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311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311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还能怎么样?崔正春也只能是通过这样的自我安慰来排解心中的烦忧了。

    老三说道:“皇兄说的极是,我理越始终是中土的附属,归顺是早晚的事。”

    老大说道:“我啊们还是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老五说道:“我也是。”

    崔正春说道:“转不过来也要转,必须要转。”

    老大起身说道:“反正我转不过来,关于如何谈判,我也不懂,也没那心眼儿,你们研究吧,我不管了。”说完背手就走。

    老三叫道:“大哥慢走。”起身欲追上去。

    却被崔正春拦住,只听崔正春说道:“三弟,让大哥去吧,正像他说的,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好建议。大哥是个直肠子,谈判什么的他真的不懂。”

    老三点点头坐下,却看着老五,老五看看周围说道:“皇兄,三哥,其实我也是不懂什么谈判,但是我不走,。我要和你们一起研究对策。”

    崔正春点了点头说道:“好,五弟就留下来吧!”说完,又对儿子和侄儿说道:“你们可以下去了。在这里也没用。”

    “是。”

    儿子和侄儿都站起来拱手退下。

    此时大殿里只剩下了兄弟四人。

    崔正春说道:“兄弟们,你们可以畅所欲言,一定要想办法能在谈判的时候为我们大越崔氏得到一个好结果。”

    三兄弟互相看了看。

    老三说道:“皇兄,依我看,既然是谈判,那就需要可以谈判的砝码。而我们又恰恰是没有砝码。没有谈判的砝码,那就意味着在谈判的时候就会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想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看起来就不容易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眼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崔正春说道:“三弟所言极是啊,朕都想不到有什么砝码可以作为我们谈判的条件。”

    一阵沉默后,老五说道:“皇兄,这打也不成,谈判还是不成,那我们还不如选择打呢。”

    崔正春立刻制止了老吴的话说道:“五弟,此时切莫要说胡话。打是一点儿希望也没有,谈判至少还有五成的希望。”

    老吴沉默了。

    崔正春看着老四说道:“老四,虽然你不太爱说话,可你是我们兄弟里最聪明的一个,你来说说看?”

    老四三十出头,面型儒雅。他拱拱手说道:“皇兄,臣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崔正春问道:“是什么问题?”

    这时候,老三和老五也看着老四,等着他能说出一条奇谋妙计。

    只听老四说道:“臣弟在想啊,既然那华汉朝想和我们谈判,那臣弟猜他们早已经给我们定下了一个底线。”

第684章 对西噃和理越的政策(三十)() 
崔正春问道:“四弟,你的意思是?”

    老四微微一笑,说道:“皇兄,臣弟以为,我们并不需要拿什么砝码。因为我们也没有,我们只要接受华汉朝的底线就可以了。他们的底线一定是能给我们的最大利益。”

    这个老四平时就在展现了一股聪明劲儿,但他却从来不卖弄自己的聪明。照理说老三也是聪明人,但相比老四来说还是要稍逊一筹的。但是老三有个特点,那就是大事看的清楚。他似乎更有大智慧。而老四的智慧似乎来的更加细腻些。

    此时,老四的的话让崔正春、老三,老五面面相觑。

    崔正春问道:“四弟,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了?”

    老四笑着说道:“冒险?皇兄,别说我们现在是毫无谈判的砝码,就算是有我们又能提出什么条件?还不如就什么也不条件也不出,只听他们给我们提,只要我们觉得满意,而他们又不能提的再高,这就算是谈判完事了。”

    崔正春听了大是愕然。

    老三却笑着说道:“皇兄,我觉得四弟的建议很好。”

    崔正春惊讶的问道:“怎么。三弟也觉得四弟的建议可行?”

    老三点了点头说道:“皇兄,我觉得可行。因为我们的确是没有可以谈判的砝码。与其我们冥思苦想,还不如什么也不想,顺着华汉朝来。我想,我们的态度好了,他们总不会刁难我们吧?”

    崔正春沉吟半晌,只好点了点头说道:“眼下看来也只有这样办了。”

    老三说道:“那皇兄就赶紧回信给华汉的总理大臣吧!”

    崔正春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修书一封给华汉的总理大臣。”

    老三和老四纷纷点头,只有老吴还愣在那里,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个个唉声叹气的。晚上,整个皇宫都是死气沉沉的。

    而这个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民间,又的欢喜,他们愿意做华汉的百姓,也有些大越崔氏的忠实拥者,他们则和整个崔氏一样的是唉声叹气,但也是无计可施。皇家都决定妥协了,老百姓又能做什么呢?

    而且他们对加入华汉也不排斥,只是为崔氏不再做理越皇帝感到惋惜。有的得到这个消息顿时泪流满面。

    民意算是过去了,这一点不用在操心了。接下来的就是谈判了。

    刘永坐在天辰殿的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又是一个早朝。

    早朝上,陈安把理越的回复当中念了出来。刘永听了很高兴,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看来这大越崔氏,到是很识相啊!”

    陈安说道:“回禀陛下,那大越崔氏也知道他们根本无力与我们对抗,而且民意也在那里。对他们而言,唯一可惜的就是以后不能再做皇族了。”

    刘永说道:“可朕能保证他们族人的生活。”

    陈安说道:“是,陛下。”

    刘永问道:“陈安啊,时间定下了吗?”

    陈安说道:“已经订好了,就在下月初二。”

    刘永想了想说道:“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好,好好儿准备下。”

    陈安拱拱手说道:“是陛下。”

    随即,刘永又叹了口气,悠然说道:“其实啊,也不用怎么准备了,最后的成交的就是我们所设立的底线条件。”

    陈安问道:“陛下,何以见得呢?”

    刘永淡淡一笑,说道:“陈安啊,这大越崔氏回应的如此痛快,那就说明他们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对抗性。朕猜他们连谈判的砝码都没有准备。不是没有准备,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砝码可以搬出来。”

    陈安忙说道:“陛下,那我们就可以提高条件啊?以最低的代价换取这个好结果啊?”

    刘永听了陈安的话,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陈安啊,做人做事,有时候要多替对方想想,不论是你的朋友还是敌人。对朋友就不能做的太过分。反之对敌人就要越过分就越好。”

    陈安立刻拱手说道:“微臣记下了。”

    总理大臣这么一说,其他的大臣立刻效仿,一起弯腰拜道:“臣等记下了。”

    刘永摆摆手笑道:“好了,朕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

    陈亮拱手说道:“陛下的话句句警世良言,臣等自然是要铭记在心的。”

    刘永呵呵笑了笑,说道:“陈安啊,现在的谈判就是个形势了,但是还要按照既定的方案来,先拿出最低的方案,一步一步的下降,直到他们点头就算完事了。”

    陈安点点头说道:“臣知道了。”

    “好,对了,兵部的铠甲做的怎么样?”刘永又问道。

    吴青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这更坚硬的铠甲已经制作出来了。是用分毫薄厚的精钢片制成的。”

    刘永眼睛一亮,说道:“那炼钢厂刚炼出精钢,你们就做成了铠甲?”

    吴青点点头,拱手说道:“回陛下,是的。”

    刘永又问道:“吴青,那铠甲的防护力度如何?”

    吴青说道:“回陛下,臣让同门测试过,铠甲十分坚硬,连火枪的子弹也打不透,最多只能留下一个小坑儿而已。”

    刘永听了大事高兴,问道:“果真?”

    吴青说道:“陛下,千真万确。”

    刘永一拍大腿,叫了声好。

    然后下面就有大臣出身恭贺陛下研制出了新的军士装备。接着就是满朝文武的恭贺了。

    刘永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暗想:“这样一来,那鞑奴的新式弓弩就失去了力量了。哈哈,好啊!”

    众大臣恭贺完毕,刘永说道:“吴青啊,你让兵工厂加紧生产,朕一高兴就要下令攻打鞑奴了。”

    吴青似乎被刘永的豪气所以感染,立刻拱手朗声说道:“是陛下,臣一定会督促兵工厂的。”

    刘永说道:“不禁是火枪军,还有骑兵,也要配备这样的铠甲。”

    吴青皱着眉头说道:“回禀陛下,只怕是这精钢没有那么多啊,现在这精钢需要的矿石可是和精贵的。”

第685章 谈判(一)() 
刘永明白了,这精钢的产量上不去,有几点原因。这一就是可以炼制精钢的铁矿石少。二来,这工艺流程还没有完全的成熟。三来,就是生产效率低下。

    矿石少,这个要怎么解决?他记得这个世界上的澳洲存有大量的铁矿石。可以去那里开采。

    现在的澳洲不过是不毛之地,去了正好直接占领。但是让谁去呢?自己作为皇帝又不能去。延平是最合适的,可他还要忙着狮城岛和南非的金矿。无法分身。看来此事还有待商榷。暂时先不议论了。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工业部的高岩来了没有。”

    “微臣在。”叫做高岩的人站了出来。此人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

    刘永说道:“高岩啊,这炼钢厂可是你们工业部负责的。虽然让你们和兵工厂紧密联系。可你还是要把这炼钢厂抓起来。尤其是那精钢,今后将会大量的用于战争当中。产量一定要上去。你说说,除了矿石稀少外后还有什么问题?”

    高岩说道:“回禀陛下,再有就是生产工艺的调整了。这一点微臣已经和科技部进行沟通了。他们也要帮我们完善生产工艺。只有生产工艺成熟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刘永听了点点头说道:“好,关于矿石朕会想办法。生产工艺你们和科技部要尽快完善。现在生产的精钢全部都给兵工厂,让他们生产铠甲。”

    高岩拱拱手说道:“是陛下,臣记下了。”

    刘永说道:“你退下吧!”

    高岩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刘永说道:“吴青啊,关于生产铠甲一事,你这样。先武装先锋军。火枪军。骑兵。寻常步兵暂时还装备原来的盔甲。”

    吴青拱拱手说道:“臣知道了。”

    刘永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这时候,刑部的付广林站了出来。说道:“回禀陛下,最近下面闹了几桩大案,看来我们的法度还要进行完善。”

    刘永点点头说道:“好,你们刑部把要紧的们,继续修订的律条研究下,修订好了交给朕定夺。”

    “是陛下,微臣知道了。”付广林拱拱手说道,然后自动退下去了。

    刘永再问一遍还有没有事,众大臣沉默。他就说道:“那就退朝。”

    众大臣一起拜别皇帝,刘永起身从侧门回了自己的清心宫,在小宫女儿的帮助下换下了龙袍,换上了便衣。这样更舒服一些。

    这次的早朝让他的心情变得不错。他最关心的理越问题基本上算是解决了。他现在心里想:“一个月后,和理越的谈判,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不会有太大的拨动了。”

    对于现在的情况,刘永感到满意。接下来,他将要打通从理越到狮城岛这一路。这样一来,整个东南半岛就成了他的领土了。

    对于这一点,他不担心。这个巨大的半岛上的小国家都是些乌合之众,都不用打就会解决问题。

    现在就等着和理越的谈判了,只要大越崔氏愿意放弃对理越的统治权,那下一步就可以攻打那些小国家了。

    想着,刘永不由得又走到地图前看,看着看着他笑了。正正片大陆就剩下天江以北了。

    “鞑奴,希望你准备好了,千万不要不堪一击啊!哈哈。”刘永自言自语的笑道。

    陈小春笑着说道:“看来陛下是准备着攻打鞑奴了?”

    刘永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奴婢就先祝愿陛下完胜鞑奴了。”陈小春笑着说道。

    刘永笑了笑,走回桌案,喝了几口茶,放下茶杯,双手扶案,他开始憧憬着和鞑奴的战争了。

    对于大越崔氏来说,他们必须要尽快赶路了。带队的自然是崔正春,他本就有意去朝拜华汉朝的皇帝的。现在正好了。

    崔氏无兄弟,除了老大,剩下的四个兄弟都去了。老大就暂时管理这即将易主的江山了。

    而他没什么兴趣,他本来就是个粗人,不然皇位也轮不到他二弟。

    崔正春带着赠给华汉朝皇帝的厚礼,一支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出了大越城。向东北行进而去。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要在二十五天之内赶到天安府。才能不误谈判的时间。路上也就要加快速度了。

    晓行夜宿,二十三天后崔正春等一行人到达了天安府城外。华汉朝的总理大臣陈安亲自率领相关官员前来迎接。此时恰是上午,就直接进攻去面见刘永去了。

    刘永正襟危坐在天辰殿的龙椅上,两班文武肃穆而立。真个大殿都显得其实恢弘。给人一种神圣感和压迫感。

    当崔正春兄弟们上得大殿上来的时候,心里皆是一凛。这个皇宫可比他们的宫殿大多了。相比较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他们此时的感觉就想土老帽进城的感觉是一样的。

    崔正春现在还是理越的皇帝,按理来说他是不用跪刘永的。但是他的兄弟们就必须要跪的了。

    刘永让他们平身,并给崔正春单独赐了座位。

    崔正春战战兢兢的坐下来,然后就让把给刘永的礼物悉数献上来。都是理越国的特产。很是新鲜。

    刘永笑呵呵的说道:“好,很好,朕很是喜欢。多谢大越崔氏了。”

    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