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285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285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这样想就对了。但是而已不要太过严苛了。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啊!”刘永点拨陈安说道。

    “是陛下,臣记住了。”陈安立刻答应下来。

    刘永又问道:“陈安,现在朝廷工作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陈安回答说道:“回禀陛下,最难得还是经济的恢复啊!”

    刘永也知道,想这样的一个大的国家,经济问题永远都是重中之重的事。也是最难的事。只可惜原来大华朝的基础全都被战争和鞑奴的不作为给破坏了。现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几乎就是一穷二白的。各个方面都要从头儿开始。

    “嗯,这个也是让朕牵肠挂肚的事啊!但是经济问题是急不来的。要稳稳的走,不能跑,容易跌倒。”刘永说道。

    “是的陛下,这可不必以前我们做生意了。这个面要大的多了。涵盖了个个层面的问题。比如,民生,朝廷的财政等等。”陈安说道。

    “嗯,这段时间你就主要抓抓经济建设吧!”刘永说道。

    “陛下,臣记下了。”陈安说道。

    刘永又问道:“陈安,礼部的科考做的怎么样了?”

    陈安说道:“这个,礼部的王庆部长前几日给臣亲自上报的,说从乡一级的学堂已经全面的恢复了教学。而各级的考试也逐步的定下而来时日。明年春季就会有一次省试,秋天就会有殿试了。”

    刘永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经济固然重要,这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哎!现在想想真是国无小事啊!”

    陈安说道:“陛下所言极是,科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只有朝廷有了人才,国家才能兴旺。”

    “嗯,你说的对,这件事礼部做的不错,给与嘉奖。这件事又你去办。”刘永说道。

    陈安拱拱手说道:“是陛下。”

    “好了,别的事朕就先不问了,你下去吧。”刘永说道。

    陈安立刻给刘永跪下。

    刘永说道:“陈安啊,你去对礼部说,关于退朝跪拜的规矩就撤销了吧。没有这个必要。”

    陈安起身说道:“是,陛下,臣下去就交代下去。”

    “嗯,你去吧。”刘永说道。

    陈安说道:“微臣告退。”说完就下去了。

    刘永也起身回了清心殿,坐了一早上也有些累了。在太监的服侍下躺到床上。可脑子了还想着北伐和修路的事情。

    现在这两件事在他眼里就是大事。

    做皇帝这你不容易,凡事要亲自主持,没有一个强大的身体和大脑真的是做不了皇帝的。

    太监陈小春问刘永说道:“陛下,您就睡一会儿吧!”他看到刘永累了可皱着眉头想事情。

    “朕睡不着啊!”刘永说道。

    陈小春说道:“陛下真是个勤政的好皇帝,我们华汉有了陛下您这样的好皇帝,那是万民之幸啊!”

    刘永说道:“好了,你就别拍马屁了。”

    陈小春嘻嘻笑道:“陛下,奴婢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

    刘永微微一笑,说道:“你的肺腑之言就是拍马屁。”

    陈小春赶紧答应说道:“是是是,陛下说奴婢是什么就是什么!”

    刘永笑了,说道:“好了,你别打扰朕了,这要躺在这里好好儿的想想事情。”

    “是陛下,奴婢就在门外。”陈小春弯腰退下。顺便叫走了几个安静站着的宫女儿。

    作为一个皇帝是很难独处的,虽然他们自称孤、寡人,其实说的是他们的内心。皇帝的周围是不孤独的。孤独只有他们的心。

    此时刘永躺在床上就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孤独。这全天下的人都敬拜他,拉长了之间的距离。就连以前随便说笑的妻子们现在也不可以了。没有自己的召唤她们也不敢自行的来找自己。

    这就是孤独。

    是国家的事就是大事,是大事就要由他做主,没人能替他分担。

    这就是孤独。

    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刘永心里想:“既然我选择就做这天下的皇帝,那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来。不能推脱责任。”

    一想到这儿,他的豪情就出来了。打败鞑奴,收复中原,扩展版图,让世界臣服,这个目标他不能忘记。

    他一骨碌坐起来,大叫一声:“陈小春。”

    “奴婢在。”还未见人,先听到了陈小春的声音。

    “陈小春,走,陪朕出宫。”刘永说道。

    “出宫?”陈小春一愣,问道。

    刘永说道:“怎么?你耳朵聋吗?”

    陈小春赶紧摇摇头,说道:“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准备。”说完就要走。

    刘永叫住了他,说道:“你打算怎么准备?”

    陈小春说道:“准备马车和护卫啊?”

    刘永说道:“不必了,你给朕把武妃娘娘请来,还有紫霞公主。去吧。”

    陈小春问道:“陛下不叫侍卫吗?”

    刘永说道:“不必了,朕要自己出去走,你也不要跟着。”

    陈小春虽然有异议但是也不敢说出来,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异议?脑袋不想要了吗?

    “是,陛下。”陈小春说完就去了。

    刘永对小宫女儿说道:“给朕换上便服。”

    小宫女立刻行动。

    刘永一边穿衣服,一边想着去去街上看看百姓的生活。自从他住进皇宫称帝以来,还没逛过这华美的天安城呢。

    不一会儿,苏二娘也就是武妃娘娘,还有紫霞公主也就是盼儿,一起来了。

第625章 厉兵秣马(四)() 
盼儿听说要出宫去玩儿,立刻就乐的拍起手来。刘永让她二人赶紧换上便服去。苏二娘立刻领着盼儿去了。

    不一会儿就换来了。苏二娘不像其他的女人,她敢什么都快,这根她习武有关系。而且她也不怎么化妆。她本就漂亮,画不化妆都是一样。化妆也不过是稍稍增加些颜色罢了。

    盼儿是小孩儿,更是不用不化妆了。

    女人化妆是最耽误事的一件事。刘永记得他初中有个女同学就能能化妆。不化妆不出门。后来一次同学聚会上,饭店了所又的同学都做好等她吃饭,可她还在家里化妆。

    最后没办法,只好派了一个开车的同学去接他,饶是如此,还是耽误里半个小时的时间。

    妆话的是精致,但是就太费时间了。

    此时,刘永看着换好便装的母女二人。这时候可以这样称呼苏二娘和盼儿了。她们已经互相认了亲。

    看到她们母子这么快,刘永惊讶的说了一句:“这么快?”

    苏二娘牵着盼儿的手笑着说道:“这已经很慢了。”

    刘永笑了笑也牵了盼儿的手,笑着说道:“走,我们出宫溜达溜达。”他说溜达溜达,一下子就从皇帝变成了寻常百姓。

    盼儿更是高兴,一边是娘亲,一边是外公。但她感觉就像是被爸爸妈妈牵着手一样。这样的感觉让她心里涌起一阵幸福的暖意。

    她看看两边的大人笑了,笑的即幸福又甜蜜。

    没有人跟着他们,因为刘永交代过了。陈小春本来还担心皇帝的安全,但是他知道他们的武妃娘娘以前可是一位武艺高强的女侠客。这样一想他就不担心了。

    出了宫就是御街大道,宽敞的能做飞机跑道了,只可惜古代没有飞机。

    苏二娘问刘永说道:“陛下不做马车吗?”

    刘永笑着说道:“朕就是出来溜达的,做什么马车?”

    苏二娘也笑了。

    二人领着盼儿直奔御街深处。

    天安府在这近一年来,繁华的程度也渐渐的恢复一些,但是照以前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因为战争和鞑奴的残暴统治,天安府的人口减少就近两成。本来近二百多万的人口,现在也只剩一百多万了。

    街上一看明显就感到冷清不少,此时正是上午的黄金时间,但街上的人稀稀落落的。街道两旁的店铺还有很多是关闭的。著名的酒楼竟然也关着。这样刘永感到唏嘘不已。

    管中窥豹,整个华汉的经济情况不乐观啊!

    但不管怎么样,势头是好的,天安府的繁华程度也将会一点儿一点儿恢复过来。

    苏二娘指着街边的一家没有牌匾,大门紧闭的店铺说道:“陛下,臣妾记得这里是家成衣铺的?”

    刘永点点头说道:“对的,看来也是经营不下去了。”

    苏二娘说道:“陛下,我们回来总的说起来也有一年出头了,怎么这间店主不出来继续开业呢?”

    这是个问题,街上许多这样的店铺已然还是关着。

    刘永对此也拿不定主意,但是无非是这几点。他就对苏二娘说道:“可能鞑奴来的时候一家人逃走了至今还没回来吧!”但他心里还有别的答案,比如店主因为鞑奴的掳掠已经彻底破产,没有资本和实力再重新开店了。还有就是店家还在观望,毕竟北面的鞑奴依旧虎视眈眈。

    这些商人都是很精明的,他们是不想拿着自己的投资开玩笑的。万一鞑奴再像打大华朝的时候的样子,他们开起来的店铺岂不是还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他们的这份担心不没有道理的。想想那大华朝,经济基础要比现在强的多,已然是在顶了几十年后彻底崩溃。

    而新建的华汉王朝还未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刘永的这种判断是对的,虽然汉人由重新夺回了政权,但是百姓在高兴之余还是对前途充满忧虑的。

    这也是饱尝了战争之害的人特有的一种不信任。

    刘永心里暗暗说道:“看来和鞑奴的这一战势必要尽快来战了。不然百姓的信任感和忧心感会越来越重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的团结。只有战争才能激起百姓们的凝聚力。”

    想到这儿,刘永觉得自己的同意尽早对鞑奴进行北伐的结果是对的。

    二人领着盼儿一路逛街,有街边小吃就给盼儿买着吃。这回刘永学奸了,他没有带大锭的金银,而是带了些铜钱和碎银子。

    这条街上的许多老人都是认识刘永的,只要是开着的,他熟悉的店铺是不会进去的。被认出来不好。

    逛着逛着,中午就来到了。刘永决定找一家小店儿吃些东西,权当午饭了。选来选去,在一个胡同里选了一家带隔间儿小吃店。

    能出来吃东西,最开心的还是盼儿。盼儿自从生下来就基本上不怎么出府的,后来小小年纪就跟着父母逃跑,颠沛流离,一直到了雅山之地。

    当小二上来汤饼之后了,盼儿忍不住省去闻了闻。

    “哇,好香啊!”闻完了,她还忍不住赞叹的说了一句。

    其实,宫里的食物随便拿出一样就比这个汤饼精致美味的多。但是这种民间小吃却对盼儿更有吸引力。就好像是吃够了大鱼大肉,就想吃些咸菜一样的道理。

    刘永说道:“盼儿,快吃吧!”

    “嗯。”盼儿高兴的答应。

    刘永和苏二娘也吃起来,一面吃一面看着盼儿吃。看到盼儿吃的很香,他们的心里都是跟到幸福的。

    而且现在看着盼儿,就让刘永想起英英来。盼儿现在张的越来越像英英了。刘永许多时候都恍惚的认为盼儿就是英英。有好几次都交错了名字。

    对于盼儿来说,英英死的太早了,她的印象也不是很多了。而且她受伤的小小心灵,早就被苏二娘的疼爱给化解了。她现在觉得自己很幸福。有疼爱自己的娘亲,有疼爱自己的外公和外婆。还有疼爱自己的那么多的姨娘。

    自己还是华汉王朝堂堂的紫霞公主。要知道,整个华汉王朝可就她一个公主。

第626章 厉兵秣马(五)() 
英英压实不死,那她也是华汉王朝的公主。只可惜她死了。到现在刘永都不清楚英英死的到底值不值得。

    他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不是悲剧,而是选择上的错误。但是英英和岳鹏伸出这样的历史大潮里,他们又能做什么样的选择呢?如果自己不是从后世穿越来的,已经知道了这段历史的结局,他会怎么样做呢?

    他不知道,因为这种假设太过虚无缥缈。

    人在历史中不过是一粒尘沙,微不足道。英英和岳鹏的死没人记住,他们和那葬身海底的十万之众一样。后世的人们记住的不过是个令人震惊,令人感到恐怖又令人感到惋惜和痛恨的一个数字而已。

    而这个数字除了悲惨以外再无其他意义。

    英英和岳鹏的死就像这数字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别说什么为朝廷捐躯,和大华共存亡。其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句古训。

    英雄从来不做无脑之事。

    所以,岳鹏和英英称不上英雄。

    这么来说,他们的死是不值得的。但只要她们似的其所,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人总有一死,或者重于泰山,或者轻如鸿毛。他们为自己的信念而死,也算是重的了。

    时间过去这久了,刘永再想起此事已经不再惋惜了。

    但是他知道,英英和岳鹏的死最大的意义就唤醒了他。不然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此时此刻他恐怕不是坐在这里吃汤饼,而是在狮城岛快乐如仙。

    这可能就是英英和岳鹏死的最大的意义了。

    一大碗的汤饼被盼儿喝了个精光,她拍着鼓起的小肚子,意犹未尽的抹抹小嘴巴儿,笑了。

    刘永吃了半碗,苏二娘也吃了半碗。

    “盼儿,最近你跟娘亲学习武艺了吗?”刘永问盼儿。

    “学了。我给外公打打看啊!”盼儿笑着说道。

    刘永说道::“等回宫盼儿再给外公打着看好不好?”

    “嗯,好。”盼儿娇声说道。

    刘永看看苏二娘,二人幸福的对笑一下。

    吃完了东西,刘永就说要走。二人领着盼儿出了小店儿。继续闲逛。刘永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民生。算是体察民情了。

    一面走,一面看,苏二娘一面说道:“陛下,眼下的天安府相比以前可是要萧条不少啊。那时候陛下的银行就在这条街上呢。那时候臣妾记得,这个时候街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

    刘永点点头说道:“是啊。战争和鞑奴的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