爱。林青柔让她拜苏二娘为娘亲,并改称呼为婆妈妈。

    但是,盼儿却说道:“外公,外公,我觉得婆妈妈不好听,我想就叫娘亲。”

    所在的众人,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小小的英英会这样说。看来她也是很想认下一个娘亲的。这一年多来,别看刘永让欧阳兰兰负责教导她,但是她还是和苏二娘接触的时间最多。这也让这一老一小之间建立了深深的感情。在他有效的心里,其实早就把苏二娘当做娘亲了。

    而苏二娘也是这样想,又是她看着盼儿,就想啊,这要是我的孩子该多好啊?这不是想过一次两次的事,而是想了好多次,甚至在梦里都成了盼儿的亲娘。但是,当她醒来,现实却又让她难掩失望之情。

    其实她也曾想过向刘永提起,把盼儿给她抚养的。但是因为辈分的差异,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最后,她想:“这不过就是一场梦吧!”

    但是今天,这个时候,她的梦想成真了。

    盼儿的话一说出来,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辈分摆在那里。最后,刘永说道:“盼儿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吧。我们就各叫各的。不必拘泥那些条条框框。只要她们母子高兴就好。”

    刘永的话一说完,众人都笑了。都说这样也好,英英本就是苏二娘的徒儿,她的女儿做苏二娘的女儿也是应该的。

    于是,盼儿就正是改口了,跪在地上给苏二娘三叩九拜,然后起身奉茶,亲切的,温柔的,叫了一声:“娘亲请喝茶。”

    苏二娘笑着接过茶碗,下一秒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她放下茶碗,一把抱起盼儿,呜呜大哭起来。

    众人一旁皆是摸着眼泪。

    刘永决定晚上大摆宴席,为这对儿母女庆祝一番。

    自从有了盼儿后,苏二娘也再也不羡慕别人有孩子了。在她的宫殿里,每天跟盼儿玩耍,还教她学些武艺。苏二娘觉得,女孩儿会些武艺要好的多,不然会挨欺负的。

    而欧阳兰兰隔三差五就来苏二娘这里给盼儿上课,教她读诗,做词。盼儿和聪明,医学就会。

    刘永只要在宫苑里,他也常常来看盼儿,盼儿就和英英一样,对刘永格外的亲切。只要刘永一来,他就放下手中的不论是玩具还书,立刻就跑向刘永,而刘永就一下抱起盼儿亲她的小脸蛋儿,亲的盼儿咯咯笑个不停。

    然后,盼儿就给他背诗,念词。有模有样的。惹得刘永不断的赞赏。

    当然了,盼儿的外婆李心娘也是少不了来看望盼儿的,有时候也接到她哪里和盼儿单独相处一阵子。

    林青柔,张惜惜,云儿也都来,还有玛利亚。

    盼儿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甜蜜的氛围下幸福生活成长。

    而就在苏二娘认下盼儿做女儿一个月后,马妙珍生产了。

    呵呵,又是个儿子。听到产房的消息,刘永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今生今世他是没有女儿缘了。

    虽然失望,但他还是很高兴的。马妙珍就更高兴了。因为这是她和刘永的爱情的洁净。

    刘永给这个小儿子取名叫做刘延汉,意思即便自己完不成回归华夏的艰巨任务,他的儿子们也要完成。

    汉民族一定要重新崛起。

第540章 金子和人() 
狮城岛逐渐安定下来了。具刘永派去人的打探,鞑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也闻听下来了。他们起了国号,名叫阳,阳朝。象征鞑奴是太阳照亮世界每个角落。

    “哼,把自己比作太阳,好大的口气。”刘永听不屑的说了一句。

    由于这一年来的动荡不安,鞑奴对汉人的欺压,让许多汉人苦不堪言,他们只好纷纷出海。开始刘永让战船等在海上迎接。后来就看不到人影了。后来才知道,阳朝下令封海,禁止海上贸易,更禁止汉人逃跑。大华整个华夏的正片徒弟是需要人的。

    当然了,刘永的狮城岛也是需要人的。尤其士兵。

    刘永把病神仙找来,研究一下关于征兵的事情。期间还有刘强和吴青。此时在这狮城岛,刘永已经不需要什么贴身保镖了。而且离去的年纪也大了。不在适合做贴身保镖。刘永已经训练了四名武功高强的带刀侍卫。一旦出门,就护在身旁,他们年轻力壮,武艺高强,十分安全。

    苏二娘也不用保护刘永了,她现在就一门心思的养育自己的女儿。自从盼儿到了她的身边,她就像换了一个人,原本就不多的侠女气息变得一点也没有了。剩下只有女人味儿。

    但是她还是要教小盼儿练些武艺,最少景来能自保。其实苏二娘也知道,生在她们这样的家庭里,像盼儿将来就会是公主。武艺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必要。

    公主?呵呵,此时盼儿五岁,看看她十五岁的时候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吧!

    关于征兵的问题,其实还是让刘永等人非常挠头的。眼下整个狮城岛一共才有十几万人,而且还不全都是青年男人。于算青年人的话,一共也只有五万人,又不可能全部用来做军人。狮城岛的很多工厂都是需要青壮劳力的。比如说快要建好的船厂,那里就要几千名青壮劳力。还哪里有人当兵?

    现在即便是有钱也没人。这就是一个制约这刘永的最大困境。钱是有了,却没人当兵。

    其实到现在,刘永也没有对手下的人说他要起兵反攻阳朝的。但是病神仙和刘强以及吴青等人却早就知晓了主公的意图。

    但是他们也清楚,刘永之所以没有提出来这个事情,恐怕是还不成熟。另外,现在狮城岛将将安稳下来,十几万人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刘永发行了铜币和银币金币,用来作为货币。而银子和铜都是他用金子在伊斯(波斯)换来的。

    首先,来到狮城岛的人,如果是再带金银的,可以等价向刘永的货币部门更换铜钱或者银子。一无所有的就可以给刘永下设的工厂做工挣钱。

    刘永在建设狮城岛之前,就先把铸造钱币的工厂建起来了。他最早的宏图就是吧狮城岛建设成为一个小国家。自己的国家。

    如今正常的经过了两年的移民,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形态。各个职能部门也都建立了起来。商业方面,除了属于刘永的工厂外,其他形式的工厂也是大力的鼓励的。

    一些逃到这里的大华富商们就此做了生意。他们向刘永的船厂买船,开展远洋贸易。

    对此,刘永是乐见其成的。他就想让自己的国家,当然现在还没称作国家。就想那个自己的狮城岛变成一座自由的贸易港。而在狮城岛生产的商品都能源源不断的贸易到其他的国家去。

    这样,慢慢的狮城岛就会是一个富裕的商业之岛。会吸引大量的移民。当然了,在狮城岛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移民来的。刘永最愿意接受的就是汉人。

    为此,他派出大量的细作潜入阳朝,在汉人聚集地散发狮城岛的信息。当然了,我了暂时不引起阳朝当政者的疑虑,他们的宣传还有所保留的。没有吧狮城岛说的那么好,但是却是一个汉人好的去处。至少不用受鞑奴的奴役。

    有这样的好事,汉人们一个个都安奈不住了。因为此消息至少在汉人中传开的,所以消息是非常保密的,没有传到鞑奴的耳朵里。

    于是,在南方漫长的海岸线上,偷渡者络绎不绝。

    在那面的海上,会有刘永的大船迎接着他们。这一场疯狂的偷渡一连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被阳朝的当政者员发现。有时候,一夜之间,整个村子的人都消失了。令鞑奴惊讶不已。

    后来才知道这些人瓯都出海,逃走了。

    这才赶紧下令增加海防的兵力,减少偷渡的现象。此时,鞑奴在攻打下大华之后,并没有停止他们正征讨之路。

    而是一路西征,打到了西方的巴州的罗伦帝国的边缘。势头相当的猛烈。此时做阳朝皇帝的叫那冷,一个穷兵黩武的家伙。他的野心是统治整个世界。

    这近两年的偷渡让刘永的狮城岛暴增了三倍的人口,达到了六十万人。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虽然相比大华的一些大城人口还是小很多的。

    但可喜的是,尽管鞑奴海防严了,但是毕竟海岸线跳过漫长,总有疏漏的地方。而且除了大海,这些偷渡者们还开辟了新的偷渡之路,那就是陆路。

    不管怎么样,狮城岛的人口增长的很快。这让刘永十分满意。有了人,建国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而他的狮城岛的征兵工作在这两年多来没有停止过,至今已经有了八万人的军队。虽然作为反攻鞑奴的战争是杯水车薪的,但是最少可以自保了。以鞑奴野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挥师南下,攻打过来。

    但是刘永清楚,鞑奴对南洋不是很感兴趣,这也是当年他选择狮城岛的意图了。

    但不管怎么样,刘永的狮城岛在进行着飞速的发展。短短的两三年里,这里的城市规模又扩大了一倍。除了核心的城区,刘永允许人们购买土地,在这里安稳的生活。但是,土地无论民众真面购买,真正的所有权都是在刘永的手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永觉得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第541章 华汉王朝() 
此时,狮城岛已经有了人才的选拔机制,在一些学者的安排下,基本上沿用的大华的路数。刘永对此并不反对,因为人们思想的原因,不可能进行过度的现代化。

    古代还是要以古代的方式开展工作。

    而且刘永亲自下令,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大华的文化。以此来进行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天东西在一些学者的手里可谓是手到擒来。

    为什么刘永让陈安找些知识分子和发明家来,为的就是这个,可以说,他早就开始为狮城岛做准备了。

    大华的文化一定要在狮城岛传承下去。

    为了建设一整套的科举制度也是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不过好在,偷渡而来的都是举子和秀才。他们可以直接进行科考。因为刘永此时的管理部门需要大量的人才,考试相对松一些,很多都是破格提拔的。

    这人都为自己能偷渡到这里感到庆幸,不然在鞑奴统治下的华夏大陆,只能做三等公民了。

    被外族侵略奴役的汉人在狮城岛找到了归宿。他们的一颗心算是落地了。但是眼睛却遥望着北方。遥望那一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他们期盼儿能回去。

    所以,岛上的人的目标竟然完全一样了。

    这就是刘永的优势,相比那片大陆上的蛮族,他们的心是齐的。夺回土地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现在条件成熟了,刘永和病神仙,吴青,还有陈安,王贤,以及各个行政部门的官员,一起开了会,主要讨论的就是建国的问题。

    当然了,听到这个议题,众人皆是很高兴。纷纷说此时建国的条件已经成熟。炼药师,刘永就开始对制定国名,年号展开讨论。

    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国号定位汉华二字,汉化王朝。至于年号,刘永说就一开过那天开始纪元,为新历元年,不用什么年号。元年开始逐步排下去。不管一千年还是一万年。

    虽然有些人认为用年号的好,这样似乎更符合规矩。但在这一点上,刘永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众人也就同意了。

    关于刘永的皇帝封号,就叫了始祖皇帝,预示着他汉华王朝第一个开国的皇帝。

    这些都定好了,然后研究建国的日期。最终顶在了三个月后的新年第一天。也好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这些都是容易定下来的。关键的是王朝的使命。

    “我们汉华王朝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反攻鞑奴,重回华夏。”刘永此话说的是慷慨激昂。

    下面的人也是振奋激动。

    目标定下来,那就是要所有的人在刘永这位新皇帝的带领下努力奋斗了。

    从第二天开始,新辰宫开始了重新的装点起来。要装裱的像座皇宫。太元殿为大臣们朝议和举行活动的大殿,里面要装有龙椅,龙柱。大殿以金黄色调为主,突显皇家的显贵。

    不仅仅是新辰宫里开始装裱改造。刘永城里也开始准备庆祝新皇登基的事宜了。不过城市里都是新建筑,好准备。

    那一天,新皇帝是要沿街游行的。市民们早就开始准备庆祝的歌舞以及花车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皇后的选择。没什么难的,自然是林青柔莫属了。刘永亲口告诉了林青柔,当时她都呆住了。做皇后?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她掐了自己一下,不是在做梦。

    我的天啊,皇后,皇后,我林青柔能担当的起吗?她不胜惶恐。

    为此,她不敢出宫,躲在宫里好几天,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自己根本就做不了皇后。她想向刘永请辞。但是她又不舍。毕竟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啊!

    欧阳兰兰被封为贵妃。别看他是在苏二娘之后和刘永成亲的,但是他的婚约可是在前的,贵妃就一人,也只有是她了。

    剩下的皆封妃,地位也十分尊贵。其实这不过是个名号而已,她们还是好姐妹。

    关于太子,刘永有些为难了,正常来说是要立长的,但他又对延平不放心。既然定了林青柔为皇后,那太子毕将是要在她的两个儿子里选择了。延平看不好,那就是延利了。这个孩子聪慧灵敏,刘永还是比较喜欢的。但还不是最喜欢的,他最喜欢的是欧阳兰兰的儿子延定。

    但是他太小,又不是皇后的儿子,不太好办。想这这些刘永就不痛快。他真的怕自己的儿子像后世康熙的儿子们那样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