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298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298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愣说道:“丞相,这可不是单单损失了十几万军马的问题。还有年年的岁贡呢。”

    伦塔说道:“皇上,其实这两个藩属国都是穷国,每年的岁贡也不是很多。两方加起来,还不如东面高鲜国的进贡多。才只有人家的一半儿。这其中理越国要多一些,那西噃简直就是没什么可以进贡的,每年也就是弄些皮子来而已。金银的一概没有。”

    那愣听了点了点头说道:“丞相说的也是。但是蚊子肉也是肉啊!如今我们正在备战,到处都需要银子。”

    伦塔说道:“皇上莫急,我么可以提高高鲜国的岁贡,还有伊斯国,乌兹国,达丹国的岁供,以此来弥补失去理越国和西噃的岁贡损失。”

    那愣听了点了点头,其实这个办法他也是想到了。他只是心疼那十几万的兵马。想想就心疼。

    于是他狠狠的说道:“护国大将军。”

    “臣在。”

    “朕命你抓紧训练士兵,争取在秋天来临之前给我攻打华汉。朕一定要再次把汉人赶入大海。这次朕绝不再姑息,朕要灭了所有的汉人,以解朕的心头之恨。”那愣怒气冲冲的对那护国大将军说道。

    护国大将军回道:“皇上请放心,末将定会把军队,尤其是新的火器军,训练好。”

    说到火器,那愣不得不多问了一嘴,说道:“对了,那火器研究的怎么样了?”

    护国大将军说道:“还不是很成熟,不过我们的新剑弩已经研制成功了。”

    “哦?”那愣一问。

    护国大将军说道:“新形的剑弩能射十丈远,箭头都是金刚打造,能穿透任何的铠甲,可以说不输给汉军的火器。”

    那愣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朕还是心疼那十几万的兵马啊!”

    伦塔说道:“皇上,这不过是对我们的一次不伤筋动骨的小小打击而已。”

第654章 对西噃和理越的政策(一)() 
第二天的早朝正常举行。

    天辰殿的大殿里,文武站立两旁。刘永身着鲜黄的龙袍,器宇轩昂的独自坐在象征至高无上的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喊万岁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众卿平身。”刘永一挥手,朗声说道。

    众大臣们齐声道谢之后又一齐起身而来,再分列两边。

    看到众大臣们站好了,刘永说道:“理越和西噃的战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大臣们齐声说道:“知道了。”

    陈安作为总理大臣,站出来说道:“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了。”

    刘永笑了笑说道:“这也是你们的功劳。”

    “这是陛下的天威所致。”陈安说道。

    接下来所有的大臣一起说道:“是陛下的天威所致。”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这事的确是值得庆贺。只是见天朕的临时早朝却要你们议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对理越和西噃的衡策。你们有什么就说什么,直言便是。”

    礼部的部长王庆站出来说道:“陛下,按照常理来说,自然把理越和西噃列为我们华汉朝的藩属国。但是,臣猜测,既然陛下特意把此事进行朝议,那一定不会按照常理来办了。”

    刘永笑了笑说道:“,王庆你说的不错。朕的确是不想在让这两的地方自称国家了。”

    礼部部长王庆说道:“陛下,问题在于西噃和理越这两个地方的统治者是否愿意改变这常理的安排。”

    刘永说道:“朕顾虑的就是此事啊!所以才叫你们来议议。”

    陈安说道:“陛下这顾虑的确是要紧的。理越和西噃的掌权者恐怕是很难让同门的属地变成我们华汉的一个省的。”

    刘永说道:“可朕就是想把它们变成我华汉的一个省。但可以让他们自治。”

    礼部部长王庆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只把这两地的藩属国的名号取消了,政权还是在他们的手里?”

    刘永摇了摇头说道:“不,政权是在我们手里。他们只是封疆大吏而已。”

    皇帝的话恕我按之后,下面的大臣小声议论了一番。

    王庆又说道:“臣以为陛下的政策可行。”

    刘永点了点头。

    这时候兵部战略司司长赵亮出身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的政策虽然是可行,但是这势必会触动当地掌权望族的利益。他们有可能会反对。”

    刘永问道:“那以你的意见呢?”

    “这个,臣以为,还是作为藩属国的好。眼下北面的鞑奴正虎视眈眈,如果把这两地的掌权者逼急了,他们恐怕又会倒向鞑奴也未可知啊!”陈亮直言不讳的说道。

    其实陈亮的话并不好听,可是他说的也是实话。

    刘永就喜欢这样敢说实话的大臣。自己方才已经表明了态度,也就是说理越和西噃不想在让他们做藩属国了。即便是这样,陈亮任然出来反对,可见他的敢于犯言直谏的勇气。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陈亮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现在是初定天下,各个方面还不稳定。理越和西噃很可能会对我们进行冷处理。我们逼得急了,他们还真有可能再投回鞑奴的怀抱。”

    刘永说完了,下面的大臣又是一阵小声的议论。

    这种情况,刘永是不管的。这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一个情节了。既然朝议,那就需要大臣们互相议论,不然怎么能得出一个最好的结果。

    在刘永看来,规矩是要有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但是,规矩也不能太大了,不然会适得其反。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了。

    真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的人和事。是客观存在了。

    大臣们的议论进行了好一阵儿才结束。

    户部的部长李松站出来说道:“陛下们,臣以为陛下的政策还是可行的。那理越和西噃都和我们有很大的渊源,可以说是同根同脉。而这两个地方的人都视我们汉人亲人。就说那理越国,在大华朝时期就多次表达了要并入汉人政权的体系下。只可惜那时候的大华朝生怕引起北面金国的不满,所以才未成形。

    臣以为,现在他们还是会有这样的想法的。至于西噃吗,情况会复杂一些,因为他们的地域较大,族群也多,各方面的意见也会比较多。所谓林大鸟多,鸟多声音就多。关键是要统一他们的声音,才能完成对他们的统治。”

    刘永听完点了点头。

    这时候,礼部的部长王庆说道:“李大人说的也不错,只是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理越和西噃已经在鞑奴的统治下渡过了几个年头。现在他们也算是了解鞑奴了。不像以前说到鞑奴就谈虎变色。随时重新倒向鞑奴也不是一件难事。

    而我们华汉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其国力不比前朝的大华朝,这也会让他们小瞧了我们。此时马上就要他们放弃在手的政权,恐怕会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的。”

    刘永听了皱起眉头,开始怀疑自己的这个政策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但是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吧理越和西噃纳入到自己的手心儿里。这样他才有周围地缘性的安全感。

    兵部部长吴青站出来说道:“陛下,方才王大人所说的理越和西噃会对我这样一个新建立的朝廷感到不信任,这一点倒是真的。别的不说,就说那西噃的曜日部,就没把我么放在眼里,虽然他们还是很尊敬我们的。但臣从张生的话里听到了他们对我朝的蔑视之意。”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们北面还有强大的鞑奴。他们之所以会和我们合作,无非也是想自己独掌大权。甚至连做我们的藩属国都不会情愿的。”

    王庆说道:“陛下,做藩属国他们还是会同意的。”

    刘永说道:“可朕就是不想再让他们做藩属国,朕就是想把那些土地变成我们华汉的土地。”

    王庆不说话退了回去。

    这时候,神机门的关超出来说道:“陛下,那些地方本来就是我们汉人的土地,因为他们的族群都是我们汉人的分支而已。”

第655章 对西噃和理越的政策(二)() 
刘永听到有人赞成自己的政策,立刻眼睛一亮。说道:“关超,你快说说。”

    关超说道“陛下,臣觉得,即便是有反对的,也只是掌权者,因为这是动了他们利益的事。他们反对是必然的。但是作为广大的两地百姓,他们似乎并他不关心谁来统治他们,他们要的是能过上好的生活。

    况且,那些个莘莘学子,有多少来我汉邦学习的。这皆是民意所在。既然陛下要把两地的统治权拿在手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对两地掌权者的征服。只要他们同意,别的都好说。”

    刘永听了点点头,但眉头又皱起来。因为他知道关超说的都对,只是这最后一条,征服两地的当权者。这是绕不过去的难点。

    这不,王庆就站出来说道:“陛下,关大人,你说的都对,只可惜这征服当权者这一条,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那关。”

    关超听完,笑了笑,又顿了顿,说道:“陛下,俗话说,刀口下见政权。臣想,两地的当权者也怕这刀兵之事吧!”

    王庆说道:“关大人,那样一来。岂不是又让这两地倒向了鞑奴的怀抱?”

    关超笑着说道:“王大人,你以为这两地真的都愿意倒向鞑奴?即便是掌权者想,恐怕下面的百姓也不会答应吧?”

    王庆说道:“百姓那里能左右得了掌权者?”

    关超说道:“王大人可听过一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王庆说道:“百姓接受信息都是晚很久的,到时候木已成舟,他们又能如何。”

    关超说道:“我们可以使些计策,王大人还记得大华朝的太祖皇帝的杯酒释兵权吗?”

    王庆说道:“那是自己手下的军士,而理越和西噃则不是。这就是区别。”

    关超说道:“既然是区别,那就要区别对待。”

    王庆说道:“那倒要请关大人说说要如何区别对待?”

    关超说道:“陛下可以把两地的掌权者请到天安府,颠覆他们的政权。”

    王庆说道:“如此不耻之事其实陛下所为?”

    关超说道:“我到觉得在这政治上,偶尔做些不耻之事也是可以的。政治说白了就利益关系。只要陛下不能掌握好这个利益关系,那就和容易颠覆他们的政权。”

    王庆说道:“关大人,关于利益,不用想他们也想做一方诸侯。”

    这二人在这大殿中争执起来,各不相让。

    刘永也看明白了,此事不是一个早朝就能议出来的。还需从长计议。他也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这个想法到底是否正确了。

    “你二人先退下吧!”刘永说道。

    “是,陛下。”二人同时拱拱手,都退下去了。

    刘永接着说道:“好了,这个事情先放一放,说说别的事吧。”

    关于别的事还真就是没什么好说的,以为昨天刚上了早朝。

    刘永一看没什么事,就宣布说道:“既然没有别的事,那就退朝吧,陈安你留下。”

    众大臣叩别完刘永,就都下去了。

    刘永问陈安说道:“陈安,你觉得朕的想法怎么样?”

    陈安说道:“回禀陛下,臣觉得陛下的想法是对的。”

    刘永说道:“你说来听听。”

    陈安说道:“陛下,臣以为藩属国也是国,不是我们的领土。”

    刘永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朕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想着直接把理越和西噃纳入我们华汉的版图。”

    陈安说道:“只是这其中的过程怕是要曲折些了。”

    刘永说道:“这个朕还真是没有仔细的想过。其实也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两地当权者的问题。”

    陈安说道:“理越的崔氏一族,已经统治理越数百年了,想让他们放弃自己的统治,恐怕不容易。西噃倒是各族林立,一直没有一个部族能对西噃之地进行有效的统治。而鞑奴到了之后就扶持了土旺部。而如今土旺部被瓦解了。曜日部可以暂时掌权了。但是臣以为曜日部掌权也不会很久的。西噃之地还有两大部族自从鞑奴来了就一直默默无闻。

    此番鞑奴败了,他们就不会再默默无闻了,是必要同曜日部进行一番争斗了。其结果就是西噃之地的各种势力仍是一盘散沙。臣到觉得西噃之地好办,只要陛下派出一直军队,直接宣布对整个西噃之地的统治,我想各个部族都会同意的。

    只是这理越之地是个棘手的问题。崔氏在理越的统治力很强,百姓们也对他们认可。如果事情办得急切了,也会遭到理越百姓的反对的。但是理越有个好处,那就是理越之人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说白了,都是汉人。可以说是同宗同文了。这是我们华汉把理越纳入一国的嘴有力的一个条件。”

    听完陈安的话,刘永点了点头,心里想:“别看陈安不出声,但他心里早已经有数了。这样好的一个人才,要不是跟了我刘永,那就真的被埋没了。”

    刘永想的没毛病,陈安科考落榜,家中又无力供他再读书。只能是做生意,做生意又残败。几乎就是走投无路了。要不是刘永买下他的酱坊。那他的后果不堪设想。能否活下去也是个未知数。

    所谓好马也需要伯乐,刘永就是陈安的一位最好的伯乐。不然陈安就只能犁地拉货了。

    这时,刘永说道:“陈安啊,你分析的不错。那你以为要怎么做呢?”

    陈安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先把西噃之地纳入版图才是。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来,是让理越先看看,让崔氏有个心里准备。二来可以孤立理越,让他们即便想反陛下也没有可依靠势力。”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朕也是这样想的。西噃之地的曜日部是在朕的帮助下才得以解困。曜日部算是欠朕的了。趁此时机,收服曜日部可以说的手到擒来。”

    陈安说道:“那陛下还等什么呢?何不趁热打铁呢?”

    刘永皱皱眉头,问道:“以你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