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300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300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永一面听,一面点头。问道:“那民意是怎么样的。”

    关超说道:“回禀陛下,西噃之地不同于我们华汉,他们大大小小的部族至少有几十个。部族和部族之间除了友谊就是敌人。但是友谊少,敌人多。小的部族就会依附到大的部族里。所谓的民众,百姓,无非就是各个部族的人。他们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至于对我们华汉,他们还是抱有极大的崇敬的。

    他们没想过西噃之地会由我们华汉直接统治的事。他们也不会赞成,就想不赞成鞑奴扶植土旺不一样。陛下,西噃总体的情况就是这样样子的。现在,曜日部也没有确立汗位,他们也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才可以的。

    现在那些部族没有立刻行动,就是因为有我们华汉的军队在里面。他们不想和我们华汉为敌。毕竟是我们华汉把鞑奴赶走的。而且,西噃人一直奉我们华汉为天朝上国。从心里有敬畏之心的。”

    刘永听完,皱起了眉头。沉吟片刻问道:“看来,这西噃之地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啊!”

    “是的陛下,西噃的各方势力都太过强大,不利于统一。大华朝的时候,他们就混战了百十年,仍然处在一种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而且时间长了,他们的大族群观念就越来越小,小组群的利益也就越来越多。想统一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永的眉头越皱越深。之前他在大华朝做丞相的时候,很少接触西噃的事物。因为西噃是真的没什么事物可处理。那时候他们连个国家都算不上。不过是一盘散沙而已。而且地处苦寒之地。就连鞑奴都不愿意踏足此地。

    所以,那时候他对西噃几乎是不了解的。而理越他却了解不少。此时听了关超的讲诉,他有点儿后悔以前不好好了解一下西噃的情况了。

    但不事已至此,只能想办法解决。看来,对那西噃之地只能用铁腕了。而用鞑奴那一套扶植一个势力不是长久之计。

    刘永在心里暗暗的下了决定,此事他还要和总理大臣陈安商量商量。他便叫陈小春去把陈安叫来。

    陈小春去了,陈安很快就来了。

    “微臣参见陛下。”陈安跪下参拜刘永。

    “平身。”刘永说道。

    “谢陛下。”陈安站起来站在了关超的对面。

    刘永说道:“关超,你把西噃的情况和陈安说一遍。朕去解个手。”

    “是陛下。”关超拱拱手说道。

    刘永去方便,这期间,关超把西噃的情况和陈安说了一遍。

    刘永回来了。坐在案子后面,问道:“怎么样,陈安你听明白了吗?”

    陈安拱拱手说道:“回陛下,臣听明白了。”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那你说说你的看法。”

    “是陛下。”陈安拱拱手说道。

    陈安说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浑水才好摸鱼。”

    刘永笑了笑说道:“陈安啊,现在这水的确是浑的,但是里面有没有鱼就不得而知了。”

    陈安拱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只要有水,那就会有鱼。”

    刘永知道陈安的心里有些想法就,就说道:“陈安啊,把你心里想的说出来吧!”

    “是陛下。”陈安又拱了拱手说道。

    然后说道:“陛下,像关大人所说的,现在的西噃可谓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正视图把统治权,不,现在不能说统治权的问题。臣以为,现在西噃各部族,只是想争夺些地盘儿而已。就像之前的大华朝的时候一样。

    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说来争夺统治权。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是什么势力,想争夺统治权,恐怕他们任何一个部族都不可能。只有争夺点儿地盘儿还是现实的。尤其是能把青铜城给拿下,那里可是西噃最为富庶的地方。

    陛下,臣干断定,别看西噃的部族势力多,但都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这不正是陛下宣布对西噃之地进行有效统治的最佳时机吗?”

    刘永问道:“照你说的,那西噃的各个部族就不会反对吗?”

    陈安说道:“陛下,反对他们是肯定会反对的,但是他们反对有什么用?他们那个部族敢和我们强大的,能击败鞑奴的华汉来掰手腕儿?恐怕是没有吧。陛下。”

    刘永听了陈安的话,点了点头。

第659章 对西噃和理越的政策(六)() 
接着,刘永又问道:“陈安,难道你不担心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我们吗?”

    陈安说道:“陛下多虑了,他们都没有联合起来反对鞑奴,又为何反对我们呢?”

    刘永说道:“可我们是直接把西噃纳入我们华汉的版图,让西噃带进我们的统治系统里。这可和鞑奴的培植一方势力还是不一样的。”

    陈安说道:“陛下所虑极是,臣觉得他们会适应的。而且加入我们华汉对西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谓百利而无一害。他们又凭什么来反对呢?而且,陛下接手之后,就对西噃之地进香怀柔之策,给他们好的政策。比如在科考上,西噃的学子可以免除最低层的考试,直接进入乡试。比如百姓可以三年不用赋税。比如朝廷帮助他们发展经济等,这一些列的组合拳打出去,臣不相信,西噃的百姓不喜欢。”

    刘永听完陈安的话后,微微的点了点头,嘴角也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陈安啊,你说的这些个政策是很好的。朕也想过,西噃纳入我们的版图后肯定是要给他们好的政策的。只是真所考虑的是,这些个部族要如何安排他们呢?他们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如果他们不同意就会独守自己的地盘儿。这样一来我们还达不到想要效果不是?”刘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回轮到陈安皱起眉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想有效的统治西噃,那就必须要让西噃的个部族融合在一起。然而,眼前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西噃的这些部族互相都有仇恨。

    想让他们一笑泯恩仇,看起来比登天还要难。

    清心宫里一片沉寂。

    刘永单手扶在案上,皱眉凝思。

    这时候,关超说道:“陛下,要想融合西噃的部族,那就要先想要消除他们之间的仇恨。而这一点恐怕就要陛下您出马了。”

    “什么?你说朕?”刘永问道。

    关超赶紧拱手说道:“臣以为,凭借着陛下的天威,定然会让他们一笑泯恩仇的。”

    刘永眼睛一亮,赶紧问道:“关超,你快说说朕要如何做?”

    关超说道:“陛下可以把那些大的部族的首领都请到天安府来,由陛下亲自出马来化解他们之间的仇恨。也趁此机会解散他们的部族。”

    刘永听完微微的点了点头,又说道:“化解他们的矛盾还是可能的,只是这解散他们的部族,这一点恐怕是不太好办啊!”

    陈安说道:“是啊陛下,这是最难的一点。不许要想个计策,能让他们自行解除自己的部族武装。只要解除了武装,那他们的就不足为惧了。”

    刘永说道:“嗯,陈安说的对,先要解除他们的武装。只是这族群还是不好解除啊!”

    关超说道:“陛下会有办法的。容臣等下去商议商议。”

    陈安也说道:“是啊陛下,此事棘手,得需要集思广益。”

    刘永点点头说道:“好的,你们就下去组织讨论吧!”

    “臣等告退。”陈安和关超同时拱手说道。

    刘永点了点头。二人一起下去了。

    二人下去之后,刘永起身走到地图下面,看地图。西噃的地界虽然处于苦寒之地,但却是阻挡西部各国的一道屏障。有了西噃之地,中土就处在一个保护的伞之内。

    西噃之地必须要纳入我华汉的版图。

    看了一会儿地图,他又坐回木案后面,拿起一本书随便翻了翻。又放下。再起身,出了清心宫,走到天井里,看池水里的鱼。

    锦鲤在池水中游来游去的。甚是悠闲。刘永的心境也渐渐的平淡下来。他清楚,虽然他对纳入西噃的心情有些急迫,但是他也清楚,这也不是着急的事。饭要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急不来。

    这样一想,他笑了笑。背起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陈小春在一旁站着伺候着,还有六个宫女儿伺候着。

    院子里还有侍卫,保护皇帝的安全。

    走了几圈,刘永又回到了清心宫里,看起书来。

    陈安回到了总理衙门,召集了各部的部长,研究关于西噃的问题。

    在总理衙门的方桌上,陈安坐在首位,剩下的一次而坐。

    其实现在的问题已经很简单了,就是如何拆散这些部族,从而淡化他们的族群的观念。

    兵部战略司司长赵亮说道:“西噃的人,族群观念本来就浓重,再加上这数百年来的混战,更加重了他们对族群的认识。现在想要改变他们的这个观念,是不容易的。”

    王庆也说道:“是啊,但是既然陛下要做,那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是一定要踢陛下分忧的。”

    户部的老部长杨帆也说道:“其实,西噃之地的百姓对我们汉人还是很有认同感的。拆散他们的族群不容易,可是把他们纳入到我们的版图可就容易多了。”

    陈安说道:“老部长你是这样认为的?”

    杨帆点点头说道:“总理大人,老臣在前朝担任过使臣一职,也曾去过西噃之地,见过几位族长。故而对西噃之地的人情世故还是颇有些了解的。”

    陈安点点头问道:“既然是这样,那老部长为何不向陛下说明呢?”

    杨帆摇了摇头说道:“本来为陛下分忧是我等臣子一表人才的事,只是那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老臣还只有三十多岁。时过境迁,距今也是很遥远的事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老臣又怎敢拿当年的事来做依据呢!”

    陈安听了点点头,沉吟片刻说道:“嗯,老部长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不过,你说的那些情况,至今尚未改变。西噃依旧是个部族分散经营,互不相让。而百姓们对我们还是成为天朝上国的。”

    杨帆说道:“如真是如此的话,那陛下要把西噃纳入我华汉的版图,是一件可行的事。而且不会遇到太多的阻力。只是各部族的族长要安抚好。”

第660章 对西噃和理越的政策(七)() 
陈安问道:“老部长,只是安抚各部族的族长那么简单吗?”

    杨帆说道:“其实,老臣倒是觉得那些个小部族是不用去管他们的,那时候一个部族才百十人,现在老臣不清楚情况了,如果小部族还是那般规模的话,却是不用管的。只要把几个大的族长安抚好了,这事情就成了。”

    陈安没想到,这里面最老的杨帆竟然是最了解西噃情况的。

    杨帆接着说道:“老臣记得那时候,前朝的皇帝就想过把西噃之地收过来。而且有几个族长是愿意的。收入大华朝,那就意味着西噃之地是大华朝的领土了,那里的百姓就会和大华朝的百姓一样富有,生活也会过的好。而且连年的争斗也会消失。

    当然了,那时侯也是有几个部族是不赞同鬼大华朝的。但是如果当时的皇帝要是下旨的话,那些声音是挡住归顺的大势的。只是可惜,那时候的皇帝和朝廷担心北面金朝会有意见,此事也就此罢休了。那时候,还有理越也是想并入大华朝。

    那时候,西噃已经被鞑奴占领。理越暴露在了鞑奴的铁蹄之下,有灭国的危险。他们就想和大华朝合并,以此来换取大华朝的安全保障。然而,当时的皇帝依然是拒绝了这一提议。直到鞑奴把理越拿下,崔氏也做起了傀儡皇帝。

    然而,大华朝却成了一个被鞑奴三面包围的困境。如实当初,一鼓作气吧西噃和理越纳入大华朝的版图,那三面包围之势就不会形成了。而且因为自己的版图的扩大,也会给鞑奴的入侵带来诸多的不便。说不定,大华朝就能保下来。”

    说着,杨帆笑了笑,又说道:“当然了,世上没有后悔药,现在老臣也只是马后炮而已。当时老臣也是没看出这一步,只是想着纳入西噃和理越就是累赘。到时候还要分兵去保护他们,不合算。

    没想到,事情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有理越和鞑奴的一个缓冲,大华朝或许真的能有活路的。哎!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只说现在,老臣就万分的敬佩陛下战略。能报西噃和理越拿下,那我们华汉处在被鞑奴三面包围的囧境就破了。

    而且我们扩大了版图,为以后和鞑奴的全面战争打了一个好的地缘基础。打败鞑奴便指日可待了。”

    杨帆说了这么多,五无非就是说刘永的策略是正确的。其实这一点是不需要再议论的。但杨帆既然说了,那众人也就再议论一下了。而有些不理解的大臣此时也不理解了刘永策略的重要意义。

    议论了一阵子,陈安又问杨帆,他做过前朝额使臣,对邦交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老部长,你觉得要怎么样才能安抚那些部族的族长呢?”他问道。

    杨帆想了想,说道:“总理大人,其实要按照以前做使臣的办法就是许诺给他们一些利益。人都是这这样的,无利不起早吗。”

    陈安点了点头,皱眉想了想,又问道:“那老部长以为许诺他们什么利益的好呢?”

    杨帆也想了想,说道:“总理大人,按理说,封地是一个最好的方案。只是陛下要把整个西噃之地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封地之策是万万不能的了。想安抚他们还是要想别的办法。”

    杨帆说完,全场都安静了,都在想一个问题,给那些族长什么好处,让他们愿意进入华汉的怀抱。

    但是这个真是不好想,毕竟不能用土地,而金银那些族长可能又看不上。

    一众大臣们想的脑瓜银子痛,也是不得其解。

    最后,神机门的关超站起来说道:“总理大人,以我看,不如就什么也不给。不听话就动用大棒。”

    这可是语出惊人的一句话。

    一众大臣全都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