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319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319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刘永还是忍不住得意的笑了笑,儿子有出息,作为父亲自然是高兴的很。他笑着说道:“嗯,延平和延顺倒是让朕放心啊!”

    陈安说道:“即便是陛下的几个小皇子也不会差的。”

    刘永笑着说道:“他们还小呢!呵呵。”

    陈安说道:“陛下,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啊!”

    听了这话,刘永忍不住笑出声来。问道:“这话可准?”

    陈安也笑了,说道:“臣觉得,古人之言,有其道理。”

    刘永又呵呵的笑了几声,说道:“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没什么事你也回去吧。朕也要休息了。”

    “是陛下,微臣告退。”陈安赶紧拱拱手退了下去。

    陈安走了,刘永脸上还带着微笑,他在想自己的儿子们,怎么就没个女儿呢?难道我这命中就没有女儿?

    那几个昭仪快生了,看看能不能给朕生出个公主来。

    他一门心思的想要个小公主,宠她一辈子。

    这不是妄言,他还有百年的寿命。

第702章 初战鞑奴(十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山,李海,李河三兄弟就骑马启程了。他们出了西城门,一路向西北奔去。他们都是军人出身,经过了兵营的历练,现在做什么事都是雷厉风行的。

    他们快马加鞭,晓行夜宿,期间换了几匹马,十天后就到达了秦山脚下。这里是唯一天江以北的边境线。

    他们先回到了自己的村庄,村里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三兄弟这些年干什么去了。有的人还以为他们已经死了呢。一回到村子里就得到了村民的欢迎。

    经过鞑奴的屠戮,现在村子里总共就剩下不到三十户人家了。

    三兄弟大扮成了商人的模样,和村民们说起了家常。当村民们问及他们这些年的经历的时候。老大便和蔼可亲的说道:“承蒙各位乡亲们惦记着我们三兄弟,当年我们为了躲避鞑奴,一路逃到了江东府,然后由那里出海去了倭国,在那里做起了生意糊口,后来得知我们汉人又把鞑奴赶回了天江以北,这才回到大陆。又在天安府做起了生意。

    此番一来是回乡看看乡亲们,二来我们三兄弟也想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既然回乡了,我们三兄弟也想多看看这秦山。这里可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啊!”

    村长笑着说道:“没想到你们李氏三兄弟竟然成了商人了。恭喜恭喜啊。”

    李山立刻让老三李河拿出些银子算是给乡亲们的见面礼了。

    村民们都感激的要命,虽说现在又是汉人的天下了,可他们这里地处大山,极其偏僻。路也难走,土地又少,每年只能指望着在山脚下弄些山货,背到山外去换些铜子儿来过活。贫穷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在村长家和乡亲们说完了家常话,三兄弟回了自己的老屋,虽然十分的陈旧了,可还可以住人。看了村民们平时也照看了这房子。

    三兄弟十分感激。

    当晚,村长家里就为三兄弟接风洗尘了。

    酒席间,老三李河就问村长,说道:“村长,我们三兄弟对天安府的朋友夸下了海口,说我们秦山的灵芝好,带些回去与他们。村长您又是这秦山脚下的老人了,所以还请村长明日能带着我们三兄弟上山去采些灵芝。”

    村长听了呵呵笑着说道:“这个没问题,别的不说,我对这秦山可是了如指掌,哪里有灵芝,哪里有仙草,我是最知道的了,等明天我就带你们去就是。”

    李河端起酒碗来敬村长,说道:“那晚辈就先感谢村长了。”

    村长说道:“咳!这有什么可谢的。”说完,笑呵呵的和三兄弟喝了一碗。

    吃过接风的酒宴后,三兄弟就回了自己的老屋去了。

    这个村子正好位于秦山的东始点。而他们要找的路也就是从这里找起来。

    三兄弟进屋子,烧了炕,顺便也烧了开水泡些茶水吃。然后就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来研究明天的行动。

    李河说道:“二位哥哥,虽然老村长知道什么地地方有灵芝,可他知不知道翻越这大山的路就不一定了。”

    李山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小时候我记得我问过父亲,有没有人翻山去过山那边。父亲摇摇头说根本看没有。因为你上到这半山腰,再往上就太过陡峭了,曾经不少人为了翻山而葬身险崖的。”

    这时候,老二李海说道:“是啊,这里尽管是秦山尾了,但是依旧是高大险峻啊。想找到翻山的路实属不易。”

    老三李河说道:“二位哥哥莫急啊,这路一定会有的,我们只要老村长的经验便是了。”

    老大李山皱着眉头说道:“三弟就这样有把握?”

    老三李河笑了笑,说道:“大哥,你可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老大李山问道:“什么话?三弟说来听听。”

    老三李河神秘一笑说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老二李海当即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老三李河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也没听说过。”

    李海惊道:“原来是三弟自己的话啊!”

    “是也,是也。”李河摇头晃脑起来,样子倒是有些滑稽了。

    当然。笑够了还要研究正事儿。

    老大李山问道:“三弟,你倒是说说看啊?”

    老三李河说道:“大哥,小弟我是这样想的。老村长虽然是不知道这翻山的路。其实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根本就没有路。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老村长的在山里的经验,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老二李海说道:“三弟的意思是我们亲自翻一遍山?”

    李河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老二李海和老大李山对望一眼,然后又一起看着老三李河。

    李河笑着说道:“二位兄长,笑着我们只有这一个办法可行了。”

    老二李海跟着点了点头说道:“我以为三弟的想法很正确。不用说,这翻山肯定是没有路的。要是有路我们村里的人也不会不知道。所以自己探出一条路来,就是唯一的办法了。”

    李山作为大哥,他要谨慎行事,但想来想去,还就只有这一个办法。

    “三弟,那老村长会不会起疑心呢?”李山问道。

    李河说道:“大哥,我问你,最好的灵芝在什么地方?”

    “自然是高寒之地了?”李山说道。

    “那就是了,越是高的地方,这灵芝就越好。我们只说要把这灵芝送大官儿的,而大官儿或许是要敬献给陛下的,这样我们要最好的灵芝也就理所当然了。而老村长听说是给皇帝的,你们说他敢怠慢吗?”李河说完,看着二位兄长笑了笑。

    老二俩还立即说道:“先给陛下的老村长当然是不敢怠慢了。”

    李河说道:“那我们要求他再往高处寻也就很正常了!”

    老大李山说道:“当然正常了。”

    老三李河看着二位兄长笑了笑,说道:“好了,睡觉吧。小弟我累了。”说完,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一骨碌躺下睡觉了。

    李山,李海相视一笑,吹了油灯也都躺下了。

第703章 初战鞑奴(十三)() 
第二天一大早,李山,李海,李河三兄弟和村长就上山了。早晨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鞋袜。不过当太阳升起来之后,他们的鞋袜又被热气烤干了。此时正值六月,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之一。

    眼看着太阳挂在了东山上,而他们还在山脚下徘徊。这山实在是太大,太高了。不过他们已经准备好在山里过夜了。带了简但的被褥。此次他们上山,起目的就是寻找上好的灵芝,不需要带上背筐,和各种锄头铲子。装备也算是很轻了。

    可是老村长不知道这三兄弟的真是目的,要是知道了他会犹豫的。不过要是说明真实情况的话,这位老人家也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毕竟是要找攻打鞑奴的路。作为一位汉人,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而这一点,张山三兄弟也是看得出来的。但是他们不能说出去,以免把消息传出去。

    早上走的早,三兄弟和老村长都没吃饭。此时看到金灿灿的太阳高挂东天,张山就对老村长说道:“老村长,我们就此休息休息,吃些干粮吧!”

    老村长当即答应下来,笑着说道:“好,好。这秦山啊实在是难以攀登。你们小时候经常来玩儿,可都上不来啊!”

    一面说着,四人一面各自找木桩石头坐下来休息。

    这时候,老三李河就笑着说道:“老村长,不是我们小孩儿子们上不去,是你们大人不让啊!我记得都十七岁了,你们这些个老人还不让我们上呢。”

    老村长听了呵呵笑了几声,打开水带喝上一口水,笑着说道:“其实你们这些娃娃到了十七岁就是大人了。可你们从来没上过山啊!这山太大了。你看看那绿莽莽的树林子,如果没人带领你们的话,一定会走丢的。这山上可是有豺狼虎豹出没的。危险的很啊!”

    这一点其实李河都知道,他不过是和老村长斗嘴而已。

    这秦山的确是很庞大,也很高,更是危险,年轻的时候,老人的确是不允许年轻私自上山的。即便是他们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也只能是在这山脚下的方寸之地玩玩儿了。

    所谓的方寸之地就是指这大山主山下面的小山包了,别看是小山包,放在平原也算是高山了。

    而现在他们四人所在的位置就是主山下的小山包了。

    你说这秦山大是不大。

    四人一面说笑,一面吃些干粮,喝些水。也不敢耽搁太多时间,赶紧起身,越过山包,向下是一道浅浅的山谷,再跨过一座稍大些的山包才算是到了主山之下。

    老村长抬手指着远处的高山说道:“看到了吗,我们还要翻过前面那座小山,才能到山下。”

    其实,这里对于李山三兄弟来说还不算是陌生的。有一次他们甚至是到了那主山的脚下,由于天色不早,他们就赶紧往回走回村了。

    这些山除了荒草地就是大树林,树林里也都是灌木丛生,十分的难走。不过好在老村长知道好走的地方,虽然不算是路,可比乱走要好多了。

    果然,就像老村长所说的,到了中午十分,四人终于到了主山的脚下,此时再抬头已经看到不到山峰的顶端了。

    有此也可见其高了,同时也应了哪句诗词,叫做云身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时候,的确就是这样感觉。

    老村长说道:“我们找个阴凉地方好好歇歇,然后再上山。”

    李山等剩下的都同意,于是四人就找了一片小树林里歇息,顺便喝点儿水。天热,又是爬山,渴的快。

    老村长说道:“放心喝吧,山上有泉水,等到了老朽就带你们去。”

    这样一说,三兄弟才干大胆的喝起水来。

    李山就问道:“大伯,真秦山你最高爬到儿哪里?”

    老村长笑呵呵的说道:“呵呵,老朽最高爬到半山腰。”

    按照现代的计算方法,这山的海拔至少有四五千米,一半儿话也有两千多米。的确是不容易了。

    三兄弟听了皆是惊叹,但这回他们可是要真的爬到山顶了。这一部分的秦山一共有三个高峰。而对于李山等三兄弟来说,他们不需要去攀登险峰,而是要以最低的代价翻过这秦山。那他们自然就是要从两风之间的凹陷处翻山了。

    但是此时,李山三兄弟还不能说明。

    李河问道:“大伯,那你为什么不再往上爬了呢?”

    老村长呵呵笑道:“不能要命了?在山下的时候,你们没看到越高的地方树木越少吗?那是为什么?就是因为陡峭,而且还都是大石头,自然就不长树林了。要是再向上爬,一不小心来个失足那小命可就没了。呵呵。”说完,他喝了口水,抹抹嘴巴。

    这时候,老二李海又问道:“大伯,有那么危险么?你们不是也没试过吗?”

    老村长笑着说道:“我们是没试过,可老朽的太爷爷和太太爷爷的那代人可是有试过的。结果都是落下山崖,尸骨不全不说,连找都找不到了。你说,谁还干再次冒险?即便是那上面有金银珠宝也不敢去拿啊!”

    老村长说了这句话后,三兄弟对望一眼。老大李山和老二李海脸色都变的难看起来。因为既然老村长这样说了,恐怕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带着他们去翻山寻路了。

    而老三李河却淡淡而笑,似乎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老大和老二都看着老三李河发愣,不知道这位三弟心中又有了什么鬼主意。不过看来他是心中有数了。

    而两位哥哥一向是相信自己的这位弟弟的智慧,他们二人也就跟着放心了。又继续和老村长攀谈。也问这山里的事,也问这村子里的事。

    老村长说着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的崇敬心中的皇帝陛下的。说他是我们汉人的救世主。有了他我们才能有好日子过。才能当家做主人。

    尽管这里地偏远,鞑奴的触角照顾不周,可自从鞑奴来了村民们出山卖山货可就不容易了。要经过数道盘查,有时候还被没收。

第704章 初战鞑奴(十四)() 
就算是背着山货顺利的进入市镇,可生意却不好。很多时候不得不又背回村子里,即便是卖掉了,那是以很低的价格。让这一路的辛苦换不来应有的报酬。

    而这种情况在大华朝的时候是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那时候不说是进入市镇没有丝毫的阻碍,而且生意还好到爆,基本上都是山货刚一摆上就被人定下了,价格还很高。村民们每次出山都是赚个盆满钵满。每次都是买肉买酒,欢欢喜喜的回到村子里。

    自从鞑奴来了以后,这村中盛世景象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村民们之所以恨那鞑奴,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屠过村子,更是因为他们把村子里的村民的活路给浓美了。

    此时,刘永杀了回来,把鞑奴赶到了北面,村里的盛世景象又渐渐的恢复了。他们怎么能不感激刘永呢?简直感激的是五体投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