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融帝国之宋归 >

第375章

金融帝国之宋归-第375章

小说: 金融帝国之宋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唐和陈成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马路中央,那春风得意的架势,就像是新郎官儿似的。

    到了安州城的衙门里,高唐便对陈成说道:“陈兄啊,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大本营了。”

    陈成笑着说道:“吴大人的信里可没这样说啊!”

    高唐说道:“陈兄啊,这总的有人管吧!”

    “好,那我就留在这里。”陈成说道。

    高唐又说道:“陈兄,别忘了,你还要在这安州城四周修建防御工事呢!”

    “是,我一定会尽力的。”陈成说道。

    高唐说道:“陈兄啊,我亲自带兵去北面的山区,建上一个军营,以一个大大的弧度和安州城连起来。陈兄切记住,你的防御工事不能修建的太靠近东面,以免让东面州县的守军发现。”

    陈成笑着说道:“高将军就放心吧,这安州城距离东面最近的黄州也有二百里路,距离南面的吴曹洲也有一百五十里的路。他们是不会发现的。”

    高唐听了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也是,那是我多虑了。”

    陈成说道:“高将军不是多虑,是心思如发罢了。”

    高唐听了陈成的话,便呵呵的笑了。

    接着,高唐和陈成在城中转了一圈儿,这安州城没有平凉州城大,但也不小,据说这城中人口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五万人。现在,因为战争,也就剩下两万人了。

    城里面巡视过了,高唐便和陈成从安州城的东门出发,骑马出去十里路考察建设防御工事的事宜。

    这一片是丘陵地带。

    高唐就说道:“陈兄啊,我看你就顺着这道山丘来建设防御工事吧。北面弯过去,向西连到平凉州北面的山区。南面,则直接连到黑虎岭。这样,这片看起来像个拳头的一大片地方就是我们华汉朝的了。”

    陈成听了,便哈哈笑着说道:“这样一来,就等于,我们华汉朝在鞑奴面前举起了拳头了。”

    高唐笑道:“不仅仅是举起来了,而且还一拳打在了鞑奴的肚子上了。”

    陈成笑着说道:“打完我们还要举起来,时刻的准备再打下去。”

    高唐听了陈成的话,忍不住点了点头,有想了想说道:“陈兄啊,我们要感谢鞑奴派来的那位大将军啊!要不是他打了败仗做了逃兵,我们可不会这么容易就占领这安州城的。”

    “是啊,以后我要是见到他啊,一定要请他吃酒的才是啊!哈哈哈。”说着,陈成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高唐也笑着说道:“到时候可别拉下我啊!呵呵。”

    “自然是不会了。”陈成笑着说道。

    二人开了几句玩笑,便又说起了正事。

    只听高唐说道:“陈兄啊,笑着和安州城就是平凉州的一身的盔甲了。这要这个盔甲不破,平凉州就无大碍了。”

    陈成说道:“高将军所言极是,有了这个缓冲区,平凉州可谓是千年无忧了。”

    “千年无忧?陈兄有点儿夸张了吧!”高唐笑着说道。

    陈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的确是有点儿夸张了,但是也不夸张,平凉州本就易守难攻,现在又有了安州城这样的坚硬盔甲。自然是无忧了。”

    听了陈成的话,高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看来,还是陛下的战略厉害啊!”

    “是啊,陛下早就看好了这平凉州的地形,先翻越秦山,偷袭平凉州,然后死守平凉州。这一系些列的策略的实施,才让我们今天能轻轻松松的就得到了安州城了。”高唐眼望层层叠叠,绵延而去的丘陵,怀着对刘永极其敬佩的神色,恭恭敬敬的说道。

    “我们的陛下真乃神人也啊!我是敬佩的五体投地了。”陈成也是恭恭敬敬的说道。

    高唐说道:“何尝不是呢?”

    陈成说道:“不知道鞑奴的皇帝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神情。”

    唐风听完,笑了笑,说道:“我猜他一定会掀桌子的。”

第829章 举起的拳头(二)() 
听了高唐说掀桌子的话,陈成忍不住笑出声来。只听他说道:“虽然我没见过那位鞑奴的皇帝,不过我觉得他肯定是个大胡子。小眼睛的家伙。现在想想他吹胡子瞪眼,气急败坏的掀桌子的这样子,还真是爽啊!”

    “哈哈哈,就是,敌人的痛苦,就是我们的胜利。”高唐说着,也跟着笑了起来。

    二人带着五六十骑的军士开始向北查看地形,研究建设防御工事的情况。

    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了安州城里,晚上二人又一面喝酒,一面研究着防御工事如何建造。

    只听陈成说道:“我们的士兵是够用了,只是这石料不好弄啊!”

    高唐说道:“这样,你可以发动城中百姓,他们应该知道石料哪里有。而且,我想百姓们也愿意帮着我们一起来修建这能给他们带来安全的防御工事。”

    “嗯!”陈成听了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高将军所言极是啊,发动群中,群中的力量就是大的。”

    高唐说道:“陈兄,你明天就开始组织修建,这事不能耽搁,一定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修建成,等到鞑奴军再派兵来的时候,这防御工事,就是退敌的有力武器了。”

    “嗯,这一点,我是很明白的。”陈成说道。

    “好,那我们就明天分头行动了。”高唐说道。

    陈成说道:“高将军,现在平凉州的北面没有鞑奴军,高将军只需带兵去占领那里,然后建设军营就是了。”

    “是的陈兄,我也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建好一个能容纳五万人的军营。”高唐说道。

    “好,我就高将军马到成功。”陈成端起了一碗酒说道。

    高唐也端起了酒碗,说道:“本将军也住陈兄马到成功!”

    “干!”

    “干!”

    二人碰了一下,咕咚咕咚的喝了。亮出干净的碗底儿,互相笑了笑。

    第二天一大早,高唐就回倒了平凉州,带上了八万人马赶往平凉州北面四十里外的山区。这里正是一个通往西部的要要到,虽然不如那平度之地好走。但是也能走过去一辆小马车的。

    当高唐带兵占领这里之后,要想从中土去往西部,好不得不从大漠绕道而行了,那距离可就要加大三倍还不止了。

    高唐倒了地方,立刻组织士兵上山砍树,打石头,开始建设军营。军营要有大唐,要有士兵住的房屋。还要有一圈儿石墙。

    这个军营就想一个老式的学堂,周围一圈儿房屋,中间一个大院儿。其中一排房屋的后面还会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有伙房。和放置兵器极其帐篷灯杂物的房屋。而另一排房屋的后面则是马厩,还有饲养猪样的圈,以供士兵们的吃食。

    当然了,军营建立还之后,在周围还会种些蔬菜,粮食。不打仗不训练的时候,这些可以作为士兵们的休闲之趣儿。

    高唐想的明白,规划的更是明白。军营的建设就热火朝天的展开了。

    没有骚扰,没有羁绊,更没有天气的捣乱,反之有士兵们的热情,还有平凉州百姓的支持,军营的建设还是很快的,短短十天的时间便初具规模了。大体的房屋都已经成型了。而外面的一圈儿石墙也起了数尺高了。

    这里靠近大山,木料和石材随处可得。不像陈成那边了。他那边主要使用的就是石料。因为他要修建石墙。这和石墙要修建半丈高。绵延上百里的距离,着实是建大工程。

    陈成的策略就是分段儿。每段多少人,多少丈。至于石材,能就近取材的就在附近寻找,不能的,靠近平凉州北面山区的去那里弄。而南面的实在没有的就要拆安州城里的破旧的五人住的房屋的石材了。

    黑虎岭这边也有石材的,陈成也发动那里守军上山开采石头,运往那些没有石材的地方。

    与此同时,高唐还写信给朝廷,让朝廷调集些火炮来,安放在一圈儿防卫石墙下,准备迎接鞑奴军的攻击。

    信很快就到了朝廷,到了刘永那里,刘永立刻下旨,调往安州城五百门火炮。不足的先从别的军队抽调,然后让兵工厂加紧生产,补上缺口。当然了,只有大炮没有炮弹也是不行的。

    刘永又下旨多多的生产炮弹,以供边境守军的使用。

    刘永的军队这边正在加紧的做防御,搞生产。而距离安州城千里外的天都城的皇宫里却异常的平静。

    这些日子里,那愣感到朝政似乎越来越少了。粮食今年歉收了,地方官员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已经没时间再写什么奏折了。

    朝廷的很多大官儿,也亲自先去考察灾情,看看怎么能从老百姓的口中夺出些粮食来。好给朝廷和军队食用。

    现在,就连一向清闲的丞相伦塔也忙碌了起来。

    只有那愣闲在皇宫里。但是,他打身子闲着,可心里却没闲着。现在,在他心里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平凉州的战事,另一件就是粮食的安全问题了。

    而总体的看来,眼下的粮食问题,要比平凉州的战事还要重要和紧迫。于是,他心里的天平也就倾斜了。也就更加的关注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了。

    他虽然不出宫,但是他也让手下去丞相那里打听,丞相也把极是的情况告诉他。当他听到某地某地的粮食还能征,他就感到高兴。当听到某地的粮食一粒儿也没有了,他便愁眉苦脸。

    他就在心里想:“在大漠的时候,根本就不想着粮食的事,我们每天吃的只有肉。没想到,来到这中土,粮食却成了一件要命的大事啊!真是难啊!”

    虽然是感到难,但是这种冲击还是他万万没想到的。粮食能关乎这国运,让他每天都在战战兢兢的渡过。

    现在粮食是大问题,他也不天关心西边的战事了。西边不论打成什么样,也没有粮食的问题重要了。

    于是,心中的两座大山就变成了一座大山。都是粮食。

    平凉州的战事,他也就忘记派人去打探了。

    他根本想不到,巴塔会做逃兵。

第830章 举起的拳头(三)() 
现在的那愣已经顾不上打仗了,肚子似乎比打仗更要紧迫。他已经下令派人去西部各个小国家去征粮了,以解燃眉之急。

    一共两个人,就在今天早上,骑着马出了天都城的西门,他们要从平凉州北面的山区的通道里进入西部。他二人骑马,从这天都城到那山区,马不停下的话,要用十天的时间。但是,他们不可能不停歇。这两个人都是文官,不是武将。对于连续不断的骑马是消受不了的。

    这样白天走,晚上停歇的话,那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到达那山区的地方。不过,到那时候,高唐的军营也就基本上建成了。

    那愣认为汉人会乖乖儿的让自己统治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出现一个刘永,就像一把剑悬在了他的头上似的。让他整天的提心吊胆的。

    而眼下这情况,对于她的大阳朝来说,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那愣悬在整个人的头都是大的。晚上也睡不好觉,他已经两个月没贴近女人了。

    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厌倦,要不是他是大阳朝的皇帝,那他一定会骑马回到大漠,在大漠上尽情的驰骋,以解他胸中的超级忧闷之情。

    但是,他不能走啊,这大阳朝可是他们打了几十年才打下来的。不能就这样丢下,这样会对不起,这几十年来死在沙场上的鞑奴将士。

    那愣尽量不让自己想这些让他退后却步的事,他强力让自己不去想那可以自由驰骋的大漠。只想眼下怎么能渡过朝廷的粮食危机。昨天,户部的人来报告,说朝廷的储备粮食,眼下也只能够吃两个月的了。

    这可是警戒线了。那愣立刻下令,整个朝廷,包括皇宫的饭食,粮食每天只供应一顿,而且还要限量。他又立刻下令,让人去北面的大漠去调来牛羊,以代替粮食。

    好在,位于天都城的各个贵族的府上都是鞑奴人,对于天天吃肉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这也算是解决了朝廷的粮食问题。

    但是,老百姓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了。那愣已经知道了,现在,天都城的大街上已经开始有人饿死了。

    老百姓纷纷出城,到附近的山上去吃野菜和树皮了。反正,能吃什么就吃什么了。天都城的士兵也不阻拦,再阻拦,他们就要天天向城外拉尸体了。

    情况十分的危急,不过,对于那愣来说,现在他已经是顾不了老百姓了。他现在只能顾着朝廷里的贵族,还有军队了。

    现在就是少了谁的粮食也不能少军队的。汉军就在天江对面虎视眈眈的,随时都有打过江来的可能性。

    军队一旦有什么骚动,那必定会散了军心的。而这要是被汉军抓到了,那结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军队的粮食不够了,那愣就让人给他们送去牛羊肉,而他也下令给各个军部的将军,让他们在附近能打猎就打猎,能种些蔬菜粮食就种一些。但是他也知道,他的这些军人都是惯于打猎的,对于种地是一窍不通的。

    但是,他们也要学。让他们找些汉人来学习。这些都是微军队解决粮食的办法。在那愣的眼中,那就是什么乱了,军队也是不能乱的。一定不能乱。只有军队的稳定,他的统治才能稳定。

    其实,那愣的想法是对的。在这个丛林法则主导的世界里,军队代表的就是肌肉,是力量。你只有强大,有强有力的胳膊才能和对手扳手腕儿,才能长久的礼遇不败之地。

    而那些弱小的国家,只能是被那些强大的国家任意的蹂躏的,不敢有半点儿的反抗。因为一旦反抗,那就预示着有被灭族的危险。而这些小国家的统治阶层,都是不想放弃自己的统治利益的,于是就只能甘愿做强国的附属了。

    这就是野蛮的丛林法则。这种法则对于常年在大漠里打猎的鞑奴人来说更加的明白。到了猎场,那就看谁的力量大了。所以,他们时刻都一种强烈的警惕性,不能让自己的力量落后了。

    就这样,久而久之,鞑奴人便炼出了一副狼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丛林法则历练出来的。它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